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开发]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 O2O研究 ]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2008年,网络营销从PC端逐渐向移动端转移,网购的商品从简单的商品销售到服务销售转移,移动互联网伴随着新的消费模式o2o(Online 2 Ofline,即线上到线下)开始发力,本地化的服务性消费也被推进了网络营销的大潮中。 

O2O的消费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消费者更加便捷的通过网络入口来规划自己的消费。如餐饮,KTV,摄影,打车等必须通过线下进行体验完成的消费在O2O的模式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团购网站,地方网站,纷纷通过这种形式将大量本地化流量变现,转化成了商家利益。 

舞蹈教育行业,消费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信息获取方式以网络和口碑为主,学习期相对较长,做选择时一般都相对谨慎,对机构大多通过网络进行筛选。最后服务的体验必须通过线下完成,是绝佳的符合O2O营销特点的行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O2O消费模式下,谁最先抓住了本地化的O2O入口,就等于抓住了客户。 

然后在各行各业因O2O的发展迎来新一波的爆发式发展期时,舞蹈教育行业这个绝佳的O2O适用者却仅仅通过如美团,58等通用入口进行网络营销。在专业型和权威性上很难得到保障,就好比在地摊上卖钻戒,再好的东西人家也不认你的价。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能得到保障,如何让消费者信服?而这类网站的商家质量又良莠不齐,没有客观的评价可做参考。那如何提高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呢?那自然是通过更加专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发布。例如,厚学网,中舞网,学舞蹈网等等,在一个专做培训或做舞蹈的网站找舞蹈培训机构自然比在58等网站要专业的多。尤其是像在学舞网这类专门做舞蹈培训O2O的网站就更加精准。而像这类网站国内目前还不多,正是各机构争夺O2O入口的最佳时机。 

[O2O开发]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而学舞网在短短半年之内,迅速联合了国内多家舞蹈协会,教育学会,迅速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舞蹈资源网络,同时在传统网络媒体与地方电视和视频网站等进行合作尝试,逐渐形成两大屏(电脑,电视),一小屏(手机)的联合营销方式,将行业O2O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而作为舞蹈教育行业唯一的O2O项目,学舞网及2015年初即将上线的学舞蹈点我APP以其强大的联合能力和巨大的成长空间,迅速获得了多家风投机构的关注,预计很快就会进行第一轮融资。 

[O2O开发]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O2O,舞蹈教育行业的新纪元? 

而像学舞网这样的舞蹈教育行业的O2O项目在多方获得关注的同时又不得不担心,这个快速发展的项目是否能最终使消费者在舞蹈消费习惯上发生改变,是否真的能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是否真的能给舞蹈教育行业带来一波爆发式的发展?这些目前都还是个未知数,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舞蹈教育行业O2O是舞蹈行业的必然趋势;而学舞网作为行业先行者,其快速积累的资源和良好的运营状况,让舞蹈从业者对中国舞蹈教育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一站式O2O APP开发

巨头掀起卡位战 智能手环app成下一个战场?

巨头掀起卡位战 用户手腕成下一个战场?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乔布斯去世后苹果第一个全新的产品“Apple Watch”终于在旧金山揭开神秘面纱。

而就在不久前结束的巴塞罗那通信展(MWC)上,华为公司也同样推出了多款可穿戴式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搭载基于Google Now开发的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与此同时,韩国LG同样也在这次通信站上推出基于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G Watch Urbane和基于WebOS系统Urbane LTE。中兴也展示了三款智能手表产品,主打功能是健康检测、记录运动数据等等。

一时间,IT巨头之间的战火,大有从移动屏幕蔓延至用户手腕的趋势。

巨头竞争已经开始

加上苹果,目前已经有华为、三星和摩托罗拉等巨头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而苹果智能手表的亮相,或许将使得智能手表成为众巨头在可穿戴设备竞争的导火索。

“华为推出可穿戴设备,让全世界的用户区了解到华为是除了提供基础通讯设施的厂商,也是一家能够提供精致的消费者级产品的公司,这对华为的品牌意义是重大的。”映趣科技CEO王小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他表示,目前还未有很多谷歌的智能手表的产品出现,苹果的发布,随着运用场景的逐渐丰富,对华为等其他使用安卓系统的厂商是一个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各家巨头的竞争或许将会很快开始。王小彬认为,苹果的智能手表,从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和安卓的智能手表硬件层面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在国际市场上,安卓的生态也不逊色于苹果的iOS生态,这些厂商如何能脱颖而出还需要依靠自身的产品。

而国内市场,在未来的竞争格局或许会与国际市场有所不同。

由于另一个移动系统厂商谷歌目前针对可穿戴设备推出的Android Wear系统是基于Google Now这个应用的,在国内尚未真正落地,因此目前国内的智能手表厂商都是在安卓手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一般来说对比Android Wear还存在诸多弊端。

王小彬表示,未来在国内,或许互联网巨头会有能力基于自身的王牌应用而开发出新的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构建自己的生态链,比如腾讯基于微信开发系统,这些巨头都会存在一定的机会。

可穿戴设备“卡位”阶段

虽然,可穿戴式设备市场目前已经开始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目前似乎还未真正引爆市场。第三方调研机构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目前在可穿戴式设备中最急需解决的还是一个刚需的问题。

“包括智能手表,即便是可以测试心率、充当计步器等功能,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小众的市场,扮演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分析人士说,但是可穿戴设备对厂商来说,虽然目前没有很强的用户需求,提高品牌知名度还是很有效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谷歌释放出来的信号更多地表现是尝试重回中国,而不愿意再次将Android Wear进行开放。

众所周知,此前虽然安卓手机系统的开源而让安卓手机设备遍地开花,但是在国内许多厂商将其安卓系统上的谷歌服务进行删除,因此对比苹果在手机上赚得盆满钵满,谷歌的安卓系统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很高的实际收入。

分析人士表示,眼下巨头在可穿戴设备上布局的目的,更多还是在于品牌和卡位,目前厂商带来的更多是量变,而非质变。

“未来这些厂商是否能够赢得市场,还需要看是否有真正创造出用户刚性需求的应用场景出现,比如手机的出现满足了用户随时能够通话的需求,这便是真正的质变。”

“现在其实很像2008年前后的智能手机市场。”分析人士说,彼时如果问智能手机是否有机会,很多人都会认为有,但是市场很迷茫,不知道随时随地上网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需求。“但是等到苹果手机出现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呈现出来,整个市场才逐渐发展起来。”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原标题:巨头竞争战火延伸 用户手腕成下一个战场?)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 O2O研究 ]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o2o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可能是最大的创富机会。所谓O2O,即Online to Offline,可以简要理解为通过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打通线上营销和线下服务,实现人与服务的链接。也正因为这样,广大的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期将为读者解读当下国内外家政行业O2O的典型发展商业模,如果你想了解最潮最新的家政O2O现状,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什么是家政O2O

家政市场热度与互联网化程度

家政市场玩家一览

家政行业怎么玩(4种家政O2O商业模式)

1. 什么是家政O2O

通常意义上的家政,可以包括所有发生在家庭中的需求服务。目前家政O2O市场能够通过服务者上门来实现的具体子服务项包括: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2. 家政市场热度与互联网化程度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上图所示,由百度流量魔方提供的家政各子服务项2014Q3季度PV(搜索量)数据可以看到,清洁工在网民中受关注度最高,其次是保姆、月嫂和搬家,而靠后的维修工PV量仅为排名第一的清洁工的7.5%,排名最后的宠物看护更是仅有清洁工万分之一的关注度。由此可以看到国内各类子服务项的需求程度的,反映了家政市场的热度不减。

有如此高的需求,在当下的O2O浪潮下,各子行业的互联网化的程度又是怎样呢?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我们收集了国内外家政行业内主流的互联网公司的数据,统计具有某一服务项的互联网公司的数量规模,以此来表示家政服务的“互联网化”程度。由上图可见:保姆、清洁工、维修工、月嫂和搬家依次排前五,与需求的排位上有较大差异。尤其是维修工的国内需求较低,但整个国内外市场却很火热,更为典型的是宠物看护服务,国内需求与国内外市场热度的差异更为夸张,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外家政O2O市场分布的差异,将在下一期详细分析。

3. 行业玩家都有谁?

