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官方App也要纯净整洁

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应用系统的不断开发,以及人们对信息化发展的不断适应,让一部手机不仅能实现学习功能,还能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当前党政部门工作的必然趋势,通过网络,既可以提高党的政策宣传覆盖面,也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业务知识。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系统行业在探索“智慧政务”的过程中,对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型服务手段一哄而上,纵向上各级都开发了属于自己的App、微信公众号,横向上各部门、各行业,甚至在某个专项领域也都开发了App和公众号。

开发了,固然要用起来,不然就成了“僵尸App”“僵尸公众号”,也会给领导干部留下“工作停滞不前”的不良印象。因此,一些部门也制定了工作考核指标。一方面,是考核关注量,主管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求下面的干部必须关注;另一方面,考核管理情况,要求这些平台每天有变化、每天有更新。如此一来,各种App、各种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的信息量大到任何干部应接不暇。打开App、订阅号,大量红色小圆点长期纹风不动,不是干部不想看,而是根本看不过来。在信息内容上,很多党政App所推送的内容在某些时间段都是一样的,比如今天上级开了一个重要会议,明天,从上到下、横贯各部门的App都会推送党报党刊关于这次会议报道的相同内容。

还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开发公共信息平台的时候,一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现实情况,二不考虑自身推送信息的实用性,只管开发出来,然后就达到了所谓的“智慧政务”工作,其结果是,要么信息缺乏实用性、吸引力,要么都是来自转载转发。争先恐后开发、冗杂不堪的App背后,是不正确的政绩价值取向。如果这些信息的实用价值达不到受众需要,或者信息聚合量超过受众承受能力,那么这些冗杂的App也必然陷入“僵尸”的尴尬境地。

现在讲大数据,指的就是将所有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统一一个口径给公众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冗杂不堪的党政官方App却是在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化整为零,通过各种官方渠道分散推动给大众,如此一来,必然给公众带来吸收消化的巨大压力。党政官方App开发运用,希望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从开发建设到管理维护,从信息整合到编辑推送,构建一套简便高效、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让每一个App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最实用和最喜爱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创意APP开发利用iPhone X的True Depth

近日,来自台湾梦想动画(MoonShine Animation)的视觉特效专家Elisha Hung首先利用iPhone X上的摄像头来捕捉他的面部,然后使用Xcode和苹果的增强现实框架ARKit,提取相关数据并最终转换为3D渲染图。

可以看到在测试过程中Hung不断的扭曲自己的面部,通过挤眉弄眼来尽可能的让 iPhone X来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将其捕捉还原出来。游戏公司Hatchling创始人Brad Dwyer则带来了另一种新鲜的玩法,同样利用True Depth摄像头来捕捉面部信息,然后在人脸上附着一张狮子、老虎、猩猩等动物的表情。

20171116160413 20171116160415

京东股票APP被监管叫停,现仍暂停

京东股票平台的开户及交易功能因合规问题被监管方面叫停,与此同时,有相关券商正在给监管递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未来这一功能的存续尚未可知。

原本声势浩大、抢跑在阿里和百度两大互联网巨头前面,实现证券开户交易功能的京东股票平台,最近两个月突然偃旗息鼓,暂停4家合作券商在京东股票APP端的开户交易功能。这4家券商包括平安、中山、安信和恒泰证券。

暂停开户和交易已有一段时间。根据京东方面的官方回复,京东股票APP配合券商做系统升级,开户和交易功能将陆续暂停使用。系统升级期间,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交易,可以通过开户券商APP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股票交易。

然而距公告系统升级截止时间已有1个多月,这一功能仍是暂停状态。又究竟是何原因呢?

