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教育app开发

北京乐器教育app开发亿点时代科技公司通过标准的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一门或者两门乐器。学习乐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移动互联网时代,乐器培训软件或许能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乐器教育app开发一个被忽视的市场

据了解,北京学习乐器的学生至少有100万,全国来说,学习乐器的学生最少也有2000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据统计,2014年,乐器的销售额便高达470亿元,而乐器教学通常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其课时单价也会比较高,一二线城市的课时单价大概在150-350元之间,三四线城市的单价或许会低一点。乐器培训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目前市面上做艺术教育创业的公司有很多,但是专做乐器培训的公司却很少,对于创业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乐器教育app开发有什么优势

一、对学生而言

1.可匹配更合适的老师:学生通过平台所提供的资源数据,可以根据自身位置以及用户的评价和老师的资质挑选都更合适自己的老师。学生还可通过视频试听再决定是否选择这位老师。由于平台上的老师都是经过严格认证的,所以学生不用担心所选老师资质的问题、

2.消费透明:老师教学资质、评价、教学风格一目了然,学生消费更透明。

3.减少学费支出:学生可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老师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同时由于学生的需求是直达老师的,因此也可省去中间教育机构的环节,从而可减少学费支出。

二、对老师而言

1.方便管理:老师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教学管理,关于学生学习进度、课程管理、在线收款等等,同时通过教学提醒功能,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2.课酬24小时自动结算:学生在平台上下单,只要完成了一个课时的教学,平台便会在24小时内将钱款自动结算到老师账户中,让课酬结算变得更加简单。

苹果限制App Store开发者未经允许分享用户好友数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上周,苹果改变了应用商店规则,限制开发者使用iPhone用户的朋友和其它联系人信息。苹果此举让应用开发者无法在未经用户同期的情况下储存和分享数据。

苹果这一新举措一改多年来的传统,之前开发者可以申请访问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并且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营销和推广。有时开发者甚至还会分享或出售这些信息,并且是在未经iPhone用户朋友允许的情况下。之前无论是iOS还是安卓平台,这一方法都被用来提高应用使用率和赚钱,尤其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安卓操作系统。

在没有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分享朋友的信息,恰好是Facebook此前陷入巨大麻烦的主要原因,因为Facebook平台的第三方开发人员向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分享了数千万用户的数据。随后Facebook宣布了新的隐私政策来保护用户数据信息安全。但这次苹果对应用商店规则的改进还是引起了外界的巨大关注。

在6月4日举办的苹果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了很多新功能,其中就包括限制网络浏览的控制权。但苹果似乎并没有在WWDC上提及在应用商店中的变化,新的指导原则现在禁止开发者从iPhone用户处收集地址簿信息,同时还禁止与第三方共享和销售数据库。一款应用在某项操作时如果没有能够获取用户的联系人信息,那么如果想要在其它功能上继续获取数据,就必须再次征得用户同意,任何违反这项规则的开发者都会被禁止应用上架。

iPhone的联系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家庭、朋友、同事及其他熟人的个人资料和照片。当用户在安装应用时,如果同意应用访问联系人信息,开发者就会得到数十个潜在用户好友的数据。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获取大量信息,并且超出了苹果的控制范围。

在2008年App Store刚刚推出之后的几年里,联系人信息被滥用的消息经常出现。2012年,苹果添加了一种新的机制,让用户明确是否批准自己的联系人、照片、位置信息以及其它数据上传给开发者。包括Facebook和Uber在内的一些应用,还允许用户删除已经上传的联系人。即便如此,之前对iPhone用户来说,依然没有明确的方式禁止这种行为。

除此之外,苹果针对联系人名单的规定在过去十年中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平衡用户隐私与开发者的需求,是帮助苹果建立强大App Store生态系统的关键。苹果在上周表示,自从App Store上线以来已经为开发者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而苹果通常会在应用收入中抽成30%,并且还会在App Store中投放搜索广告。

“苹果拥有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通过开发者渠道和App赚钱。但如果开发者没有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苹果就是帮凶。”Appthority公司总裁Domingo Guerra表示,这是一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手机安全方面的咨询公司。“当有人将你的信息存到自己的通讯录里,你不知道,也没有控制权。”

尽管苹果正在采取行动,但依然无法处理之前可能被共享的用户数据。在向开发者授权之后,iPhone用户可以进入到手机的设置选项,关闭应用访问联系人权限。这么做就可以防止信息被继续分享,但之前已经被收集的信息并不包含在内。

