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购物在用户体验上如何突围?

产品货不对版?尺寸大了?我们在网购的时候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网购回来的商品货不对板、尺寸不合适都是常有的事情,卖家认账还好,换货起来还比较容易,不认的话,什么心情也被这破坏了。如果在网购之前能可以体验到产品的话,那确实是为顾客带来不少的方便。这真的可以实现吗?最近,在朋友圈发现一条这样的信息,“某商店里面的商品均带有二维码,顾客可以直接扫二维码付款,现场提货,也可以先放入购物车,回家下单,快递送货上门。”这是一种线下实体向移动设备转移的趋势,也就是实体购物移动化。

这种购物移动化多数都是自己的店铺,主要以商场、商店、百货为主,它利用“全渠道零售思维”将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对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购物服务。此时此刻的实体店,就相当于一个产品体验店,无论是先在网上看好产品,然后到实体店体验产品,还是先体验产品,再付款提货,整个过程都在环绕着体验在进行,缺少了体验这一块,就跟传统的网购无异。所以,实体如果想在购物移动化上有所作为,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疆土,服务要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什么才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都离不开产品跟服务,我认为好的产品跟服务,必须是理性与感性兼备,直戳人性的,难道不是吗?只有不断满足人性的多层次的生理跟情感需求,才能把握用户,拥有发言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中国人做事情,喜欢扎堆、喜欢跟风,众筹平台就是一个好例子,点名时间、酷望网兴起,随后就跟风诞生一大批众筹平台。随着微信的兴起,购物移动化的流行,接下来会有更多微信卖家演变成实体店的拥有者,也有更多的实体店打通端口,接驳微信。如此的话,竞争压力变大,作为实体如何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把握市场呢?

先有粉丝

新生事物的机遇与挑战往往都是相生相伴的,移动购物虽然可以体验到产品,轻易地获取产品信息,但跟传统的网购平台相比,优势还不是很明显。现在是粉丝经济的年代,有粉丝就有经济,对于移动购物来讲,再好的服务,也需要用户粉丝的来体验。如何吸收粉丝?在利用微博、微信宣传的时候,必要传播有价值、有水平的内容,千万不要在网上随便找一遍资讯在发到微博微信上,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掉粉。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微信微博作为购物移动化,传播内容的重要手段,必须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内容,向粉丝普及产品概念、产品价值,只有让粉丝在你的产品中找到归属感,认同你的产品价值,才能获得粉丝高忠诚度的信任。

粉丝互动

所谓众口难调,要同时满足每一粉丝的需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必须要随时跟上用户粉丝的需求。利用微博微信与粉丝保持互动,让用户全程参与到产品与服务的体验过程中,进而了解用户的体验需要,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对产品服务不断做出调整。利用微信微博的等社交工具,对品牌里面的用户,进行投票活动、促销活动、产品体验活动,或者是邀请粉丝参与产品策划、促销、定价等,然后把用户带到实体店去,让用户享受实体提供的产品服务。

合理的营销

购物移动化,有粉丝互动还不够,还需要合理的营销,软硬兼施,才能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里的营销是指体验营销,好的体验营销不但可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感官参与,同时使得产品服务得到优化跟提升。类似体验沙龙、讲座、主题会交流会这些体验手段都可以去尝试,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产品、体验到服务,然后对品牌价值产品认同,另外通过体验营销而获得的粉丝具有较高的忠诚度。

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年代还是互联网年代都离不开营销,再好的品牌也需要营销。购物移动贵在体验,缺失体验,便成了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移动购物需专注体验,在营销中注重体验,利用体验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综合的服务,从而构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酒类O2O终端渠道服务或成关键

酒仙网、1919、中酒网、上海酒交所、酒企等都在探讨O2O,朋友见面、行业论坛等避不开这个话题。就连自媒体酒业家也举办O2O沙龙,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谋划酒类O2O的1919酒类直供近日来受到各大企业和平台商的青睐。目前已与新希望、也买酒以及大众酒评等线上线下企业“打包”签约,并宣布开放加盟。而做电商起家的酒仙网,宣布左手B2C,右手则是O2O,希望通过“酒快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销售与配送。

有业内酒类企业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O2O关键是服务,而酒类销售中鲜少有服务性内容,除了葡萄酒。葡萄酒线下销售有体验馆,但去体验馆享受葡萄酒方面的服务还未成流行。