“前段时间证监会层面确实有对京东进行检查。”一家券商网金部门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监管方面重点关注两大风险点:

一是互联网平台有没有违规代理证券业务,二是客户信息是否在交易过程中被泄露,这是可能涉及的两大风险。”

“我了解到有券商在写报告,把证监会关心的情况说清楚,是否会有处罚现在还难有定论。对于互联网引流这个事情,监管方面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上述网金负责人表示。

“我们也和京东洽谈过合作,他们的想法是在平台上完全实现开户和交易,交易问题上,近一两年的监管态度是倾向禁止,这个业务的暂停跟监管对互联网平台涉足证券业务要求愈发审慎有关。”另一家券商网金负责人表示。

“我们听说这块业务被监管叫停了,有说法是说京东违反了‘开户送礼’的监管条例,还有种说法是监管不允许券商开户的引流推广。”华南一家券商网金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记者了解到,几家券商在与京东股票平台合作费用可能在千万级别。“我们跟京东谈过,他们要价很高,多方原因没有往下推进,他们一开始要求预付2000万,后来谈到了500万,需要预付这笔费用,我们对于合作效果不是很确定,监管对于BATJ和之间券商关于证券开户及交易的合作态度也很保守,还不能确定下一步会有什么变化。”一家券商高管告诉记者。

该高管表示,券商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引流的费用,一般普通户获客成本在50元-100元之间,有效户(含资金、含交易)成本在100元-200元之间,比较激进的券商还和平台约定其他收入的分成,而京东方面要求预支一笔百万至千万级别的费用,引流成功后再从这笔费用中慢慢扣除。

然而针对开户及交易功能暂停一事,平台及相关券商已统一口径,称原因仅为系统升级。

券商中国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拨通了平安证券客服电话,对方称,目前的京东系统正在维护,原来使用京东股票平台开通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无法交易,但是其他互联网合作渠道如大智慧、同花顺还可以正常使用,京东股票平台上的服务何时再开通也还不确定。

京东金融方面回复券商中国记者,为了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京东股票APP配合券商做系统升级,开户和交易功能将陆续暂停使用。系统升级期间,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交易,可以通过开户券商APP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股票交易。用户使用原资金账户登录即可正常交易,其账户资金及持有股票情况不受影响。

平安证券也对此作出表态:平安证券非常重视客户体验,在接到京东系统升级通知后,已向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发送短信通知。

意见稿各方解读不一

此前针对券商外部信息系统接入的问题,监管方面于2015年发布了两则意见稿——证监会下发了《证券期货基金机构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规定”)以及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适用主体、具体要求不尽相同。

暂行规定将券商、基金、期货及基金子公司、期货子公司的信息系统外部接入都纳入监管范围,而管理办法仅针对券商;此外,管理办法对外部接入行为明令禁止,并对外部信息系统做出明确界定:券商接入具有证券交易功能的外部信息系统应当通过专线、互联网VPN等专用通信通道。而通过直连证券公司的通用浏览器、由证券公司完成应用封装的独立应用模块或应用程序等技术方式实现证券交易功能的信息系统,视为不具有证券交易功能的外部信息系统。

“以当时的定调,传统通过SDK方式接入券商的需要去认证并向监管报备,新增业务就不让接入了。像我们公司合规方面要求严格,这块全部暂停,但有些券商胆子比较大,就以H5的方式来接入,这在技术上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但监管也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上述网金部门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线上流量竞争现在非常激烈,流量端被几家大的平台垄断,券商之间也有很大的竞争,与互联网合作溢价能力很弱,根据我们之前的测算,线上获客成本已经高达500元以上,去买流量很不经济,这种行情下我们还是积极推动线下获客,让分支机构和营销团队去发力。”该网金部门负责人坦言。

10月全球APP最赚钱TOP30榜:10部来自中国

10月,移动应用市场又发生了些许变化,全球App Store及Google Play综合收入TOP30排行榜中,共10部app来自中国发行商,比9月份多出两部。入榜的非手游类应用共有三部: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其中快手在中国应用市场进步明显,由9月份第16位上升至10月的第六位;腾讯视频仅凭来自中国iOS收入,两年来首次打入全球综合月收入前15强。

10月全球APP最赚钱TOP30榜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10月期间,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综合收入最大的30部移动应用产品中,24部为手游作品,占总数的80%。与上月入榜的26款手游相比,数量稍有减少,但主宰位置依旧。

打入全球前30强的中国开发app一共有10部,比上月多出两部。其中,共三部非手游类app入榜10月全球TOP30,比9月多出了两部:快手和爱奇艺。这两部应用相对上月排名进步尤其突出:快手在9月期间排名全球综合收入仅64位,10月已经上升至第29位;而爱奇艺从9月的第45名上升到了上月的第30名。

