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软件“脸萌”都开始A轮融资了~

一款名为“脸萌”的APP在微信圈火爆开。在这个以90后为主的创始团队构想中,“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给90后的,爱表达的,喜欢玩的,用户够垂直”。这也正是私募股权基金IDG资本初期以400万投入“脸萌”的简单理由。

如果你不是90后,对不起,你不是“脸萌”的核心客户。

几乎“一夜成名”,一款名为“脸萌”的APP在微信圈火爆开,6月首周下载量轻松突破2000万。

在这个以90后为主的创始团队构想中,“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给90后的,爱表达的,喜欢玩的,用户够垂直”。这也正是私募股权基金IDG资本初期以400万元投入“脸萌”的简单理由。

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脸萌正与多家风投洽谈A轮融资,融资量在千万元,IDG资本还将跟投。

在资金到位后,“脸萌”创始人郭列告诉早报记者,“脸萌”下一步想做“社交化的朋友圈表达,通俗点就是朋友圈场景的配图”。

90后的速度

1989年出生的郭列在去年底率领一帮90后团队创办了“脸萌”。

简单来说,“脸萌”是一款超萌拼脸软件。脸萌里有多种发型、五官、背景、气泡等可以选择,通过这款应用,可以拼凑出和真人相似度很高的头像。

“脸萌”团队一共有9人,除了郭列,其他都是“90后”。团队成员中,1个香港、1个台湾,其他的都来自内地。

9个人的具体分工为:4个技术、4个美术,郭列自己负责产品策划。创立“脸萌”之前,郭列在腾讯做过产品经理。

在今年年初拿到IDG资本百万元的天使资金后,“脸萌”保持着一周一个版本迭代的速度。整个5月,脸萌就连续做了三个版本更新,分别是增加五官的写实度,增加表情、气泡功能等。

核心客户也是90后

“‘脸萌’创始团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东西、做给谁用、将来要做成什么样的。”对于这个90后团队,IDG资本副总裁李丰显然非常看好。

李丰告诉早报记者,在最初投资“脸萌”时,主要看重两点:一是同类产品中成熟度比较高的;二是喜欢他们年轻的特质,做只有年轻人才了解的事情,所以觉得挺值得一试。

有意思的是,在那些60、70、80后的明星、名人玩着“脸萌”刷微信时,李丰一捧“冷水”泼下。

“(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90后的。”在李丰看来,一阵热潮过后,最终其中很多人会慢慢流失,“核心用户最终会是比较年轻的用户”。

正接洽A轮融资

目前,“脸萌”正在接洽A轮融资,IDG资本将继续跟投,但不会是领投方。投资金额、持股比例都签了保密协议。

李丰透露,有意向的投资方很多:“蛮多人想投的,比较活跃的早期投资如盛大、经纬、启明、光速都对‘脸萌’有接触。”

“脸萌”融到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漫画产品的研发、品牌建立上。

在郭列的构想中,“脸萌”想做社交化的朋友圈表达,“通俗点说就是朋友圈的场景配图”。

朋友圈的场景配图,听郭列的意思,就这样玩:比如早报记者现在拍外景拍写真,除了自己的五官可以自行选择拼图外,早报记者做的动作、手势姿势也可以一并添加选择而成。

此前同样火过一阵的动漫类APP“魔漫相机”,是以真实照片为基础,转化成卡通形象。很多网友在郭列加V认证微博下留言问,“脸萌”是否会增加此功能。

郭列笑着跟对早报记者说,“脸萌”不太会走“魔漫相机”这条路,还是更看重用户拼玩的创意。

未来通过手游变现

“脸萌”的火爆背后没有做任何推广。也许是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在下一步的规划中,郭列称,未来会加一点运营、客服。

但是,在众人眼里俨然“金饽饽”的“脸萌”并不忙着商业化。

“暂时没有考虑到商业化。”郭列的底气来自投资方的力挺。

李丰并不急着让“脸萌”变现,甚至于植入APP广告之类小的盈利模式,李丰都表示暂时不会去做:“‘脸萌’可能到B轮融资之后才会做(盈利方面的)明确尝试。”