在梳理国内外公司的商业模式基础上,我们借用广告界的一些概念,抽象出家政O2O的玩家如下:

消费者: 提出到家服务需求的用户;也可以叫雇主;

DSP: Demand side platform的缩写,需求方平台,源于广告用语,该文指:整合消费者提出的需求相关信息的平台;

EICP: Employer Information Check Platform的缩写,与SQCP相对应的消费者(服务需求方)的信息审核平台。(目前市场中暂无仅提供这一职能的企业,但随着市场走向成熟,尤其是对于阿姨们(服务者)人文关怀、工作保障等关注的日趋加剧,日后出现这一独立平台的可能性很大。)

服务者:服务的提供者,包括阿姨、月嫂、维修工等;

SSP: Sell sideplatform的缩写,供应方平台,源于广告用语,该文指:整合服务者可提供的服务类型等相关信息的平台;

SQCP: Sever Qualification Check platform的缩写,服务者资质审核平台,在职能上也包括技能的培训。从资格审核上来看,最为常见的应该是公安系统,但仅提供最为基础的身份认证;而目前国内提供家政技能培训的机构有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上海市育儿职业培训中心等。第三方的培训机构也仅有CETTIC月嫂培训,AMA早教指导师,ASGD六好管家师,CAEP就业能力培训等几类,但总体偏少。随着家政市场标准化程度的加深,相信以后会有体系更为完整、标准化程度及公信力更高的服务者资质审核机构(或是某一类成熟的系统)出现;

SEP: Serve Exchange Platform的缩写,服务交易平台,源于广告用语,指实现消费者与服务者的议价、交易确定的平台;

TSP: Technology Support platform的缩写,技术支援平台,指代为传统其它提供云技术、CRM技术等技术服务,以帮助传统公司迎合互联网趋势的平台。

4. 怎么玩?

这是传统家政中介公司,该模式中有三个实体参与方:消费者、传统家政公司(同时具有DSPSEPSSP的职能)和服务者。

图中用蓝色箭头标出了信息流的流向(其实质包括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流和服务者的供给信息流);用绿色箭头标出了资金的流向(后文会用到实线表示主要的资金流向,虚线表示个别的资金流向);用黄色箭头标出了业务执行的流向(包括从中介公司到服务者的业务指令和服务者到消费者的服务送达与执行)。

该模式的流程全部发生在Offline一端,后续的分析也将以“需求的发出方式,信息的传达方式,服务者的确定途径是否借由互联网或app实现”为标准,对“玩家”属于Online还是Offline进行区分。

因此,对于传统家政中介模式图的完整解读如下:

信息流:消费者把家政需求传递给具有DSP功能的家政中介;服务者把个人所能提供的服务的供给信息传递给具有SSP功能的家政中介;家政中介凭借双向信息,发挥SEP职能,为消费者匹配合适的服务者。

业务流:家政中介向服务者发送服务业务指令;服务者接受指令后,到对应消费者家中完成家政服务。

资金流:消费者向中介公司缴纳服务介绍费;服务者向中介公司缴纳服务介绍费;消费者认可服务者的服务后,直接支付报酬给服务者。

【四种新型家政O2O模式图】

我们两者的关系角度出发,总结家政服务行业的互联网化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4种:

类别一:帮助传统家政完成触网升级,服务模式再造为目的初创互联网公司

模式1:导航模式:传统家政的首次触网

模式2:技术支撑模式:优化传统家政运作模式

类别二:推翻传统家政,入侵家政服务领域为目的创立互联网公司,成为OHAOnline-Housekeeping-Agent

模式3OHA模式,颠覆传统中介做替代者

类别三: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资源互补的运作模式

模式4:互补模式互联网签约传统中介

下面来分别介绍——

模式1:导航模式:传统家政的首次触网

 互联网的普及是该模式的大背景,一般是通过网站做线下家政中介的导航。这一模式在早期较为常见,典型企业如国内的家政在线、赶集、58同城,国外的Care.comChildcare

与传统中介模式相比,资金流和业务流无变化,多了线上平台这一角色,且消费者能够改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与选择,而在进一步的改造中,个别网站还提供了消费者发布需求的功能。

模式2:技术支撑模式:优化传统家政运作模式

从总体市场来说,线下中介仍是目前提供家政服务的主要力量,因此产生了这种模式。该模式一般是互联网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援,从CRM系统(TSP端平台:硬件或软件系统平台)切入,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员工管理、服务体验来改善传统中介的运营模式,该模式国内典型公司包括:云家政、享悦云。与传统中介模式比消费者和服务者的信息传递更多通过TSP端平台实现,更为便捷,同时TSP辅助传统中介做业务决策,加上业务流通速率。与“模式一:导航模式”对比,伴随信息传递方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能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但在资金流向上仍受传统中介把控,无差异。

模式3OHA模式:颠覆传统中介做替代者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户的时刻互通有无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诞生了该模式。该模式与传统中介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通过APP或在线网站,实现了传统家政DSPSSPSEP职能的线上化。可类比于去哪网和携程(OTAOnline-Travel-Agent)对传统旅游公司的替代效果。这都是目前国内外家政O2O的主流模式。该模式国内典型公司包括:阿姨帮、e家洁、阿姨来了、58到家、95081等国外典型公司包括:housecalliCrackedSittercityCareLuLuHomejoyHandybook、日医学馆等。

与传统中介模式对比,它最大限度的打破了消费者和服务者的信息壁垒,让消费者能够按需选择服务者,定制化服务内容、时间。同时,由于只做平台化运营,节省了公司的线下成本,能够最大化让利给消费者,实现了“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服务”的颠覆式体验。从业务执行来说,基于LBS技术,实现服务者和消费者的高效匹配(典型如e家洁),大大提升了业务流通率。

同时放宽个体服务者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闲置人力资源进行服务的,属于其中的轻模式,而自建培训机构,对服务者进行标准化培训,采取员工制的管理模式,走的是重模式路线,比如阿姨帮。

模式4:互补模式:互联网签约传统中介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线下主体的服务者资源仍多掌握在传统中介手上,而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正向新兴互联网公司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该模式。该模式一般由互联网公司获取用户需求,并由签约的传统中介完成业务。目前国内有用到该模式的典型公司包括:58到家、95081、懒人家政、拇指生活、易修网、;国外典型公司包括:HousecallICrackedSittercity

