如何提高移动医疗APP的用户体验?

当监管部门在给医疗器械授权时,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提高器械的可用性,无论是IEC62366还是FDA在设计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都强调人为因素和 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移动医疗APP的开发也不例外。移动医疗app的研发者不仅仅是要建立一种像愤怒的小鸟或者糖果粉碎的APP,还要建立一种移动医 疗设备的APP,它能检测用户的健康状况,诊断症状,为用户在突发的医疗情况下提供一些的指导。

由移动医疗app研发者精心打造的、易于使用的APP,要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能降低用户操作错误的风险。这样做不仅会缩减CE和美国食品及 药物管理局批准流程,也会增加客户采用和满意度。当在计划开发一款移动医疗APP时,为提高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要做到以下5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1、了解预期的使用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用户研究要求移动医疗app研发团队理解用户的需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研究涉及在他们的预期使用环境里直接观察潜在的用户。当开发一个移动 医疗APP时,医学专家可能会给研发团队的成员带来很多好处。同时研究人员可能还需要了解一些具体的和丰富的医学知识。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所处的环境, 研发人员将有更好的机会融合所有必要的功能和信息,使医疗APP更加完善。

观察研究的结果都记录在用户场景和任务分析中。用户情景是一个关于有特定目标的特定用户简要的故事叙述。任务分析是以提供人类需求的详细说明来 完成用户情景内所要求的步骤。这些都要求朴实的语言,可以让研发团队的成员和投资者达成共识,并且经常运用到今后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活动中。

  2、分析可能的使用风险和用户错误

在使用的时候,研发团队应该同时执行风险分析与传统的系统分析,来判断APP的预期使用与合理可预见的误用之间潜在的风险。设计师有责任创建工 作流和交互设计,避免错误。如果用户操作确实有误,移动医疗app在设计中应该有快速恢复的程序。同时设计师也应该认识到,移动设备的输入与于台式计算机 不同,新用户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熟悉APP。

目标用户的年龄、智力、生活方式、数字化和健康素养的差异都有可能影响他们使用移动APP的熟练程度,并发生错误。如果目标用户有年轻、健康的技术控与老弱残疾的用户,研发者需要确保这两类用户都能有效地使用移动医疗APP。

  3、设计模型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通过如下方式,应用程序设计人员能确保APP的设计适应用户习惯:

● 专注于用户的主要工作和基本任务

● 保证用户毫不费劲地完成任务

● 为了达到用户目标,需要设计多步骤

许多用户已经熟悉了非医疗的移动APP,对导航和互动期望相同。APP的开发人员受益于目前业界公认的动感UI设计导航和互动范式。提供的直 观、直接的体验让用户很容易学习和记住。众所周知,用户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新的复杂的互动模式,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少有用户阅读手册或帮助 页面。

了解互动式设计概念的设计师,对完成高效的移动互动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互动设计能让用户通过访问和使用APP,享受到最佳视觉体验与清晰的导航。互动式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画面的平移和缩放,调整了合适的画面尺寸,给用户的导航提供了方便。

  4、迭代设计(原型,试验,改进和重复)

迭代设计方法使移动医疗app用户界面更直观,更易于使用。它还可以控制或减轻潜在风险。迭代设计是关于原型,测试,分析和优化的设计过程,需要早期洞察并反馈。

因此,任何问题都可以快速处理,在到达最终设计之前允许迭代和调整,重要的是尽可能早做到这一点。反复更新迭代,能让错误和问题降至最少。

可用性测试旨在收集潜在用户对雏型的反馈,这个过程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参与的人数也可能较少。一些APP需要有代表性的用户来评估并提交重要见解。初始测试可以快速识别大部分潜在问题。

  5.验证临床疗效

最终临床测试表明,该产品对预期用途,使用者和使用环境是安全的和有效的。这也表明了设计是有效的,实际上,减少了使用的相关风险。有代表性的用户样本应包括所有测试过移动医疗app的用户,其中可能包括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和护理人员。

