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滴滴快的宣布战略合并

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滴滴、快的情人节牵手 春节后将召开发布会

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来临之际,打车软件市场最大变局发生。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2月14日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关于滴滴、快的合并案的核心七问

作为打车软件史上最重磅级的一起合并,交易背后的细节非常值得关注。合并是由谁推动的?合并的原因是什么?快的CEO吕传伟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在城市移动出行领域的发展前景上,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共同的愿景,这是决定战略合并的最大原因,其它原因还有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滴滴投资人:我为什么要撮合两个“死对头”合并?

这是一个500亿到1000亿美元的机会。合并能够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创新上,红包和补贴也许少了但产品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合并,是两家目标高远的公司共同创造伟大的开始。

外媒热议滴滴快的合并:给Uber扩张带来压力

美联社指出,此次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出行领域的携手和合并,无疑给中国市场“关上了大门”,这对于美国Uber公司将形成一个巨大的障碍。

阿里入股魅族 注资5.9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资本“绯闻”坐实,阿里领投魅族6.5亿美元

2月9日,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与此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魅族将共计获得6.5亿美元投资,这也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

投资魅族的,只能是阿里巴巴

现阶段,急需更多铺货的手机手机系统承载自身移动服务,且能拿出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只能是阿里巴巴了。背后还有王坚和阿里云多年未死心却又不见起色的移动操作系统梦想。其他家呢?要么不需要魅族,要么拿不出这样的价钱。

阿里投资魅族:从“云”到“端”软硬通吃

可以预见,阿里牵手魅族的方向之一是在智能家居的第三步尝试突破,作为终端入口的魅族手机来说,阿里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同样也是硬件商需要的资源。而对于像构建智能生态的阿里巴巴,魅族之后,未来很可能还将入股上游的芯片商、方案商,以及下游的手机厂商、电视机厂商、可穿戴设备商等。

“干爹”入场,魅族与阿里未来能有多亲密?

暂且不管真正的开放平台到底存在不存在,也不管“干爹”是不是会变成“亲爹”(从阿里收购UC、高德,入股新浪微博等一系列举措,似乎都证明了“阿里系”的确真真实实的存在着)。魅族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在追求手机“梦想”的时候就必然会经历转型的阵痛和现实的拷问。

北京app开发公司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马云:以前想与微信竞争 现在会鼓掌

马云:以前想与微信竞争 现在会鼓掌

2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今日率团队主要成员在证监会做互联网金融分享,马云表示,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

马云透露,阿里巴巴、阿里妈妈、支付宝、余额宝、蚂蚁金融这些企业名字均是他取的,他寄望“蚂蚁金融”能像蚂蚁一样举起体重两三倍的重物。

马云还说,10年后,真正的资源不在石油,而是数据,阿里巴巴本质是数据公司。阿里未来要做三件事:全球化;农村战略;大数据,云计算。

马云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我取名字还是可以,阿里巴巴、阿里妈妈、支付宝、余额宝、蚂蚁金融都是我取的,蚂蚁是为数不多可以举起体重重量2、3倍的动物,我们希望蚂蚁金融业可以做到。

阿里巴巴集团上市融到了250亿美元,不是钱,是信任,是对阿里巴巴的信任,是对中国的信任。如果让我们现在去做阿里巴巴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必须要创造未来。

创办湖畔大学,分享失败,创业,要先做到活着。

改变成功者是很难的,淘宝的成功是因为搞定了小孩子。与其搞定成功者,不如搞定想成功的人。

做公司,一定要问:有什么?做什么?放弃什么?

未来是IT向DT转移的过程,IT是以自我为中心,DT是以他人为中心,利他主义,分享,透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释放的是体能(诞生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公司),进一步释放体能;DT时代,信息革命,释放的是头脑(诞生平台化组织)。

中国的互联网时机很好,世界上最大的10个互联网公司,美国有6个,中国有4个,欧洲为何没有?日本,韩国?

淘宝为何做到这么大?比亚马逊,ebay都要大,是因为做假货么?NO,是因为过去中国的商业环境太差,所以才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同理,中国的金融环境也没那么好,金融机构都在服务20%的人和机构,80%的人和机构没有得到金融服务,所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非常有机会。

10年后,真正的资源不在石油,而是数据,阿里巴巴本质是数据公司。

阿里未来要做三件事:全球化;农村战略;大数据,云计算。

提问:请问怎么看互联网公司无底线,无节操的情况?

马云:互联网公司恰恰是有底线,有节操的。我认为人有2种排泄物,粪便和情绪。这是一定要发泄的,情绪是通过互联网发泄是最为方便的。俗话说:七个人中有恶人,六个人中有圣者。人之初性本善?善与恶斗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要通过后期的不断教育,疏导,让人向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自己也有恶,也需要去不停的修正。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太极的原因。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巴巴,我们一直在进行疏导,把所有问题都阳光化,包括之前的店小二,聚划算腐败,都是我们内部查出问题主动曝光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拥抱监管的原因。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委屈。

提问: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局域网?BAT互相封闭怎么说?