该模式实现了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中介的优势互补。与传统中介模式相比,降低了传统中介获取需求信息的成本,但也遏制了该部分的资金收入,客单价下降。与OHA模式相比,充分利用传统中介的人力资源家底,服务者的培训、审核、管理等最繁重的部分交给了传统中介,是一种“轻资产”运营模式。但意味着被中介公司握住了服务资源这一段,同时线下服务质量无法把控,服务改善提升也困难,不利于平台长期发展。且因为门槛较低,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因此,少有互联网公司完全依赖该模式,多同时发展基本的OHA模式,签约个体服务者。

5.全景图

上述4种模式:导航模式、技术支持模式、OHA模式和联合模式基本能涵盖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家政O2O公司的商业运作。我们通过一张全景图做一下总结。

[O2O开发] 想了解最新最潮家政O2O的现状?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拆解优衣库的O2O战略

[ O2O研究 ] 拆解优衣库的O2O战略

优衣库每年80-100家的开店速度 , 2.6亿元的双11销售额背后:1)根据消费者需求,线上线下跳转;2)互联网对于优衣库的价值,就是给予品牌更多实现消费者服务的便捷工具;3)利用好数字营销三元素,深度+广度、互动性、娱乐化。

当我们谈到“优衣库”,我们要谈什么?零库存、基本款、数据化管理、旗舰店、快时尚……而现在最亮眼的,是两类数据:除了是中国快时尚的领导品牌之一之外,在实体店方面,优衣库依然在加速:去年,优衣库在中国开了82家店铺,远超H&M62家、Gap28家和Zara18家;截至2014财年(2014831日)结束时,优衣库在整个大中华区的店铺数量达到374家,而其大中华区CEO潘宁说,下一步还将以每年80-100家的速度继续在中国开店。

[O2O开发] 拆解优衣库的O2O战略

所有的企业——不止是是服装零售,都想知道:关于线上线下,优衣库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优衣库如何做o2o1+1>2”?

记者在上海优衣库的中国总部——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独家专访了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吴品慧。

优衣库大中华区市场官吴品慧拥有20年的商业、营销和销售管理经验,先后效力于联合利华、强生、可口可乐等多家领先的跨国快速消费品公司。2014年初,她来到了优衣库。此时恰逢优衣库的品牌转型:2013年优衣库进行品牌重新再定位,将品牌理念从“Made for all(造服于人)”更新为“Life Wear(服适人生)”,这样的转变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希望优衣库成为除日本、中国、亚洲第一的品牌外的全球品牌”(潘宁语)。

因此,她向记者表示:“我在加盟优衣库后有三个层面主要工作,皆为这样一个定位而努力。”

这三个层面分别为:

第一,在原有优衣库商品与服务层面的基础上增加品牌的力量,将品牌附加价值在整个零售供应链包括服务里去体现出来;

第二,打造全球化的零售品牌,将品牌的理念、价值、创造在只是单纯的“卖产品”的零售传统中跳脱出来,与消费者真正的互动,创造全新的优衣库品牌体验,形成品牌好感度,并建立一支可以更好服务品牌推广的团队;

第三,将一个传统的零售企业转变成为360O2O的企业,通过打造360度全方位的数字化品牌和商品,零售服务体验,让顾客可以随时、随地、任意渠道体验到产品。

那么,面对互联网时代对零售企业的巨大冲击与变革,在品牌与渠道等营销变革中,优衣库如何适应并凌驾趋势之上?

服务思路:根据消费者需求,线上线下跳转

拿出手机,在优衣库的店内扫描商品上的条码,会推送给其一个信息,就能看到该款产品的详细介绍,产品材质、价格、款式、搭配,部分还配有该系列产品的广告视频,在页底部可以查看门店和查询商品。通过商品查询,在具体的产品页面还可以查询距离最近的门店库存和分享商品。库存为动态实时。

与其他零售企业不同,优衣库欢迎消费者在店内“掏出手机的动作”。当他想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如成分时,他可以掏出手机;当这个型号在这家店内断货,他可以通过手机看看其他分店或者天猫店内是否有货并立刻下单。

拿出手机,扫描店内数字化海报(Digital POP)二维码,消费者会被引导至优衣库官方微信账号,消费者同样能被引导至品牌的系列主推商品推荐,包括外套、羽绒服、法兰绒系列、摇粒绒系列、牛仔裤系列、HEATTECH保暖衣、童装等等。与其他零售企业不同,优衣库欢迎消费者在店内“掏出手机的动作”。当他想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如成分时,他可以掏出手机;当这个型号在这家店内断货,他可以通过手机看看其他分店或者天猫店内是否有货并立刻下单。

同时,从传播沟通角度,吴品慧思路是:“采用数字化的创新服务,每位客在浏览中花费1分钟获得的信息就相当于5支广告的时间,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深入沟通;同时因为海报结合的都是主推产品,所以80%的客户看到的都是当季主推的商品;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了微信用户增长,后续每个月顾客都会收到更多推广信息;通过海报详细介绍产品的时尚穿搭、面料材质和最近距离购买的店面与库存,增加顾客的有效购买,更产生了一个很好的‘无死角’服务状态。”

根据吴品慧的介绍,通过Digital POP数字化报进入的每一位消费者背后都跟随着数字统计,包括他花费多长时间进行浏览,在看过海报相关的系列产品之后是否有查看其它产品,是否有分享、收藏、购买兴趣等等。经过优衣库统计分析,平均每一位用户都至少花费1分钟查看内容;72%以上的用户查看后愿意购买。

这正是“把所有东西都连在一起,根据消费者需求,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跳转。”的思路下执行的一个具体案例。

回到这个思路之前的问题:互联网对品牌的利用价值在哪里?

众人皆知是柳井正创造了优衣库,在其著作《一胜九败》中讲到“优衣库一号店”的时候,柳井正曾这样描述对优衣库品牌店的定位:“我曾到美国大学生活协会参观。在那里,学生需要的生活物品一应俱全,而且方便获取,根本不需店员接待他们,完全是自助形式。

店内也没有那种挖空心思要把东西卖出去的商业味,店铺的布局完全是站在顾客立场上设计的。也许仅是单纯的‘自助服务’方式,容易被别人误解为是我们在省人工费。所以,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服务方式,就是‘客人想要的自助服务方式’。这也就是后来成为优衣库经营宗旨的‘HELP YOURSELF(自我帮助)。”

从这一点来看,优衣库这种数字化技术致力于打造消费者自助服务的理念,是与柳井正的愿望和品牌店定位相符合的。吴品慧更详细解释:“优衣库目前在中国有300多家门店,绝大多数的客流集中在门店,很多顾客进到店内并不一定能直接购买,而如果为了让顾客了解产品信息,卖场内可以放置海报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这种海报链接到微信产品页面,则可以最快速度、更全面、更长久地提供给顾客相应的信息。我们设计Digital POP的概念是为了及时地满足实体店顾客群的产品体验和自助需求,同时不流失与顾客有效沟通的机会。它的设计初衷并不是让顾客进入线上抑或线下买单,而是满足顾客自助体验,服务需求,并代替店员给他更多的、不逊色于真|人的品牌和服务体验。”

所以,互联网对于优衣库的价值,就是给予品牌更多实现消费者服务的便捷工具,其呈现的效果就是——优衣库希望把“一切都连接起来”,这样能够给予消费者随时跳转、随时随地适应其时刻需求的便捷。“我们希望用旗舰店、海报、APP、微信等不同接触点,让消费者无时无刻心里都爱着优衣库,并给予他最好的体验和回应。”