而作为9月份唯一一部入榜的中国非手游类应用腾讯视频,不但在10月期间继续保持全球TOP30的位置,而且纵观过去两年,腾讯视频今年10月期间更是首次打入全球App Store加Google Play综合月收入前15强。

七款入榜的中国手游作品中,两款来自中国手游巨作仅凭中国地区iOS收入打入全球前五强:《王者荣耀》与《梦幻西游》。这是今年初以来中国app占据全球综合月收入TOP5数量最多的一个月。而全球排名前四的app均为手游,也与9月前四强相同。

与其全美表现相似,Playrix新作《梦幻家园》上月期间排名全球综合收入第10位。考虑到上线以来,美国玩家在《梦幻家园》里花销占比最高,其接下来几个月的排名趋势如何,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

 

原生 App与Web App该怎么区分?

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基于原生环境的移动端开发方兴未艾。同时,Web开发者也不甘寂寞。基于移动端浏览器开发可自适应多屏幕的Web应用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各类已有网站迅速被移动化了。此时的Web开发者和移动端原生开发者泾渭分明,各自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辛勤搬砖。一个弄网站,一个弄App。

App开发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但有时令人困惑的地方。应该选哪个类型的应用程序没有明确的答案。你的选择将取决于你的技能、预算和时间要求,还有对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的理解。

当我们开始考虑开发App的时候,要考虑一堆技术成本。iOS和Android有什么区别?原生App、WebApp到底是什么?更重要的,哪个才是最适合你以及你的App?今天亿点时代就帮助大家弄清楚原生与WEB之间的区别。

基本概念

Web App是基于浏览器存在的,用户必须通过浏览器访问,不需要下载安装,实现了跨平台,也就是说不用像原生App那样做两个版本,版本也统一,不需要去下载更新。

原生App是需要去应用商城或者其他的地方下载安装包,安装后才能使用,每一次更新都需要用户主动去操作,而且版本众多,需要去维护旧的版本。

开发方面

原生App

a. 每一种移动操作系统都需要独立的开发项目;

b. 每种平台都需要独立的开发语言。Java(Android), Objective-C(iOS)以及Visual C++(Windows Mobile)等等;

c. 需要使用各自的软件开发包,开发工具以及各自的控件。

移动Web App

d. 因为运行在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上,所以只需要一个开发项目;

e. 这种应用可以使用HTML5,CSS3 以及JavaScript以及服务器端语言来完成(PHP,Ruby on Rails,Python);

f. 这里可没有标准的SDK,基本任意选择别忘了有一些跨平台的开发工具,比如PhoneGap, Sencha Touch 2,Appcan以及Appcelerator Titanium等等。

版本控制

移动Web App

g. 所有的用户都是用同样的版本。

原生App

h. 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更新软件版本,所以会出现不同用户同时使用不同版本的情况。

优势

原生App

i. 比移动Web App运行快;

j. 一些商店与应用市场会帮助用户寻找原生App;

k. 官方应用市场的应用审核流程会保证让用户得到高质量以及安全的App;

l. 官方会发布很多开发工具或者人工支持来帮助你的开发。

移动Web App

m. 跨平台开发;

n. 用户不需要去卖场来下载安装App;

o. 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布App,因为根本不需要官方卖场的审核。

缺陷

原生App

p. 开发成本高,尤其是当需要多种移动设备来测试时;

q. 因为是不同的开发语言,所以开发,维护成本也高;

r. 因为用户使用的App版本不同,所以你维护起来很困难;

s. 官方应用市场审核流程复杂且慢,会严重影响你的发布进程。

移动Web App

t. 无法使用很多移动硬件设备的独特功能;

u. 要同时支持多种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让开发维护的成本也不低;

v. 如果用户使用更多的新型浏览器,那问题就更不好处理了;

w. 对于用户来说,这种App很难被用户发现。

ios开发者警告iPhone X全面屏APP适配度差:首批慎买

10月27号就是iPhone X正式全款预购的日子,距离发布会过去一个半月之久,苹果也是多方面准备,主要是产量产能,同时还有市场宣传以及非常关键的系统软件工作。

所谓系统软件工作主要就是针对iPhone X优化过的iOS11系统以及一系列的APP,因为在iPhone X发布后,一些早期的上手体验显示,顶部的“刘海”会对APP内容遮挡,十分让人不快。