李丰心里很清楚:“虽然‘脸萌’现在有很多用户,但不一定都是核心用户。所以在动漫领域做大、做深,找到核心用户打留住,是‘脸萌’现在要做的。”

而手游是“脸萌”最终会考虑的变现方向之一。

用李丰的话来说,“脸萌”的未来是“动漫类轻度社交类手游”。

什么样的O2O产品能满足用户和商家的需求

与其说什么样的O2O产品,不如说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我们本地的用户的需求以及商家的需求,并且能让用户与商家连接起来。

1、本地O2O产品的几种类型之我见

我认为现在的本地化O2O产品可以分为4种类型:入口型、平台型、垂直型、本地社交媒体型

①入口型:我们知道PC上网的入口是百度、购物是淘宝、社交是QQ之类,他们分别连接了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人,在本地,如何利用移动端链接人和本地服务的入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人在移动端的入口需求有,社交需求(微信)、信息需求(浏览器、今日头条等)、购物需求(淘宝、京东等)、wifi需求(商用wifi等)。

②平台型:基本大公司都想做平台型的产品,因为平台型的产品大气、复制简单、容易受投资者亲赖,但是本地

服务行业受地方约束太厉害,而且每个地方可能的文化都不一样,这样也需要更强的地推能力。所以平台型的O2O产品目前还没有做的特别好的。平台型的产品如:团购、淘点点、大众点评、58同城之类。

③垂直型:因为本地化的特性,平台型的产品很难覆盖,也很难扑捉到每个行业的特性和需求,所以垂直型的产品应运而生,很多小团队会选择垂直型的产品进入市场。选择一个行业的产品深耕,这也是我本人看好的方向,因为只有深入到行业里才能更好的了解用户及商家的需求,才能服务好。因为O2O是一个非常需要服务的行业,因为服务是很难标准化的。现在也有很多垂直型的O2O产品获得的小成功:如饿了么、阿姨帮、到喜啦、打车应用、叮咚小区等。

④本地社交媒体型:之所以我把这个也列为本地O2O产品的类型,是因为本地社区的舆论导向对本地消费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如著名的本地社区篱笆网、19楼以及地宝网等。虽然他们目前还没有单独的O2O产品去解决本地用户的需求,但是以他们的社区媒体属性,利用活动、新闻导向影响消费者或带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也能获得一杯羹,而且本地网站也在积极探索利用O2O产品结合本地社区的模式来进军。如19楼的好店、南昌圈圈网的南昌找好店等。

2、产品需要满足什么特性才能有市场?

O2O要颠覆的并不是商家本身,而是商家的某一个低效率环节,利用用户与商家的信息不对称,让用户能更快的知道,缩短靠自然增长带来新客的时间。

①解决需求或痛点:比如团购能解决商家的客源问题、打车应用能解决用户打不到车的问题、婚嫁APP能解决用户定婚宴酒席的问题。

②高频次或低频次:这个就需要分情况了,消费频次高的且单价低的需要高频次,如美食、家政等。像一些低频次的也不一定没有市场,如装修、婚宴这些可能只需要使用一次的,但是能解决问题的也可以。

③性价比高:使用这个产品能为我省时间或者省钱、或者能帮我更好的决策 这就是一种成功。

④标准化门槛低:很多本地商家的互联网程度不高,让他们学习互联网的成本很高,所以做出容易上手且进入门槛低的产品才能获得商家的支持

3、为什么很多O2O产品做不起来?

