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巅峰?伟大颠覆者亚马逊面临被颠覆的危险[app开发]

已过巅峰?伟大颠覆者亚马逊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亚马逊(Amazon)的金牌会员日(Prime Day)促销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备受诟病,被视为一大败笔。该活动能否如愿以偿地吸引更多购物者进入金牌服务的世界?时间会给出答案。尽管如此,像这种抢占新闻版面的活动是亚马逊发展进化的一部分,无疑旨在维持其作为颠覆者的地位。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想要建立无所不包的“万货商店”,但他的这种想法看起来越来越不可能。――图注

但这种发展进化可能不足以使颠覆零售行业的巨兽亚马逊避免被颠覆的命运。

为什么?亚马逊目前过于偏重电子商务,这违背了全球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线上、线下、个性化和社交购物的无缝融合。亚马逊没有大规模投资可以进一步延长盈利能力的线下零售,因此该公司可能会丧失长久以来享有的竞争优势。

“亚马逊无法只靠电子商务生存下去。”L2 Research公司创始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斯科特・盖洛威(Scott Galloway)在今年1月举行的DLD15大会上说,“实体商店是电子商务世界里的新时尚,我们已经发现了那些极其稳健灵活的仓储空间,它的名字叫实体商店。”

亚马逊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开设了一间商店,据报道还有意收购电子产品零售商RadioShack的实体店。亚马逊明确承认,擅长于融合线上和线下业务的某些传统零售商对该公司造成了威胁。

实体店是零售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证据?

请看以下几点: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s)的数据显示,美国购物中心的入驻率在2014年达到94.2%,创27年来新高。购物中心的基础租金在2014年提高6.5%,连续第三年出现上涨,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包括梅西百货(Macy’s)、诺德斯特龙(Nordstrom)、沃尔玛(Wal-Mart)和迪克体育用品(Dick’s Sporting Goods)在内的混合型零售商是少数几家电商业务增速快于亚马逊的公司,而且他们的电商业务实现了盈利。

德勤数字(Deloitte Digital)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底,零售店每卖出1美元的货品,将有多达64美分是受到数字活动的影响。

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和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零售公司首席信息官表示,将电子商务、移动、社交、邮购和实体店销售渠道融合起来是他们的第二要务,仅次于数据安全。

《2015在线购物者状况报告》(2015 State of the Online Shopper)调查了5,100名美国消费者,发现61%的人愿意向实体店退货,而愿意通过寄送方式向零售商退货的人只占到39%。调查还发现,不到半数的人在线上退货时会进行二次购买,而70%的人在向实体店退货时会再次购物。

凭借100多亿美元的现金以及牺牲利润来追求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意愿,亚马逊能够在实体零售领域里站稳脚跟。但不清楚投资者是否会支持这样一个代价高昂的举措,因为在配送技术和仓储方面的大规模投入已经拉低了亚马逊的每股收益。

如果亚马逊不投资实体店,那么如何提高利润率?加价是一个选项,前提是亚马逊愿意牺牲市场份额。但考虑到近期有关该公司将向非金牌会员提供8盎司以下免费送货服务且没有设定包邮门槛的新闻,因此加价似乎不太可能。

亚马逊的送货成本继续高于运费收入,配送优势正遭到优步(Uber)和Shyp等按需支付和送货方式的侵蚀。

对亚马逊造成威胁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社交购物。亚马逊没有将其触角伸向社交媒体圈子。很多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在这些圈子里相互推荐产品。除了亚马逊网站以外,该公司在线上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这在我们的超连通世界里是个缺点。亚马逊无法吸引那些没有购物意向的人前去购物。如今的消费者不再依靠单一的(实体或者虚拟)市场来发现和购物产品。

预计到2017年,营销人员将花费近360亿美元用来在社交网络上打广告以吸引那些购物者。社交媒体巨头显然正在加大投入力度。今年4月,Twitter宣布收购TellApart,通过广告和电子邮件营销向零售商提供跨设备重定向服务;Instagram让零售商将Instagram广告和产品页面链接起来;Facebook增添了“购买”按钮,并收购了电商搜索应用TheFind;Pinterest推出了可购买图钉(Buyable Pin);谷歌(Google)虽然不是社交网络公司,但很快也将在搜索结果旁边设置购买按钮。

L2 Research公司在2014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各品牌平均参加七个社交媒体平台。换句话说,亚马逊不是唯一的选择。商家不必承担其品牌在亚马逊网站上被稀释的风险。在亚马逊网站上,出售产品的第三方靠最低价来争夺客户。

而且,AddShoppers对1万家电商网站的数据分析显示,从社交网络访问零售场所或者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产品信息的消费者,消费支出比其他购物者平均高出8.2%。

亚马逊在社交媒体方面的行动,仅限于2014年5月允许Twitter用户通过在推文中包含主题标签的方式,将物品添加进他们的亚马逊购物车。此举似乎没有取得很大成果。

零售行业的另一股颠覆性力量是各品牌利用内容来吸引消费者并扩大品牌价值。如今,领先的零售商正在利用他们的主场优势,通过投资和拥抱内容与商务来述说他们的品牌故事。这带来了亚马逊无法匹配的购物体验,有些品牌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而避开亚马逊。

例如:杰西卡・阿尔巴(Jessica Alba)在3月份举行的西南偏南大会(South by Southwest Conference)上说,她不会在亚马逊网站上销售她的Honest牌天然产品(2014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因为她不想失去对客户体验的掌控。

总体上来说,亚马逊网站上可供选择的产品非常多,但并非无所不包。很多品牌零售商和著名品牌没有在亚马逊网站上直接销售产品。L2 Research公司的数据显示,只有16%的奢侈时尚品牌正式登陆亚马逊。

2014年初,据说亚马逊与J.Crew、Abercrombie & Fitch和内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等零售商展开协商,希望将这些品牌的产品引入亚马逊网站,但最后无果而终。

零售行业的下一次重大颠覆已经到来,由无数的点击、实体店的便利性、社交购物和个性化品牌体验所推动。颠覆是商业世界的自然选择,会导致那些看似不可撼动的公司变得脆弱。福布斯指出,在五十年前,财富500强企业的预期寿命是75年左右。现在,这个数字不到15年,而且还在缩短。

毫无疑问,像亚马逊这样的在线市场将在零售版图上拥有一席之地,但无所不包的“万货商店”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互联的世界里,品牌和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找到彼此。归根结底,这就是你能给客户什么样的选择和便利性,任何一家公司,再有雄心抱负,也不能与之相悖。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Facebook不愿在电商落伍 再测试在线商店服务[app开发]

Facebook不愿在电商落伍 再测试在线商店服务

  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景象业已吸引了大批公司的加入,这一市场的强大诱惑力更让诸多大公司垂涎欲滴,这不,就连社交网络大鄂Facebook也想到电子商务市场彰显身手。

  如今,Facebook又在电子商务领域着手进行一次新尝试。Facebook目前正在测试一项新功能,此功能可以让一些中小企业通过他们的Facebook页面来销售货物。其中的一些网络商店还可以允许用户直接在Facebook社交网站上浏览和购买产品,其它一些功能则是可以指引用户迁移到零售商的网站。

  Facebook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已经数量几家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公司在测试移动版与桌面版的Facebook新功能。不过,这位发言人并未具体指出是哪些公司。

  Facebook测试电子商务新功能的消息最初由美国科技博客BuzzFeed率先报道。Facebook的这些新举措也是该公司最新尝试在自己的页面上精心推出商务业务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也就是说,Facebook正在努力尝试推出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据市场研究机构Alexa的数据,Facebook是全球访问量第二大的网站。长期以来,诸多零售商也一直将此社交网站看作是他们增加销售额的最有潜力的合作门户网站之一。

  Facebook本身并不销售商品,但是,该公司希望其网站上的购物者能够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从而进一步帮助Facebook提升营收。此番测试这些新功能,也体现了Facebook内部正在开展更多的努力措施来强化该公司的业务组合,并以此深入电子商务领域。