从直观来看,只有在纯黑色的背景下才能最大程度弱化“刘海”,实现较为一体化的效果,否则即使做类似iOS11主页那样的左右侧适配,依然有些丑陋。

据NPU报道,资深iOS开发者Zacwest在Reddit上发文表示,苹果的Safe Area API依然非常新鲜,对于开发者来说,无法预先支持,而且很多场景缺失。

因此,他预计,早期的iPhone X用户在多数APP中都会遭遇刘海问题,主要是刻意露出的额头等。

没办法,这可能是iPhone X作为一款先锋作品所必须牺牲的,然而,苹果要用3年呢,有的是时间(囧)……

苹果官方公开APP该如何获取编辑推荐

随着ios11系统的全面上线,新版appstore也进入大家的视线,在新版appstore下,传统榜单被置后,苹果编辑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因此开发者在近段时间十分的关注怎样的APP才能获得苹果的推荐。为大家带来了苹果官方公开的APPStore编辑团队在推荐应用程序时会参考的哪些因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的APP需要一个故事

App Store 编辑会讨论背后有独特故事的 app,例如,探究开发者如何发布出一款颠覆了整个行业的 app,或者 app 如何帮助客户解决了独特的难题等。

PS:苹果在许多年里都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因此,拥有创新精神的APP更容易被苹果编辑接受与喜爱。

 APPStore编辑会十分关注新上架APP

在挑选精选 app 时,苹果的编辑会从所有类别中寻找高品质的 app,尤其关注新上架的 app 以及推出重大更新的 app。编辑考虑的因素包括:

用户界面设计:app 的易用性、吸引力、综合品质

用户体验:app 的效率和功能

创新:app 能否解决客户的特有难题

本地化:高质量和相关性

辅助功能:高度集成的功能

App Store 产品页面:极具吸引力的屏幕快照、App 预览和内容提要

独特性

对于游戏类应用程序来说

对于游戏类应用程序,苹果编辑还会考虑以下方面:

游戏设置与玩家参与度

画面和性能

音频

叙事和故事性

可重玩性

游戏的操控性

如何把你的故事分享给苹果编辑

如果你准备推出新的APP或重大更新,而恰好 app 背后有独特的故事想与苹果的编辑团队分享时,可以在发布的6至8周前告知苹果编辑

 联系地址

https://idmsa.apple.com/IDMSWebAuth/login.html?path=%2F%2Fcontact%2Fapp-store%2Fpromote%2F&appIdKey=891bd3417a7776362562d2197f89480a8547b108fd934911bcbea0110d07f757

最后苹果官方表示,pp Store 编辑采用信息丰富又饶有趣味的方式,呈现 app 的精彩之处。编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挑选出会受到客户喜爱的出色产品。在呈现或精选 app 时,苹果绝不进行竞价排名,也没有逐一罗列的入选条件可查。

新零售时代下:不是O2O 而是O乘O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个工具。

新零售时代下确实不是O2O,确实是O*O。

 对于消费升级大环境的思考

在整体国内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无论是3C,家电,快消品和服饰家居等产品。消费者对品质/产品升级的关注前所未有。这几年个人消费者的年度花费购买量上也逐年提升,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2016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53817元。突破了5万大关,对比15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电商(京东)2016财年年报也显示,ARPU值(人均消费)也从2015年的2740元提升到2016年的2844元。再到具体的农夫山泉红瓶矿泉水以前市场上零售价1块钱/瓶大家买的很自然,现在2块钱/瓶大家买的同样也很自然。像食品/3C/家电中的很多品牌也都在往中高端产品去突破,如农夫的婴儿水,NFC果汁,笔记本中的雷神游戏本等,都在为满足消费升级而推出中高端细分类商品。对于进口商品也是如此,尤其这两年各个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中的进口商品增量都远高于国产产品的增量,线下实体CVS(便利店),山姆店和中高端超市也发展迅速。消费者也不再只知道单一的某进口品牌,如:10年说起前进口饮用水,普及率最高的为只是依云矿泉水一家。问起第二个,大多数人是关注不到的。但现在以VOSS为代表的各类品牌销量也大幅度提升,消费者认知度也在急剧提高。在消费升级整体趋势的带领下,这确实给各个品类,及国内外各品牌和代理商,运营公司们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可以说我们是处在最好的发展阶段,每个人都可以赚钱。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趋势下,我们的整体零售业态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有的人抓住变化发展起来,有的人抓不住没落下来。举例进口牛奶三年前品牌众多,在中国做进口牛奶的贸易商也有很多,但现在集中到以欧德宝,安佳,Arla,德运等为代表的6-7个品牌上,他们占据市场60%以上的份额,做他们生意的贸易商从中受益,但其余品牌的贸易商该转型的转型,转为代理其他品牌的代理其他品牌。消费升级和新零售不是个伪命题,但带来的对零售业态的各个环节变革,如果不抓住核心,没有及时从内部变革,没有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就果不能跟上市场变化,这些升级也不是个好事。