记者点评:能够达成这种思路,是优衣库的“硬件”可以屏蔽更多利益纠葛:直营模式可以屏蔽线下线上利益纠葛;店长的综合考核可以屏蔽单店销售业绩的线下硬指标考核。这是许多服装企业目前不具备的条件。

传播战术:优衣库怎样利用数字营销三元素

在吴品慧看来,深度+广度、互动性、娱乐化——这是数字营销的三元素,是所有行业面对数字营销恒久不变的利用要点。但是对于这三点领悟有多深,要从具体的战术落地中才能看出。

“深度+广度”,这是上文“把所有东西根据消费需求连接在一起”已经提及的部分。这种深度和广度,“不局限于线上一定要到线上”,完全从消费者自身需求来出发,实现各个环节的设置,给消费者多种跳转的不同路径的便捷可能。而这种服务,转过身去又成为优衣库的品牌传播促进:“消费者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是广告,而是非常有用的讯息或有趣的体验,我买衣服以后就记得。”

“互动性”:在品牌沟通层面,与服务理念不同,在吴品慧的心中,不是多触点即可大获全胜,怎样把握不同平台的效用进行深入沟通更为重要。

互动性的例子是2014优衣库主推项目——“搭出色”。如何让“基本款”的优衣库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吴品慧带领团队把2014年的传播切入点放在了“教育消费者如何搭配衣服”上。通过教育,消费者可以认识到“基本款”的多种可能、体会“基本款+各种配饰”也有风尚感。

他们在全国14座城市推出虚拟试衣镜,用户在活动期间前往指定的优衣库门店,选择优衣库服饰试穿并通过“搭出色”虚拟试衣设备完成互动流程,扫描二维码获得活动作品,将活动作品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同时用文字说明照片中哪一件服饰为优衣库的商品,吸引或邀请好友支持自己,即可获得中奖机会。如果没有前往店铺,消费者还可以用优衣库的服饰搭配其他服装或者配饰,上传作品同样可以作为选手参加活动。

这个活动在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中效果特别好。“在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时尚搭配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比较表面层次,通过这次活动给予了他们搭配的感觉;第二点,如何用三百块钱搭配出一套“高大上”服装——这个需求二三线城市更为强烈。”截至115日,此活动的参与次数接近140万人次。

“娱乐化”,这是吴品慧选择传播项目的出发点。在她看来,消费者为什么选择你?或者你是有用的,或者你是娱乐、开心、有趣的。他们据此原则设计了许多执行例如中秋节法兰绒设计游戏、HEATTECH热传递快跑游戏、摇粒绒拼图游戏等等。

一个特别的细节是:在娱乐化的项目中,优衣库并不加上一键购买的链接——只分享,不鼓励购买。加上一个购买跳转——这是很多零售商难以克制的需求。优衣库为什么能够克制这种“原始的冲动”?

这里就涉及到重要认知——吴品慧对于数字媒介平台的明确定位:

“优衣库对于电商的定位是,它只是我们众多零售门市中的一个,只是具备了跨越时空限制的性质;而APP更多具备一种服务性质和内容传达性质;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则是与消费者深入对话的渠道。”每个平台都有不同的属性,要根据这个平台的属性来做事情,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需求硬要设计功能。以微信为例,她对记者表示,用户只有三种需求,“第一种是告诉我我不知道的,知识或者创意;第二个是让我尝试我喜欢的事情,不管是主动购买还是新设计尝试;第三个就是让我很享受、开心、放松的。”

“不让全渠道都导向直接销售,是因为我们不想让消费者感到时刻都劝导他们买买买。”

在这种思路下,优衣库的微信主动分享和传播效果很好,以“中秋法兰绒设计”为例,它的阅读量将近十万多,分享率可以到87%。在过去的4个月,吴品慧尝试改变微信推销商品的传播方式,采用品牌故事、设计理念、趣味互动游戏进行传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粉丝数量3倍增长,现在优衣库官方微信账号的粉丝数已经超过100万。

更多的“1+1>2

除了上文所说,谈到线上线下协助,首先就是渠道补充。在全国661个城市中,优衣库的实体店只进入了其中70多个城市,尚有将近600个城市没有涉足。线上渠道自然成为了有效补充。因此,“双11”优衣库大规模递增的销量,不能说与没有店面的二三线城市消费群体无关,更不能认为实体消费客群与线上重叠。

除此之外,线上线下又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线上销售数据成为线下开店地址的指引。优衣库在2009年建立天猫旗舰店,跟其他品牌分散在京东、当当等平台不同,优衣库的电商官网以及APP上的流量全部被导向天猫旗舰店,同时在后台分析出哪些人在买、单次消费金额、消费频率等,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精准地指导优衣库将新门店开在中国哪些区域。潘宁称:“开店准确率高,这就是大数据的优势。”而准确的开店率,也使得优衣库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库存损失。

整合营销活动数据成为区域销售指引。优衣库从10月开始在东北地区推广“热能使者”落地活动,让使者穿着HEATTECH保暖内衣在室外与大家拍照,顾客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和热能使者拍照的信息和照片。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但因为不同地区气温的原因,活动先在北方的四个城市进行,而后随着气温逐渐低落,活动再进入华东等区域。而在线上,这个活动是持续进行、不分地域的。但是消费者在线上,就会“自动划分出自己的区域”,从北向南陆续反馈,而这种反馈的信息又马上可以被下一个区域做销售或者产品的参考信息。

记者点评:换种角度来看,第一,数字营销能够让品牌更丰富、更多故事性——这可能是线下传统营销要花大价钱甚至是完成不了的东西;第二,数字营销的互动,会让消费者给予品牌更多的反馈,品牌也能根据这种反馈做各种调节;第三,数字渠道成为实际渠道的有效补充。

吴品慧是“跨界者”,在洗护、日用、饮料、服装跨界的她,认为以后会出现更多像她一样的跨界营销人士。因为,在数字面前,已经没有行业之分。

这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前景,那就是各个品牌不再是同类之间的竞争,而是所有品牌在消费者“注意力”层面的竞争。哪些品牌能够率先在有限的三五分钟内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且让人记住、让人喜爱,才是最大化的数字营销的传播价值。“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资讯和无限性创造的可能。而因为太容易获得讯息,便也会容易忘掉,所以品牌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怎样让消费者在短时间认识自己,爱自己。”

中国如此大的市场,竞争者无数,如果完全以投入资金来取胜,单说在上海,随便买一个广告都可能瞬间不见一千万。从前零售业的优势在于实业产品,而未来的优势应在于营销竞争。到那时,品牌价值观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

那么,你呢,作为营销人,你如何让消费者爱你的品牌,而不是讨厌?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 O2O研究 ]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O2O开发]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o2o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为什么最近这几年才这么火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硬件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O2O具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如果将移动互联网与O2O分开来看,移动互联网主要有三大优势精准、便捷、可扩展;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说移动互联网技术本身缺乏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具备线上线下贯通场景、不具备数据采集场景。而O2O的优势在于能够完美的打通线上线下,实现线上线下多场景互动,加上O2O成熟的操作运营模式丰富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模式;O2O的不足在于较难解决用户数据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支付环节等问题,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恰巧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两者相互弥补,使得O2O这种商业模式盛行并成为常态,同时O2O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丰富并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进步。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一、解密O2O 