  事实上,Facebook的诸多竞争对手,例如谷歌(微博)、Pinterest和Twitter等,也都在积极尝试电子商务业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Facebook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在线零售商Zulily和Everlane的客户就可以通过Facebook的Messenger应用来追踪买家的订单情况。

  但是,电子商务领域的诸多专家也提出了质疑,即用户能否在Facebook网站从社交活动转化为购物活动。另外,到底会有多少零售商会注册Facebook,这也是未知数。毕竟,零售商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与客户之前的关系。

  Facebook尽管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迈出了一些步伐,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而言,该公司此前的一些电子商务努力举措却表现得较为一般。据彭博资讯在2012年初的一篇报道,早在2011年4月份,GameStop就已经在Facebook网站开设了一家商店,但却在六个月之后悄然关闭。

  主要原因就是此网络商店的流量极低,而且客户也总是光顾GameStop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其他一些零售商,包括Gap、J.C. Penney和Nordstrom等,都曾先后在Facebook网站开设在线商店,但又都相继关闭了这些商店。

  行业专家瓦德・格登(Wade Gerten)表示,Facebook此前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些努力措施也屡遭挫折,原因就是人们不习惯通过Facebook来购物。

  格登目前担任家居与电子商务公司Evine Live的副总裁,他表示:“一旦有人看到商店,转换率往往会很高,但关键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人都对Facebook上的网络商店熟视无睹。”

  在过去四年中,智能手机已经异军突起。不过,零售商们还没有发现移动应用能够成为流量与销售的持续渠道。然而,据市场研究机构Cowen & Co最新的报告,Facebook大约占据了所有移动流量的三分之一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在移动领域的电子商务业务方面,Facebook蕴含着较大的潜力。

  Facebook公司主管小企业业务的副总裁今年4月曾向媒体表示,Facebook也在努力推动企业主来振兴他们的Facebook页面,用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来了解一些小企业。这就意味着,用户也将能够通过Facebook电子商务业务来开展预订机票等业务。

  格登表示,移动业务的增长正在激励一些零售商再度到Facebook网站尝试开设电子商务业务,而且零售商也可能通过购买某一用户的Facebook消息流中的广告而增加他们页面的流量。

  如果一家零售商在Facebook上开设商店,那么用户也可能会更愿意通过此网络商店购物,只要这些用户被引入到这家网络商店之中。不过,格登还是提出一自己的质疑。他表示:“这其实就是一种行为,我认为人们不会通过那种方式购物。”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Uber被微信“系统抖动” 那谁抖动了微信?[app开发]

Uber被微信“系统抖动” 那谁抖动了微信?

  这几天最有趣的消息莫过于Uber相关关键字被微信屏蔽的事。腾讯的回应说“系统抖动”造成的这次屏蔽,结果引起了更多争议,有人表示相信,有人表示不信。冯大辉在小道消息里面说他相信这个解释,而我,则是半信半疑,我相信这件事一定有技术因素,但我同样相信背后有非技术因素影响,故为半信。

  百度百科有一个“系统抖动”定义,那个解释跟这件事完全没关系。所以,我们先猜测下系统抖动到底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行业,系统抖动本来也不是一个严谨的工程名词,不同的系统设计和架构,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状况。如果非要概括一下,微信所指的应该是指因为分布式系统数据同步的差异,从而造成的系统表现出来的不一致状态。中国用户比较容易体会到类似的系统抖动,大概有两个案例,其一是所谓的Google Dance,就是在Google上时而搜不到一个网站,过几天又可以搜到了。这是因为Google在更新巨大的网页索引库的时候,不同节点的索引版本不一样,导致排序算法暂时混乱。而过了一段时间,数据同步了,自然也就好了。如果你从来没注意过这件事,可能是因为在中国一会能访问Google,一会又不能访问。这就是其二,伟大的GFW系统封网站的时候出现了类似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会封掉Google,但某些时候因为数据同步和更新的问题,又导致Google被解封,用户就感觉偶尔能访问一下,但大部分时间不行。

  这两个例子说明这类技术问题确实很常见,最终用户也很容易会感知到它的存在。但这种技术问题的特征应该是偶然发生,持续时间不长,并且分布平均。比如Google Dance不可能只针对一个网站出现,而是机会平均被各种网站遇到,如果每次都是腾讯域名下所以页面都搜索不到,那就不是系统抖动了。而GFW抖动造成被封网站突然能用,也不仅仅限于Google,其他网站,比如Facebook、Twitter也时而会出现突然能访问的状况,如果这些都不熟悉,顺便说一声,著名的1024网今天突然能访问了…按照这个特征对照一下Uber遇到的情况,就会觉得这不是常规意义的“系统抖动“。

  我自己写不少Uber相关的文章,对Uber非常关注,微信上也有不少在Uber工作的朋友。时而会遇到他们说自己的官方帐号不能访问了,或者贴个图问大家能不能看到。对Uber的屏蔽一直是逐步升级的,而且也确实持续了三个月。系统如何抖动,和架构设计和原理有很大关系,但既然叫做抖动了,它必须得是在抖才合理。想想抖动这个词在现实世界本来的含义是什么?抖,应该是忽然向上、忽然向下,一会儿正常、一会儿不正常,这样才叫抖。Uber是持续遇到问题,一边倒,这怎么能叫做抖呢?我觉得叫做“系统倾翻”更符合这种一边倒情况。

  微信的反垃圾拦截系统具体设计和算法不得而知,但所有反垃圾系统使用的数学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它肯定是一种基于概率的过滤器算法。我并不打算在这解释数学原理,霍金说:“一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减少一半读者”,所以我就一个公式也不写,只解释一下大致原理。

  以比较常用的贝叶斯过滤器当例子,贝叶斯概率是从一个主观假设开始,通过逐渐补充的数据计算来修正最初假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假设是可以随便设置的,比如:假设公众帐号发表的文章中,有30%是违反规则的垃圾文章。然后用事实去修正它。所谓修正,就是持续告诉系统这一篇不是垃圾,那一篇是垃圾的过程。在这个模式里面,最早的猜想叫做先验概率,通过一系列的事实修正,最终得到的结果叫做后验概率,后验概率就可以用来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违规了。实际应用系统会比这个复杂的多,但原理应该差不多,总是根据一个假设和事实修正逐渐接近事实情况的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四处是可以调整的参数,并且会直接影响最终效果。在这类系统中,如果不是专门为Uber调整了某些参数,我实在没法从技术角度理解这种所谓的系统抖动是如何发生的。

  退一步说,就算真是系统自发的错误行为,相关团队也应该早就应该通过优化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而不至于等到大众媒体都开始关注才发现。就说诱导分享这件事,整个微信世界还有比滴滴红包更频繁,更广泛的诱导分享吗?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案例来。但滴滴这样做就是没事,这如果也不是人工优化参数的结果,我只能认为腾讯已经孕育出了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了。据Uber的官方说明,他们此前已经多次和腾讯联系试图解决问题,结果就是解决不了。另外一方面,Uber中国团队也有不少曾经在腾讯工作过的人。无论是私下渠道还是公开渠道,腾讯应该都不会是这几天才知道这件事存在吧。这些情况放在一起,就更不是单一技术问题能够解释的。

  另外,我时而会举报一些确实是”诱导分享“的文章,以试图测试微信的行为模式。不过到目前为止无一成功,都被系统回复了举报失败。可见这个诱导分享的判断门槛并不低,对比前一段常见的Uber相关文章被“多人举报”的情况,我不禁对这位”多人“同学非常佩服,一举报一个准。我时而感叹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关中,中国拥有两个,一个是”多人“,一个是”朝阳群众“。

  我的“半信半疑“的半疑就来源于此。到现在为止,技术上的解释没法让我相信。当然了,技术上的解释合理不合理并不重要,从阿里到腾讯,技术在关键时刻总是被拿出来“独挡一面“,重要的是将来会怎么样。

  所以所谓半信,除了相信存在一些技术因素,即,确实和算法有一些关系,而不是直接屏蔽一个关键词之外。我更愿意相信微信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在中国普遍的职权不分的情况下,微信能回应此事,并且确实在解决,已经不容易了。

  对于未来我就保持一个半信的态度。对于大企业内部利益的平衡方式,是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最大的区别,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最大的区别。每次大家说起来Google的某些团队竟然要招聘SEO(搜索引擎优化)人员,就觉得是个笑话,但这恰恰说明了Google内部有防火墙,可以隔绝各部门利益。这是成为一个公平平台的关键。这种公平,正是平台型公司获得信赖的关键。在中国,恐怕还没有哪家互联网公司能做好这件事。

  另外,这件事由Uber引发并不奇怪。Uber是罕见的大规模冲击现实世界的公司,在之前,互联网公司里面只有电商企业真正冲击了现实世界。别说腾讯这样一家企业,就算是各国政府不也正在Uber引发的浪潮中颠三倒四,做出各种怪事来吗?