  对于产品升级的思考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如何发展,首先会遇到的是产品升级,以下思考供参考和讨论。

1.商品品质升级的思考

这个很容易理解,有钱了就想买更贵的东西。为了保留足够的利润,符合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好的心理。产品品质必然升级,无论是3C/家电的慢消品还是对食品/化妆品等的快消品。手机/笔记本中的CPU计算速度越来越高,屏幕清晰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使用体验也来越好,这些都会满足升级需求。对标准化商品很容易以运算速度等治标来体现品质升级。但对快消品等相对非标品的产品而言,如何界定品质升级?

拿食品举例,品质这种太虚的词汇其实可以被其他指标替代,如进口商品从国家好感度上去定义(还是有很多国人认为进口商品更安全,品质更好),也可以拿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增加,添加剂减少来定义。·所以现在不论是贸易商还是厂家都在研发和代理品质更高的产品(注意品质更好需要是广大消费者认知范围内的,过于专业需要时间去培养市场,费用过高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国内外代工厂的选择,上游产品质量和口感的把控,变得最为关键。目前看到很多的商品质量,上游原产地都非常好的产品,但由于当地物流滞后和现代化商业发展缓慢以及信息不对称,人才缺乏等因素,众多优质原料并未实现产业化。举例:走乡镇寻市场的时候看到很多橙子,质量和口感非常好,但调研得知农民不知道怎么包装去卖,最后只能是低价卖给当地的批发商送去当地的农贸市场,或者为了卖高些钱直接摆在高速公路上去卖。这些优质商品在中国有很多,多数当地经济发展并不好,这里面机会很大,对于国内商品我们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与当地政府紧密结合进行收货和产品开发,然后做国内的品牌运营。

商品的品质升级对于进口产品也一样,不同的是以前消费者对进口品牌没有太多概念。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对进口品牌的国家是有概念的,我们应该顺应这些消费者的感知去代理商品,比如说蜂蜜,大多数人感知上都说新西兰的好,那就代理新西兰的蜂蜜,做中国的本土化品牌运营。这样消费者接受程度上就占据优势,成功机会变大。总结代理进口商品时需要考虑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认知度,越贴近,就越占据优势。贸易商也应该有品牌运作的思维,单纯只做贸易的空间越来越少。

2. 商品功能升级(细分类目)

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商品细分功能的升级也是现在的大趋势。几年前手机还是4.5寸屏幕,现在多数为5寸及5寸以上为主力产品,根本的原因是用户对APP上的使用需求变得更为复杂,办公,娱乐,购物,社交等极具增长。拿相对比较难做细分功能升级的笔记本举例,3年前市场上只有Alienware (外星人)一个品牌的游戏笔记本,如今雷神、机械革命、MSI等众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来,在多数品牌中,游戏笔记本已经成为销售额和毛利额贡献的主力。新的细分需求带来很多品牌的逆转(PS: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雷神品牌其实是海尔公司出的)。同样在快消品行业中也一样,功能性细分饮料,坚果,枣类商品,全棉时代等,这几年也发展迅速。其实多数快消品厂家的研发基地中,大多数商品是广大消费者没有见过的。由于之前市场环境等因素,大量好的细分类商品还放在研发中心中,并没有上市,或者上市失败。但这些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都是极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加强对 consumer insight的研究和调研,寻找本品类中的机会,再进行产品布局。当然 对consumer insight的研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research公司和第三方数据做基础,应该借助更直接可以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进行研究和体验。比如:在传统分析方法上增加电商平台在线消费者提问的分析,在线提问是消费者购买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更为直接,这些消费者的提问和疑惑都是真正可以挖掘的购买需求。