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辉认为,目前,酒类销售的实体销售系统完善,线上销售会对线下产生巨大冲击。酒品线上销售主要还是以B2C为主。白酒由于价格原因,现在大量向电商渠道进军,但线上线下的价格如何平衡仍然是个问题。而国产葡萄酒的性价比不够高,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别不足以吸引消费者。

电商品牌化营销专家张爱卫认为,并不是简单地线下有店线上也有店就算是做O2O,线上和线下必须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时才算O2O。O2O的本质是服务,相比价格的优惠,用户更希望得到便利、优质的服务。他认为,O2O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但是现在不成熟,我的理解是如果你的线上帮助到了线下或者线下帮助到了线上,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或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那么暂且就算是O2O。

此外,5月18日,洛阳杜康与四川1919酒类直供签署合作协议,正式结为河南白酒市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三年合作总金额高达2.14亿元,创下河南白酒企业与渠道商的合作金额之最。

记者注意到,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作为杜康的三大系列主推产品,酒祖杜康、中华杜康、绵柔杜康等将进入1919酒类直供线上电商,以及线下渠道的全国门店销售,并且在每个系列主销产品基础上,为后者量身开发允许结合市场情况自主定价的专属产品。也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何从】  酒类电商O2O争夺战将会越演越烈

晋育锋对记者表示,O2O之战说明进一步加剧的酒类电商竞争已然从线上的抢夺流量蔓延至线下争夺优质终端店。

而大有“集体”O2O之势的酒类电商也并非没有道理。在晋育锋看来,酒类电商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讲究的是颠覆,新模式取代旧模式,所以作为互联网类的企业必须时刻在消费者面前显示出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

重要的是,O2O在酒类行业之外已然有比较成熟的模式、成功的案例,加上1919以及后来中酒网的不俗表现,所以酒类电商都想尝试一下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情;与此同时,酒类电商平台受限于物流、仓储甚至相对匮乏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盈利的不多。

更难的是黏住所谓忠诚的消费者,过去酒仙网、也买网、九口袋等酒类电商平台不断通过微博、网站等做推广活动培养了大批的网络消费者。而如果通过线下店的消费者引流到线上,或者线上的消费者引流到线下店都相对容易,而从线上再次引流到线上则相对困难,所以这种模式则更容易黏住消费者,如此一来酒类电商集体趋向于O2O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看似春光无限好的酒类O2O,做起来却并非顺风顺水。“不仅是双线操作,更重要的是效率。”而中酒网在相关采访中提及,其眼下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

“如果将酒类电商纷纷O2O看做是酒类电商的转型,那根本原因还是行业大环境所致。”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整个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肯定会给酒类电商带来压力,因为2013年行业对酒类电商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处在互联网技术时代,对传统的商业形态是促进、改良、抑或升级都是必然要发生的。所以,O2O发生,那是势在必行、不可回避的课题。至于争斗,目前还停留在隔空喊话阶段,但真正的竞争很快就会来临。

酒仙网的相关人士也表示,O2O是当前大势所趋,酒仙网进军O2O是顺势而为,也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做出的决策。“在我们看来,酒类O2O电商之间并不存在利害关系,虽然都叫O2O,但各家经营模式并不尽相同,可以和谐共存”

揭秘一款App的开发成本是多少?-北京App开发公司亿点时代

App为什么这么火,App开发工程师大概的薪资又是多少?实际开发一个App大概要多少钱呢?如果有人确实有开发App的需求,而且预算非常有限,还有其他办法吗?
北京App开发公司亿点时代开发App需要多少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互联网创业,点子从来都有不少,但真正能做出来就是考验真本事了。创业者通常除了迷茫从哪里找到资金外,对开发成本无法估计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刚好一定程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专门访谈了一位做了多年外包App开发的兄弟,希望他专业的知识能让大家对App开发成本有更清晰的认识。

(Q为我的问题,A为他的回答)

Q:App为什么这么火,App开发工程师大概的薪资又是多少?