  这里再顺便说一个这几天发生的好玩事。此前我写过我们这个加拿大城市发生的Uber和市政府对抗的故事,最近这故事又有了新升级。本市出租车联盟主席责怪市长,说应该让警方来按照《安省高速法案》严格执法,打击Uber。我们的市长竟然真的致电警方,要求警方严格执法。对于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市民简直被震惊了,人们纷纷评论说市长你是Peace offer,有什么权利去要求Police Offer按照你的要求执法啊?果不其然,几天之后警方发言人得体的回复:“夏天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市民安全,打击犯罪,保证交通畅通,其他不重要事务暂时没人手专门处理。”

  一个三权分立了上百年的国家,其首都都被搅和到这样颠三倒四,恨不得和中国一样设立政法委组织联合办公,腾讯做为一家公司稍微有点混乱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

  对于Uber这样一家公司,并不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同情,只要给他们不要太不公平的环境即可。必须要说,微信在维护秩序和尊重用户方面,做的已经比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好很多了,希望如这样的抖动只是偶然现象。毕竟,用户还是需要Uber的,这是强大而真实的需求,任何阻力都很难阻挡它。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1号店之殇:创始人丧失控股权被迫去职[app开发]

1号店之殇:创始人丧失控股权被迫去职

刘峻岭(左)和于刚(右)离开1号店让外界颇为震惊

在经过长期的酝酿后,1号店董事长于刚与CEO刘峻岭终于宣布离开了一手创办的1号店。

于刚和刘峻岭日前表示,这次选择是人生事业中最艰难的一次,也是最难以割舍的一次。

“我们把1号店看成我们的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我们吃饭,走路,做梦都想到1号店,1号店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用‘心’而不仅是用‘脑’做1号店。”

这是于刚和刘峻岭经过数个月内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后的选择。而记者获悉,在作出决定前,于刚和刘峻岭已想好新的职业规划,准备运作医药电商“壹药网”谋求东山再起。

祸起沃尔玛高层换帅

于刚和刘峻岭离开1号店让电商行业受到震动。普遍看法是,1号店与控股股东沃尔玛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合作貌合神离。沃尔玛需有业绩体现,而1号店却为了扩张市场仍在不断烧钱,双方经营理念相悖。

一位电商行业CEO说,1号店规模做得很大,1年规模100多亿元,但同时物流成本很高,亏损率也至少10%,相当于年亏10多亿,这与讲究精细化管理的沃尔玛来说,就是矛盾。

1号店股权结构中,沃尔玛占有51%股份,是最大股东,平安约持有30%多的股份,于刚和刘峻岭持有约10%左右的股份。当彼此有矛盾时,作为小股东的于刚离开也是正常现象。

一位1号店中高层表示,外界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太表面化,关键还是人起作用。跨国企业与投资公司的矛盾产生,及创始人出局故事,很多时候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这得从沃尔玛入股1号店说起,电商是沃尔玛的全球战略,是重中之重。沃尔玛最先找的是京东商城,却由于要求控股权最终被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拒绝,随后才找到1号店。

当时沃尔玛负责与1号店董事长于刚谈判的是沃尔玛全球CEO麦道克(Mike Duke)。在沃尔玛入股1号店后,麦道克还曾参观上海1号店办公室,并与1号店全体员工交流谈话。

也就是说,1号店获得了时任沃尔玛全球CEO的支持。可惜好景不长,2014年初,董明伦(Doug McMillon)接替麦道克,出任沃尔玛百货公司总裁兼CEO。

沃尔玛全球总裁的易人很快带来一连串反应,并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人事和业务调整。

2014年,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高福澜(Greg Foran)升任沃尔玛亚洲区总裁兼CEO,在公司位于香港的亚洲区域总部办公。其实,高福澜这个中国区CEO的位置才坐了一年多。

随后沃尔玛中国COO柯俊贤(Sean Clarke) 升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接替高福澜的位置。

有1号店中高层对腾讯科技表示,随着沃尔玛高层换帅,沃尔玛与1号店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很多原来制定的计划也实施不下去,发展势头正好的1号店突然遭遇了“横祸”。

“你明白吗,与1号店的协议是于刚跟前任沃尔玛CEO谈的,是前任的摊子。”上述人士说,现任沃尔玛CEO没必要替前任收拾“摊子”,于刚与沃尔玛现任高层的关系也不如前任。

这种现象在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和作为收购方的洋巨头之间并非首次发生,实际上,在阿里巴巴与雅虎身上也曾上演。

当初,雅虎10亿美元入股阿里巴巴,是由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主导,阿里巴巴与雅虎还有很长一段蜜月期,但当杨致远被换下后,新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就不买阿里的账。

这使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与卡罗尔・巴茨关系紧张。前阿里巴巴B2B业务CEO卫哲曾表示,阿里与雅虎关系,就像逐渐疏远的孙子和爷爷。“爷爷总是要去世的。”

事实上,雅虎与阿里关系直到卡罗尔・巴茨下台才缓和。

内部人士:于刚离开对1号店或是好事

于刚和刘峻岭离开前,沃尔玛高层也进行了挽留,有沃尔玛电商高层对腾讯科技表示,“我们其实并不希望于刚和刘峻岭从1号店离开,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可惜还来不及交流。”

一位熟悉1号店内情的高层表示,挽留也分真挽留还是假挽留。严格说,于刚离开对1号店会是好事,否则1号店会面临严重分歧,内部会分成沃尔玛和1号店两个阵营。

沃尔玛曾向1号店委派过人员。2012年,1号店进行组织架构调整,1号店原财务副总裁郭冬东被任命为食品饮料副总裁,1号店原人力资源副总裁梁勇被任命为商业道德副总裁。

而接替他们职务的副总裁均来自前沃尔玛电子商务团队。另外,1号店任命戴青为人力资源副总裁,任命宋侑文为财务副总裁。

戴青曾担任过淘宝、联合利华、欧莱雅人力资源高层职务,宋侑文曾任金佰利中国CFO。

当时接近1号店的人士还曾告诉腾讯科技:“1号店内部有个笑话,说沃尔玛养了一堆VP没事干,现在终于有活干了。这是对此前沃尔玛和1号店关系最形象的描述。”

于刚和刘峻岭的离职,意味着1号店创业团队一方彻底出局,沃尔玛可以更顺畅地接手1号店业务。有电商行业人士指出,于刚和刘峻岭可能会将所持有的1号店股份转让给沃尔玛。

上述人士判断,平安也可能退出,最终1号店将成为沃尔玛全资子公司,与沃尔玛电商业务打通。

于刚和刘峻岭离开后,也引发了外界的反思,即1号店当初的百货模式是否还成立,在强劲对手天猫商超、京东百货持续发力的情况下,1号店的纯百货模式前景也变得越来越暗淡。

实际上,2014年中国电商行业发生了很多事,包括腾讯战略入股京东、京东并购易迅,以及京东和阿里的陆续上市。一位电商行业CEO坦言,对其他家而言,实物类电商平台模式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

于刚刘峻岭重起炉灶

而已经离职的于刚和刘峻岭,则很快要开启新的创业生涯。

医药电商“壹药网”并非新项目,而是1号店收购而来,于刚和刘峻岭已运作了4年时间。

工商资料显示,壹药网隶属广东壹号药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广东保利祝福你大药房,2010年初,1号店将其收购变更为广东壹号大药房。