谈到O2O,我们最先联想到的一个词是团购,因为很多人认识O2O就是从团购开始,但实际上团购不等于O2O。团购2008年在美国就已诞生,20101月由满座网将这种商业模式引入中国,随后短短的三四个月里中国就涌现出了上千家团购网站,堪称千团大战 

团购之所以能够搭上互联网这趟列车,在于互联网线上推广、用户流量引导方面所具备的先天优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用户,达到以数量换低价的商业模式,并通过短信、验证码等方式将线上客流引导到线下实体店中。PC互联网给了O2O行业诞生的土壤,却也无形中禁锢了O2O行业的发展,将O2O产业运营方式束缚在有限的空间中而无法抽身,而移动互联网下用户触媒习惯的改变给O2O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和LBS移动定位技术,能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查看最符合用户体验的团购商品。此外,加入了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的移动O2O,真正打通了线上支付和线下体验环节,让用户几乎在任意一个场景都能实现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融合,完成整个O2O交易的流程,大大降低用户与商家的消费负担,这就使得团购这种古老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成为O2O比较重要的一种商业模式,也就是online to offline 

除了online to offlineO2O还有online to onlineoffline to online两种运营模式。通俗的说,online to offline 是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变现;online to online是将线上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使营销更加精准,实现营销价值最大化;offline to online是线下企业,利用自身的渠道和终端资源将线下流量引到线上,实现线上联动机制。 

无论O2O的形态怎么变化,评判O2O商业进度效率通常是四大维度是否基于现场体验与服务、是否到店到柜实现价值交付、是否随机触发消费动机、是否贴近用户刚性需求和长尾需求。以前让人们首次认知O2O的团购,如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优惠(打车免单、吃饭唱K免单),都逃脱不掉O2O的行业精髓引导线上客流到线下商家,也走不出O2O最为常见的三大主要商业模式团购、数字优惠券和在线预订。 

企业实施O2O营销需要匹配不少于四个基础才可能寻求到商业价值,分别是:支付工具,地图入口,生活服务信息,社交分享平台。这四大基础存在于同一生态中才能让用户轻松快捷通过线上寻找,选择,购买与价值交付,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生态,都会在O2O营销价值尝试上举步维艰。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巨头们的一系列铺天盖地的兼并收购,其核心原因就是为了打通O2O的四大基础环节而进行的战略布局,例如百度注资糯米和去哪儿网是为了丰富生活信息服务环节,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和腾讯入股搜搜地图是为了打通LBS地图定位环节,阿里注资新浪微博是为了丰富社交分享环节等。另外还有百度推出百度钱包出击移动支付市场,目的也是完成百度实现O2O的支付环节,形成商业闭环。 

二、玩转O2O的三大基础策略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其商业模式依然围绕着团购、数字优惠券、在线订购三大形态,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变化着,如何正确把握O2O营销趋势? 映盛中国[案例中心营销服务商]作为互动整合营销领域的服务商,长期专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玩转O2O的三大基础策略,即触点策略、定位策略、品类策略。 

触点策略:消费者触点指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信息流或业务流从而产生的交互应用场景,O2O的触点策略可解读成五个维度:用LBS引导顾客、用图片故事让消费者欲罢不能、使用动态可视化的数据呈现、社交机制在触点应用上的布局、部分支付与利益让渡。首先,优先选择LBS与导航功能的触点,将LBS当作移动互联领域的入口级应用,其核心内涵是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达到引流的目的;其次,用图片故事让消费者欲罢不能,移动时代的O2O营销,将商品信息在线植入图片故事中,能够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对接方式和应用接触点;再次,使用动态可视化的数据呈现,动态产能的用户触点能够为用户实时(或者以极高的频次定期)传递当前的商品数量、商家运营情况,为用户消费、体验行程的制定、商品购买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数据上的支撑;然后,合理的将社交机制在触点应用布局,移动社交让用户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在线识别、移动通信及信息交换技术为依托,在在线购物、在线问答、在线交友等方面影响改变人们的移动生活;最后,部分支付与利益让渡,用户在进行移动支付时给予用户部分价格优惠、允许用户支付少量订金,培养用户黏性,订金式支付降低顾客触点消费决策门槛,利益让渡可促成O2O转化率的提升。

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定位策略:定位策略的核心内涵是根据顾客与企业关系的强弱,完整构建O2O营销的顾客定位模型。定位策略的核心是将客户群分类,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采取差异化的对话和互动。首先是采取差异化的对话地点,针对既有顾客可以通过微信和APP应用对话,社交可影响的顾客通过社交平台对话,自寻找客户可以通过地图导航或者平台级应用对话,对完全陌生的客户则需要通过HTML5或移动WAP站点进行对话。其次是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的内容营销。为既有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需求内容,对可社交影响顾客提供较有针对性的需求内容,自寻找顾客提供便捷的路线内优质内容, 对完全陌生的顾客提供具有消费决策导向的内容。 

品类策略:品类策略的核心内涵是分清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用户行为有何区别。首先,顾客维度是品类策略的基础维度,企业需要思考顾客在不同的O2O应用触点分别喜欢什么?顾客在应用触点通常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定期采取一定样本量进行调研,即时了解O2O营销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其次,货架维度是提升到店欲望的关键。企业需要思考不同产品、服务品类在虚拟货架上的陈列模式,O2O营销活动设计的产品或服务组合需平衡线上购买客单价和线下购买客单价,从顾客在线购买角度考虑,越是高价格的产品、服务组合越容易获取客单价提升,可是线下实际操作中,高价格的产品、服务组合会降低顾客到店消费欲望;再次,支付维度需要解决何种产品品类或产品组合从支付角度来衡量是合理且有利,匹配用户移动交付金额的产品被优先考虑,目标人群习惯的支付工具;最后,产能与利润维度有助于企业提炼出最适合O2O营销的产品品类,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适时梳理出适合打折的商品。 

三、掌控O2O营销未来 

如同所有创新营销一样,O2O营销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摸索与试探,O2O的未来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映盛中国根据营销实战经验进行了预判: 

1,实体货币在生活服务方面的流通量将大幅度降低; 

2O2O营销常态化之后,将促成产品与服务更亲密地结合; 

3,未来生活服务类商户的定额缴税方式可能会改变; 

4O2O营销将会促进新行业的诞生; 

5,生活服务类行业最终的O2O营销格局很难颠覆现有线下格局。

一站式O2O APP开发

三星要让一切变弯,连 PC 都不放过

9日,三星上市了旗下首款一体机电脑 Ativ One 7 Curved,又把屏幕弄弯了。这项特征都快成为三星的标签了。

这款售价 1299 美元的电脑配有 27 英寸曲面显示器。配置方面中规中矩,i5 处理器、8GB 内存、1 TB 硬盘容量和内置音响,应对个人和办公使用是足够了。预装系统为 Windows 8.1。

三星要让一切变弯,连 PC 都不放过
  这是三星最近以来又一次的曲面屏尝试。在今年初的 CES 上,这家韩国巨头就推出了一款 105 英寸的曲面巨屏电视,令人吃惊的是它可以调节弯曲程度,利用内置的一套系统,想直就直、想弯就弯。

在本月初的 MWC,三星推出了双曲面屏的 Galaxy S6 Edge 手机,将屏幕的两侧变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而这款手机也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曲面手机,其它产品还包括三星 Galaxy Note 4 Edge、LG G Flex 等。

来自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显示,相比于拥有直线条的物体,人对曲面物体会感觉更加舒服。这也可以在苹果公司对圆角矩形的钟爱上找到点体现。但曲面显示屏的情况则会稍微复杂一些,因为弯曲度的大小和屏幕的尺寸也会对观看效果带来影响,屏幕弯点好,还是直点好,可能还是比较主观的看法。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招呼十几个小伙伴来家中看英超,如果有台曲面电视,坐在边上的几位也可以愉快地看球了。

三星在今年初还计划投入 36 亿美元建设显示屏生产厂,意在大力发展可弯曲 OLED 屏幕。可以预见,我们未来会看到更多被弯曲的三星产品。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苹果(ios app开发)2015新品发布会有哪些内容值得关心?