我觉得一个是心太大,比如大公司想做平台,如淘宝想把B2C复制到O2O上,却不知道O2O本地化属性重,很难用一个平台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又不屑于去做地推,所以淘宝O2O没做起来。在这点上团购网站就做的更接地气了。像一些小而美的产品其实做的也不错,昨天安装了一个叮咚小区,就是以小区做为基点的O2O。为小区的人民先提供基础服务,如停水停电公告、家政等实用信息,再扩展的到小区附近的优惠、美食等。我觉得这个就很踏实,不浮夸。

APP上线前,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产品部分:想一想APP的承载够不够,是否要做压力测试?
上架后,会迎来第一波用户,如何保证你APP的正常运行?将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我们遇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游戏APP上架后,第一天就有3万次真实激活,但就在当天晚些,出现几百个差评,几乎都是说:“登陆慢、运行慢、垃圾游戏”这样的评论,第二天只好主动下架调整。

移动互联网,特别是APP store的世界,天天都在上演着一夜成名的故事,如果你不想在第一天就倒下的话,花点时间做压力测试吧。

二、市场部分:
1. 想一下如何收集用户反馈,以及如何处理。
如果你不是游戏等需要做压力测试的APP,那你就需要把重点放在运营上了,APP上架后,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方案你应该考虑好,而不是第二天上班后,看到评论情况再拍脑袋解决。例如:
安排哪个同事来盯评论?盯多少条?盯到几点?
如果前10个都打分低于4星怎么办?
如果出现3个类似的差评在说产品的某个BUG,是否立刻下架?如果不立刻下架,那要看到多少个类似差评再下架?
另外,建立个产品QQ群,收集用户反馈吧,加QQ群送点小东西啥的,还是很凑效的方式。

2. 上架后第一波的推广计划,最少安排一周工作计划
APP上架第一周是对APP store排名是最有利的时间段,这段时间要做哪些推广工作?最简单的几项免费推广还是要安排的:
论坛怎么发?微博怎么发?QQ群怎么推?现有用户数据怎么推?

3. APP上架具体时间的考虑
新闻等资讯类的,应该在星期一上架比较好。娱乐游戏类APP,在周五上架比较好。具体几点,就看各位对定位用户的了解程度了。

三、售后部分:客服准备好了吗?最少准备一套客服话术和充值教程
本人见证的一个真实案例,就在2个月前上线的一款老虎机游戏,上架后收到热捧,不到一周进入APP store排名前十。因为内置了消费功能,但当时因为只留了一个客服QQ,这个QQ还不是企业QQ,当一天连续不断的有人加这个QQ,这个QQ根本无法提供有质量的客服服务,结果可想而知,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全公司都去做客服了,但最让人遗憾的是用户都是来问“我不会充值,怎么买金币?”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游戏,一个受欢迎的游戏,如果当时挂的是企业QQ,并且做好了相应的话术和准备工作,至少当天充值金额能提高50%。

酒类O2O终端渠道服务或成关键

酒仙网、1919、中酒网、上海酒交所、酒企等都在探讨O2O,朋友见面、行业论坛等避不开这个话题。就连自媒体酒业家也举办O2O沙龙,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谋划酒类O2O的1919酒类直供近日来受到各大企业和平台商的青睐。目前已与新希望、也买酒以及大众酒评等线上线下企业“打包”签约,并宣布开放加盟。而做电商起家的酒仙网,宣布左手B2C,右手则是O2O,希望通过“酒快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销售与配送。

有业内酒类企业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O2O关键是服务,而酒类销售中鲜少有服务性内容,除了葡萄酒。葡萄酒线下销售有体验馆,但去体验馆享受葡萄酒方面的服务还未成流行。

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辉认为,目前,酒类销售的实体销售系统完善,线上销售会对线下产生巨大冲击。酒品线上销售主要还是以B2C为主。白酒由于价格原因,现在大量向电商渠道进军,但线上线下的价格如何平衡仍然是个问题。而国产葡萄酒的性价比不够高,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别不足以吸引消费者。