同年5月,壹号大药房获得网上售药B2C证书(B证),做自营类医药电商,上线“1号药店”,此时的“1号药店”是1号店子公司;

两年后,沃尔玛收购1号店,次年“1号药店”改名为现在的“壹药网”,2014年,1号店获得了第三方网上售药证书(A证),成立1号医药馆平台,壹药网入驻该平台。

知情人士透露,沃尔玛当时觉得医药电商并非是业务重点,就将“壹药网”从1号店体系中剥离出来。而“壹药网”目前法人代表兼CEO陈华就是原来1号店医药事业部的总经理。

“壹药网”今年初还宣布正式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为4.5亿元,资金已全部到账。据来着医药电商行业的人士爆料,获得融资后的“壹药网”渠道扩张很快,销量提升明显。

于刚和刘峻岭接盘“壹药网”的消息也让外界震动,有消息显示,随着于刚和刘峻岭接盘“壹药网”,陈华可能会选择离开“壹药网”。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从车库到电商帝国:20年前的亚马逊长什么样?[app开发]

作为一家诞生于车库的高科技公司,亚马逊如今已成为一个年营收逾880亿美元的“电商帝国”,同时还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谷歌和 Facebook。在亚马逊迎来创立20周年纪念日之际,美国《财富》杂志对多位亚马逊早期员工进行了采访,让他们回忆了20年前创业时走过的峥嵘岁月。以下是文章全文:

从车库到电商帝国:20年前的亚马逊长什么样?

意气风发的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佐斯

1994年,西雅图一家“资金雄厚的创业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招募“极有才华的开发者,帮助引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的发展。”熟悉网络服务器、网站和HTML等开发技术,对求职者“会有帮助,但并不是必须掌握的能力。”若想成为公司一员,你必须“要有才华和上进心,充满工作热情,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员工薪酬中将包括“大量股权”。

有意者可以直接将简历和求职信发送给公司创始人兼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在过去20年里,亚马逊已经彻底颠覆了电子商务世界,成为一家年营收超过88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巨头。然而,亚马逊最初只是一家名不经传的网上图书销售商,由贝佐斯创立于1995年7月15日,一开始是在他的车库中经营。亚马逊在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库存;顾客需要什么书,亚马逊就从经销商那里买什么书。亚马逊卖出的第一本书名为《流体概念和创意类比:思想基本机制的计算机模型》(Fluid Concepts & Creative Analogies: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

亚马逊第一位员工舍尔・卡普汗(Shel Kaphan)在接受GeekWire网站采访时透露,亚马逊发展到如此规模,也是贝佐斯始料未及的。亚马逊另一位早期员工乔纳森・科奇默(Jonathan Kochmer)告诉《财富》杂志:“亚马逊早期团队的唯一使命就是,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看到书。”然而,这种使命不久即发生了变化,亚马逊开始销售从女性时尚用品、Kindle及其他电子设备等五花八门的东西。现如今,亚马逊不仅涉足影视节目制作,是云计算行业一支重要力量,还计划面向本地服务推出第三方交易平台,通过无人机引领快递行业的潮流。

亚马逊的雄心壮志可能让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难以望其项背。根据亚马逊提交的上市文件,1995年该公司的营收仅为51.1万美元,1996年升至1570万美元,但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亚马逊营收达到227亿美元,净亏损5700万美元,几乎是其1996年总营收的四倍。

今天,亚马逊已成为一家科技巨头,是最受欢迎、同时也饱受争议的美国公司之一。但20年前,亚马逊还只是一家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努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即是早期员工对亚马逊创立初期一些情况的回忆。

贝佐斯曾打算将公司命名为“Relentless”

贝佐斯给亚马逊起的第一个公司名称为Cadabra,即Abracadabra的缩写形式。正如卡普汗告诉GeekWire的情况,这一名称存在一个问题,即人们常常将Cadabra听成是“cadaver”(死尸的意思),这难免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后来,贝佐斯又想将公司名称改为“Relentless”,意即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卡普汗说:“我们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他相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这个词并没有不错的内涵。”

一些无家可归的人睡在办公楼门口

随着亚马逊团队规模越来越大,贝佐斯的车库已经装不下那么多人了,他们只好搬进几栋大楼里办公。其中一栋位于第二大道1516号的哥伦比亚大楼(Columbia Building),处在一个治安状况不佳的社区里。丽贝卡・艾伦(Rebecca Allen)曾于1996年至1998年在亚马逊供职,担任软件工程师。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许多游客都要经过那里,它位于西雅图市犯罪率最高的一个社区的角落,从抢钱包到持刀行凶,什么坏事都会发生。如果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进那栋大楼,比如说凌晨3点,有什么东西出了毛病,你又不能在室内进行维修,这个时候你必须从睡在过道的人的身上迈过去,或是绕过去。”

丽贝卡回忆说,有一次,她吃完午饭回来,“办公楼周围有很大一片区域被警方封锁了,原来,有个人手里拿着大刀,站在十字路口,周围是试图说服他缴械投降的警察。”最终,丽贝卡费尽周折才重新进入这栋大楼。

由于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有些人很久没有回过家

曾几何时,亚马逊被视为一个相当苛刻的工作场所。有时,工作意味着永远不能回家。科奇默记起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回过家。“大概有一个月吧,我一次家都没有回过,”他说。“这不是因为有人监视我,而是因为我非常喜爱我所做的一切。从我家到工作地点,乘坐公交车15分钟就到了。幸运的是,办公楼里可以冲澡,附近还有服装店。”另外,附近还有自助洗衣店。

亚马逊曾有一条“官方”爱犬

繁忙的工作日程意味着人们并不一定有很多时间呆在家里。对埃里克・本森(Eric Benson)和苏珊・本森(Susan Benson)来说,这还意味着要么把他们的宠物犬“鲁弗斯”(Rufus)留在家里,要么就带着它到公司上班。尽管本森夫妇在2001年离开了亚马逊,而“鲁弗斯”也在2009年死去,但亚马逊的官方网站上仍有它的纪念网页。曾经,“鲁弗斯”在走廊中漫步,“列席”会议,受到员工们的万千宠爱,甚至还收到了客户的礼物。

亚马逊网站曾存在大量拼写错误

亚马逊的计算机系统的确做了一些引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它也被串联在“泡泡糖和电工胶带上,这是当时许多事物运作的本质,”艾伦说。该公司使用来自经销商数据库的信息,这些消息从来就没打算让消费者看到,所以题目或作者名称经常被拼错。

当艾伦加入亚马逊时,只有一个“初级”机制来控制数据库内容。“大概就在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办的时候,我也在亚马逊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艾伦说。“营销部门的高管与奥普拉的人进行了接触,说服他们预先向我们透露下一本书的出版日期,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例如,《Stones from the River》这本书的作者是乌苏拉・海吉(Ursula Hegi),但她的名字在数据库中却被拼写错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要太难堪。有好几个人找到我,让我进行改正。”艾伦问这些人,他们对自己的拼写是否有把握,因为进行改动是有风险的,即使只有一次。他们很相信自己;但有时他们也会犯错。这些错误被纠正了,但是让系统持续运行的需要永远不会终结。事实上,编程人员是唯一在圣诞购物狂欢节不用包装商品的人。在那段时间,连贝佐斯都在仓库里忙前忙后。

贝佐斯想给员工配上护膝

对于所有旨在刺激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说,简单的事情有时却会受到忽视。在给商品打包装时,亚马逊员工会蹲着或跪在地上工作。贝佐斯建议给每个人发一副护膝。尼古拉斯・洛夫乔伊(Nicholas Lovejoy)对贝佐斯说,用桌子给商品打包就容易多了。“妙极了,”贝佐斯称赞了这个主意。洛夫乔伊曾经与贝佐斯住过一个房间,而且还将贝佐斯介绍给科奇默认识。

薪酬非常低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科技公司既要解决员工的温饱问题,还要提供各种各样非常好的福利。但在亚马逊创业之初,这可都是一种奢侈。“那个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很穷,”科奇默说。“工资很低。我经常吃拉面和冷冻豌豆。”但是,人生豪赌最终有了回报。艾伦在亚马逊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前就离职了。“我来自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她说。“我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看看我所拥有的东西,我当时不禁问道:‘为什么在这儿呢?’于是我离开了。”但艾伦当时并没有卖出亚马逊的股票套现,这也让她后来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只要我愿意,我永远都不用再出去工作了。”她说。

北京app开发公司

小米在百货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雷军还记得初心吗?[app开发]

7月16日下午,小米召开媒体沟通会发布新品。发布小米电视2S和小米净水器,发布会上,我们见到了熟悉的小米模式,雷军在台上列举着用户懂或者不懂的数据,给用户交代着各种论据,最后红字打出一个大大的价格。

前一段,当小米推出小米插座的时候, 我写文章说小米已经成了一家伪装成手机厂商的百货公司,而如今雷军在百货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米在百货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雷军还记得初心吗?