A:APP的创富神话远远超过当年的网站,不少APP一夜成名,像最近又很火的“魔漫相机”,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都是各位好友的趣味形象。中国市场有 个特点,什么生意好做,大家就开始扎堆。应该说,国内APP最火的时候应该是在2011年底到2013年初。那个时候,不少“土豪”们争相投资各种APP 或APP开发团队,那个时候,好几个大老板都有意向投资入股甚至收购我们公司,也有投资项目的,我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了一个游戏化社交软件的合作。 这是资本市场的背景,另外,那段时间也是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时候,因此开发苹果版APP是最热门的需求,因此也催生了一批IOS开发工程师。大学里基本没 有教授这门技能,也鲜有相关的培训机构,大部分的工程师都是靠自学成长。但是苹果系统的封闭性导致了学习IOS开发的成本比安卓的要高很多,至少手头要有 一台能装有苹果系统的电脑,还要有一个苹果手机或平板做测试,申请一个开发者账号也需要好几百块,这些加起来都将近一万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因 此,懂IOS开发的人也就少了。在这种求大于供的情况下,IOS开发工程师的薪酬像泡泡一样越吹越大,最疯狂的时候,一个稍微懂点IOS的程序员就能要个 7、8千的月薪,编出来的软件基本用不了,因为经验完全不足。一方面资本的推高,另一方开发成本的高企,直接导致了APP开发的费用水涨船高。安卓APP 因为本身采用的是JAVA语言,又是开放系统,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相继开设了课程,大量的流水线式的产出安卓开发工程师,但这并不导致开发成本的降低, 反而,因为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家对安卓系统的大力改造和发展,安卓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旺盛,所以工程师的薪酬并不比IOS的低很多。

Q:也就是说,1是中国人做事喜欢扎堆,见什么火就跟什么,催生市场需求量很大;2是App开发基本无材料成本,主要还是来自人力成本,那实际开发一个App大概要多少钱呢?

A:如果真正想做一款好的APP,那就得考虑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各做一个APP,同时选择一个好的开发团队,这个很重要,因为差的团队 做出来的产品基本会有很多问题。一个好的APP项目至少需要一个项目经理、一个UI设计师,一个IOS开发工程师和一个安卓开发工程师,另外如果需要后台 数据交互的,还需要一个后台开发工程师,正规的话还需要一个测试工程师。这些人员的月薪加上来已经超过4、5万人民币了,对于简单的APP,设计、开发加 上测试的时间大概需要6到8周,复杂一些的需要8到12周。这样算下来,一个简单APP的开发费用就需要6~10万,稍微复杂些的需要10~15万,这里 包括两个版本的APP。当然这个范围不是很确切的,有些难度较大的或者前后台复杂程度高的系统,价格也会更高。特别是做游戏的,成本可能会是这个估算的好 几倍。

Q:如果有人确实有开发App的需求,而且预算非常有限,还有其他办法吗?

A:我们有句古话:一分钱一分货,现在市场上确实也有一些小工作室,两三个人组成,UI设计、产品经理、IOS、Android和后台开发都肩负在 这两三个人身上,他们可以加班加点把项目赶出来,这样的成本可以省下至少三分之一。但需要清楚的是,这种工作室开发出来的APP质量不高,潜伏问题比较 多,如果只是用来演示或交作业的,他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还想再省点钱,可以找些兼职的人来做,兼职的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如果对开发的时间要求不 高,正常只需要一个月的开发时间对于兼职来说,延长一倍的时间是很正常的。

此外,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现在已经有一些平台开发出一些模板,只要从后台把一些基本信息换掉,也可以换套皮肤,更出色的甚至可以更换一些交互效果, 这种模式下,就不是按照人力成本计算的,而是按照产品售价计算的,这些模板目前的费用是1~3万不等,比独立开发可以省出至少一半的费用。但缺点在于只能 基于他们原有的模板进行使用,而且有可能是按年付费的。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开发APP的成本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这跟当年网站刚出现的时候类似,只有等市场慢慢普及开来,人力成本的泡沫缩小,市场供需的平 衡,费用就能降下来了。今年年初后,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百度轻APP概念的推出,WebApp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各种微信营销培训大会在各地遍地开 花,成千上万的企业被电话邀约参加这些培训大会,并被推荐建立各种微应用、微商城等WebAPP。这些WebAPP被依附在微信的公众平台上,最大的好处 就是能利用微信的传播途径进行快速推广。做一个定制WebAPP的费用大概是在几千元,如果是选用商家的模板,市场上最便宜的已经有几百元的了。关于这些 WebAPP,说实话,其实就是手机网站,开发这类产品的工程师只需要原来懂网页设计开发的人就可以,而这类人早些年已经被市场逼成了IT界的民工,太多 太多了。因此WebAPP的成本就低得多。