总结性测试已经是迭代设计活动一部分。总结性测试应该真正扮演安全使用设备的最后角色,因为从风险角度讲,测试使用方案应注重关键和重要的工作。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应该贯穿移动医疗app整个发展过程,包括对新用户的研究,任务和风险的分析,反复的设计和评估,以及最后阶段在模拟使用环境中进行的所有总结性验证测试。

虽然这可能比建造下一个愤怒的小鸟APP 或糖果粉碎的APP需要一个更深入的开发路径,但这样做将更容易得到监管部门的审批,减少用户操作错误的风险,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互联网保险o2o元年,BAT扩军布局

2015年,不少保险业界专家称其为“互联网保险元年”。易安保险、安心保险与泰康在线三位小伙伴同时取得“准生证”,保险业务成为京东金融布局的第六大板块。随着百度宣布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百安保险”,“BAT”三巨头在金融行业的另一领域再次聚首。有超过100家围绕互联网保险开展业务的创业公司在悄悄改变着整个行业,2016年,将会有更多的力量“试水”互联网保险。

2013年,众安保险获批筹建,由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共同发起设立,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有了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联手的名人效应,自批复筹建以来,众安保险的动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今年6月仅成立一年多的众安保险,增资后的市值接近500亿元。而后保监会接连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保险、安心保险均由互联网科技企业参与发起设立,而泰康在线的东家则是国内老牌险企泰康人寿,三家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均为10亿元。众安保险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独此一家”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2015年将是互联网保险元年,互联网保险的红利已经初现。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险的规模保费收入从32亿元猛增至858.9亿元,增幅超过26倍。

迈入年底,互联网保险行业最为轰动的事件莫过于百度的入局。11月26日,百度、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宣布将联合发起成立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百安保险”。随着百度的入局,互联网三巨头BAT在金融领域再度聚首。率先入局的阿里巴巴与腾讯继联合发起成立众安保险之后,也在谋划着寿险业务。2015年6月,蚂蚁金服发起设立信美相互人寿,10月份又宣布以增资扩股方式控股台湾国泰金控在沪全资子公司国泰产险。而在9月份,有媒体报道称,腾讯也与中信国安密筹成立和泰人寿。

事实上,在BAT与互联 网保险公司、传统险企纠缠不清之时,更多的电商力量也在加入其中。今年5月,京东金融宣布正式进军保险行业,并将保险业务定位为继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 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之后京东金融体系的第六大板块。包括携程在内的旅游电商,也相继发力意外险。

同样,逐渐开放的市场吸引着创业者的目光。曲速资本近期发布的《2015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其所了解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10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今年刚成立。

在投资者看来,互联网保险虽开局不久,却是一副“群雄乱战”的模样。而相较于第三方支付、P2P等领域,起步较晚的互联网保险,或许是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后来者面前的一块大蛋糕。

上交所手机APP上线,开业25周年新版官网

上交所开业25周年之际,其新版官网及移动端APP亦同步上线,以此提升信息透明度,全力打造与投资者无缝衔接的证券信息共同体。

据悉,改版后的上交所官网将涵盖近700多个栏目100多万个页面,并包含简体、繁体、英文三种版本,还根据证券市场参与者分类,设置了七类用户入口。新网 站拥有更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轻松地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要的公告、信息披露文件、公司资讯以及上交所提供的各类在线服务。同时,新网站可实现全程无 障碍的社交媒体分享功能——所有栏目、通知公告页面均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并已衔接上证e互动平台,方便投资者随时与上市公司沟通。

与此同时,为全方位满足投资者移动互联需求,同步上线的上交所手机APP,则以“权威、及时、准确”为开发理念, 打造“手机上的上交所”。上交所APP涵盖了“动态、公告、日历、行情、数据、监管、投教”等栏目,用户可以获得最快速的权威定制信息,随时了解上交所发 布的各类通知、资讯,如查阅上市公司公告、行情、监管记录等信息,并可向上市公司在线提问。不仅如此,上交所APP还提供定制化服务,用户可通过注册上证 服务通行证,关注自选股并获得即时行情。上交所APP还将第一时间推送定制上市公司的公告。目前,上交所APP已登陆各手机APP应用市场,也可在上交所 官网主页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