3.商品包装定制(使用场景改变)

不同的零售场景适合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售卖,目前电商、CVS、中高端进口商店及品牌店的崛起自然而然会带来包装和规格上的改变。

维度一:举例电商售卖非3C和家电产品,如:纸巾,茶叶,牛奶等。消费者有两大需求,一为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二为送礼性需求。所以在电商售卖的商品更应该为中大包装,或者礼盒装。举个具体的例子,在网站上很难看到单瓶饮料的售卖。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口渴了,会在最近的实体店或者饮料机上直接购买单瓶饮料,不会在电商上下单然后等1-2天收货。此外,从仓储物流的Cost角度上来说,成本也Cover不住(高端饮料除外)。所以电商上应该是售卖整箱或者至少是可以放在冰箱里的6瓶装饮料最为适合,来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另一个是礼盒装/纪念装,用来送礼,所以本身可以开发纪念性和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送礼的需求。

维度二:中国人口多,教育程度不一,市场环境复杂。一到六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购买需求和接受信息的渠道都不同。所以在不同城市所用的包装和策略也都不同。这个很容易理解,看看线下服装实体店的实际情况就知道了,在一线城市属于屌丝品牌的服装,在4-5线城市反而成为高端品牌。所以从生意的角度上来说,做高端品牌应该以1-2线城市为切入点,再往下走更可取。反之亦可,但运营层面的产品和渠道策略就应该不同。

维度三:产品本身就是做CRM最好的切入口,现在由于技术的更新,信息差越来越少,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从品牌角度上来讲不再试用高举高打的品牌策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形成互动和Branding的提升刻不容缓。脑白金式的全轰炸策略无异于赌博,产品本身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信息传播入口,所以在产品包装本身上建议除了做促销信息传播外,情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加一句鸡汤话,带一句好,对本身的口碑传播就极为有利。成功案例有很多,江小白(酒),百事可乐(Emoji罐)都是较为突出的。

 对于电商认知的改变

流量*转化率=销售额这个是通用的认知,流量即销量的逻辑也流行了很多年。但实际上这个公示有一个背后的逻辑,就是整个互联网用户在增长期的时候是适用的,通过SEO、SEM、硬广等运作,来抢流量,再加低价促销刺激形成销售,最后形成品牌和产品或店铺的用户积累。可目前互联网用户增长已经趋于饱和,增长缓慢的大环境下,这个逻辑就不再是单一的逻辑了。同样,以前电商的基本逻辑也是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差,让用户和品牌更紧密的直接对话(阿里就是借助这个建立起来的)。所以电商在最开始是被定义为一种销售通路(在厂家内部被以销售额,毛利额等为KPI,架构上隶属销售部门),而后由于可以更高效的与用户直接对话,形成品牌提升力,就加入了营销职能(第二阶段,多数品牌的负责电商部门除了背销售的KPI,也会有营销的Budget,有的品牌甚至直接把电商部门划归公司营销部门)。但在目前的环境下,电商实际上已经远不只销售+营销+客服的电商定义概念了。举例:在消费者洞察,数据的分析挖掘上电商有天然优势,速度快,信息准,反馈更及时的特点。这些因素就给予了品牌和商铺调整品牌宣传和测试新细分品类增长点得机会,低成本的挖掘和测试新的细分品类和产品的增长点。。在物流上,电商也已经不仅是B2C,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像京东这样的公司定义为物流公司。对于企业级的业务,分销业务等也可借助电商物流进行铺货。(以上这两点是共通的,因为一个产品在电商上卖好了,吸引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代理商和企业用户,所以可以设计好方案同步推进,对于产品推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个就是运营资金,不论是阿里的蚂蚁金服还是京东的京宝贝,都涵盖了对商家的小额贷款和消费者的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所以现在对电商的认知不应该是垂直的功能性认知(如,销售通路,营销平台等),而应是横向的数据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平台,是横向具备与企业各个部门合作的全功能性平台。如:与零售部门,营销部门,消费者数据挖掘部门,产品研发部门,供应链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中间贯穿的一条合作线是产品本身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企业回归商业本质,提高企业运转效率,降低成本和产品失败概率。