电商品牌化营销专家张爱卫认为,并不是简单地线下有店线上也有店就算是做O2O,线上和线下必须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时才算O2O。O2O的本质是服务,相比价格的优惠,用户更希望得到便利、优质的服务。他认为,O2O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但是现在不成熟,我的理解是如果你的线上帮助到了线下或者线下帮助到了线上,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或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那么暂且就算是O2O。

此外,5月18日,洛阳杜康与四川1919酒类直供签署合作协议,正式结为河南白酒市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三年合作总金额高达2.14亿元,创下河南白酒企业与渠道商的合作金额之最。

记者注意到,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作为杜康的三大系列主推产品,酒祖杜康、中华杜康、绵柔杜康等将进入1919酒类直供线上电商,以及线下渠道的全国门店销售,并且在每个系列主销产品基础上,为后者量身开发允许结合市场情况自主定价的专属产品。也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何从】  酒类电商O2O争夺战将会越演越烈

晋育锋对记者表示,O2O之战说明进一步加剧的酒类电商竞争已然从线上的抢夺流量蔓延至线下争夺优质终端店。

而大有“集体”O2O之势的酒类电商也并非没有道理。在晋育锋看来,酒类电商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讲究的是颠覆,新模式取代旧模式,所以作为互联网类的企业必须时刻在消费者面前显示出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

重要的是,O2O在酒类行业之外已然有比较成熟的模式、成功的案例,加上1919以及后来中酒网的不俗表现,所以酒类电商都想尝试一下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情;与此同时,酒类电商平台受限于物流、仓储甚至相对匮乏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盈利的不多。

更难的是黏住所谓忠诚的消费者,过去酒仙网、也买网、九口袋等酒类电商平台不断通过微博、网站等做推广活动培养了大批的网络消费者。而如果通过线下店的消费者引流到线上,或者线上的消费者引流到线下店都相对容易,而从线上再次引流到线上则相对困难,所以这种模式则更容易黏住消费者,如此一来酒类电商集体趋向于O2O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看似春光无限好的酒类O2O,做起来却并非顺风顺水。“不仅是双线操作,更重要的是效率。”而中酒网在相关采访中提及,其眼下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

“如果将酒类电商纷纷O2O看做是酒类电商的转型,那根本原因还是行业大环境所致。”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整个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肯定会给酒类电商带来压力,因为2013年行业对酒类电商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处在互联网技术时代,对传统的商业形态是促进、改良、抑或升级都是必然要发生的。所以,O2O发生,那是势在必行、不可回避的课题。至于争斗,目前还停留在隔空喊话阶段,但真正的竞争很快就会来临。

酒仙网的相关人士也表示,O2O是当前大势所趋,酒仙网进军O2O是顺势而为,也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做出的决策。“在我们看来,酒类O2O电商之间并不存在利害关系,虽然都叫O2O,但各家经营模式并不尽相同,可以和谐共存”

揭秘一款App的开发成本是多少?-北京App开发公司亿点时代

App为什么这么火,App开发工程师大概的薪资又是多少?实际开发一个App大概要多少钱呢?如果有人确实有开发App的需求,而且预算非常有限,还有其他办法吗?
北京App开发公司亿点时代开发App需要多少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互联网创业,点子从来都有不少,但真正能做出来就是考验真本事了。创业者通常除了迷茫从哪里找到资金外,对开发成本无法估计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刚好一定程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专门访谈了一位做了多年外包App开发的兄弟,希望他专业的知识能让大家对App开发成本有更清晰的认识。

(Q为我的问题,A为他的回答)

Q:App为什么这么火,App开发工程师大概的薪资又是多少?