谷歌应用商店也有类似的功能,详细信息在应用许可的帮助页面上。“如果关闭应用权限,并不会删除开发者已经拥有的信息,但可以阻止开发者继续收集新的信息。”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谷歌在如何使用用户广告数据方面始终保持沉默,而苹果经常公开谈论自己不会收集用户信息或建立用户个人资料库。今年年初,这家iPhone制造商还推出了额外的隐私控制措施,以此遵守欧洲严格的GDPR新法案,并且一直在与想要获取其用户数据的美国政府不停的斗争。

【O2O研究】从滴滴看做产品的核心

我在IBM做了三年咨询顾问,然后在百度做了三年产品经理团队管理,2015年初加入滴滴。

大家认识的滴滴通常是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这些个人业务,而不知道滴滴也做B2B业务,事实上滴滴的企业用车已经做了快一年了。

滴滴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问题,让出行更美好,但是每个人的背后多数还有个企业,因此去年底开始,滴滴决定不仅要解决个人出行问题,还应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出行问题,让企业用车也平台化。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先聊一个最近的热门话题:国家开放二胎政策。

我看朋友圈里,当天大家开始热议母婴产品和海外代购市场又要火了。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我的第一想法是二胎政策出来之后,如何考虑一胎?有很多家里的老大是有抵触心理的,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这个放弃二胎的。

因此,如何帮助家庭给老大做心理辅导,这是一个新市场。幼儿教育一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很少涉及心理层面,更多是才艺和语言类。独生子女一直缺少陪伴,但是突然多出来一个弟弟妹妹,有些还相差好多岁,会不习惯,家长需要重视这个问题。

并且,现在城市里面能生二胎的家庭应该都是比较有钱的家庭,因此这是个商机。

讲这件事情是想说明:一样的一个市场,不同人看到的用户和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因此讲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我想从三个方面去讲解:谁是你的用户?用户的需求时什么?如何满足?

我认为前两个问题更重要一些,知道为满足哪些用户的哪些需求,如何满足只是一个实现的问题。

 

一、用户

现在每个人都在用微信,因此从商业角度也开始非常吸引大家。在互联网年代,如何从B的视角,看企业转型会遇到什么问题?

 

1.谁是你的用户?

做产品,首先要搞清楚服务的用户是谁,只有真正明确了用户是谁,业务才能往下走,这意味着你选择了哪个市场。正如二胎放开后,有人看到了家长,有人看到了孩子,有人看到了老大,有人看到了社会。

关注点的不同决定了做不一样的业务,提供不一样的产品。

现在谈创业、互联网+,首先要确定谁是你的用户,它将决定你的产品形态。互联网所有大佬都在说用户第一,很少人提客户了。

我是从传统IT转型过来的,在传统IT年代,我们一直提“客户是上帝”、“顾客是上帝”,没有用户之说,用户只是系统(那时候也很少说产品)的使用者。

那时候2C市场是很少的,传统软件供应商做的都是2B业务,例如用友、金蝶等,都是提供OA、财务、ERP等等,给各行业、政府部门解决它们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系统整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那个时候很少关注那些系统使用者,也就是现在的用户。

我自己从程序员做起来,那时候开发和设计不怎么分家,产品是我们自己调研需求和设计的,当时提需求的人大多数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用系统的用户。管理者提需求的时候,通常是基于业务管理,因此终端用户是很难有决策权的,产品的体验相对就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满足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

谁买单,谁有决定权。

用户概念是随着互联网、3G网络、4G网络的发展重要起来的,原来传统IT时代,用户是没有太多发言权,即使是第一代互联网,门户为主,所以个人用户也没有太多声音,只是通过浏览器看内容,最多的是新闻资讯,很少有业务交互,用户体验是有限的。

现在不同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普及,每个C都很重要,大家都想对你做拉新,因为用户数代表了业务规模,现在用户成了上帝了,即使你不付费,也把你当以前的付费客户对待。

在2C领域,用户和客户很多时候是比较统一的。

从“客户是上帝”到“用户第一”,是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重要体现。

做互联网产品,开始创业阶段就两个事情:做产品、拉用户。比如滴滴,开始阶段就是去拉司机,想尽各种办法,去出租车公司、火车站、机场找司机拉新。用户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已经受到各方的关注。

创业者团队一定要考虑到你的拉新成本,你如果连这个都没考虑,你会很危险。如果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去,业务是不可能长进的。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第一的,但我是做2B的,在商业层面,我认为用户和客户并重。

何为商业层面?百度搜索是免费的,纯用户产品,不收费用,但是你会看到广告,百度赚的广告主的钱,因此百度除了考虑搜索用户的体验,也要考虑广告主的诉求,它们要需要曝光率和转化率,要各种各样形式的广告展现。