马云:只有知道什么不能开放,才能做到真正的开放。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但是封建基因在中国的根基太强大,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我们正在改变。我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这种竞争是一种乐趣,我们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

北京app开发公司

贾跃亭回归以来最长讲话:关于汽车、公司和自己

2月5日消息,半个多月前回归公司的乐视董事长贾跃亭昨日公开路面,与乐视网副总裁张特等高管一起参加了投资者交流会,就超级汽车、超级电视和公司海外进展等十余个话题进行了作答。

发力影业、进军汽车领域、在互联网金融跃跃欲试……过去两年乐视可谓四面出击。乐视的发展边界到底在哪儿?贾跃亭在交流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乐视做的事必须是和乐视生态的核心诉求高度相关的产业;其次,用户需要什么,有些面向未来的需求,别人还没有做或还没有做好,乐视就希望做先驱。

谈及自己在病床上的感悟,贾跃亭意味深长的说道,应该把公司真正地公有化,合伙人化,“有足够强的积极性,改变思维方式,会有无数个像我一样的人推动公司发展。”

上月中旬,围绕贾跃亭个人命运长达半年的多番猜疑终于画上句号,乐视官方向腾讯科技确认,贾跃亭已正式回归公司正常工作。

而过去一年,贾跃亭一手打造的乐视网深陷广电政策监管漩涡,及市场多番猜疑的微妙氛围。而这位41岁的山西籍企业家迟迟滞留海外不归,则使其牵涉官场风云的传闻披上“不言而喻”的色彩。

  以下为投资者交流会实录:

1、超级电视的产能,出货量有所放缓,现货日之前有2万台的抢购,中间有时候有1万台,现在恢复到1.5万。产能的瓶颈在哪里?

贾跃亭:产能问题一直是从13年下半年开始贯穿14年全年的,一方面问题是我们对行业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资金问题。

a)经验不足是对未来的销量预计和备货的平衡关系把控问题,例如13年底预计14年销量在100万台左右,最后做到了150-160万台,增长了50%但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最大的压力就是屏。几条8.5代线处于陆续投产过程,产能的投产需要时间,我们对屏的预判不足,屏幕没有保证销售的需求。

b)另一部分原因是资金需求,去年的传言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对乐视的支持减少了,后续得到陆续解决。现今信用体系得到建立,还有贾跃芳的股票卖出无息借给公司作为营运资金使用,资金获得阶段性的环节。现在我们对300-400万台的销售目标有了基本上的保证,当然乐视的商业模式对资金仍是有需求。今年策略也会有一定改变,除了销售模式不变外,资本性资金会有更大的改善。

2、超级电视13年用户的续费率大概有多少?盈利模式有没有拓展?淘宝有些销售不到100元,是什么情况?

贾跃亭:虽有淘宝低价点卡的现象,但续费率仍非常好。以前点卡和电视机是分离的,所以有行业用户把点卡低价销售出去了,但我们现在准备做机卡绑定,以解决淘宝低价点卡的销售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根本解决,续费率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乐视体育的融资什么时候完成?赛事的版权购买有没有什么计划?体彩是以自营为主还是联运为主,如何进行推广?

贾跃亭:体育融资的进展还是很顺利,目前我们还是处于选择的过程中。现签term的几家公司,如果最后公布会是非常震撼的组合,拥有较多的战略资源和非常强大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对乐视体育的帮助比较大。体育版权的争夺这个问题很好,乐视体育并不用发愁,其拥有细分领域非常丰富的版权,这就是互联网产业的特征,当你具备一定的产业门槛,后续非常能难跟随。乐视体育目前累积的优势如下:a)乐视体育拥有最大量的版权;b)通过这几年的运营打造了全行业最强的运营队伍;c)乐视体育积累的全球最优秀的直播类、轮播类和点播的技术资源,其他公司和乐视的差距在一年以上;d)乐视体育的用户在高速增长。在产业化、互联网化和全球化的战略指导下,甚至可以超过整个娱乐产业加起来的空间。

体彩目前联合第三方,未来会考虑申请牌照和自营。

4、互联网金融是否有布局?有没有申请支付牌照的计划?

贾跃亭:对乐视生态来讲,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本身是乐视网发展的必然,这是毋庸置疑的。

张特:去年公告定增方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是结合中信证券的资源,探讨后续业务的可能性;第二个当乐视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用户和我们形成非常强的连接关系,不排除自己独立去探讨、设计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业务。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对外推出任何产品,也没有向任何机构申请牌照。

5、Le Par合伙人的盈利问题,他们与购买产品人做了很好的服务,也介绍了乐视很多。如果用户最后去乐视商城买,这块有没有相对的协调机制?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激励机制?

LePar合伙人就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把乐视商城和LePar融合,实现线上和线下密切的融合,形成强大的化学反应。这个现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a)在一个LePar服务的区域,如果是乐视商城带来的销售客户,LePar进行后续的服务;b)乐视商城会在未来三个月做有机改造,所有LePar都是乐视商城的载体之一。LePar和商城的定价模式有一定的差异性,所有线下是加服务费的模式,将为Lepar带来一个合理的收益。如果用户对价格非常敏感,就来乐视商城,有一定排队周期;如果对时间敏感对价格不敏感,可以选择LePar来销售。

6、每次看贾跃亭年会的观点,能够看出组织在蜕变。当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去年推出合伙人制。乐视的边界在哪里,贾跃亭的工作量是否要做减法?