网络和手机购物将出行业管理规范

近几年,我国网络、手机购物发展迅速,交易额不断攀升,但飞速发展下往往积弊重重、隐患百出。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监测,伴随网购营业额的 年年攀升,操作不规范、篡改价格、虚假折扣、以次充好、假货横行等问题层出不穷,部分网店为达到垄断经营目的,发起价格大战,涉嫌不正当竞争。网络购物市 场环境也正逐步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工商机关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70.1万件,同比增长 18.7%,其中网络购物问题投诉数量同比增长174.4%,增速最快。

国内首个《网络和手机移动购物运营管理规范》正在抓紧制订中,网络购物经营者、手机移动商户应选择具备合法主体资质条件的供应商;应制订完善的商品审核流程和审核规范,未通过审核的商品不予销售。这份标准讨论稿对网络购物、手机购物的采购、价格、支付、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据悉,该标准将经过业内和专家讨论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明年有望颁布实施。

水果生鲜O2O品牌爱鲜蜂脱颖而出的秘诀

所谓的O2O社区,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完成诸如水果生鲜、外卖快餐等产品或服务“最后1公里”的到达,其核心正是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中心,构建用户与商家、上门服务提供者之间连接的平台。

在2015年汹涌澎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O2O社区一时风光无限。然而,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涌入O2O行业,尤其是水果生鲜外卖O2O,也意味着蓝海变为红海,竞争愈发激烈。对此,国内水果生鲜O2O领航者爱鲜蜂的创始人张赢有着独到的见解。

爱鲜蜂依托社区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一小时内的配送服务,它锁定都市“懒人”,主打高标准的酸奶乳制品、产地直采水果生鲜、水产海鲜、麻小卤味等等 生鲜外卖,以便及时满足都市年轻人在生活中各种突如其来的消费意愿。爱鲜蜂成立一年多时间,便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16个重点城市。

然而,张赢更愿意慢工出细活,用精细化管理把爱鲜蜂打造成O2O社区电商的符号型企业(现在已经做到了),全面将用户和生活便利链接起来。互联网行 业十年前,BAT这样的企业可能还为找钱而发愁,而如今对于爱鲜蜂来说,资本不是问题,爱鲜蜂更着力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鲜蜂铁军”。打实基础,专注细 节,通过开疆拓土的战役,在实战中锻炼队伍,检验站略战术,为未来做好准备。

什么是打基础的工作呢?就是不急于求成,不着急狂飙突进。美国的VC一般会要求5-7年退出周期,而在国内,投资人往往要求3-5年甚 至更短。这是一种急功近利乃至短视的做法,很可能会把一个稳健成长的项目揠苗助长成短期赚快钱的项目,这与爱鲜蜂的理念并不一致,爱鲜蜂要做的即是保持高 速的增长,又要有坚实的基础,保证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似异军突起的爱鲜蜂,实际上相比水果生鲜外卖领域的其他O2O要更加稳健。或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牢基础才能脱颖而出,懂得控制节奏的企业才能最终笑傲江湖。

苹果iPhone市场份额遭Android蚕食

据科技网站CNET报道,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新发表的报告显示,Android一直在蚕食苹果在欧美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当地时间周三发表报告称,8-10月份,iPhone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滑8.3个百分点至33.6%;同期内Android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9.5个百分点至62.8%。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指出,同期内苹果在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也在滑坡,其中在法国下滑2.2个百分点,意大利下滑1.7个百分点,在欧洲五大市场(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下滑0.6个百分点。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认为,总体而言苹果在欧洲市场份额下跌幅度相当小,主要原因是在英国和德国的增长减速。