过期资料攒出高考复习APP

高考年年有变化 死记硬背不利于考试

今天上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语文学科负责人王乃亮表示,高考提纲每年都会有变化,如果APP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没有相应变化,将会对学生考试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今年高考改革中,语文考试有一个变化,就是朝着灵活性方向改变,如果还按以往那样准备一些‘答题公式’,学生很有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答题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答题。”王乃亮说。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主任邓杨则表示,学生临考前再去看高考APP,反映了“病急乱投医”和侥幸心理,建议学生还是要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能乱了套。

移动电商真的不是那么好玩的

新浪微博流量与电商无关

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的新闻属性也没褪掉,似乎新浪也放弃了褪掉的信心,早已改口宣布要做社会化媒体平台。但披着社会化外衣的平台依然是新闻属性,而新闻属性的最大特点就是流量的不可控性。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浪微博用户,上微博第一目的为看最新新闻以及八卦段子,流量虽大但很难导入店家的“微卖”中。而店家在做导入流量工程会陷入段子与转化率的双重压力之下,做段子、心灵鸡汤吸引流量,但用户很可能读完段子不是去默默购物而是拍屁股走人,如此尴尬也是新浪微博特色了。而如果采用营销大号转发找流量的方式,那么费用以及转化率真的只能呵呵了。在营销大号转发上千,业内专家三千起,明星动辄数万的费用之下,如果用这种办法,电商运营者真的要疯了。

新浪微博其实想用巨大流量再造淘宝模式,但淘宝天生的电商基因却不是媒体流量可以摆平的。而新浪微博接下来也会继续用流量以及粉丝量为胡萝卜大卖自己的粉丝通、粉丝头条等商业化服务,但僵尸粉遍布的新浪微博还会再相信粉丝数量的真伪吗?换句话说,新浪微博粉丝通如果通到僵尸粉或者沉睡账号那里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新浪微博账号活跃度的走低,很难使微博成为粉丝或者用户管理平台,而如果缺失用户管理,那么新浪微博的电商与传统电商就没有本质区别,就不要在公关稿件中加入那么多移动电商概念。

移动电商的盘子是很大,移动支付的数据也很怕人,新浪微博的流量很大甚至新绑定淘宝账号的都超过2300万,但这些跟充满僵尸粉、媒体属性的新浪微博又有多大关系呢?

新浪微博做电商阿里的缓兵之计

今年春节后,移动互联网的争论愈加激烈。阿里系和腾讯系双方争斗最为激烈,可谓好戏连连。相比腾讯的微信,阿里移动端发力较晚,春节后才理清思路慢慢夺得主动权。

阿里移动端产品线够多,加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单独又很难有跟微信抗衡。腾讯用微信连连向阿里挑衅,并欲用微信小店直接抄淘宝的后路,鼓动C店离开淘宝去微信开店。虽然微信商城短时间内很难动得了淘宝的根本,但为稳定军心阿里是要做出些安抚店家的事情。

微博当然是不错选择。有号称的海量流量再加上与支付宝内核的微博支付,又是完美的购物闭环。此次降低微博支付门槛也正是为了吸引淘宝C店入驻,一来稳定C店店家的心,将微信带来的不安定因素降到最低,二来可为阿里对微信的大反击赢得时间(秘密武器已有,铁哥今后会分享)。

不难发现,微博做电商最大利益者正是阿里巴巴。而新浪微博除了换回微博电商概念其他几无所获。而当阿里巴巴大反击之时,新浪微博的电商使命也就完成,自然也就到了被阿里抛弃的那天。

新浪微博做电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也看到新浪微博除了自身媒体平台之外,其他产品几乎都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微博会员、微群、微博游戏……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乱,乱到我们都不知道新浪微博要干什么?仿佛什么火什么概念火新浪微博就会做什么,却忘了自己的出身,自己能做什么。此次电商与过去失败无本质区别,除了受到阿里的威逼利诱,新浪微博自身也不甘心手握流量赚不到的悲催处境。而来回折腾几回,用户就丢失殆尽了。

新浪微博目前要做的是减法,减掉杂乱无章的冗余功能,减掉团队尤其高管心中急于变现的急功近利心理,沉下心来做好本分工作,这或许才是新浪微博目前最适合做的。

移动搜索激发长尾App开发者转型

日前,百度发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洞察并指出移动互联网在用户属性、用户行为、应用分发下载、应用使用、移动搜索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态势。