 对于渠道结构改变的思考

如上所提,电商对于物流业的改变,以及产品做火之后带来的线下代理商兴趣(对代理商的影响上说句题外话,大家可以问问周围做代理的朋友们,有多少人现在是一睁眼就去看电商的价格,监测他们乱没乱价,好投诉和管上游要补贴费用。这个反过来看就是非常好的产品在线下代理推广和招募的应用方式。)但电商物流是否能全部替代线下的代理商们?就是全部洗掉目前的代理?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电商是不能完全取代线下代理的职能的,但可以优化渠道结构。

原因有二:

第一点:电商的物流优势在于覆盖面广,并且起订量小,配送员是用小车的散点网络配送。而全国各级代理商们多数用的是大车配送。电商物流承载不了超大量的配送。可以做的是,目前区域没有覆盖上,或者终端店铺太散,配送没到位的地方。如:北京5环以外的小卖铺,成都周边的村镇等。所以省级/市级代理,电商物流无法替代。但是可以优化三-四级和三四线城市的代理结构。电商物流应该是现有线下渠道的增量。

第二点:电商做不了门店服务,推头,退换货,客情维护。这个电商都不能够大面积服务。所以就算三/四级代理,由于物流成本,商品价格等因素上拼不过电商。但可以与之配合,主做服务,从电商提货进行周边的散点零售终端的覆盖。各有各的优势,只能是合作,并没有谁洗掉谁的风险。(近期京东百万家零售店计划就是这个逻辑。)

所以,渠道结构改变这个趋势不会变,但整个渠道结构不会被颠覆,是被优化,让各层参与者做该干的事情,赚该赚的钱。

  对于市场营销改变的思考

电商活了这么多年,Digital营销5年前在厂家内部还是属于辅助性职能,现在大多数都厂家都会认为是主要营销工具了。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不看电视了,多数时间都花在手机屏和电脑屏两屏上。那Digital营销就不应该在被低估,和两屏幕相关的合作都应该成为营销主力。数字营销上APP合作,Social,Viral,content,硬广等应该大幅度增加投入。有些做的快,Marketing架构都改为了 Content部门,IP部门等,而不是电视广告部,线下广告部等。那TVC就没有意义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1-6线城市的消费者接收信息方式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信息差是存在的。如:1-3线城市年轻人看电视的人群减少,但是4-6线城市居民看电视的时间并没有减弱那么多。从几个实际的例子中也能体现,电视购物还是很火,但在3线城市以下,或某些区域。但北上广没听说还有电视购物做的特比好的案例。还有一个就是品牌服装店,在4-6线城市某品牌服装店卖的都是高端产品,同样的品牌在一线城市就卖性价比高的体恤衫。所以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不同打法,从上往下覆盖也行,农村包围城市也行。关键是找对营销方法,注意:由于电商的快速发展,1-3线城市的营销方式,确实已经改变了,并且不可逆。

  对于组织架构改变的思考

组织架构是为了满足市场环境而设立的,由于以上几点因素的改变。组织架构和职能也应该相应调整,否则在内部就会打架,KPI乱闯,线下销售骂线上价格影响销售,线上业务被边缘化等。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企业也不少。新零售时代下的组织架构应该从产品区分,营销职能区分,线下分销区域区分来分开做,充分授权电商部门职能,直接汇报CEO或综合管理层(不应是销售老大或者营销老大)。可以先从新品研发和首发入手,产品冲突小,影响少的来逐步调整,去除组织多余人员,提高效率。测试过程中阵痛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放在二把手(在公司有影响力的人)来进行操作。对于商铺来讲就相对简单了,直接调整,但要注意线下代理商的招募和管理。

  对于人才需求的思考

综上所述你会发现,这些趋势是不可逆的,各个环节势必会被不断优化。专一性人才的需求将会变得越来越少,因为销售需要懂些营销知识,营销需要懂些财务和供应链知识。综合性人才将会是各个岗位都需要的。在组织中,除利用在规则上加强组织内能互动性外,外加各核心岗位人才跨本职能的知识储备,才能逐步避免扯皮和大公司病的出现。保持企业运转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最后想说句,以上的这些改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意回归生意本质,企业运转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网上有句话我其实挺同意的,就是:“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个工具。“但我认为用不好这个工具也是夜郎自大,因为新零售时代下的业态变了,操作方式也变了。纵观商业史,人类从住茅草屋的时候,生意的本质就没有过变化,都是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满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商业效率的优化方式不断变化。今天,生意本质同样也没有变化。我们只不过用了更高效的手段更高效的让生意回归生意的本质(需求的创造和满足),只不过是顺应趋势而已,想清楚就好。当然,中国1-6线市场各个环境不同,正确的运作方式没有唯一性,过于担忧新零售带来的变化也没必要,选对合适的打法才是真的。

App Store的小改变,APP开发商注意到了吗?