鉴于iPhone在苹果营收中的比重,其市场份额的任何下滑都值得关注。尽管是8-10月期间美国销量第三大的智能手机,iPhone 6S属于“过渡”型号。据市场研究公司Localytics称,通常,消费者对苹果的“S”型号智能手机的兴趣都不大。苹果还面临Android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后者纷纷推出自己的新机型,例如三星Galaxy S6和LG G4。

除美国外,Android在全球数个关键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都出现增长。在欧洲,Android在五大市场的市场份额恢复增长,其中在意大利和法国分别增长了6和2.9个百分点。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商业部门主管多米尼克·桑尼博(Dominic Sunnebo)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英国,由于三星和LG表现强劲,Android下滑的速度大幅放慢。”

 

 

 

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正式成立,用户规模已达4.5亿

12月14日,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在广州挂牌成立。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互联网公司”)是中国移动负责全网互联网业务集中运营的专业子公司,其前身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推出了MM、飞信、 139邮箱、和彩云、和通讯录、和多号、和留言等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互联网产品,建设并运营互联网计费、统一认证、大数据等开放能力。

据了解,中移互联网公司已拥有10万个人与企业开发者,聚合包括腾讯、百度、360、华为、小米在内的近300家渠道,并联合全国高校建立了近百个创业孵化基地。

据称,中移互联网公司总体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5亿,年收入规模达数十亿元。

具体操作上,中移互联网公司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专业公司一起协同互补、资源共享,整合中国移动优势资源。目前,开放平台的21项能力已支撑超百亿元月交易规模,帮助合作伙伴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带动产业链价值提升,共同推动生态圈的繁荣发展。

未来,中移互联网公司将打造以融合通信、MM、和彩云为核心的重点产品,开放能力平台,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细心的用户可能会发现,中移动这家互联网公司从提出到落地经历了长达三年多的漫长等待,中间曲折复杂的利益博弈成为像中移动这样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困扰,先不说其未来前景如何,与成立近一年的咪咕集团公司如何协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的关键。

双12银联推云闪付 不解锁就能付款

什么是“云闪付”?
“云闪付”,即以智能手机为基础,基于NFC的HCE和Token技术的一种支付方式。在刚刚过去的11月,银联与国内多家主流银行谈拢了“云闪付”协议,从而统一了此前各自为政的NFC标准。

据介绍,只需一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操作系统为安卓4.4.2以上版本,持卡人可直接在手机银行APP中生成一张银联卡的“替身卡”,即云闪付卡。带上手机,就可在线下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联机POS机挥手机支付。这意味着苹果手机客户目前暂未能使用此功能。

“云闪付”不需要“解锁、亮屏幕、打开APP”等步骤,直接亮屏即可“刷手机”支付;而扫码支付则需要打开微信和支付宝的APP,启用摄像头和对应的扫码功能,联网确认后才能完成支付。

移动支付争夺战越发激烈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手机支付和手机网购用户规模分别达到了2.76亿和2.7亿,同比增长26.9%和14.5%。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布局线下的迅速铺开,直接动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银联的奶酪。

双12当天,支付宝砸超10亿元,拉拢了超30万家的线下商户参与到支付宝付费的优惠中来,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使用支付宝线下购物。而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涉足线下之前,线下市场一直是银联一家的地盘——依靠着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和一份7:2:1(发卡行、收单行、银联)的分成协议,躺着赚钱。

银联推出“云闪付”

线下支付老大银联也坐不住了。银联推出“云闪付”,支付时无需手机联网,也不必打开手机银行APP,只要点亮屏幕靠近POS即可完成支付,全国有超20家银行上万个实体门店参与该项支付方式。

银联表示,首批发布“云闪付”的商业银行已超过20家。持卡人带上手机,即刻可在家乐福、麦当劳、屈臣氏、全家等25家全国连锁及行业知名商户的上万个实体门店体验,目前多家门店均推出支付优惠。后续还将有更多银行和商户陆续加入。