事实上,各类应用的存在是移动互联网竞争和发展的基础,然而这些应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一致待遇,“二八原则“与”马太效应“正在加剧上演。
低频

Native App应用发展放缓,生存不易

百度Q3移动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Android日活跃用户达到2.7亿,用户每天人均使用时长突破150分钟;生活娱乐工具、视频、浏览器等高频或入口级应用受到用户青睐,腾讯、百度等巨头公司产品在安装量和日活跃用户量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与高频和入口型Native App应用良好的发展状况相比,大部分中长尾应用的生存环境却在持续恶化。虽然每个用户手机里的安装应用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7个,但是,用户每天使用的应用数量却同比减少了1.3个。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Native APP头部效应的加剧进一步蚕食着众多中长尾应用的生存空间。

今年年初,应用开发者黄峻的一篇题为《个人手机游戏开发者之死》曾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文章指出独立开发者遇到的困境已经危及生存,更勿论谈梦想的资本。因为应用商店分发模式的根本性缺陷在于:99.9%的中长尾应用下载量仅仅占到总下载量的30%,即使长尾App开发者花大价钱通过各种推广渠道到达用户,获得安装,后续使用率也很低,沦为“使用一次郎”,安装即死。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发渠道,大量的应用被埋没,用户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也就是说应用开发者和用户需求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通道,还存在着一种“暗黑“状态。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生存态势,使广大应用开发者迫切的寻求新发展路径。这也就可以理解,当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李明远在MDCC 2013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百度轻应用平台将于2013年12月全部开放时,整个行业一片沸腾的状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移动搜索+轻应用”建立新分发规则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报告称,2013年第三季度,百度系分发平台以40.6%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遥遥领先其他分发平台。应该说这既源于百度系旗下百度手机助手、91助手及安卓市场的应用商店分发模式,也依赖于“移动搜索+轻应用”的全新分发模式,即借助百度移动搜索带来的强大用户和流量需求分发能力,更好的满足更多低频和长尾应用的分发,实现应用的高价值变现,从而与传统应用商店模式互补,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报告显示大部分游戏类与生活娱乐工具以及生活服务类低频应用,由于极低的下载量和打开率,更适合以轻应用的形态依附于移动搜索、浏览器等平台型应用而存在,基于移动搜索的轻应用分发模式,将“应用找用户”转变为“用户找应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应用商店分发规则带来的“暗黑“状态,而且可以有效改善中长尾低频应用开发者的生存环境。尤其是随着Android用户成熟度提高,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轻应用”分发模式,将成为低频应用的最佳出路。

轻应用反向拉动移动搜索快速提升

报告也指出用户对于生活服务、教育、健康保健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大量轻应用为百度带来了更好的移动搜索使用体验,满足了“即搜即用”的需求,用户将移动搜索作为线上和线下生活服务入口的趋势也越来越强。与普通手机用户相比订阅了轻应用的用户在使用时长和启动频次上增长高达12%。

在百度公司CEO李彦宏看来,“百度移动应用分发在未来的格局中兼具入口建设与发展支撑的双重要义。“而目前,手机百度客户端高达4亿的用户量和超过80%的移动搜索市场份额也将为百度在移动端开放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提供强大的平台、入口基础。这也意味着百度移动搜索已经开始更加全面、精准地承载了用户对低频和长尾APP的需求,而手机百度客户端也将成为承载轻应用的最大容器。

说到底,轻应用分发还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移动互联网行业里的弱小者想取得好的发展靠单打独斗是要不得的,看准局势、择良木而栖充分利用巨头的力量才是王道,而巨头们也可据此继续开疆拓土、巩固自身实力,对用户来说,改变应用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暗黑”状态无疑能为自身带来更好的服务,百度开放“轻应用“将是对用户、开发者、百度自身的多赢之路。

企业需要开发自己的APP吗?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说在APP刚开始出来的时候还并不受到大多数企业的欢迎,那么,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特别是传统企业遭遇到新时代的企业痛处之后,APP对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所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痛处,即顾客难留住,渠道难掌握,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利润难保证。而传统企业 “痛处”与其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在前几年“阿里”电子商务大热的时候,传统企业和品牌的线下生意遭遇“围堵”,而各企业刚刚学会B2C,手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热潮便不期而遇。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突破6万亿,增长速率达到380.3%。移动网购在整体网购中的交易规模占比呈增大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移动购物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00万亿。以上数据还仅仅只是通过直接在线移动下单产生的数额,不包括通过品牌展示等产生的后续消费和线下业绩。
正是因为这样一块巨大的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品牌对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表示出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APP“自媒体平台”。传统的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也纷纷建立了APP,以应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变化。
综上所述,对企业而言APP已经是大势所趋。要想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致掉队,企业唯有是适应它,而不是墨守成规。