贾跃亭:关于乐视生态的边界,以前也有简单的探讨:

第一个是乐视到底做什么事,必须是和乐视生态的核心诉求高度相关的产业。就是和乐视的主业产生非常强的化学反应,包括互联网的平台、互联网内容、互联网应用,以及强相关的智能硬件。其次是用户需要什么,有些面向未来的需求,别人还没有做或还没有做好,乐视就希望做先驱。对乐视来讲,凡是我们进入的产业,首先会有非常强的自信心,不会盲目进入;而我们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即使无法成功,但需要去看乐视做这件事是否推动了行业发展和进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如果这些做到,乐视的战略就已经是成功了。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想法能够顺利实现。如果不够决绝,反而是风险极大,如果全力以赴,反而风险变小。

一个正确的战略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合伙人制对我们的组织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我们2013年提出的组织变革,生态型组织是管理组织和项目组织并存,通过一年的实践,尤其我半年在海外,整个乐视的组织有非常顺利的推进。尤其是组织变革,乐视的管理上升了非常大的台阶。而目前的发展而言,由于股权融资能力不足,对乐视的发展有制肘,抗风险能力有影响。2015年股权融资是乐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战略上、组织上比较领先,如果有效解决资本问题,乐视未来三年的腾飞就会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组织架构、组织成员和组织资源解决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组织激励。以前更多的是梦想、使命感,但梦想和使命感不是全部,要合理解决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激励问题,尤其是非常复杂的生态业务,组织激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今年我们合伙人改制非常重要,非上市公司我个人拿出50%的股权送给管理层和全员。非上市公司体量已经非常之大,相信对团队积极性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未来希望大家是自觉、自发,形成密切协同的跨行业协作。

7、乐视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向其他行业和领域进行渗透,在其他战场怎么面对其他竞争者的竞争?

贾跃亭:乐视首先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变革传统产业。乐视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互联网产业公司。原来工业时代竞争是点对点的竞争,而是链条对链条、生态对生态的竞争。单点难以和链条和生态竞争。现在已经能够看到单点突破的公司非常难了。乐视看起来战线很长,希望在任何一个单点都非常专注地做好,相信会创造出来的爆发力和价值。乐视不仅仅是在低端,通过多层次的竞争,变现模式和盈利模式会有非常机动的调整,之前单点只有一条路,很难和乐视生态进行竞争。

8、海外的进展现在是什么程度?

贾跃亭: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认为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已经看到一点端倪了。现在互联网消费电子类的公司,已经在海外取得阶段的初步成功。未来全球化的市场,尤其是电子市场会是中国企业的市场。在全球化取得成功,要发挥中国企业的产业优势,就是产业融合,科技和IT的密切融合才会产生新的用户价值。乐视的模式是与众不同的,希望把乐视的领先模式快速复制到海外,也摸索出一条道路。能看到很多公司也在模仿乐视,成立文化公司或成立智能终端公司,这是很好的趋势,希望成功的模式获得更多的认可。

在欧洲会发现工业上非常先进了,令人震撼。但我也很失落,欧洲距离互联网太远了,工业4.0还是在工业领域的想法,但未来的工业升级是互联网带动的,而不是简单的智能化或简单的工业升级。到了欧洲五星级宾馆,带宽是收费的而且很慢,这也是中国企业的巨大机遇。日韩好一些,对互联网的应用有一些认识,但硬件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太难了,但最好的是美国。欧洲和日韩企业的弱点,恰恰是中国企业的优点,未来的机遇真正是中国的互联网产业。

进展就是两大业务:a)国内乐视网生态的海外复制,超级电视50寸和40寸单品也是香港的绝对第一,而且供不应求,也在和代工厂解决供货和专利问题。15年也会逐步看到乐视进入其他几个国家,包括华语区和非华语区。华语区是整个生态复制,非华语区先以终端进入,然后通过乐视云等方式切入;

b)SEE计划的拓展,已经组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互联网电子汽车的团队。团队的组建上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一点,是否能有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决定你是否能在这个市场取胜,当然要配合好的商业模式。乐视在半年到一年内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见过无数个汽车领域的顶级专家,通过乐视的生态、商业模式打动他们,通过有别于现有机制的做法,SEE计划为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产生非常大的推动力。接下来道路非常漫长,而且资本更重,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办法。

9、互联网电视牌照这块是否取得突破?股权融资如果没有时间表,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资金问题?

刘淼:现有的互联网电视牌照主要发给7家,播映牌照从总局的角度已经不会再发。内容服务牌照现在发了十几张,整个还是在广电体系内,包括乐视这一类民营公司,近期不会单独发。但牌照的拥有者和经营者是分离的,央视是牌照的拥有者,但运营者股东有腾讯、易世腾等民营公司。所以我们也会积极探讨这个方向。

张特:公司融资方面,定增的方案已经报向证监会,我们在思考一些创新的方案,例如部分子公司单独拆分做一些融资。历史上我们把致新单独融资,引入了创新工场和富士康,不仅是资金的支持,也有战略上的意义。接下来会把云计算等公司单独剥离出来进行融资。也看到股东也做一些支持,卖掉一些老股无偿借给上市公司。后续不排除与战略投资者接触,也会探讨新的融资工具。前段时间的风波影响,银行收紧了资金支持。接下来公司的经营会有缓解。

10、年初提到,乐视生态打造千亿美金的方向,整个需要多少时间,上市公司占比多少?

张特:多少时间很难清晰测算,乐视一直引领整个产业的成长,乐视布局的都是万亿市值的市场。上市公司占比也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比重很难讲。

11、贾跃亭刚才提到资金的问题,能否细分各领域的资金短缺多少?