苹果(ios app开发)2015新品发布会有哪些内容值得关心?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苹果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召开2015春季新品发布会。苹果首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无疑成为此次发布会上的最大亮点。而由于时差的缘故,发布会全程都在北京时间的凌晨进行,相信不少朋友并没有去熬夜关注此次发布会内容。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专门为大家整理了此次苹果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想知道苹果又说了啥、Apple Watch到底卖多少钱?那就不妨来看看吧。

关注点一:Apple Watch最便宜的卖多少钱,最贵的呢?

Apple Watch共拥有三个版本,包括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以及Apple Watch Edition三个版本。

最便宜的为Apple Watch Sport版,国内售价为38毫米表盘款最低售价为2588元人民币,42毫米表盘款最低售价为2988元人民币。

价格最贵的则是Apple Watch Editio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制版,价格从74800元人民币(38毫米表盘款)起跳,最贵的一款售价高达12.68万。

苹果(ios app开发)2015新品发布会有哪些内容值得关心?

关注点二:在首批发售国家和地区中,有中国大陆吗?具体发售时间是多会儿?

有的。Apple Watch首批上市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其余发售国家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以及日本。

4月10日起接受预订,4月24日正式发货。

关注点三:从哪里能买到价格更为优惠的Apple Watch?

结合大家最为关心的四个首发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来看,中国香港地区依旧是具有价格优势的地方。鉴于免税政策,在香港最低仅需花费2728元港币(约合人民币2202元)就能买到Apple Watch的Sport版本。

如果国内的朋友恰好打算在4月去美国、日本亦或是在这两个国家有亲戚、朋友的,也不妨考虑在汇率合适的情况下,择机购买。

关注点四:Apple Watch续航如何,各版本之间有无差异,充电时间需要多久?

续航方面,库克在发布会上称,Apple Watch将拥有18小时的续航时间。不过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所谓的18小时也仅仅是它的理论续航时间。要我说,它能在满电状态下正常工作12小时就算很不错了。当然了,不管是18小时还是12小时,如果你想让Apple Watch正常工作,那么一天一充的频率肯定是跑不了的。

关注点五:Apple Watch还有哪些功能,防水性如何?

Apple Watch除了最基本的显示时间功能之外,健康功能将会是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这块手表配备了心率传感器,可以记录佩带着的心率数据。

另外,Apple Watch还具备NFC功能。通过近场通讯,Apple Watch可以使用Apple Pay功能,这样用户在支付环节时,就不用可以掏出手机,使用手腕上的手表碰触POS机即可完成支付。

防水方面,发布会上苹果并没有做针对性的介绍。但从之前的消息来看,Apple Watch似乎具备一些简单的生活防水。虽然不能带着它去游泳,但最起码在洗手、淋浴时不用把它摘下来了。

关注点六:相比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优/劣势分别在哪里?

优势:与iPhone相类似,Apple Watch同样会在实际的操作体验方面拥有不错的感受;另外,在应用的数量以及质量方面,Apple Watch也同样会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劣势:不像一些Android平台推出的手表,Apple Watch仅可以和iPhone 5及以上更新的iPhone设备所配合使用。如果你目前仅拥有的是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是不能体验这款智能手表的。

关注点七:iPhone用户如何找到与Apple Watch连接程序?

如上所述,在硬件上,你的iPhone设备必须保证至少是一台iPhone 5。另外,系统/软件方面,你必须将iOS的版本升级至8.2才能与Apple Watch进行连接。

关注点八:除了Apple Watch外,发布会上还有其它啥新内容?

苹果2015新品发布会后 这些会是你最关心的

除了备受关注的Apple Watch之外,苹果还带来了最新的Mac新品―12英寸的全新MacBook 12。它拥有更轻薄的机身、视网膜屏幕、无风扇设计、长续航、全新的键盘以及端口设计。国内售价最低为9288元人民币,拥有金、银以及深空灰三色可供选择。

另外,苹果还决定对Apple TV进一步降价,从原来的99美元(约620元人民币)降至69美元(约432元人民币)。对比其他电视盒子,降价之后的Apple TV对更多普通用户来说,无疑更具有吸引力。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展望2015,看中国O2O发展六大特征

[ O2O研究 ] 展望2015,看中国O2O发展六大特征

本文总结了2014o2o发展六大特征:1,行业发展大势多于炒作噱头;2,国内团购O2O大多反人类;3,不同于电商,O2O百花齐放;4O2O三国演义共赢可期许;5,向交易化平台发展;6O2O未来的发展蓝海是本地化、社交化和无界经营。

[O2O开发] 展望2015,看中国O2O发展六大特征

“如果你不懂O2O是什么,那么你一定知道团购,团购就是O2O最初级的应用”,这是当年O2O在中国风头正劲时行业专家对O2O价值的定调。走过不平凡的2014年,回顾团购O2O在中国发展的《战国时代》,它从最初的令人《心花怒放》,到今天离泡沫破灭只有《一步之遥》,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互联网思维,O2O过去如何?未来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翻开O2O的《匆匆那年》。 

趋势一、是行业大势,还是《后会无期》?——行业发展大势多于炒作噱头

在团购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平台和商户都是以反常的低价噱头为运营的发端的,从整个行业生态链来讲,赔本赚吆喝而导致的未来链条断裂并不是“天方夜谭”,众多商家盲目的大额促销定位而导致的消费者投机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困扰团购发展的双刃剑。但纵观互联网领域发展的趋势来看,团购O2O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随着4G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的崛起,手机平板成为上网终端,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带来了真正的融合,肯定会产生新的效应,一种叠加、甚至是累积的效应,与此同时,大量的实体消费市场O2O仍旧没有沾染,9万亿的消费市场也是未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趋势二、《英雄有梦》,所以泡沫无限?——国内的团购O2O大多反人类

“想喝咖啡,京东下单,好邻居就给送上楼”,这是2014年最著名的京东O2O布局,京东基于O2O概念打造“实时点对点”物流配送体系,1个小时须送达,便利店15分钟极速达,在理想中这是一种全新的“京东生态链”,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传统零售业的毛利率普遍不到20%,大型商业品牌掌握谈判主动权,做类似团购的营销就是简单的“你是否配合的问题”,对于中小商户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压缩了本身就微薄的利润,用投机客户换取好生意的假象,真实的情况就是每卖出一笔便赔一笔,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商户的服务质量因突然变大的人流跟不上,导致消费者不满且有怨言;而团购类平台利用渠道优势换取自身的扩张和品牌声量,不关心中小商户的生存压力,经常拖压商户的款项不及时回款,中小商户成为消费者和渠道商之间的夹心饼干,压力之大可见一斑,这种英雄壮举是改变世界还是反人类,就看资本市场与用户需求之间谁能真正撑到最后。 