谁都不喜欢广告,但是你不得不接受,如果没有广告收入,百度就活不下去,也就不能提供免费搜索服务了。如果你的商业产品要变现,你要用户和客户两者兼顾。

纯免费永远不会长久,背后一定有另外一个逻辑,要有人买单来支撑免费业务,否则纯用户产品是不可能存在的。互联网流量为王,但是如果流量不能变现,流量也不会长久。

我顺便讲下滴滴企业版,第一步我们让企业建立一个企业帐号,然后将企业员工的个人滴滴账号和企业账户关联,关联之后,企业就可以为员工提供用车服务,并进行相应管理。

企业可以往企业账户里充值,员工在符合企业相应用车政策条件下用滴滴平台叫车,企业就可以为员工直接支付车费,这样员工就不再需要个人去开发票并报销了,公司也少了很多审批审核工作。

我以前在IBM的时候,每年很多时间都在出差做项目,那时候没有滴滴,都是扬招出租车,每次出差回来报销的时候,一堆的发票,很难回忆每次用车都是从哪到哪,去干什么的,还容易丢票,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财务和个人都抱怨。现在滴滴企业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滴滴企业版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了传统企业员工打车报销的问题,同时去满足企业和员工的诉求。但是业务上我们还是先找企业,让财务、行政、法务、管理层爽了,企业就愿意和我签合同,员工才能享受我们的企业版用车服务。

在2B业务中,B和C同样重要。在2B业务的不同发展阶段,B和C侧重也会有所不同。在拉新期,B的需求一定要优先满足,否则根本就进不来客户,C也就没有体验你服务的机会。

如果到成熟期,很多客户都已经进来,C的体验就非常重要,要真正让C用好,这样黏性才大,否则,如果C都反馈不好,B肯定就考虑换服务供应商了。

另外,不同营销手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B和C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前者B更重要些,要满足B的诉求,然后有C,我们目前主要是采用这种方式,由销售队伍去谈客户。

但是,2B业务也是可以有自下而上的,例如dropbox:是做云存储服务的,它就是先开发了大量的C,通过C的使用口碑最后推动很多B的客户来购买服务。当然,这不是所有领域都可以这样做的。相对而言,业务越单一、决策链越短的项目,越容易实现。

滴滴所有吃饭的问题,是通过一家餐饮公司的企业级产品来服务的,每天下午4点前订餐,全部都是企业支付,不用报销。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体验很爽,和我们的用车企业支付一样。这种服务,如果C大批量应用,是可以影响B的。

现在滴滴企业版也尝试去这么做。

 

2.使用者和相关利益方

用户是使用者。如果你去做业务,比如滴滴是做出行的,但是为什么一直要讲安全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社会问题?因为你要从各个层面想清楚,比如政府同不同意?打车不是一个新颖的事情,通过电招的方式,其实比APP更方便,但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

因为这不只是打车问题,其中关系了太多方利益问题,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地方政府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有地域、有政策限制。

滴滴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也一定要考虑这些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只有共赢的业务才能发展和长久。滴滴平台志在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是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因此政府也会支持,这样业务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做商业架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用户是使用者,要重点考虑,但也要考虑到背后的利益相关方利益。

 

二、用户需求

明确了用户,接下来就要去了解用户的需求了。

 

1.表面需求和本质需求

什么叫表面需求?当你问他要什么的时候,他说想要什么,这是表面需求。但真正的需求是哪个呢?有可能是一样的,有可能不是。你要去想,他提的这个事情痛不痛?如果不做也可以,过阵子就忘了,这就不是痛点,不是本质需求。

举例说明下:在滴滴企业版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开通账户并充值后,员工在符合条件下就可以使用企业支付了,不用付钱不用报销,很爽,因此我们就认为应该很快会有很多企业开进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客户开发速度很慢。

为什么呢?销售反馈说说企业不太愿意垫付资金,如果月结的话应该就很容易开户。于是我们做了授信功能,滴滴垫资,对用户进行授信。但是事实上发现,过了一阵子以后,还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量用户签约下来,甚至本来需求的客户也没有签约。

后来我们再度深度分析,最终我们诊断出之前那个不是本质需求,只是表面需求,本质需求是企业担心企业支付的方式不好控制费用,存在风险问题,员工9点后打车不一定是因为加班,花出去的钱再追回来很麻烦。它们其实不是担心垫资问题,是财务高层感觉管理不可控。

知道了本质需求,于是我们开始做功能优化。在企业支付里面,我们在用车规则里面加了地理位置的管控,实现时间、地点、车型联合管控,并且增加了费用的限额管理,可以限定个人额度、成本中心额度、项目额度。