  一、小米体系的价值最大化

在小米做手机的时候,我们总结出来一套小米的体系。小米先从MIUI入手,然后硬件做出来小米手机。而雷军在互联网传媒上早有布局。雷锋网、快科技在小米手机的传播上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在小米手机成功之后,先是通过小米的连续抢购,把小米官网建成了京东、淘宝后最大的电商。

然后小米注册了移动支付公司,申请了虚拟运营商资格,随时可以建立封闭的支付渠道,小米投资迅雷,投资影视公司获取内容。

华为提出云管端,小米自己有端,虚拟运营商算管,云没有。没关系,花钱买,于是小米投资世纪互联,拿下云服务。

在媒体宣传上,小米又投了一个新的财经媒体“界面”,更有王自如这种用来打击对手的自媒体。至于微博微信上KOL更是难以计数。

小米甚至还想学阿里,搞货币基金,投资民间银行,一系列的扩张,把小米帝国搞了起来。

而小米搞起来以后,也就不再把目标局限在手机上,小米开始卖电视,卖平板,投资20多家智能硬件公司,卖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最后,产品无所谓,只要是看起来有市场容量,有较高利润的小米都做。

于是,血压计,空气净化器、接线板,再到今天的净水器,小米唯恐自己搭建的这套体系没有发挥出价值,拼命的扩展。

  二、从专注到不专注

我们要承认,小米手机在2011年是出色产品,虽然后来竞争对手追了上来,但是在2011年底,小米一代是无敌的。

雷军自己是手机发烧友,和黄章一起混了一段时间,先从MIUI入手,对UI和用户体验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而雷军又找来了周光平的团队,有成熟的模板,最终造就了小米手机的辉煌。

雷军和小米公司对智能手机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雷军一直再说,快,极致,专注,甚至产品型号也学苹果一年一款。

但是,现在小米公司扩展的产品,反而失去了雷军以前所说的东西。

我们看看雷军在小米2S电视上的宣传,拿3D游戏帧数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芯片强大,问题是30多帧远远达不到60帧的流畅标准的,都是不流畅,拿50步笑百步例子来宣传,这显然是没明白。

雷军宣传NTSC的色域是80%多,但是现在流行的随便一台OLED的电视NTSC色域就能过100%啊。LCD色域这个项目是弱项,你反而拿出来当卖点,不是给竞争对手找口实吗?

至于公证处证明盲听有优势,这个就更离谱了。盲听对比也行,得有条件啊,随便拉人听,开个音效,调个均衡,选个曲子,200元的音响压到10000元的没难度,这个糊弄不了内行啊。

电视显然不像手机那样是雷军的爱好,小米也就失去了专注。找一个便宜点的OEM厂商,参与下设计,就贴上小米的牌子,纳入体系来卖。专注,极致体现在哪里呢?

小米空气净化器是万利达做得,这个净水机不知道是哪家厂商的OEM。这种东西小米真的能完全控制得住用户体验?

小米接线板前后出了至少三种版本,内部差距不小,用户体验真的没问题?

  三、过度扩张透支品牌

2015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进入到淘汰期。小米尽管还是最优秀的厂商之一,但是也无法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了。

雷军前不久刚刚把小米手机的销售目标从1亿下调到8000万,但是公司增长率和流水还是要的。

于是小米拼命的向其他领域来扩张,这种OEM模式,可以给小米增加流水,推高估值,至于产品还是不是专注、极致/快,雷军已经顾不上这么多。

其实,在推红米以后,小米的品控和口碑在互联网上就已经有了一些反应。量大以后品控难做,即使在小米熟悉的手机领域也不省心。

而小米如今什么都做,什么都贴小米的牌子,一旦出了问题,对刚刚竖立起来的小米品牌会是重大打击。

小米手机的定位让小米Note不敢定价3000元,而小米做的各类产品一旦被贴上便宜没好货,互联网牌子不靠谱的标签,那小米的品牌就被透支了。

小米想做百货公司,但是百货公司也不容易做,产品一旦有问题,用户不会去找OEM厂商,而只会找小米。雷军准备好了吗?

笔者是小米手机的第一批用户,排名大约在3万-5万吧,但是对于小米的这些贴牌OEM产品,笔者持谨慎态度。笔者认可雷军说的专注,极致,快,但是笔者不认为现在的这些小米贴牌产品体现了雷军所说的东西。

雷军在百货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还记得初心吗?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沃尔玛吞并1号店:于刚、刘峻岭白白为他人作嫁衣[app开发]

沃尔玛吞并1号店:于刚、刘峻岭白白为他人作嫁衣

7月14日晚,注定是闹腾的一天,各大热点齐齐上阵。沃尔玛控股下的电商1号店再度传出重磅消息,沃尔玛全球高管与1号店高管召开沟通会,现场宣布1号店董事长于刚、CEO刘峻岭离职,原CBSi中国总裁王路将担任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亚洲区总裁。本有望荣登头条,却被随着而来得优衣库桃色事件捷足先登。真是和汪峰同病相怜。

我们再为1号店错失头条感到惋惜的同时,先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一下原因。关于国内首个前十的B2C电商创始人集体离职事件,业内人士关注度很高,大家纷纷猜测,业绩亏损,以及与大股东沃尔玛相处不融洽是导致二人离职的导火索。

业绩亏损或是下课重要原因

2014年1月15日,于刚对外公布了1号店2013年的销售额:表示实现了115.4亿元的销售业绩。同时发布了2014年1号店五大战略:品类扩张、移动业务加速、区域拓展、商务模式创新及大数据应用。

然而,在今年1月初,于刚公布的1号店成绩单缺少了最核心的销售和利润数据。当时于刚表示,这是因为1号店为了尊重战略合作伙伴沃尔玛,所以不公布任何关于交易和运营的数据。

但是,据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其实1号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去年,1号店市场投放费用10亿元,陷入巨额亏损。

1号店为何陷入如此僵局?