张特:上市公司核心需要资源的分两大类,一个是互联网应用的资金投入,核心就是版权;第二大是终端上的资金短缺。前一段时间风波影响,银行信用降低有了连锁反应,已经逐渐恢复正常。未来上市公司的资金缺口,有定增不断推动、上市公司股份处置和借给上市公司、子公司不断独立融资等方式,都可以启动。体外的资金缺口没有详细测算,但吸引投资不是问题。手机业务已经是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参股,已经有投资者在接触。

12、现有牌照方的股东类似腾讯和优土,是以CP和牌照方合作,但乐视的定位不太一样?

刘淼:底线不是双方博弈的,而是国家的政策。也会谋求股权上和牌照方采取合资的方式运营牌照,用更好的产品服务用户,是双方的共鸣关系。形成合资公司大家的目是一致的。

13、小米前面提到小米是开放的,乐视是封闭的,你怎么看?

贾跃亭:乐视生态是开放的闭环,乐视云平台是中国最大的云视频平台,服务的企业数量比其他公司多很多倍。内容上、应用层面也是完全开放的,我们也会推出一个很cool的应用,也是完全开放的应用。

14、开展新项目以什么标准确定是在上市公司还是体外?注入上市是什么考虑?

张特:整体是围绕乐视的互联网基因和经营模式来经营,和上市公司存在资本上的关系,这是不排除的。用什么标准去判断:1)这个业务和上市公司关联度,早期是强关联的,是必备的环节,拆出去会有一些问题;2)早期对资金的渴求度,是否对上市公司经营有不利影响,例如拆出手机业务,考虑到前期是烧钱业务,放在体内经营会带来上市公司的大幅业绩下滑,是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不愿意看到;3)大乐视是全球的布局,有些业务是适合海外资本市场做,有些是适合国内对接。也会判断哪些适合全球市场布局,类似于超级电动车,就放到了美国,获得更现金的技术和整合更多的资源。

什么时候放到上市公司,要看政策上是否有障碍,有法律上的;还需要看是否有解决关联交易等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判断体系。

15、有没有介入更多智能终端的想法?小米生态布局的打法异同怎么看?

贾跃亭:终端的风险点是跨界,但恰好是乐视的优势。正好是跨界的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压力、动力和能力,智能终端反而是拉动乐视生态产生进入门槛的强点。

硬件和软件的创新性,空间远不像那么大了,真正的创新是产业链的整合,包括硬件、软件、平台、互联网服务的综合。但真正的创新是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打破组织边界、打破创新边界。但乐视也有MFL(Made for Lemi),利用第三方制造能力加上乐视生态的强点,产生新的产品形态。乐视生态是自营为主加上大量第三方整合,小米是第三方为主加上自营。

乐视布局三大产业:一个是以TV为主,第二个是手机为核心的可穿戴,第三个是汽车。耳机、乐小宝都是以Leie为主。

16、贾跃亭在病床上有没有什么感悟?乐视影业后续会怎么布局?

贾跃亭:应该把公司真正地公有化,合伙人化。有足够强的积极性,改变思维方式,会有无数个像我一样的人推动公司发展。靠一个人拉动,一个阶段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成为第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需要大家的力量。

乐视影业去年排名第二第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进入。但他们经营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形成真正的跨团队的协同很难做到,仅仅凭借子公司很难。第一是组织结构,第二是人才。乐视影业已经有更领先的战略,会在三四个月内发布新的战略。

17、超级汽车的布局是什么情况?是参股为主,还是考虑自建?

贾跃亭:进展前期有公布,还不适合说太多,更多是竞争策略。从技术和商业模式是非常明确的,真正有化学反应还是要依靠内生。乐视来讲应组建一个更强大的协同性强的团队。

18、做的东西和乐视传统的东西关联度越来越小,怎么平稳地把他们做好?

贾跃亭:更深层次看,关联度越来越强。因为电视、手机、汽车,对内容的关联度在下降。内容是我们早期的其中一个环节,手机和电视的内容关联度很强,视频应用是手机端的第一时长应用。年轻人中手机看视频已经非常普遍。乐视是一云多屏、多端的公司,用云积累的大数据体系,为乐视未来的整个产品的推出产生非常大的推动。做电视已经打造了极强的IT产品的研发队伍,而手机和电视产品的关联度是非常强的。

商业模式乐视早期是视频网站,逐步发展为生态系统。汽车完全可以复制我们的商业模式,有可能未来成为最大的单点。做电视时我们仅仅有互联网和内容,做手机时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如果手机成功,对汽车的成功会奠定非常强的基础。乐视生态是为乐迷打造的生态圈,关联度会越来越强。我们自有战略的特点,是用未来定义未来,再用未来定义现在。

乐视推出智能手机把握较好,两年前我们完全可以和电视同步推出,但会有较大的压力。汽车会在手机推出之后,我们对现在将有一个充分的考虑。

19、如何解决乐视电视吸引力下降的问题?用户在其他渠道分散精力,乐视怎么解决这个情况?