这样企业就感觉企业支付安全了不少,愿意将一些特定的用车场景开放给我们,例如加班场景、出差场景。

但是,这个还是不够的,同样的问题又提出来了,加班、出差解决了,其他日常因公很难设定具体规则,企业还是不放心企业支付,因此,滴滴又推出了个人垫付,个人先支付,我们定期让企业统一开一张发票或者个人统一开一张发票去报销,这样既没有风险,也能降低报销工作量。这样,很多用户就进来了。

现在我们有7000多家企业用户,包括联想、阿里等大客户。我们满足了企业的本质需求,所以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拉新,如果你只解决表面需求,是做不到这点的。

颠覆市场是需要过程的,B是要比C慢的,这也是“互联网+”不如互联网普及快的原因。

越和C靠得近的,越容易,电商是一个,滴滴是一个,外卖团购是一个,这些都是属于刚需、高频,只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它都不是问题。

做B的业务一定要有耐性。SAP是一家很大的、值得尊敬的企业级服务公司,它的用户量和业绩进入快速发展期用了20年;用友是国内财务领域的领先者,它用了十年开始快速发展;salesforce用5年时间打磨好产品才获得腾飞。

2B业务是要比2C业务发展慢,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也是可以提速的。

 

2.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

有些需求,你去问客户的时候,他们提的是表面需求,其背后还有潜在的、不好说出口的需求。

举例而言:传统领域做项目的时候,企业要把各个烟囱式建设起来的系统都打通,进行数据和业务的整合。表面需求是这些,但是本质潜在的需求是什么呢?是要数据集中和权利收拢。

因此做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潜在的需求。再举个咨询项目的例子:很多咨询项目客户自己已经有了方案,就是想借助咨询公司这个通道表达自身之观点,便于推行。

再举一个互联网产品案例:很多人都应该用过“无秘”,其最早满足的是互联网圈人打听各个公司小道消息的,并且支持陌生人交友,但是后来就推出了私聊,可以实现各种约的需求。

 

3.用户反馈和用户反馈陷阱

做互联网产品,很强调用户反馈,因为用户反馈是优化产品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实践角度来讲,要小心用户反馈陷阱。

通常负面的反馈会放大,正面的会缩小。通常你用产品用得不爽的时候,你就会去吐槽投诉,因此反馈的通常是问题居多,我们在倾听反馈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特点。

腾讯是比较重视用户反馈的,他们的产品经理有一个“10/100/100法则”,即每月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小米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因为它做的是粉丝经济。

另外,举一个有关用户反馈陷阱的例子:滴滴最早做的是出租车,解决司机和乘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早我们是没有派单的,都是抢单,因为手机型号、使用熟练程度等各种问题,有些司机老是抢不到单,有些司机老抢到好单,抢不到的就慢慢退出滴滴平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推出“滴米”调度系统,系统通过大数据和规则判断订单对司机而言是好单还是不好单,司机抢到好单就会扣滴米,滴米少了就会降低下一次接到好单的机会,但是你可以通过接不好单来增加滴米,这样就能抢下一个好单。

从逻辑上来讲,这是特别好的调控手段,但是从试运行的用户反馈来说,一堆的负面声音,说单量少了,不想干了。最初我们有点慌,因为本来平衡策略就是让接单多的司机少接几单,这样他也不会走,让原来接不到单的司机能够接到单,这样他也愿意留住平台。这个反馈让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的效果。

后来我们去看数据,事实是:客户的留存率高了,总体订单量也上来了。原来主要的抱怨者是之前的受益者,产品是成功的。如果当时我们听直接用户的反馈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能就会觉得这个系统不行。

用户反馈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负面反馈容易被放大的事实。

 

三、如何满足

1.颠覆创新解决本质需求

本质需求往往通过颠覆式创新才能满足。

案例:游戏领域之前是卖拷贝收钱,但是盗版会破坏这种商业模式,导致很多游戏厂商赚不到钱。现在游戏大多数不收钱了,免费玩,但是你要玩得爽,可能你就需要充值买道具了。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颠覆。

案例:打车软件出来之前,我们是用扬招、电招、打黑车来出行的,滴滴出行等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一个APP灵活叫车的功能,这是工具层面的颠覆,先进的工具替代了传统的工具。

我们做业务的时候,要考虑用户的本质需求是什么,能否换一种方式来满足?