趋势三、从“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到O2O多极化《星图》——不同于电商,O2O百花齐放

行业舆论无论是“捧”是“杀”,不能否认O2O在未来的巨大前景,线下的拍手叫好,巨头的强烈青睐,资本的热烈追捧,都在无时无刻带动着整个O2O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粗略的统计,目前国内和O2O相关的企业已经有了近1000家。从行业的生态来看,电商领域,除了阿里和京东之外,垂直电商正在大量死去,O2O却区别与电商,O2O的线下优势和地域属性让它有了更大的存在空间和价值,在电商巨头垄断的现状下,O2O仍然可以小而美的活着。 

电商重产品,O2O重服务,这好比OnlineOffline的差距与碰撞,如今的O2O平台更多让我们看到的却是“线上线下两张皮”。众多的互联网人仍然以“模式为王”和“产品为王”的电商思维运营着所谓O2O,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发现,在这样的两张皮模式下,用户买得到的线上产品,却买不到线下的服务。因为这种“赔本赚吆喝,流量为王”的传统互联网模式让整个O2O生态链没有生存的空间,不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机会。互联网行业如今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论国内消费市场体量来说还仍然是冰山一角,众多的线下传统服务业仍然有众多难以撼动的市场优势,如Spa、美发、沐足行业等等,这些领域所占据的市场空前目前仍然很难被互联网颠覆,同时,传统行业没有利益驱动的同时也不希望将线下的服务优势提供给线上消费者,线上难以影响线下,线下不能反转线上,这就是典型“O2O的失败”。

O2O从无数人不断失败的征程中走来,走到今天这个时代,诸多的从业者和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过去所犯的错误,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将线上线下资源真正的实现“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与革新,比如现在刚冒头的寻蜜鸟,正在打造中国首家本地生活社交化平台电商,以移动支付为中小商户提供跨界互联增值服务,全方位构筑“吃喝玩乐购”消费生态圈,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以服务中小型商户获利为最终目标。用互联网思维帮助商户打破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从而颠覆中国中小型商户未来的生意模式。以创新的商业模式联合中小商户为消费者的常规原价消费提供消费返利。

互联网生态永远像“天道”一样不可琢磨,电商的生态是大树底下寸草难生,而O2O的生态会是百花齐放,目前O2O各个细分领域都崛起了一批优秀企业,不管是餐饮、旅游、家政、美容,还是医疗、房产、社区、婚庆等等,比如大搜车的为广大车主选“最好的二手车”,搜房网的为网民提供“最优质房源”,寻蜜鸟的让天下商户“永不打烊”为愿景等这一批企业将是未来细分领域O2O时代的后起之秀!

趋势四、O2O独角戏或将《后会无期》?——O2O三国演义共赢可期许

O2O平台自成立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第四个年头,团购网站们自导自演自吹,商户则无动于衷,一旁看戏。这四年的“独角戏”并没有让O2O平台在商家心里留下了“救世主”的形象,相反,四年的O2O发展,实际没有哪家商户从中受益。无论是用户的积累、经营规模(如连锁)、品牌塑造提升等等,甚至连最基本的互联网手段都没有学习到多少,重蹈了医疗行业互联网营销的覆辙。

提供给用户消费者服务、体验、感受的主角是商户!当商户的利益不能够保障,商户没有参与,就必然导致了团购市场份额停滞不前。 

过去,“流量为王”是被无限追捧的万能互联网模式,但随着互联网生态的变化与发展,流量的生意正在逐渐衰落。起初绝大多数的餐厅和商户都相信O2O会为企业带来大流量,但随着时间和效果的检验,赔本赚吆喝的模式最终迎来的可能只是消费者的投机,做团购时门庭若市,不做团购时门可罗雀,中小商户的互联网O2O营销第一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身心疲惫不相信“爱”。共赢是商业持久的法则,当一方利益受损,短期合作循环会形成,但无法持续运行。O2O平台需唱好三国演义,让平台、商户、用户均能获益共赢。当然从商户角度来说,也需要提升内容,增强客户体验。对于希望深耕O2O行业的企业来说,如何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内部员工管理、如何开发更多针对B端和C端的跨界互联网增值服务,如何将O2O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是需要每个企业去定位和研究的问题。 

趋势五、从平台化向交易化的《星际穿越》——从单纯的信息中介向交易化平台发展

与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P2P行业类似,O2O在发展初期时都希望只做真正的纯信息中介,打造大平台,但由于商业模式的不清晰,导致这种信息中介中的“信息”很难变现,前期的投入过大,需要资本的长期支持和追捧,但在中国“第二个京东”并不会那么轻易出现,为保证企业的现金流和未来用户的消费习惯,交易化平台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二手车交易,房屋交易这样的大额订单可能在线上都有可能实现。

趋势六、本地化、社交化、跨界融合,打造O2O《超体》。—O2O未来的发展蓝海是本地化、社交化和无界经营

随着O2O领域的进步,低模式化和高渗透率的行业领域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未来更多的机会可能是在类似于本地服务、家政、健康、婚庆、二手车等等这样的底层品类,未来如何将O2O平台打造的更加本地化、社交化,如何在蓝海中开发更多的商业模式,实现跨界经营,将是未来是否能够成为O2O《超体》的关键。 

对于中小商家来说,“修内功”永远比“借外力”来的重要,未来的O2O,是一个会更加关注中小商户利益,让中小商户成功的生态链,走向真正的平台整合互联之路,在2014年整个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放缓的寒冬,平台之间如何抱团取暖,利用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充分挖掘用户价值,让用户消费行为跟商户真正发生关系,才是互联网思维让商户真正受益的体现。在这个跨界融合的重要时代,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商业模式,才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蓝海。 

一站式O2O APP开发

小米的投资布局究竟高明不高明?

小米的投资布局究竟高明不高明?
  延展的四肢

无论规模如何,一家公司的能力终归有上限。小米成长到如此大的体量,能做的事情尽管很多,但也很容易失去焦点。设立基金并投资密切相关领域的初创公司,相当于延展了小米的四肢,在众多细分领域的未来还看不清楚的时候,广泛投资进可攻退可守,几乎完美平衡了机遇和风险。

据 TECH2IPO 创见记者的调查,雷军已经设立了相对完善的投资梯队,其中包括小米科技旗下的天津金星、天津顺米和小米投资(Xiaomi Ventures Ltd.),以及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体量最大的顺为资本上个月刚刚完成了第一支 10 亿人民币的基金募集,加上此前管理的 7.5 亿美元基金,顺为的资本能量基本可以支撑全部关键领域的投资任务。

  高明的投资组合

有了很多钱还只是第一步,如何高明地分配资本,在短期获得利好、在长期获得收益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投资的最终目的。综合网络公开的信息,TECH2IPO 创见记者整理了雷军治下的顺为及相关基金近一年多来的投资记录,如下图。

小米的投资布局究竟高明不高明?
  一眼就能看出,雷军投资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智能硬件领域上,毕竟小米是个硬件制造商;次热点是新型房产服务、O2O 和新媒体领域,这些都与小米未来的增长空间紧密相关。以顺为最近投资的 You+公寓和家装公司爱空间为例,前者凭借中等价位的小资社区吸引年轻人入住,后者则依靠快速、透明的装修方案和流程赢得客户。更为致命的是,这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都能轻松植入「智能家居」这个概念。试想一下,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安置着小米自家生产的路由器、监控摄像头、空气净化器,和小米投资生产的智能灯泡、智能门锁、智能温控器、智能体重计等设备,用你的小米手机就能轻松调控所有装置,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睡眠状况,甚至能帮你管理家中喂养的宠物。所谓智能家居,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甚至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这个图景是无法通过智能硬件单品比如一个手环、一个体重计呈现出来的,只有掌控了家居实体的公司才有可能把概念变成感受地到的现实,这正是激发购买力时最最需要的。