A:APP的创富神话远远超过当年的网站,不少APP一夜成名,像最近又很火的“魔漫相机”,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都是各位好友的趣味形象。中国市场有 个特点,什么生意好做,大家就开始扎堆。应该说,国内APP最火的时候应该是在2011年底到2013年初。那个时候,不少“土豪”们争相投资各种APP 或APP开发团队,那个时候,好几个大老板都有意向投资入股甚至收购我们公司,也有投资项目的,我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了一个游戏化社交软件的合作。 这是资本市场的背景,另外,那段时间也是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时候,因此开发苹果版APP是最热门的需求,因此也催生了一批IOS开发工程师。大学里基本没 有教授这门技能,也鲜有相关的培训机构,大部分的工程师都是靠自学成长。但是苹果系统的封闭性导致了学习IOS开发的成本比安卓的要高很多,至少手头要有 一台能装有苹果系统的电脑,还要有一个苹果手机或平板做测试,申请一个开发者账号也需要好几百块,这些加起来都将近一万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因 此,懂IOS开发的人也就少了。在这种求大于供的情况下,IOS开发工程师的薪酬像泡泡一样越吹越大,最疯狂的时候,一个稍微懂点IOS的程序员就能要个 7、8千的月薪,编出来的软件基本用不了,因为经验完全不足。一方面资本的推高,另一方开发成本的高企,直接导致了APP开发的费用水涨船高。安卓APP 因为本身采用的是JAVA语言,又是开放系统,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相继开设了课程,大量的流水线式的产出安卓开发工程师,但这并不导致开发成本的降低, 反而,因为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家对安卓系统的大力改造和发展,安卓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旺盛,所以工程师的薪酬并不比IOS的低很多。

Q:也就是说,1是中国人做事喜欢扎堆,见什么火就跟什么,催生市场需求量很大;2是App开发基本无材料成本,主要还是来自人力成本,那实际开发一个App大概要多少钱呢?

A:如果真正想做一款好的APP,那就得考虑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各做一个APP,同时选择一个好的开发团队,这个很重要,因为差的团队 做出来的产品基本会有很多问题。一个好的APP项目至少需要一个项目经理、一个UI设计师,一个IOS开发工程师和一个安卓开发工程师,另外如果需要后台 数据交互的,还需要一个后台开发工程师,正规的话还需要一个测试工程师。这些人员的月薪加上来已经超过4、5万人民币了,对于简单的APP,设计、开发加 上测试的时间大概需要6到8周,复杂一些的需要8到12周。这样算下来,一个简单APP的开发费用就需要6~10万,稍微复杂些的需要10~15万,这里 包括两个版本的APP。当然这个范围不是很确切的,有些难度较大的或者前后台复杂程度高的系统,价格也会更高。特别是做游戏的,成本可能会是这个估算的好 几倍。

Q:如果有人确实有开发App的需求,而且预算非常有限,还有其他办法吗?

A:我们有句古话:一分钱一分货,现在市场上确实也有一些小工作室,两三个人组成,UI设计、产品经理、IOS、Android和后台开发都肩负在 这两三个人身上,他们可以加班加点把项目赶出来,这样的成本可以省下至少三分之一。但需要清楚的是,这种工作室开发出来的APP质量不高,潜伏问题比较 多,如果只是用来演示或交作业的,他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还想再省点钱,可以找些兼职的人来做,兼职的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如果对开发的时间要求不 高,正常只需要一个月的开发时间对于兼职来说,延长一倍的时间是很正常的。

此外,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现在已经有一些平台开发出一些模板,只要从后台把一些基本信息换掉,也可以换套皮肤,更出色的甚至可以更换一些交互效果, 这种模式下,就不是按照人力成本计算的,而是按照产品售价计算的,这些模板目前的费用是1~3万不等,比独立开发可以省出至少一半的费用。但缺点在于只能 基于他们原有的模板进行使用,而且有可能是按年付费的。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开发APP的成本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这跟当年网站刚出现的时候类似,只有等市场慢慢普及开来,人力成本的泡沫缩小,市场供需的平 衡,费用就能降下来了。今年年初后,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百度轻APP概念的推出,WebApp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各种微信营销培训大会在各地遍地开 花,成千上万的企业被电话邀约参加这些培训大会,并被推荐建立各种微应用、微商城等WebAPP。这些WebAPP被依附在微信的公众平台上,最大的好处 就是能利用微信的传播途径进行快速推广。做一个定制WebAPP的费用大概是在几千元,如果是选用商家的模板,市场上最便宜的已经有几百元的了。关于这些 WebAPP,说实话,其实就是手机网站,开发这类产品的工程师只需要原来懂网页设计开发的人就可以,而这类人早些年已经被市场逼成了IT界的民工,太多 太多了。因此WebAPP的成本就低得多。