1到100是改进,0到1是颠覆。

 

2.精益创业帮助产品快速试错

在所有互联网公司地产品经理和创业团队里面都会讲精益创业,它是一个工具和方法论,是一个体系化的东西,教你创业该怎么做。

它的核心点有三个:MVP(最小可用品)、用户反馈和快速迭代。

不用一开始就做到最好,出一个最小版本,先去看看市场反馈,看是否解决用户的痛点,然后再去优化升级功能。

现在大多数存活下来的App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微信刚开始也没有这么多功能,但是最早的版本已经解决了你最核心的诉求,后面它就有机会越做越好。

精益画布是一个特别好的工具,它告诉你要做什么、怎么做: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进行客户群体分类,解决最早期的用户的问题,因为你不可能面向所有群体;独特卖点,提供的产品有一个特别强的点;产品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什么?怎么去找到客户;收入分析,进行盈利模式、客户终身价值、收入、毛利等等;成本分析(争取客户所需花费、销售产品所需花费、网站架构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等);关键指标(应该考核哪些东西);门槛优势(无法轻易被竞争对手获取的)。

这个工具,用好很难。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他不是做技术的,当初只有一个想法,为了验证滴滴打车这个产品是不是能成,最后花了8万元钱找外包做了第一版,虽然一堆问题,但是有了真正的产品,可以找司机验证模式是否可行。

以前传统IT中系统出现bug是不可容忍的,需要一层层把关,但是互联网创业,你不是每一次都是对的,你不是每一次都能抓到本质需求的,互联网是特别包容的领域,它可以快速迭代,只有快才能在互联网领域存活。

你不快,哪怕你先想到,对手比你快,用户就是它的了,特别是2C。2B好点,后发者还有机会超越,但是2C里面很少出现第一名在过两年被后来者超越的。

互联网领域,产品和业务后发制人的机率比较少。

传统业务有地域、时间、关系等各种因素影响业务,因此容易给后来者一些机会,而互联网基本是赢家通吃的局面,没有壁垒,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其它因素,不存在文化、地域,这里用户自己用脚投票。

案例:滴滴企业版的第一单是2014年12月17日,当时还没有产品,就一个想法,有企业就愿意付费,说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用。

这就跟我以前做咨询一样,只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就能卖钱,其它的例如产品预售、众筹等也都类似,都不一定能最后成功,但是你愿意付费,做第一批种子用户。

精益创业帮你尽快迈出第一步,你验证了这个市场,你才有机会再往下走。

 

3.抽象需求,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

互联网创业的时候,抽象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抽象的程度决定了产品基础架构有多牢固,也决定你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我们以前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会给他一个场景,让他找到核心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抽象能力,这个能力衡量是产品经理好坏的重要标准。

举例:微信。微信的抽象需求是人和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文字、照片、视频,人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

把本质抽象出来设计出商业逻辑,随着商业逻辑的扩展,这个架构不被打破,这是最核心的。

一旦产品发展到需要动到最初的逻辑,对不起,你得另外做一款产品,不能在原有的产品架构上做了。

举例:滴滴出行。滴滴解决了司机(交通工具)和乘客(物)的关系,把供需双方拉在一起,通过一个规则,完成一个交易。本质上,人和货没什么区别,司机和车没有区别。

 

4.产品要有点情怀

产品为什么要有情怀?以前传统IT主要跟企业打交道,不存在调调问题,但是互联网是强调个人,人有差异性,有不同诉求,情怀就是一个用户体验。

“用户第一”的核心是“用户体验第一”,产品设计要有一些独特的、有调调的、值得分享的东西。

谈情怀,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锤子手机,它认为“用户是上帝”,用户要爽,应该做用户用一个手就能很好操控的手机;滴滴顺风车也有情怀,可以社交,搭车后司机和乘客可以互相给一个评价标签。

我一个同事有一天特别开心地跑来告诉我,说早上是一对老头老太搭的他,下车后给了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标签。又过了几天,他又跑来说搭了一个美女的车,评价他是“健谈的帅哥奶爸”。这就是调调,是用户有分享冲动的东西。

滴滴红包也是,各种营销活动背后是打车劵,但是会让你有分享的欲望。

通常社交类产品是需要考虑情怀设计的。

 

5.用数据说话,而不是主观判断

做产品一定要能“量化”,虽然有时候挺难的。

量化指标更能评判一个需求做不做,更好地衡量产品功能好不好。

一个产品经理总是认为自己有太多的东西要做,市场需求太多了,产品经理永远有做不完的需求,那么请用数据去判断应该先做什么。

举例,现在我们的销售如果说:客户说要这个功能,PM(产品经理)就会提量化指标:多少客户说需要?即使有很多人说要,那就给个名单,我要去调研客户具体需求。另外,能带来多少流水和订单?