一、难以磨合的经营理念

1号店想要打造中国顶尖的网上超市,于刚等管理层偏好烧钱扩张,而沃尔玛线下业务是其主营业务,相对追求稳健发展。三年前沃尔玛对1号店增资同时签署了“对赌协议”,对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的销售额及用户量提出了考核标准,显然两位创始人并未达标。

二、受制于人

其他投资公司不同,沃尔玛收购1号店,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沃尔玛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1号店于刚等高管的话语权相对薄弱。

三、服务系统落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客户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更加多样化,碎片化以及社交化,传统的客服“QQ+电话”比较滞后,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现在许多企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这也为沃尔玛敲响警钟,想要开展线上业务,搞好客户服务是关键。企业需要和用户保持相同的“节奏”,SaaS服务的发展给了企业新的选择,微信、微博、电话、移动APP、邮件、web、即时通讯(IM)等等,无论用户在偏爱那种渠道,无论用户的声音在哪里,一切大数据都会在Udesk系统中得到明确的展示。

四、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下降

1号店在几年的时间内迅速被苏宁易购等电商新生力量超越,同时被阿里、京东挤压。据《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十强榜单》数据显示,1号店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截至2014年12月,1号店市场份额排名第七位,仅为1.4%左右,与2013年相比,份额下降1.2%。特别在京东、阿里陆续上市后,国内电商生态和格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1号店战略仍显保守,未凭借在食品类电商的优势趁势而出,反而是阿里和京东在2015年已加速发力食品、生鲜电商,1号店的领先优势受到冲击。

沃尔玛抢夺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

那么,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这显然就是沃尔玛蓄谋已久,可怜于刚、刘峻岭白白为他人作嫁衣。

一、沃尔玛的强大野心对中国市场势在必得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编著的《互联网+:海外案例》一书中显示,沃尔玛主营业态包括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中型超市和沃尔玛社区店。其而在电子商务方面也好不逊色,将网络销售确定为自己优先发展方向。在中国以外的不少国家,已经实现了O2O的销售模式,而中国便是沃尔玛的下一个目标。

二、控股1号店,优势互补, 渗透偏僻市场

2008年,于刚、刘峻岭创立1号店;2010年5月,平安出资8000万元,收购1号店80%股权。而在2011年,平安就将50%股权转让给沃尔玛;沃尔玛终于成功入驻沃尔玛,2012年,沃尔玛对1号店增加投资,持股提高至约51%,成为了最大股东。

对1号店的控股成功,打响了“通过电子商务,渗透到更广阔的偏僻市场”战略部署的第一枪。电子商务无地域性限制,沃尔玛通过其门店的配送,进步一渗透到更大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线下门店销售额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摊平沃尔玛整体的物流配送成本。这也是沃尔玛作为一个拥有成熟的线下门店系统的零售巨头,收购线上平台迅速切入电子商务的一个巨大优势。

三、1号店需按沃尔玛节奏发展

2015年沃尔玛开始强调自己是个O2O公司,不过,在网上渠道探索非常谨慎,目前仅有山姆会员店网上商城和刚刚推出两个月的O2O平台“速购”,加在一起也不过约2万种品类,因此作为沃尔玛其有利补充,1号店按照沃尔玛的节奏来发展是必然。

如今互联网O2O群雄争霸,沃尔玛线上业务开展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北京app开发公司

 

不缺钱的BAT:谁暗藏O2O大战核武器[app开发]

不缺钱的BAT:谁暗藏O2O大战核武器

中国互联网正在经历第二次大战。第一次大战是对PC互联网的入口、流量和市场的争夺厮杀,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互联网的BAT三巨头。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每一个行业包括传统行业都在被互联网渗透甚至颠覆,而这背后比拼的是对数据的解读与理解。可以说,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企业,有的只是数据公司。

和“一战”一样,中国互联网的“二战”在最近一两年已经从入口、流量进入到市场的白炽化竞争。不同于PC互联网的市场在硬广、电商,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更多的是在O2O。“一战”已经实现人与信息、人与人的连接,“二战”将要实现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

O2O是获得“二战”胜利的关键转折点

O2O作为最好的连接场景和市场所在,是第二次中国互联网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根据艾瑞报告,201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将达到3091.8亿元,2017年达到4545.1亿元,而预计到2020年,本地生活服务O2O的市场规模更是有望突破万亿,成为又一个巨大的“金矿”。谁能拿下O2O市场,谁就能获得“二战”的胜利。

刚刚过去的6月,正好印证了BAT三巨头对于O2O大战的野心。6月30日,百度糯米发布“会员+”O2O生态战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宣布将在3年内对糯米业务追加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这是百度成立以来投入资金最多的项目之一。此举被外界认为是百度想利用自身技术和数据优势颠覆产业格局的重要信号。

无独有偶,6月23日,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宣布投资60亿元,合资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背靠腾讯的大众点评也在6月30日与百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百盛集团遍布中国34个城市的60家分店将全面入驻大众点评平台,借助大众点评提供的包括大数据在内的O2O解决方案,加速线下实体商业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2O购物新体验转型。

而整个O2O领域,BAT的激烈竞争从未断过。百度方面,“连接人与服务”成O2O的战略要诀。从2014年到2015年,短短1年多时间,百度投资全面出击,全面涉足餐饮、出行、地产、旅游、家装等诸多O2O领域。餐饮上,2014年4月,百度耗资1000万美元投资点餐平台“客如云”,并于5月成立百度外卖主打高端白领市场。百度自有核心业务:百度糯米、搜索、地图以及应用分发等,则是实现各类O2O服务与人之间是真正实现连接的“入口或连接器”。“3年内,200亿元”,不过是百度在O2O战略中聚焦本地生活服务这个垂直细分做出的高举高打之策,而在BAT三巨头平台级O2O层面的较量还未爆发全面战争。

腾讯坐拥数亿QQ及微信用户,所以打法更加直接:让各类O2O服务便捷连接到QQ及微信用户上。以微信平台为例,腾讯依托微信平台不仅实现“一女多嫁”,把购物(京东)、餐饮(大众点评)、出行(滴滴打车)等生活O2O服务吸纳进来,更是依托微信公众号机制或平台网罗了大量中小商家及服务。而从腾讯及百度的O2O做法及节奏来看,以自有核心业务为基础,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实现O2O布局,连接各类生活服务,在这个层面两家有很多共同之处。

阿里巴巴则以自有平台为主,基本围绕社交、O2O、物流、金融和文化产业等多条路线。据不完全统计,阿里巴巴集团今年已投资了文化中国、银泰商业、天弘基金、高德地图、华数传媒、优酷土豆、UC浏览器甚至恒大足球,多以发展自有业务为主。但是,不管是收购还是自建的平台,如果利用技术渠道各个平台之间的信息流转,真正实现平台之间互通成为各家的核心任务,毕竟仅有产品与资金的支持就想成功占据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通产品服务与平台之间的信息通道才能真正实现本地服务的发展与跃进。

不缺钱的BAT:谁暗藏O2O大战核武器

数据是看不见的核武器,利用好就能“诺曼底登陆”

可以看出,流量、地推、资金、服务……是这次O2O大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赢得中国互联网的“二战”,就要赢得O2O大战,也就要实现O2O大战的“诺曼底登陆”。而流量入口,就是这次“诺曼底登陆”的海军;地推是陆军,唯有靠陆军的强大推进才能有所保障;资金是空军,有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才能实现成功压制。

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唯有在用户和商户的挖掘中寻找到有力的平衡点才能实现市场竞争中强大的压制,也成为O2O大战的最关键武器:核武器。

O2O对数据的要求,是能实时在一个平台上,以更细颗粒度、全维度的进行挖掘。形象的说,是从每个大区、城市、到每个小区,从每个美甲师和每个阿姨的业务状况都能查看和关联,PC互联网时代没有放在一个维度的数据也可以做相关性调研,帮助O2O行业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业务。

一个简单的上门家政服务下单就会有用户收集、阿姨收集、流程、分派任务、完成任务等过程,并有后台网站、订单系统、客服电话系统等多个数据源,把不同的数据源结成整体,然后做关联分析,最后用清晰易懂的图表呈现在手机上,让使用者第一时间了解不同业务场景下需要处理的数据。

现阶段数据在O2O行业来说几乎还处于零起点,原因在于从行业深入分析来说,大部分公司掌握的数据都属于浅显的层面,没有触及到数据核心。数据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你是否准确掌握了用户的消费行为。

数据领域全球比较成功的是亚马逊,它的电子商务平台很好的完成了对用户的精准营销,基础是用户在亚马逊完成购物,比如购买图书、音乐的整个购物行为都在亚马逊完成。知道每个用户的消费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分析才能完成后续的营销迭代,如何把准确的信息送达用户。大数据的盈利模式正在变得多样化,是基于平台的数据资源的各种应用挖掘开发。数据矿藏需要通过对线下各种行为的数据化收集生成。移动互联时代更多创业者们要做的产品就是播种机、收割机、挖掘机、厨房,来料加工等等各产业链上的业务。

通过O2O这个行业实现真正的数据交互,从而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各项产品和服务。这将会是一场奇妙的O2O与数据之前的化学反应,能量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数据本身的价值在于更完整和更生动的去描绘了一个互联网用户的生活轨迹。