移动app助力品牌连锁企业移动互联网服务

以酒店、餐饮业为主的品牌连锁企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竞争压力。

如果说20世纪是品牌连锁企业黄金期的话,进入21世界的头一个十年,品牌连锁企业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于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的觉醒。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连锁品牌意识到了传统营销方式无法为自身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了,一场营销方式的改革在该领域悄悄开始。

与此同时,一场生活方式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就是智能手机对生活方式的颠覆性革命,通过手机中的APP应用进行支付、购物、查看周围的餐馆和酒店成为人们新的习惯。调查显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改变着我国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家中(66%)、旅途中(59%)、乘坐交通工具中(52%)、餐厅(38%)及商场(30%)是使用最频繁的地方,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里安装的APP平均数量为15个,付费的应用程序平均数量为6个。每三人中有两人计划使用更多的应用程序,该比例(66%)为全球第二高。

品牌连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APP商业应用带来的商机和危机——商机体现于在移动互联网大趋势下,企业可以通过推出APP应用与潜在目标消费者靠的更近;危机则来自于其开发APP需要投入的人力、技术和维护成本,而这些因素正是品牌连锁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快速建立自身企业的APP平台来应对传统营销方式的挑战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面对APP开发的人力、技术和维护成本的投入难题,第三方专业APP开发服务商开始成为品牌连锁企业关注的焦点。以国内领先的企业移动应用服务商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推出专门为连锁类企业量身定制的企业移动应用解决方案,提供位置查询服务、分店信息展示、重点推荐展示等针对品牌连锁企业市场需求的相应功能。消费者通过进入企业App客户端可快速查询周边或任意指定地点附近的连锁分店,查询结果可以地图模式和列表模式显示出来。品牌连锁企业通过App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介绍、分店概览、用户评价、总店或分店的优惠活动等信息以及收藏分店、微博分享、问答、消息等功能不仅让品牌连锁企业服务更加贴心,同时也使企业品牌形象及服务质量得到又一波提升和塑造。

相比传统的“主动去寻找客户”营销方式,移动应用通过用户自主寻找、企业信息发布双重渠道。对于连锁企业来讲,寻求加盟合作也是其经营方式的重要环节,亿点时代可以将企业促销信息、进驻加盟的连锁位置等信息轻松的推送到客户终端,而这些客户都是非常精准的准用户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APP将企业自身加盟信息发布给手机用户,利用APP来增加加盟商、加盟商再通过APP进行促销可使连锁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得到有效的循环。

伟大的商业总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当人类开始选择汽车出行时诞生了汽车行业,当人类以电脑代替人脑计算时,PC和软件行业诞生了,伴随着APP应用越来越深入的植入生活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生活方式的变革下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也将成为这场变革中企业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当然这商机并不仅仅是来自品牌连锁企业。

 

 

手机网民4.2亿 互联网步入“手机亿点时代”

日前发布的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4.2亿,占到网民总数的74.5%,手机作为第一大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当互联网的“手机时代”拉开大幕,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这方小小的屏幕而改变。手机网民规模的迅速壮大,也直接引发了以手机为平台的内容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在这一轮新的互联网变革面前,我们准备好了吗?

消费者:

掌上生活令人着迷

“早上醒来,还躺在被窝里,先用手机上网,看看有什么新闻,谁在微博上@了我;开车出门,先用手机查看实时路况;等人时,用手机看看视频,玩玩游戏;晚上请朋友吃饭,用手机查一下饭店招牌菜;夜深人静,如果不用手机QQ、微信一阵,就没法安然入眠。”上海白领李海俨然一名手机“依赖症患者”。

和李海一样,如今我们身边离不开手机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角色逐渐确立,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成为现代人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交流沟通、网络娱乐集成化的载体。