当这些有了之后,优先级就容易排了。

用数据说话,是产品设计和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每天到公司后,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前一天的数据,是涨还是跌了?有什么问题?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都看,所有业务的变化是从数据中看出来的,所以互联网公司通常有强大的BI(商务智能)团队做支撑。

 

6.提供API,让用户创造产品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经济已经存在很多年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平台化服务越来越成熟。

本质上API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思,一个平台不可能自己做所有的业务,只要核心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其它的功能和业务拓展可以通过开放API方式让合作伙伴来实现。

开放平台和资源,让用户自己嗨起来。

早在2012年,亚马逊每天通过API处理1万亿笔交易,它的首席执行官Jeff Bezos要求亚马逊所有开发人员:数据和功能只能通过APIs来提供给使用者,APIs必须涉及为方便外部开发人员调用,如果你不遵守这个规定,你将被开除。

互联网经济就是共享经济,你公司再大,你也做不了所有,而且有些个性化需求会把你拖垮。如果你够开放,你的伙伴会帮你一起把市场做大。

滴滴企业版目前已经开放了打车API,客户基于滴滴的API开发了很多行业应用,比较典型的就是人才专车,专门用于接送高端职位的面试者,还有看房专车,用于免费接送新房楼盘的看房客户。

案例:新浪乐居“码上专车”、链家的“转角遇见家”活动。这些加上了免费用车的活动比传统的看房送小礼品活动一下子高大上了很多,而且带有很强的互联网营销点。这些方案很多都是客户策划的,他们更懂自己的业务,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我们的用车服务。

 

四、对互联网创业的几点建议

滴滴还是一个创业公司,整个文化理念中有浓重的创业氛围,因此有几点对互联网创业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1.做C还是做B?

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做C最有成就感,但是各个大的C的市场已经被各方互联网巨头占有之后,新的业务要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互联网是赢家通吃,你可以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是因为行业老大还不想做,它如果要做了,流量一导,马上就能超过你。你要么被收购,要么倒闭。

美国上市的大互联网公司,60%做2B业务,因为2B更容易盈利,做2B的市场可以做到小而美,它的决策链条比较长,因此替换成本也比较大。企业买单是没有心理负担的,因为总是有采购费用的,只是多少而已。

当然,要真正做大,做2B会比2C难,速度更慢,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很难独家垄断,门槛太高,因此有后发制人的可能。

在C端,再出一个美团、滴滴很难,用小米的方式去打败小米是不可能的,你只有颠覆式创新才可以。

能打败QQ的是微信,而不是另外一个QQ,C端要反超是很难实现的。

做2B还是2C,要看每个人的考虑:

C市场的产品对资本的依赖会比较重,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可以考虑下2B业务;B市场可以快速盈利,但是速度比较慢,C市场可以快速起量,但是盈利很困难;C市场的产品快速拉新,多数靠营销,因此创业之初最好有一个营销方面的专家;B市场的产品架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业务逻辑会比较复杂,后续的个性化需求会比较多,最初架构设计的领先和灵活性会影响整个产品线的推进速度。

 

2.团队

最初的创业团队一定要想法一致,这样才能快速推动业务。到了A轮以后应该保持团队构成的多样性,这样才能让产品和业务的思考更加丰富和全面;创业核心团队不能全部是理性的,但是至少要有一个是理性的,C业务感性的要占多数,特别在创业之初。

 

3.关于梦想

没有梦想,不要创业,创业非常艰辛,压力非常大。梦想和金钱无关,是成就感。当然,梦想不是虚的,不是画大饼;梦想要足够大,大到足以支撑你去克服创业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不然很容易放弃。

谢谢大家!

app霸道App 不交隐私别想用?

我的深圳”APP助五一期间大鹏半岛预约通行

今年“五一”期间(4月29日-5月1月),试行东部景区大鹏半岛节假日预约通行,每天对自驾车辆发放2万个预约配额。同时,交警部门将通过在出入预约区域的关键路段、节点的车牌识别卡口进行识别,未预约车辆将按照“违反禁令标志”处300元罚款、扣3分。此举目的在于避免交通拥堵和景区爆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创造优质的景区环境及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假期看海,终于有望告别“车海”,这对于计划前往大鹏游玩的市民朋友显然是个利好消息。那么,具体应如何进行预约?据了解,市民可下载“我的深圳”APP, 打开APP首页-深圳印象-“大鹏通行预约”,即可享受精心定制的预约绿色通道。

同时,“我的深圳”APP还为广大市民准备了出行小锦囊:

据悉,助力本次东部交通试行车辆“预约通行”的“我的深圳”APP,除大鹏预约外,还开放了多个功能:“深圳热点”,深圳本地热点新闻一手掌握;“公共服务”,公积金、违章等在线服务快捷入口;“医疗健康”,提供在线问诊、智能自诊、药品助手等,尽享在线便捷医疗健康服务;“社区服务”,实现在线生活缴费,实现便利生活;“住房服务”,提供真实房源信息,解决市民多方面住房需求;“深圳印象”,介绍深圳特色文化、景点、美食,同时提供深圳志愿者服务;“民生服务”,提供人才就业、婚姻登记等人文关怀服务。