在数据这个“核武器”的军备竞赛中,百度有较大优势。因为BAT三家里,百度做搜索出身,素来以技术见长,而腾讯、阿里则分别以产品和运营见长。百度的优势体现在海量的数据、沉淀十多年的用户行为数据、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百度先后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语音图像识别、无人汽车、车联网等各个领域展开布局,深入移动端业务。

百度在国内最先上线了语音识别界领先的基于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的深度学习技术,使得安静环境下普通话识别的错误率降低了15%,目前的识别率已经从95%提升到96%。至于图像识别和人脸识别,百度也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图像识别的错误率已经被百度降到4.58%,实现了质的飞跃。而这个功能也被开发出来做了“刷脸吃饭”等有趣的应用,进而拉动用户参与互动与数据贡献中来。

仅在O2O的餐饮领域中,百度外卖在近期就已经申请了18项专利,包括了12个外观专利和6个发明专利,这6项专利包括了掌管物流系统的“大脑”、订单的实时监控技术、调节运力合理排班的方法、配送路径优化技术、查找配送异常情况,甚至还有实境模拟类的高端测试技术。在外卖甚至物流领域中都极具创新性。

实际上,百度外卖申请的众多专利,只是百度专利矩阵的一个缩影。秉承“连接人与服务”理念的百度,野心也明显更大。从引入吴恩达、威廉张等世界一流科学家,到成立硅谷研究室等科研机构,百度搜索、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前沿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百度共计投入超过7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研发占营收比重逼近15%,这一比例不仅远高于业内平均4%的投入水平,甚至都远远高于硅谷领先科技企业平均7%的投入比例。

技术优势带来数据收集和挖掘等能力将会在“二战”的中长期里得到验证,逐渐拥有核武器成为决定O2O大战胜负的关键。BAT在资金、用户和平台等方面难分高下的情况下,未来谁家能将技术优势和实力有效运用在O2O战役上,推出的数据产品可能会呈现几何倍增,同时筑起坚实的行业壁垒领跑整个行业。

北京app开发公司

 

电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你到底了解多少?[app开发]

从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东方卫视的“女神的新衣”,到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电视台的“边看边买”越玩越high。

而从优酷的“边看边买”,爱奇艺的video In、video out技术,到Google在YouTube添加的电商功能,视频业也不甘落后。虽然套路各不相同,主流视听市场中的各方,的确正在致力于推出富有自己特色的“边看边买”产品。

电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你到底了解多少?
  “即时性”和“当下”

宽泛的看,“边看边买”是用“内容”影响用户决策购买的产品。具体看,是通过“即时性”的“内容体验”和“产品体验”,来激发用户的购买意向,并在“当下”完成决策购买的一种商业思路。

被忽略的关键点是,“即时性”和“当下完成购买决策”作为“边看边买”模式中最大的两个亮点,市场仍旧缺乏具体认知。

传统植入作业,品牌或产品要参与到内容成品前的环节,才能进入内容。但“边看边买”中的“即时性”,是指,通过“技术”能随时随地把产品或品牌无缝植入内容,从而使用户在内容消费中产生购买意向。

我们知道,内容植入一直是一种一次性的作业模式。如果一开始错过,产品或品牌就没有机会再次进入内容。但依托于“技术”(比如,vedio in)方案,产品或品牌进入内容不再有时间和内容制作流程上的限制。

“边看边买”模式所依赖的“即时性”特点,是以“可以随时随地将产品或品牌植入到内容”为前提,基于合理的数据分析,甚至还能做到,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内容,将匹配的产品或品牌推送给用户,从而即时性的发挥效果。

这不但极大的提高了内容重复利用率,拉升了内容价值,而且对整个内容营销领域的作业方式也做出了根本性改变。

这种情况下,内容方拥有了随时进出内容的钥匙,把内容变成了可以重复使用的产品或品牌的“展示柜”,甚至完全改变了用户对内容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因此,阿里将“内容”视为电商未来的入口,是十分合理的市场预期。电商平台,或许也正在从现有的产品或品牌管理,变成未来的内容管理;从单纯的产品信息聚合与展示,变成内容的整合与传播。

可以预见,以内容为媒介形成的新平台,或以内容为基础载体进行新电商方案的设计,在未来或许并不是不可能实现。

这种基于内容的电商方案,有趣之处是,内容本身即是“流量池”,也是产品或品牌的“展示柜”,也是交易场所。而且,它是随着渠道流动的,不再像现有的电商平台一样,固定在某个域名之下或阵地。

其次,传统商业中,从消费意向培育,到最终完成消费,中间要经历漫长的环节。比如,用户在影院观影,看到“变4”中的某品牌,激发了他的购买欲望。如果他想完成购买,必须等到电影散场后跑到超市去。

问题是,从散场到超市,中间有个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太多。这段时间里,新信息不断触及用户,可能使观影中触发的购买意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这种改变司空见惯。或者看着电影忘记了也很正常。

所以,边看边买模式中的“当下”,具体指的是,购买意向产生的当时,就能立马将其转化为购买决策,即,把“内容消费”和“决策购买”这两大原本具有先后顺序的环节,几乎放到同一时间维度里发生。从而最大可能的提高转化率。

  存在的问题

“边看边买”,无论怎么描述,内容永远是第一位。而该策略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渠道自由化发展导致流量整合越来越困难的背景下,内容成为流量入口的趋势日益明显,加上技术真正解决了“进出内容”这个问题。

因此“边看边买”本质上属于“内容+电商”商业模型的一种具体策略。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无论“看”,还是“买”,指向是两个场景。“看”代表的是内容消费场景,“买”代表的是产品消费场景。“边看边买”试图把两个场景重叠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甚至制造麻烦。

其次,内容是流量池,也是营销载体。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转化率有重大影响。而场景重叠打断了用户对内容的消费连续性,不利于其传播和形成人群影响,等于削弱了内容身为营销载体的角色作为。

第三,内容满足的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产品更注重功能端。需求层次上,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高于产品需求。因此,如果内容层面能获得用户认同,有利于形成产品认同。这种认同对“转化率”的提升具有很大加成作用。但“认同感”也需要以良好的内容体验为前提,边看边买无疑严重破坏了这种体验。

其实“边看边买”这种描述本身不尽然正确。用户“看内容”产生购买意向的当下,转化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但这样对内容体验的破坏实在太大,不利于持续进行,会影响整体效果。为了平衡“内容体验”和“转化效率”,取得最好的中间值,可以适当控制两种行为发生某个时间段范围之内,或重新适配新的场景。

当然,无论是这个时间段的考虑,还是新场景的设计,会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有充分实验和验证,这又可能会涉及到行为心理学层面的问题。

最后,边看边买的目的是使用内容触发购买。因此要充分尊重内容,根据内容属性甚至剧情来匹配产品或品牌。前3点是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第4点则来自技术和艺术交合处,是个技术活儿。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app开发]

2014年蓝色光标注资并购多达30家公司,而今距蓝色光标巨资收购多盟、亿动两大移动广告公司也已一月有余。这不是蓝色光标(以下简称蓝标)第一次因为并购的消息进入人们视野,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
  如果说曾经的蓝标头顶着的是“中国第一公关公司”的身份,那么现在这个名号恐怕已经无法诠释蓝标的定位了。不断的市场并购再加上不断的海外扩张,你可以说蓝标董事长兼CEO赵文权在富有梦想的打造中国版WPP,也可以说蓝标是一台疯狂的超级资本并购机。从公关一哥到资本狂人,简单的靠买买买增值已经说明不了问题了。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
  并购的开始

2010蓝标以国内公关第一股的身份上市深交所,正如大部分在某一个领域做到第一后的企业们通常会有的反应一样:蓝标也面临着公司发展空间的问题。围绕公关产业链条进行扩张,凭借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插入高关联度产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之一,而蓝标选择营销和广告业务。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一选择在当时可以说是最为正确的一步,以刚刚过去的2014年为例,当中国国内公共关系业务总收入达到380亿元历史最高位时,广告业务则已经突破5000亿元。