贾跃亭:传统电视厂商的价格下降,乐视超级电视的性价比看似有所下降。因为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用户体验足够好,我们会初步有毛利。价格和性价比不是唯一因素,最后是综合体验和综合竞争。乐视不会把硬件毛利作为收入来源,我们多元化、多层次的盈利模式,其他企业无法和乐视竞争。和其他厂商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乐视CP2C去渠道化,全流程直达用户的模式,是传统的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

视频内容越来越分众化,是视频制作的一个大的课题,就是如何把我们的内容更加分众。其实越分众,对互联网的企业越有利,传统很多电影公司市场份额在下降,传统大片越来越难做,很多反电影传统的作品大获成功,这也是发展趋势。最终电影的竞争还是内容取胜,无论是爸爸去哪儿和跑男,是营销的取胜。但未来的主流一定是高品质的内容,抓热点的分钟营销也会有空间,未来是百花齐放。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之一。

综合几个因素,超级电视的吸引力是绝对不会下降的。

北京app开发公司

魅族PK小米 各方大佬激辩2015智能生态

随着手机产业进入最后洗牌时期,2015年智能生态成为终端行业关注的新热点。

2014年对于小米来说可谓“疯狂”,这家于2011年发布首款智能手机的公司,在2014年已成长为年出货量6112万台、全球份额排名第五(IDC数据)的智能手机厂商。不过在小米高速增长背后,也面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巅峰增长期已过,小米手机销售单价快速下滑等问题。

雷军于2014年底提出的“智能生态”概念再次引发了业内激烈争论,并将小米估值从2013年8月的100亿美元拉升至2014年12月450亿美元。而小米随后与美的等企业开始的合纵连横式智能生态扩张,也引发了魅族+海尔+阿里巴巴,以及华为、TCL等企业的快速跟进。

那么,智能生态2015年会成为下一个“台风口”吗?小米+美的与魅族+海尔+阿里巴巴模式谁优谁劣?国内智能手机企业会将智能生态作为“标配”吗?《壹观察》就此与魅族、小米、海尔、华为、TCL等业内高管进行了讨论,以下为主要信息:

魅族PK小米 各方大佬激辩2015智能生态

2

  魅族与小米PK智能生态

1月28日,魅族联合海尔、阿里巴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魅族智能生态圈”发布会。无论是新品魅蓝手机,还是智能生态圈战略发布,魅族都将目标极为露骨地指向了小米。魅族副总裁李楠甚至将两大企业之争,扩展为智能生态的“共和”与“帝国”模式之战。李楠认为:“小米智能生态模式太过封闭,而美的家电做不过海尔+格力+夏普等家电联盟、金山云服务也不如阿里,因此魅族坚持的开放模式对用户最有利”。

不过小米似乎并不这样认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称:“小米智能生态并不是封闭模式,而是初期并没有太多合作伙伴认同,因此小米选择通过与合作伙伴注资或入股模式分担风险。随着小米智能生态扩展,将逐步走向开放”。

李楠对此回击称:“从手机充电器到智能手环,从智能硬件到软件应用投资,小米的扩张从来都是一个资本诱惑和品类排他的战略,这从深圳众多中小企业对小米的态度就已可以明确分辨”。

阿里云计算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文彬对《壹观察》表示,阿里云在技术端很强,但是在用户端不具备硬件能力,这是阿里选择与魅族、海尔在智能生态合作的原因。现阶段,阿里、魅族、海尔都在各自行业有自己的商业生态圈,也都希望向智能生态进行布局,因为建立一个跨多品牌、多行业、多终端,更加融合开放与互联互通的生态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海尔集团智能家电总经理李莉对《壹观察》称,海尔当年也希望通过U-Home给用户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海尔解决方案。但实践证明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甚至还要跨多个行业,因此仅靠一家企业不可能覆盖到足够多的需求,不可能让用户从体验上得到满意。

TCL通讯COO王激扬博士与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对《壹观察》强调了开放概念。王激扬认为,智能家居的未来不是用户通过手机简单远程遥控,而是必须做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智能感知,因此智能生态必须开放,容纳更多的各种行业企业才能获得爆发式发展。

  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

从目前来看,除小米和魅族外,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海尔、海信、TCL、美的家电企业,华为、酷派、联想等终端企业都纷纷布局智能生态。那么,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对于手机企业来说,没有进入智能生态就一定意味着被淘汰?

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小米判断未来的3-5年,或者10年之内,所有人使用的个人终端设备,家里的电器都将全部实现智能化,而且全部会与云计算连接。因此,智能生态的成功对于小米来说异常关键,小米战略就是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的智能设备。

魅族副总裁李楠对《壹观察》称:“智能生态一定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魅族希望汇集足够多的企业搭建一个完整生态,形成开放的统一标准,并借此获得用户体验和用户规模”。对于魅族为何在2015年智能手机规模扩张的关键一年还要去做智能生态,李楠回答称:“如果竞争对手(小米)又跑到前面去的话,规模一旦放量就会很恐怖,2015年将是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委会主席刘军对《壹观察》表示:“智能生态大趋势是一定的,联想也在积极布局和创新”。

酷派大神总裁祝芳浩对此表示,智能生态未来一定会成为互联网巨头、终端企业和家电企业争夺的焦点,酷派与360成立合资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布局智能生态。

TCL通讯COO王激扬认为,智能终端互联互通和智能家居一定是行业大势,没有进入智能生态的单终端品类将失去用户关注和市场竞争力。

  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台风口”吗?

从互联网巨头、终端和家电企业全面布局来看,智能生态将成为各方企业看好,并竞相逐鹿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吗?