过期资料攒出高考复习APP

高考年年有变化 死记硬背不利于考试

今天上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语文学科负责人王乃亮表示,高考提纲每年都会有变化,如果APP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没有相应变化,将会对学生考试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今年高考改革中,语文考试有一个变化,就是朝着灵活性方向改变,如果还按以往那样准备一些‘答题公式’,学生很有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答题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答题。”王乃亮说。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主任邓杨则表示,学生临考前再去看高考APP,反映了“病急乱投医”和侥幸心理,建议学生还是要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能乱了套。

移动电商真的不是那么好玩的

新浪微博流量与电商无关

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的新闻属性也没褪掉,似乎新浪也放弃了褪掉的信心,早已改口宣布要做社会化媒体平台。但披着社会化外衣的平台依然是新闻属性,而新闻属性的最大特点就是流量的不可控性。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浪微博用户,上微博第一目的为看最新新闻以及八卦段子,流量虽大但很难导入店家的“微卖”中。而店家在做导入流量工程会陷入段子与转化率的双重压力之下,做段子、心灵鸡汤吸引流量,但用户很可能读完段子不是去默默购物而是拍屁股走人,如此尴尬也是新浪微博特色了。而如果采用营销大号转发找流量的方式,那么费用以及转化率真的只能呵呵了。在营销大号转发上千,业内专家三千起,明星动辄数万的费用之下,如果用这种办法,电商运营者真的要疯了。

新浪微博其实想用巨大流量再造淘宝模式,但淘宝天生的电商基因却不是媒体流量可以摆平的。而新浪微博接下来也会继续用流量以及粉丝量为胡萝卜大卖自己的粉丝通、粉丝头条等商业化服务,但僵尸粉遍布的新浪微博还会再相信粉丝数量的真伪吗?换句话说,新浪微博粉丝通如果通到僵尸粉或者沉睡账号那里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新浪微博账号活跃度的走低,很难使微博成为粉丝或者用户管理平台,而如果缺失用户管理,那么新浪微博的电商与传统电商就没有本质区别,就不要在公关稿件中加入那么多移动电商概念。

移动电商的盘子是很大,移动支付的数据也很怕人,新浪微博的流量很大甚至新绑定淘宝账号的都超过2300万,但这些跟充满僵尸粉、媒体属性的新浪微博又有多大关系呢?

新浪微博做电商阿里的缓兵之计

今年春节后,移动互联网的争论愈加激烈。阿里系和腾讯系双方争斗最为激烈,可谓好戏连连。相比腾讯的微信,阿里移动端发力较晚,春节后才理清思路慢慢夺得主动权。

阿里移动端产品线够多,加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单独又很难有跟微信抗衡。腾讯用微信连连向阿里挑衅,并欲用微信小店直接抄淘宝的后路,鼓动C店离开淘宝去微信开店。虽然微信商城短时间内很难动得了淘宝的根本,但为稳定军心阿里是要做出些安抚店家的事情。

微博当然是不错选择。有号称的海量流量再加上与支付宝内核的微博支付,又是完美的购物闭环。此次降低微博支付门槛也正是为了吸引淘宝C店入驻,一来稳定C店店家的心,将微信带来的不安定因素降到最低,二来可为阿里对微信的大反击赢得时间(秘密武器已有,铁哥今后会分享)。

不难发现,微博做电商最大利益者正是阿里巴巴。而新浪微博除了换回微博电商概念其他几无所获。而当阿里巴巴大反击之时,新浪微博的电商使命也就完成,自然也就到了被阿里抛弃的那天。