与「智能家居」类似,「互联网汽车」的概念是 Uber 等专车类服务进入市场之后才频频被人提及。我们此前报道过百度联合上海通用、易到用车联手奇瑞与博泰电子共同开发「互联网汽车」,而从现实的情况看,无论是车联网系统方面,还是网络和道路状况,我们距离理想中的「互联网汽车」似乎还很遥远。但放弃这头即将到达风口顺势起飞的猪,听起来不像是雷军的作为。尽管一再否认「雷军电动」的真实性,我们仍然愿意相信小米已经在车联网领域有所动作。

再说说新媒体领域。新浪微博老沉走马上任之后,马上向视频平台爱奇艺投出了 3 亿美元,为旗下的小米盒子和 MIUI ROM 争取了视频内容源。2014 年完成百倍增长的界面,以及顺利上市的猎豹移动背后也都有顺为的影子。从以上耦合度极高的投资组合上,不难看出雷军先生高明的商业智慧。

  天下英雄,尽入毂中

商业的力量,咆哮起来常常令人恐惧。小米的超高估值正是常人未见的、棋高一招的投资布局带来的。而这只是入场券,招募到了一流的拳击手,并不保证一定能赢。在品牌寿命只有七年的手机市场,不满五岁的小米即将迎来「专利战」,性价比壁垒已经被击破,品牌不再发烧,开拓海外市场又屡受挫折,小米前面的路看上去并不好走。然而无数名人传记告诫我们,愈是此种紧要关头愈要三顾茅庐、广邀豪杰共赴难关,正所谓「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再过几年,小米这架庞大的商业机器也许就不再需要什么风口了。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微软从低端市场挖安卓(安卓app开发)“墙脚” 能变硬吗?

微软从低端市场挖安卓(安卓app开发)“墙脚” 能变硬吗?
  这两年,微软在移动市场经过诸多努力,但仍不见起色,而最近,微软找到了一个方法,尝试用低价产品来入侵安卓阵营。

这一变化可以在今年的微软MWC2015大会上看出。没有新旗舰,没有正式版Win10。在今年的MWC大会上,微软的表现或许会让人有些小失望。不过,通过这次大会,微软却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息:在拿掉诺基亚品牌后,微软的硬件策略越来越接地气,并开始尝试用低价的产品来抢夺安卓的市场份额。

  回避高端旗舰市场,从低端市场“变硬”

在这次MWC大会上,微软发布了两款低价高配的Lumia智能手机:Lumia 640和640 XL。这是微软在放弃诺基亚品牌后,首次以“Microsoft Lumia”品牌发布的两款机型。与其他手机厂商抢在MWC大会发布旗舰机不同,此次微软仅仅是发布了这两款低价的中端手机。

在规格方面,两款手机的配置偏中端。Lumia 640配置了四核1.2GHz的高通400处理器、1GB内存、8GB存储空间、5英寸720P 屏幕和870万像素主摄像头;640 XL在处理器和存储空间上同640一样,但屏幕升级到了5.7英寸,并采用了1,300万像素的卡尔蔡司摄像头。软件方面,两款手机都为用户提供了一年的Office 365个人版免费使用权,除了在手机上,用户还可以在PC、平板上享受完整版Office套件。甚至还提供了高达1 TB 的OneDrive存储容量。并且,微软也承诺将来都可以免费升级到Win10。

而最吸引人的是这两款手机的价格,640和640 XL的起步价分别为139欧元和159欧元,这个定位相当于国内的千元机。

不到200欧元的价格,中端偏上的配置,以及包括Cortana、Skype、Office、Outlook、OneDrive等软件服务,这使得640和640 XL在低价市场拥有一定的吸引力。微软设备集团执行副总裁Stephen Elop由此认为,“由于这两款产品价格如此亲民,在发展中国家会显得非常有魅力,甚至可能会对价格敏感的美国消费者也有吸引力。”

此次,微软没有急于推出旗舰机型,而是发布低价的中低端手机,是其有意制定的策略。

一方面,由于苹果、三星、HTC等实力厂商刚刚推出旗舰机型,高端市场势必会掀起一阵厮杀,微软此时推出旗舰机型将会处于弱势。而据微软手机营销主管Neil Broadley透露,微软将会在Win10正式发布之时,推出旗舰机型。微软在近期回避高端市场,等到Win10发布后推出旗舰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另一方面,微软发现了中低端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并且开始尝试用低价策略来抢夺市场份额。

  利用低价产品,挖安卓用户“墙脚”

其实,早在今年2月,微软就启动了一个名为“Africa Initiatives”的非洲项目,计划在非洲市场推出75至100美元的WP手机,以期在新兴市场获取市场份额。

而此次推出640和640 XL,是低价策略的延续。微软认为,这两款中低端手机能提供比同价位的安卓手机更好的体验,这或许能吸引大量安卓用户进入微软生态圈。

利用低价的高性比产品,争取那些“善变”的安卓用户,是微软最近找到的一个突破口。

最近,微软做了一项研究,结论表示,“在新兴市场,低成本智能手机的安卓用户,远不如苹果用户忠诚。安卓手机的体验差异巨大,不同版的安卓系统体验也大为不同,并且还存在安全问题。因此,这容易导致低端的安卓用户转向其他平台。”

“微软最大机遇之一是争取安卓用户。”

微软移动设备销售副总裁Chris Weber在这次MWC大会上如是说。

而为了“争取”更多的安卓用户,微软或将采取一些激进策略。Chris Weber表示,“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推动,让价格更低,但并不止于此,价格最低但价值也要高”。一方面,为了增加手机价值,微软提供了免费的Office 365和One Drive存储等软件服务;而另一方面,微软将继续拉低WP手机的价格,以跟低端安卓手机进行竞争。

 建立生态联盟,挖安卓厂商“墙脚”

并且,微软不仅仅是想“挖”安卓用户的“墙脚”,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对安卓阵营的厂商下手了。

去年,微软开始深入深圳白牌厂商,建立技术生态联盟。通过这个联盟,微软为合作厂商提供技术、推广、渠道等多层面的支持,而合作伙伴则负责设计、制造和终端。在这个联盟中,大部分成员来自安卓的OEM/ODM厂商。据微软在去年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在中国市场目前已有24个OEM/ODM厂商合作伙伴加入Windows生态系统,这其中有昂达、台电、原道等十余家公众所不熟知的深圳厂商。而通过拉拢这些厂商,微软能够快速借鉴安卓厂商的模式,快速生产低廉的高性价比设备,以此来进军非洲等新兴市场。

微软在移动终端市场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尝试,但至今还没有找到改变其市场地位的方法。据最新数据显示,Android和iOS系统已经占据了市场96.3%的份额。在这种情形下,微软开始变得越来越接地气,甚至是想通过用低价的产品来抢夺安卓市场份额。不过,这只是微软“自臆”出来的一种策略,能否行得通,还需要时间证明。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