小米雷军和魅族李楠都将2015年视为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而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则认为2014-2015年还是智能生态起步的一年,受行业标准和生态现状限制,不会突然爆发。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认为:“要等风来,华为荣耀2015年在智能生态方面还是以关注和尝试布局为主”。联发科总裁谢清江则对《壹观察》表示,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技术方面已经准备到位,联发科2015年将从芯片端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和穿戴设备,但从行业成熟度和用户接受度来看,2017年应该是爆发的时间节点”。

《壹观察》看来,各方判断都已将智能生态视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如何布局也就将决定各家企业未来3-5年的走势。小米模式可以迅速的集中资金、MIUI和小米手机用户,以及雷军通过资金搭建起来的“帝国”资源优势,更加有效率,回报高风险也会巨大。而由魅族+海尔+阿里巴巴倡导的开放模式可以联合更多的行业企业,在迅速容纳众多合作和用户总量的同时,也会公担风险。不过,分散的联盟也会造成执行力下降,在统一标准的制定上注定征途漫漫。

如果回顾智能手机爆发初期的2011年,同样没有人看好小米的手机模式,但最终被雷军“钻了空子”,迅速做大规模,并倒毙传统手机企业进行自我改革。那么在四年后的2015年,雷军在智能生态领域还能复制当年的发展模式吗?对于过去几年吃了“大亏”的国产终端企业来说,这次会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吗?

北京app开发公司

怎么降低苹果APP上架被拒风险?

许多小团队的ios开发完成上架过程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被苹果审核拒绝,每次重新申请花费一周甚至更久时间,经常一个版本上传成功至少花费数月时间甚至半年多,严重影响产品市场推广。

笔者在接触许多小公司苹果开发人员过程中,发现在小团队,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半路出家的ios开发新手或者工作经验最多一两年,他们上架的产品可能最多就一两个。开发过程中许多该注意的没注意,导致后续上架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而被拒绝。我了解到的被拒理由有程序奔溃,产品图标与苹果logo太像,隐私协议缺少等乱七八糟一堆原因。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与小团队苹果开发测试流程相关。许多小团队产品上架之前流程是:

上述流程可能是目前许多小团队开发ios产品常用的流程手段,与小团队人员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相关,但上述流程存在几个漏洞问题。

1、 开发人员不了解甚至不关心苹果的许多条款协议,只是简单实现功能,这是在无视苹果审核那么多年辛辛苦苦制定出来的条款协议;

2、 测试人员往往都是公司的业余测试人员,不了解苹果的条款协议,开发人员也没有明确告知,这又在苹果审核人员胸口插刀呀;

苹果的条款协议有几十页,一条条细细看下来确实很累,也很难记住。不过苹果商店做了那么多年,又那么多先烈和先驱贡献了那么多的经验,细细去看发现大家死的理由很相似。

主要有程序奔溃、数据不真实、UI设计、隐私保护等几大点(具体可以百度搜索苹果被拒原因,基本上差不多那么几种原因)。

如何避免上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绝呢?其实只要在上述流程中加两个两个步骤,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产品上架被拒风险。

没错,培训!那些被拒的原因,你上网搜索后发现其他人员也经常遇到,要是把事后了解放到事前,那么被拒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后面附上常见的被拒原因(各位百度搜索可能更详细)

1、程序有bug,程序不能启动,或者中途退出。2、绕过苹果的付费渠道;3、图标不能点击4、侵犯别人的权利;5、有不良信息;6、诱导用户;7、不要把苹果拉下水(搞活动什么要声明与苹果无关)8、UI方面问题;9、弱智错误

车联网应该包括车载系统和APP

沃尔沃汽车于7月2日在中国正式发布Sensus创新科技子品牌及相应的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这个系统已搭载于2015款S60L、2015款V40、XC60、V60及60系R-Design等车型,其功能包括移动互联、服务、娱乐、导航、便捷控制。

沃尔沃Sensus平台联合了爱立信、百度、高德、豆瓣、博泰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实现了概念与功能的对接,开发出一套独树一帜的智能生态体系。沃尔沃还宣布将以Sensus作为开启未来互联世界的窗口,借助云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等科技优势,构建智能化汽车生态系统和安全。

 

在《车联网—-决战第四屏》中认为,互联网的节点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等,移动互联的节点是手机,操作系统是iOS、Android、WP等,每个节点可以互联互通。但是车联网现在的节点是各自为战,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另外,微软希望车联网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现在看来,车联网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

从Sensus系统看,车联网应该包括两个分系统,即车载的服务系统和手机APP服务系统。沃尔沃汽车与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达成合作联盟,Sensus系统除了可以提供沃尔沃自主研发的APP外,还可以与苹果及安卓目前这两大应用最广泛的智能手机平台以“映射”的方式进行互联互通。同时,沃尔沃汽车也针对中国用户专门提供了如百度、豆瓣和蜻蜓FM这样最为中国用户熟知的App,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沃尔沃APP可以实现汽车的部分遥控功能。

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主要提供车辆维修保养信息共享和服务预约功能,也可以提供导航、娱乐、天气、搜索、邮件等功能。

什么样的O2O产品能满足用户和商家的需求

与其说什么样的O2O产品,不如说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我们本地的用户的需求以及商家的需求,并且能让用户与商家连接起来。