据了解,围绕“以市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全方位了解市民需求的基础上,“我的深圳”通过整合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将会完成包括行政审批、交通出行、住房保障、文体教育等10大服务领域在内的系统构建,旨在为市民打造覆盖“医学住行”、“生老病养”的市民线上服务统一入口,全方位解决市民用户的实际生活问题,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民生服务,是深圳市民享受全方位智慧生活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城市公厕”APP来救你的内“急”

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出门内急找不到厕所的囧事将在“城市公厕云平台”上得到解决,手机登录“城市公厕”APP即可快捷找到厕所。

据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即日起下载“城市公厕”APP,用手机号码登录,即可获得附近的公厕信息,包括公厕距离、级别、厕内设施、有无第三卫生间等。上完厕所后还能对公厕环境和满意度进行打分,投诉公厕环境问题。

据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发的城市公厕云平台除了“城市公厕”APP外,还有“城市公厕巡检”APP,后者为公厕管理人员提供公厕智能化管理,市民所反馈的问题管理人员通过此APP及时收到信息,根据问题情况委派人员进行处理,整改到位后上传照片。

目前,我市城市公厕有500座,除了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外,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开放的公厕,部分公厕的信息已录入“城市公厕”APP,余下部分争取在五一节假日前完善。平台具有开放共享的特性,商家也可共享自有厕所,向社会开放。

Google Play比APP Store应用数量少85%

GooglePlay和AppStore究竟哪个收录的应用更多呢?日前,市场调查机构AppAnnie发布了最新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第1季度全球应用的下载量和交易额再次刷新历史记录。AppStore和GooglePlay下载量达到275亿次,同比增长10%,是有记录以来单季度下载量最高的。此外用户在两大平台上的消费额已经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同时也刷新了历史记录。根据图标显示,AppStore应用收入比Play商城多85%,但是Play商城的下载量是AppStore的235%。

需要指出的是,AppAnnie报告中所提到的下载量并不含应用更新或者重新安装,只统计安装的新应用程序。

另外,2018年第1季度全球APP经济总消费额达到184亿美元,这里只统计付费应用、应用内购和订阅服务。但是没有统计如APP内的广告收入、应用的电商交易(例如网购和骑行共享)或者其他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城的收入。

AppAnnie同时还表示在2018年第1季度,伴随着“新年新气象”的决心以及人们对订阅收费模式的认可,健康和健身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8年第1季度,GooglePlay和AppStore共提供了620万款应用程序,其中该季度两家Store上游戏依然是下载量的主角,尤其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绝地求生移动版和堡垒之夜。

国内开发APP总数达411万款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APP为411万款,较去年年底增加8万款。其中,游戏类应用、系统工具类应用、影音播放类和社交通讯类应用下载量均超过千亿次,分别为1987亿次、1917亿次、1503亿次和1499亿次。

据统计,截止2月底,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移动应用数量超过233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应用数量超过178万款。2月份,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与苹果应用商店中新上架19万款移动应用(APP)。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类应用数量增长明显。截止2月底,游戏类数量为137万款,较上年底增加近20万款;电子商务类应用规模达41.9万款,较上年底增加近3万款,排名第三。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分别是生活服务类应用和办公学习类应用,规模分别为54.2万款和34.8万款。

在市场热点类应用当中,以物流企业应用、货运运输服务应用和具有自有物流服务能力的电子商城为代表的智慧物流类应用数量超过18000款;而提供二维码扫码、转账等金融支付功能的网络支付类应用数量保持约12000款的规模。

在下载量上,除了下载量超过千亿次的四类应用外,下载总量超过500亿次的应用有日常工具类(786亿次)、生活服务类(663亿次)、资讯阅读类应用(579亿次)、电子商务类(561亿次)和金融类(505亿次)。

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创业选择-本地生活APP开发平台

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一二线城市无疑就是创业者的天堂,而相对于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来说,正因为这些大城市有着先天的优势,让更多创业者们不断的涌向一二线大城市,使得大城市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不断上演。然而很多人会问,一二线城市人多、钱多、商机多,可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创业的话,那商机在哪里呢?