BAT明年800亿美元并购空间

12月12日,有分析师认为,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2016年可能进行规模超过8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随着这三大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出手并 购,在快递服务和实体零售等O2O业务领域大展拳脚,今年其并购交易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亿美元。

鉴于O2O市场的规模未来几年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因此整个行业还会有进一步变革。随着美团和大众点评规模150亿美元的合并以及叫车软件巨头滴滴快的的诞生,互联网三巨头BAT的并购交易应会加快这个市场的整合。

互联网三巨头正在探索除核心电商或广告以外的新市场。就阿里巴巴来说,单其一家公司明年就有能力进行高达380亿美元的交易,这一数字是法国巴黎银行基于可 用现金流、负债能力和预期现金流计算得出的。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腾讯和百度明年分别可以部署350亿美元和约150亿美元的交易。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Michelle Ma表示,这个市场显然还有很大的交易空间,BAT将会整合那些凭借自己能力难以为继下去的小型公司。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拿到风投资金变得越来越难,而恰在此时,这三大互联网巨头正迅速以潜在买家的角色进入市场。过去,许多初创企业为吸引用户一直都在烧钱,而如今它们面临着投资者要求压低亏损的压力。

阿里巴巴不对法国巴黎银行的上述计算数字置评,腾讯未予置评。百度投资者关系高管Sharon Ng在电子邮件中表示,百度不对交易设置专门的预算,既可以通过现金或股权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二者并存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前提是公司需要看到强有力的战略依据。.

汇丰分析师Chi Tsang曾在11月份的报告中写道,O2O市场整体规模最终可能达到人民币10万亿元(约合1.6万亿美元)。

据彭博编制的数据,今年,腾讯以总值163亿美元、37宗已完成或待完成并购交易数量而领先;阿里巴巴紧随其后,交易数量27宗,规模总计150亿美元;百度并购交易数量为15宗,交易总价值8.78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在一份中国互联网行业展望报告中表示,市场整合有益于强者,合并后企业的竞争压力将减小,而BAT则可以进一步推进战略目标,并从整个扩大了的生态系统中获益。

2015年最佳ios App苹果公布 故宫出品的韩熙载夜宴图上榜

苹果最近公布了旗下各个平台的App Store年度App,包括iPhone、iPad和 Watch。需要提醒,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这里讲的是中国区的年度推荐。

其中iPhone的年度最佳App是图像处理工具Enlight,苹果评价其“简洁而不简单地图像处理,集成诸多高级编辑工具,轻松操作带来惊 艳体验”。年度最佳游戏是Shadowmatic,年度优秀App包括儿童应用Toca Life,茱莉亚公开课以及故宫出品的每日故宫。

iPad方面,故宫出品的韩熙载夜宴图成为年度最佳App,苹果评价其“融汇学术、艺术、科技,贯通视觉、听觉、触觉,动态重现华美夜宴”。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共分为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段落,以“连环画”的构图叙事形式,描述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在家开宴行乐的全过程。但出于藏品保护,《韩熙载夜宴图》得以呈现的机会十分有限,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推出这一App的主要原因。据悉,此番制作历时近两年,拍摄、制作素材累计容量将近900G。“高清的文物影像、专业的学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是 它最大的亮点。还有网友评论说:“故宫出品的App再精美都免费这一点,其实低调地显出了‘不差钱’的土豪本质,要保持啊。”

iPad版的Enlight和茱莉亚公开课也赢得了优秀App的称号。

最佳创新App方面,烧杯App同时出现在iPhone和iPad上,苹果评价其“颠覆创意,将手中设备变为烧杯。简单直观的安全实验,让化学生动有趣。”

今年的新平台 Watch不只有一个年度最佳App,苹果将Pacemaker、卡卡、OmniFocus 2、Runkeeper、Workflow以及TimeTree评选为年度最佳,这其中有两个是健身App,三个是效率App。最佳游戏是 Lifeline、Walkr、Rules!、Watch Quest! Heroes of Time、Trivia Crack以及Bra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