蓝标进入广告的第一脚就是从并购开始的。蓝色光标在广告板块的第一枚棋子诞生于2011年5月31日。这一天,蓝色光标作价1.12亿元并购了国内最大的游戏广告代理公司SNK51%的股份。仅仅2个月后,蓝色光标再次针对广告业出手,2011年7月28日,以1.74亿元将国内户外灯箱顶尖品牌精准阳光51%股权收入囊中,同时以2550万元收购美广互动51%的股权。不到半年后,2012年1月12日,蓝色光标豪掷4.3亿元买下国内知名地产广告公司今久广告100%股权。

蓝标的并购基因或源于公关行业本身延展型商业模式的特性,公关行业要求一个公关公司不能同时给具有竞争性的多个客户提供服务,但通过旗下的另一个公司提供服务,则不受限制。这就意味着公关公司旗下必须拥有多个公司和品牌。也正因为如此,公关行业收购之后都不进行整合。真相就是,国际公关广告传播集团都是靠并购做大的,例如WPP拥有60多个子公司,包括著名的奥美、智威汤逊、传立等品牌公司。在具体并购中,蓝色光标则是在品牌端是独立的,前端各个公司在自己的平台上可以自由发挥,但后端则必须是打通的,比如说管理思路以及旗下各品牌之间的审计、HR、财务以及法律等是打通的。

蓝色光标的每一个并购都带有非常鲜明的目的和特点,今久广告是房地产广告行业的领头羊,SNK专注于互联网游戏营销和广告,美光是做网站设计的,新加坡金融公关是做财经公关的。这些公司在特定细分领域里面核心竞争力非常突出。通过这种整合,所有并购的公司可以充分的分享渠道和客户。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
  充分整合,自信加速

蓝标在2012年充分整合并购业务之后,尽管上市所获得的超募资金已经用的七七八八,但是市场对于公司的并购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市值从38亿元大幅增至92亿元,这对于蓝标来说是一记强心针,让它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于是从2013年开始,蓝标的并购步伐开始加大并向海外进一步扩展,2013年4月宣布16.02亿元收购西藏博杰89%的股权可谓震动业界,也奠定了蓝色光标在国内广告业务领域的江湖地位,公司的广告业务也第一次超过传统的公关业务,传播集团的雏形开始显现。

在海外市场上,2013年4月25日,蓝色光标宣布出资3.5亿元购进Huntsworth定向增发的19.8%的新股。Huntsworth旗下的公司业务横跨英美、西欧和东欧,以及中东、非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为诸多世界著名品牌提供服务,在医药和金融服务领域拥有领先优势。通过投资Huntsworth,蓝色光标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网络,有机会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的需求。

至此,可以说蓝标在并购注资的路上开始一往无前,也就有了我们开头所说的一年并购30家公司的故事。2014年蓝标60亿元左右的收入中,上市之前的公关营销业务占约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在过去五年中通过并购获得。这里边包括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娱乐、互联网金融和国际业务等。

  新阶段的并购投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2014年这30家蓝标并购的公司,主要分为3类。

第一类是电商+CRM。2014年蓝标帮客户实现了20亿的电子商务交易,这在旁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眼中的蓝标仍是一家公关公司。事实上如蓝标年报所讲:帮宝洁卖日化,帮美赞臣卖奶粉,帮茅台卖酒等等其实是要敢于和客户坐一条船上。

主动投资客户的关联业务,深度锁定。这个是所有的外资广告巨头们,不太敢于做的,只有本土市场巨大的公司才乐于才敢于做的事情。

  这一类投资如:

碧水源电子商务(支付2000万元,持有股权25%)

网营科技(支付5100万元,收购股权22.67%)

北联伟业(支付4500万元,收购股权51%)

上海凯诘(支付2350万元,收购股权19.9%)

第二类是主动投资。作为一个自身业务流量较大的企业,入股资源和交叉销售成为营销服务行业的产业资本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营销和广告本身就是追逐风口的行业,因此对于风口业务的并购成为业务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必要举措。这一类公司包括:

  移动互联

有车以后(以300万元,收购股权10%)

建飞科联(以6865万元,收购股权23.04%)

云图微动(以6150万元,收购股权10%)

掌上云景(以4800万元,收购股权24%)

乐约信息(以1000万元,收购股权27%)

  娱乐内容

玩乐云(以500万元,收购股权10%)

太和娱乐(以3000万元,收购股权10%)

  互联网金融

拉卡拉(以6000万元,取得股权2%)

拉卡拉信用(以750万元,持有股权15%)

  国际业务

WeAreVerySocial(首次支付1871万英镑,收购股权82.84%)

Vision7(1.95亿加元,收购股权92.69%)

Blab(以300万美元,收购股权9.48%)

Metta(首次支付9100万港元,收购股权100%)

FuseProject(首次支付2037万美元,收购股权75%)

第三类是最为不同也最为重要的一类:智能营销和移动营销。蓝标在2014年年报中提到了关于未来“国际化+数字化”设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移动广告公司。为此,蓝标开始布局整个智能和移动营销的“环”,先是买下两家大数据分析公司,掌握营销的“芯”脏:数据资源,同时开启自家的DMP平台服务;随后在营销的“端”口上下功夫,投资建飞科联在wifi端口跑马圈地,并在今年推出BlueMP平台提供移动端口的H5营销服务;最后在平台建设上选择了iClick,以及开头我们提到的多盟和madhouse,在蓝色光标看来,投资并购这几大广告技术公司能为其带来移动端精准投放广告的技术和程序化广告平台交易能力,同时拓展其客户资源和技术团队。至此,蓝标的数字化营销蓝图可谓是初见端倪。

尽管蓝标CEO赵文权表示公司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型,但其中的差距怕是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个服务型企业几年内转型科技企业,这其中很多涉及到公司骨子里的基因和人才建设等问题,但主动拥抱科技风口是形成更大领先优势的唯一选择。

Iclick(爱点击)(以6000万美元,收购股权14.59%)

Zamplus(晶赞科技)(以2500万美元,收购股权14.29%)

Admaster(精硕科技)(以2437.5万美元,收购股权11.69%)

璧合科技(以4300万元,收购股权25%)

彪洋科技(以950万元,收购股权15%)

比邻弘科(以1000万元,收购股权10%)

捷报数据(以2550万元,收购股权51%)

识代运筹(以630万元,收购股权21%)

多盟(以17.7亿收购)

亿动广告(以4.36亿,收购股权54.77%)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
  并购危机

蓝标的不断的并购带来了市值的巨大飞升,也让不少人开始质疑:靠并购来增加市值的故事到底能讲多久?任性的买买买,就能兑现之前的业绩承诺吗?并购投资遇到资本“黑天鹅”又该怎么办?

资本狂人蓝标,为何买买买?
  这些问题在2015的季度报告出炉后一齐喷发,公司预期2015第一季度亏损9588万元至1.11亿元,其原因就在于13年一桩海外并购案,也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Huntsworth发生了商誉减值,因此蓝色光标的净利润也跟着受损,遇到了投资界的“黑天鹅”。

事实上Huntsworth的商誉减值其实是公司新CEO的上任三把火:1)调节商誉,收入不变时,将利润做下去;2)主动管理董事会和大股东预期,为业绩提升留空间和营造相对宽松的任期内环境;3)准备可能的股权激励。因为从业绩上来看,Huntsworth干的并不差。

只能说蓝标吃了哑巴亏,交了一笔学费。但学费交了,脚步不能停。

对于蓝标来说,服务客户并不是蓝标大举买入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技术投资和资产投资,加深延展与客户、与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才是最主要的核心。换句话来说,买来的技术和资产要么形成规模效应,闭环效应,能快速覆盖消费群体和客户;要么形成排他性的入口,占据关键位置,圈好下一个风口的猪。

很显然,蓝标正在从并购驱动,走向资产增值。通过之前对于并购项目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了。

并购是件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事情,虽然做得不好不会死,但不做的话,你就失去了进化的基因。

北京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