1、本地O2O产品的几种类型之我见

我认为现在的本地化O2O产品可以分为4种类型:入口型、平台型、垂直型、本地社交媒体型

①入口型:我们知道PC上网的入口是百度、购物是淘宝、社交是QQ之类,他们分别连接了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人,在本地,如何利用移动端链接人和本地服务的入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人在移动端的入口需求有,社交需求(微信)、信息需求(浏览器、今日头条等)、购物需求(淘宝、京东等)、wifi需求(商用wifi等)。

②平台型:基本大公司都想做平台型的产品,因为平台型的产品大气、复制简单、容易受投资者亲赖,但是本地

服务行业受地方约束太厉害,而且每个地方可能的文化都不一样,这样也需要更强的地推能力。所以平台型的O2O产品目前还没有做的特别好的。平台型的产品如:团购、淘点点、大众点评、58同城之类。

③垂直型:因为本地化的特性,平台型的产品很难覆盖,也很难扑捉到每个行业的特性和需求,所以垂直型的产品应运而生,很多小团队会选择垂直型的产品进入市场。选择一个行业的产品深耕,这也是我本人看好的方向,因为只有深入到行业里才能更好的了解用户及商家的需求,才能服务好。因为O2O是一个非常需要服务的行业,因为服务是很难标准化的。现在也有很多垂直型的O2O产品获得的小成功:如饿了么、阿姨帮、到喜啦、打车应用、叮咚小区等。

④本地社交媒体型:之所以我把这个也列为本地O2O产品的类型,是因为本地社区的舆论导向对本地消费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如著名的本地社区篱笆网、19楼以及地宝网等。虽然他们目前还没有单独的O2O产品去解决本地用户的需求,但是以他们的社区媒体属性,利用活动、新闻导向影响消费者或带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也能获得一杯羹,而且本地网站也在积极探索利用O2O产品结合本地社区的模式来进军。如19楼的好店、南昌圈圈网的南昌找好店等。

2、产品需要满足什么特性才能有市场?

O2O要颠覆的并不是商家本身,而是商家的某一个低效率环节,利用用户与商家的信息不对称,让用户能更快的知道,缩短靠自然增长带来新客的时间。

①解决需求或痛点:比如团购能解决商家的客源问题、打车应用能解决用户打不到车的问题、婚嫁APP能解决用户定婚宴酒席的问题。

②高频次或低频次:这个就需要分情况了,消费频次高的且单价低的需要高频次,如美食、家政等。像一些低频次的也不一定没有市场,如装修、婚宴这些可能只需要使用一次的,但是能解决问题的也可以。

③性价比高:使用这个产品能为我省时间或者省钱、或者能帮我更好的决策 这就是一种成功。

④标准化门槛低:很多本地商家的互联网程度不高,让他们学习互联网的成本很高,所以做出容易上手且进入门槛低的产品才能获得商家的支持

3、为什么很多O2O产品做不起来?

我觉得一个是心太大,比如大公司想做平台,如淘宝想把B2C复制到O2O上,却不知道O2O本地化属性重,很难用一个平台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又不屑于去做地推,所以淘宝O2O没做起来。在这点上团购网站就做的更接地气了。像一些小而美的产品其实做的也不错,昨天安装了一个叮咚小区,就是以小区做为基点的O2O。为小区的人民先提供基础服务,如停水停电公告、家政等实用信息,再扩展的到小区附近的优惠、美食等。我觉得这个就很踏实,不浮夸。

让应用在App Store中出人头地的12种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再好的产品若是没有个天王天后的代言,就会很快地被大家遗忘在角落里。相应的,在App Store中讨生活的应用程序也一样,如果不对其进行推广宣传,也许连被遗忘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根本就没人记住过它。所以,当你闯过应用的开发、设计以及审批等一系列关口时,要铭记,对它进行推广也是相当重要的。

1. 告诉你现有的观众关于你的应用

如果你还不知道你现有的观众有哪些,那么这恰好是一次研究的机会,让你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其实向大家介绍应用信息的方式很多,一是,在自己的网站主页上展现这一作品,并添加一个明确的“在App Store上下载”的按钮;二是,如果你有博客或者新闻版面,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发表一篇展示应用的文章,当然,最好带有应用的截图、特色介绍和尽可能多的炫酷细节描述;三是,实施社交战略,不过要记住一点,如今大家接触社交网络大多使用的是手机。如果你已经获得了那些对你内容感兴趣的客户或订阅者的邮件列表,最好的做法是,使用给他们发简讯的方式来告知应用信息。

2. SEO和关键字研究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寻找应用时,几乎不会使用应用的全称来进行搜索。通常使用类似“拼图游戏”、“文档阅读器”和“心率”等关键字查询。这意味着,你不得不做好关键词的研究,就像网站或广告的搜索一样,在App Store里用相应关键字来描述应用的标题和介绍。

对于如何更好的策划你的SEO和关键词的研究,具体方法点一下吧。

3. 在应用网站上分享

利用与应用相关的论坛、评论网站、新闻网站和博客等来提升应用的活跃度,参与对话、评论文章和请求评论你的应用等方式。

这里有一些很好的网站,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开始:

 

  • iPhoneApplicationList
  • AppAdvice
  • 148Apps
  • MacWorld
  • TheiPhoneAppReview
  • AppSpy

 