“手机作为带体温、情绪、自我意识的设备,正在成为人类信息接收和沟通的‘第六器官’,如果外星人观察我们,估计会这样描述:这个物种正在进入科技驱动的体外进化阶段……”40岁的手机网民马鸣说。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手机上网用户的结构也在发生改变。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体现出的手机网民“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特点,在一年时间里得到改观:一方面,手机上网的便捷和便宜满足了农村地区居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上网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越来越多实用性应用软件进入手机运营平台,一些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也逐渐融入手机网民的主体。业内人士表示,手机上网用户结构的这种调整或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趋势,“正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使用手机上网的多是中高端收入人群。”

如此庞大的手机上网用户群,他们都在用手机上网干什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表明,即时通信功能高居2012年手机上网使用功能榜首,高达83.9%。此外,搜索、网络音乐、微博、网络文学也进入使用率排行的前五名。据了解,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达到3.09亿,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与网民需求相适应,不少传统“纸媒”相继推出手机阅读应用软件,许多原本“主攻”PC终端的视频网站也纷纷倾力打造手机平台的服务。

有人戏言,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手机将取代你家里的电视、电脑、书柜、固定电话,你的客厅、书房、卧室都将因为这个小小的屏幕变得更加简单。也或许,这并不是戏言。

从业者:

市场开发前途无量

本报记者 王珏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视频网站优酷土豆高级运营总监魏明看来,是移动互联网进入规模爆发的临界点。2012年,移动终端访问量已经超过优酷土豆总访问量的20%。2013年新年伊始,优酷移动终端视频日播放量率先突破1亿次。“2013年将成为移动视频商业化元年,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魏明说。

而随着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其规模庞大的用户群给产业链上游产品和内容开发生产环节带来的信息反馈与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正如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言,手机上网快速普及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其推动了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热潮,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未来几年,什么样的内容产品和应用程序会受到用户最大程度的关注和青睐,是当前许多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最兴奋的话题。在这一轮手机带来的互联网革命中,谁先想明白这问题,谁就将占领产业和市场的先机。

从2007年到2013年,洪亮从一个移动游戏应用开发者,做到了触控科技负责研发的副总。在他看来,随着手机上网普及,未来的手机应用开发,好的内容和好的营销越来越重要。

“在未来,手机将成为个人娱乐中心、个人计算中心。基于手机平台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必须越来越强调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优酷土豆首席技术总监姚键说。

魏明表示,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方面,媒体要更加注重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性;网络娱乐方面,让用户随时随地在多种终端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是产品和服务的关键;社交方面,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应用软件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方面,与人的需求相关的应用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改变的发生,短则一两年,多则五年。”

与之相应,移动终端所呈现的文化产品内容也正在经历一次大的变革。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会不会带来以其为目标载体的手机电影、手机小说、手机出版等,并形成全新的内容风格、生产模式和营销手段呢?答案是肯定的。“谁也不知道手机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已经在我们身边真实而深刻地发生着。”魏明说。

观察者:

别让生活“被碎片化”

本报记者 赵婀娜

问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在城市的公交车上或者地铁里,人们最频繁的行为是什么?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不谋而合——玩手机。

“手机时代”,巴掌大小的屏幕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忙里偷闲的种种可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手握手机,种种社交、娱乐、购物都不在话下。然而,在种种显而易见的“方便”背后隐藏的潜在威胁,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见证和体认——时间支配与文化生活的“被碎片化”。

原本是由于“没时间”而不得不选择碎片式的信息获取和网络娱乐方式,却往往因为习惯成自然而只能接受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从而逐渐丧失了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或许正是手机带给许多人的“现代病”、“手机病”。如果说这种“被碎片化”的症候还不够凌厉,那么新一轮的网络沉迷和内容筛选不当带来的危害则不再是耸人听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在使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6.2%,手机成为可以移动的“电子海洛因”,搜索百度词条“手机上网综合征”已赫然在目。手机上网也成为新的犯罪入口,手机网络犯罪研究成为警界新课题……

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近在咫尺的“手机时代”面前,我们准备好了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在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从业者和消费者来说,都要学会既顺应潮流发展,又冷静地保持适度疏离。

姜奇平表示,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将来的生产方式将会变为“一对一”的精确的生产服务,这就要求消费者要适应这种变化,最大程度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地接受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是理性地在多元的产品提供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优秀、健康的产品。

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来说,必须将以往以生产者为中心、引领消费者的生产方式改变为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应当像乔布斯一样,做一个完美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者。如果没有这样的眼光与准备,不论是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做大、做强。”

 

北京专业的app开发定制服务公司 http://www.yidian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