新浪微博做电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也看到新浪微博除了自身媒体平台之外,其他产品几乎都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微博会员、微群、微博游戏……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乱,乱到我们都不知道新浪微博要干什么?仿佛什么火什么概念火新浪微博就会做什么,却忘了自己的出身,自己能做什么。此次电商与过去失败无本质区别,除了受到阿里的威逼利诱,新浪微博自身也不甘心手握流量赚不到的悲催处境。而来回折腾几回,用户就丢失殆尽了。

新浪微博目前要做的是减法,减掉杂乱无章的冗余功能,减掉团队尤其高管心中急于变现的急功近利心理,沉下心来做好本分工作,这或许才是新浪微博目前最适合做的。

六月六芒种即将到来,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APP开发者最忙碌的季节

广告单价和返现关系到收入,湿润的空气带来了百灵欧拓”六月六“活动,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是错过雨季的一个月,”六月六“活动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零开始到亿级O2O移动广告平台的

丈母娘的生日即将到来,APP开发者小欧得迅速挣够买茶叶蛋的费用。小欧仔细搜索几天前发现的百灵欧拓”六月六“活动,在APP开发者眼中,返现是宝贵的福利,值得为它尝试。听起来难以置信,但首次嵌入百灵欧拓SDK即返现66元确是事实。小欧将自己的APP首次嵌入百灵欧拓,从现在起,这APP关系收入。看起来进展不错,SDK成功嵌入的66元返现到手,而每个点击都按0.3元来结算。

还有更多的福利等待挖掘,为进一步增加APP开发者的收入,百灵欧拓还为小欧带来了与芒果移动广告平台联合举办的“插屏风暴”。成功参与活动的应用在活动期间插屏点击单价高达0.35元,单个应用月插屏收益达到一定条件的更可获得一定比例的现金或精美礼物的回馈,在盈利困难的大环境下,实在的福利非常难得,”六月六“活动是百灵欧拓能带给开发者们最真挚的礼物。

上好的活动,讲究的是回馈的丰富和福利的深度,更是让移动广告平台与开发者跨越千山万水,得以聚首。

六月六(2014年6月6日至6月30日)

在活动期间:

首次嵌入百灵欧拓SDK并上传到市场正常运作,在平台产生正常收益的应用,一律额外奖励66元现金。

活动期间所有应用产生的正常点击,均以0.3元/CPC进行结算。

插屏风暴(2014年6月6日至7月31日)

凡是符合条件并参与“插屏风暴”活动的APP,活动期间插屏点击单价为0.35元。成功参与“插屏风暴”的单个APP插屏月收益达到以下条件的,更有额外奖励!

1.超过3.8万的开发者还可获得该应用当月收益15%的现金回馈;

2.超过1.8万的开发者可获得该应用当月收益5%的现金回馈;

3.超过0.8万的开发者可获得充电宝、U盘或I-bird音响一个;

4.实体礼品与现金回馈不能叠加;

5.具体参与细则请参照芒果平台活动规则。

结算方式

1.上传APP的奖励在产生正常收益后十个工作日内入账;

2.以月度为统计周期的现金奖励将在次月十个工作日内入账;

3.所有返回给开发者的奖励均正常参与百灵欧拓财务政策,无法提供发票者由百灵欧拓代缴相关税费。

小拓君贴士

1.由于此次活动属于较大幅度的让利,所以此次活动不与高校赞助方案等优惠活动重叠;

2.涉及广告积分兑换现金、Q币、实物、话费等功能的积分兑换类应用不适用本活动;

3.出现刷量等作弊行为的应用不适用本活动,一经发现,将按照平台的作弊处理机制进行处理;

4.含有涉黄、作弊、恶意骗取积分等违规行为的应用,不适用本活动,一经发现,立即查封开发者账号;

5.此次活动不包括已享有分成让利的独家合作、深度合作以及变现类应用的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