4. 线上与线下公关

如果你有公关专家和你一起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会帮你关注这一部分。线上公关会为你搜集你所在行业及技术领域的那些领头网站,为以后的推广助力。而线下公关的作为则是取决于你的目标用户及他们的所在行业。如果了解用户喜爱阅读的杂志,可以考虑使用二维码的方式将你的应用广告投入其中。如果你没有一个公关或相应的预算的话,这些操作就只能自己去实施。

5. 优惠码

你可以为你的每个应用版本请求100个优惠码。要明智的使用这些,不要一次性的进行请求,除非你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关于使用,优惠码会在几周后过期并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通过优惠码下载应用的用户不能对其进行打分和评论。

一些公司会在Twitter上发布一些优惠码,让他们的追随者去吸引那些还未使用过的人;而其他的公司则会将优惠码赋予博客或新闻工作者来获得相关评论。

关于如何兑换优惠码,你可以进入Apple开发者网站来了解。

6. 广告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预算,在应用上线几个月之前,你就应该着手设计策略。在一些经常出现应用消息的网站做广告,并在大众经常闲逛的地方赞助发表文章,以及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的高推广性的优势。

7. 分享视频

如果你没有打造高大上视频的预算,也不要惊慌,你仍然可以创建自己的视频区展示如何使用应用。若效果不错,你可以将其上传到一些大型的视频网站上,以最小费用来快速而又有效的传达应用信息。

8. 本地化应用程序

当你的应用不仅仅在一个国家使用时,要确保可以高质量的翻译你的标题及描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App Store,在其中,你高质量描述的应用完全可以在那些被翻译的各种坑爹的应用中脱颖而出,要抓住每个可以制胜的机会。

9. 让它更易分享

用户的分享对于应用来说也是一种宣传,所以要确保你的应用能够很容易的进行共享。那如何更好的达到效果?一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对那些分享应用的用户实施相应的奖励。二是,用户操作游戏结束后,可以让用户将分数分享到一些社交网站上,当然这不是强制性的,在晒分数之前要询问用户是否执行这一操作。

10. 合作

寻找一些吸引观众的应用,但要与你不构成竞争,将你应用的推广广告置入其中。其实,这一情况大多是来自同一开发者的内部交叉推广,不过也存在在应用中显示其他家应用广告的现象。所以,要学会交叉推广,学会相互合作,尽量增加应用的曝光度。

11. 建立网站

在应用上线前几个星期,创建一个专为展示和推广应用的网站。在上线之前,收集那些活跃度高的用户的邮件信息给予奖励(例如:奖励优惠码)。

一旦应用上线,就应该将主页更改为最简洁的设计风格,使用明确的“在App Store上下载”按钮引领用户去操作,类似Instagram或Pheed这两强大示例。

12. 尽全力投入

在制作应用时要竭尽全力,不要偷工减料。一个好的应用应该拥有强大的功能、精美的设计,最好的宣传就是一个好的口碑,这样你的应用就能在App Store中出人头地。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对待用户,你会发现,用户对于应用的小bug的宽容度要比糟糕的服务大的多。

APP上线前,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产品部分:想一想APP的承载够不够,是否要做压力测试?
上架后,会迎来第一波用户,如何保证你APP的正常运行?将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我们遇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游戏APP上架后,第一天就有3万次真实激活,但就在当天晚些,出现几百个差评,几乎都是说:“登陆慢、运行慢、垃圾游戏”这样的评论,第二天只好主动下架调整。

移动互联网,特别是APP store的世界,天天都在上演着一夜成名的故事,如果你不想在第一天就倒下的话,花点时间做压力测试吧。

二、市场部分:
1. 想一下如何收集用户反馈,以及如何处理。
如果你不是游戏等需要做压力测试的APP,那你就需要把重点放在运营上了,APP上架后,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方案你应该考虑好,而不是第二天上班后,看到评论情况再拍脑袋解决。例如:
安排哪个同事来盯评论?盯多少条?盯到几点?
如果前10个都打分低于4星怎么办?
如果出现3个类似的差评在说产品的某个BUG,是否立刻下架?如果不立刻下架,那要看到多少个类似差评再下架?
另外,建立个产品QQ群,收集用户反馈吧,加QQ群送点小东西啥的,还是很凑效的方式。

2. 上架后第一波的推广计划,最少安排一周工作计划
APP上架第一周是对APP store排名是最有利的时间段,这段时间要做哪些推广工作?最简单的几项免费推广还是要安排的:
论坛怎么发?微博怎么发?QQ群怎么推?现有用户数据怎么推?

3. APP上架具体时间的考虑
新闻等资讯类的,应该在星期一上架比较好。娱乐游戏类APP,在周五上架比较好。具体几点,就看各位对定位用户的了解程度了。

三、售后部分:客服准备好了吗?最少准备一套客服话术和充值教程
本人见证的一个真实案例,就在2个月前上线的一款老虎机游戏,上架后收到热捧,不到一周进入APP store排名前十。因为内置了消费功能,但当时因为只留了一个客服QQ,这个QQ还不是企业QQ,当一天连续不断的有人加这个QQ,这个QQ根本无法提供有质量的客服服务,结果可想而知,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全公司都去做客服了,但最让人遗憾的是用户都是来问“我不会充值,怎么买金币?”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游戏,一个受欢迎的游戏,如果当时挂的是企业QQ,并且做好了相应的话术和准备工作,至少当天充值金额能提高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