你注意到新App Store中一个小小的彩蛋了吗?它虽然十分十分的微妙,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去注意到它,但是,一些朋友认为,这个小小的彩蛋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它或许会引领我们回到苹果的核心和代表着App Store对于苹果的意义。

首先,在新的App Store中,游戏被从普通应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标签。让我们再看App Store游戏类别的图标,它是一个小小的火箭。然后我们将它放到苹果公司Logo的叶子上,没错,它们无缝吻合,或许你可以这样看,它就是基于苹果公司Logo上的这片叶子所设计的。

一些朋友认为,苹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清楚的了解到游戏在App Store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电子软件协会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有1.55亿人在玩电子游戏,其中有53%的玩家在移动设备上玩游戏,而移动游戏产业规模达360亿美元。所以说,将一个标签页用于游戏(只有它自己的独特的标签)是必要的。然而,仅仅这样做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苹果公司用它自己标志性的标志来制造这个小小的火箭。这只是将新App Store与悠久的历史联系起来的其中一种方式。

还记得乔布斯曾经说过的话吗?“你是一名APP开发者,你花了两周时间,也许更长一点,写了这个神奇的应用,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把它放在每一个iPhone用户面前,希望他们喜欢它,然后买它。”

随后我们也看到了iPhone是如何与App Store一起成长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游戏出现在App Store上,而且整个移动游戏行业,近几年来一直都蓬勃发展。

App Store刚刚上线的时候,仅仅只有几百款应用。现在,App Store上的应用数以百万计,不过在iOS 11之前,App Store从未有过重大的设计更新。乔布斯在2008年推出的App Store的菜单选项——特色、类别、排行榜、搜索和更新,它的界面风格在过去的日子里一直都保持不变,而到了iOS 11 ,它终于迎来了很多的变化。

除了游戏这个选项以外,我们还看到了Today标签的出现,它代表了最广泛和最基本的App Store的改变,在这里,世界各地的编辑将不同的应用以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每天为你推送。Today中,你将可以看到一些重磅App全球首秀、新版本发布,并且重新认识最爱的应用。同时,编辑们还会提供“how to”和“tips”两种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更具创造性地使用那些应用。

如果你已经更新了iOS 11,并对App Store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Today几乎就像是一本数字杂志。

至于苹果的目标,他们不是用他们的应用技术来炫耀,而是给应用用户提供一种让他们可以在App Store之外发现新鲜事物的视角和洞察力。

而之前我们也提到过了,苹果也希望能通过更新App Store,让更多APP开发者优秀的App可以得到推广,而且无处不在的应用程序意味着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与用户们分享这些故事,其实也可以给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用这种文化来记录。

而不少专家也表示,“这些升级让应用营销人员有更多机会脱颖而出,并优化应用排名。营销人员必须创造更多的编辑内容去适应他们的故事,同时还要掌握最新的应用商店优化营销技巧。”

当然了,新的变化或许也会带来新的压力,比如说app开发者如何去通过更真实的方式去讲述他们的故事。

程序员、应用程序开发者和播客作者Marco Arment就认为,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应用程序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也会给开发者带来一些价值。“但我不认为这会对绝大多数开发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Arment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应用商店的搜索排名来搜索相关的关键词,这些和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

与其他编辑操作一样,App Store的编辑团队将会撰写及时和热门的故事。总之,App Store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不知道你有感受到了没有。

其实我们从App Store现在的改变也能够看得出一些趋势。比如苹果它一直想要打造一个非常具有社区化的体验。App Store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售卖应用的商店,它也变得更加社区化了,不知道,你会喜欢App Store的改变吗?

 

面对iPhone X 看看全世界的APP开发者怎么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