三四五线城市/县城的服务对象窄,服务需求强烈,就是创业活力不足。其原因就在于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没有一个优质的平台,还无法整合现有的资源,使得让更多想要整合本地资源的创业者、本地跑腿配送从业者、拓展本地实体商超业务者等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创业开发本地本地生活服务APP时,应该开发什么样的功能,怎么可以快速的开发一款本地生活服务APP软件呢?亿点时代认为:

1、本地生活服务APP软件最常见的功能且最基本的业务用户下单、商家接单、配送员送单,这3点也是最核心的业务。另外,本地生活服务整合着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根据自身的运营实际状况和结合当地市场的情况再去拓展新业务,如同城跑腿服务,以服务B端客户为设计理念,专门针对本地商家(本地实体行业、微商等发货量大的人群)开发一键下多单的跑腿软件。这类商家其实也是大部分同城跑腿公司的核心用户。跑腿系统能够帮助跑腿公司更好的服务该类人群。

2、原生语言开发指的就是一款APP软件从0开始研发而出的,因此这类的APP软件在架构上更为合理。最重要的是,原生开发出来的APP打开速度更快并为用户们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和优质的UI界面等,且更不会容易卡顿。亿点时代专业定制APP开发采用的是原生语言开发,涵盖苹果和安卓主流手机系统。而市面上的类似APP软件很少是属于原生开发的,大多为借鉴别人的源码,然后自行开发,换人开发后,代码的编写习惯改变,架构改变会导致软件发生卡顿的几率变大。

3、本地生活服务app开发出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毕竟一个APP开发后除了需要团队对其进行维护更新以适应最新的电子产品外,还要涉及到支付、地图、智能识别等功能,并且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更新其它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亿点时代app开发公司提供运营、维护、升级一条龙服务,解决app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如果您想要整合您所在城市/县城的资源,期望打造一个能连接商家和本地居民们的生活服务APP平台,深耕到本地移动互联网市场,亿点时代app开发公司欢迎您来电咨询了解更多信息。

做产品要了解女性,哪怕是做男人的产品!为什么如此说?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笔者想到前段时间参加腾讯的产品家沙龙(沙龙的主题是“那些闷骚的产品”)时,演讲嘉宾桔子水晶的CEO吴海吴总的一个观点——做产品要了解女性,哪怕是做男人的产品!
为什么如此说?让笔者一一道来。
首先女人比较感性,女的懂得欣赏,她会注意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所以,当一个产品能够打动女性时,那么这个产品就具备了征服消费者的细节。
其次,一个产品做能到跟用户情感联系非常重要,而女性恰恰是非常感性的一群人。
最后,女性懂得感恩和分享。笔者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谈过恋爱的都知道,你对女生的一点点好她就真的会记住、而且会出去说,告诉她的所有朋友,当然,你若对她有万分之一的不好,那你就基本上完了,这就是女人;而男人,你对他很好,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说的,因为男人好面子。那么,从感恩角度男人是体现不出来。
产品也一样,虽然一个产品的好坏很重要,但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分享传播的话,广泛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很难。所以,再牛逼的产品也得先打动女性,以女性为平台背书,是产品赢得口碑的最佳渠道。
对于美妆类的电商平台产品,例如乐蜂网和聚美优品,如果能实现用户主动分享平台内的产品的功能,无疑是比目前电商大打价格战在产品设计方面要高明的多。如果说时下有什么热门的概念,“自媒体”一说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笔者认为“自媒体”绝不仅仅就微信公众帐号一种方式,大众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内分享的日常生活点滴,其实是参与度更高,更易理解的一种!也正因为微信的朋友圈等这一类功能,在手机应用方面,催生了美颜类相机的应用,此类App可作为典型的针对女性用户的产品!这一点对美妆类电商平台在产品定位上可谓是大同小异,而对于平台电商而言,收藏夹功能又可称的上是标配,如果读者曾使用过美颜类相机应用,那一定早就发现拍照后的分享至朋友圈对于用户早已不言而喻,但平台电商的同类App产品中,用户收藏后可分享至朋友圈内的功能却一直不去实现,笔者作为产品经理,对不去实现如此重要的功能,感到很费解,为何说此功能如此重要?
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互联网里一种低调的盈利模式。
众所周知,“广告”、“游戏”和“电商”可谓的上互联网三大主流盈利模式,直至2012年底,YY上市,另一种低调的盈利模式才暴露在大众面前,笔者称其为“主播模式”,也是馈赠经济的一种,用户购买增值道具赠送给心仪的主播,无独有偶,56、皮皮等提供视频服务的企业,也是采用这一模式;
介绍到这,对于美妆类电商平台收藏夹打通到微信朋友圈功能的重要性也一目了然了,其作为“主播模式”的一种。在用户层面,其朋友圈内汇集着个人形象,生活点滴,收藏的电商商品,当分享用户基数产生规模时,这里面不知会存在多少意见领袖;对于用户的关注者层面,可见到感兴趣的形象,通过沟通交流,倾向引发消费拉近关系或收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对于美妆类电商层面,既提高了用户留存率,又增加了收入。
这种方式,也就是笔者理解的电商社交化,社交化仅仅只是定位于电商新的渠道,而非电商产品的功能层面,C2B也是借助C产生的传播,在其好友关系里产生增量效应来来完成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