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APP平台广告费超苹果iOS App平台

所谓的APP装机广告,就是移动应用开发商购买的以用户点击、下载、安装软件为目的的广告产品。

安卓和苹果生态的移动应用软件规模快速增长,App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推广自家产品,市场竞争导致移动APP装机广告费暴涨,机构数据显示安卓软件装机广告费同比上涨了一倍多。

近日,美国波士顿的移动营销公司Fiksu发布了一份有关移动软件装机广告的市场报告。报告显示,获得一个忠实用户的装机广告成本(这名新用户在下载安装之后必须至少运行软件三次)在七月份上涨到了2.98美元,比六月份环比下滑了7%,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1%。

这个数据表明,手机软件开发商获取新用户的代价越来越高。随着苹果和谷歌软件商店的规模达到百万款,开发者必须千方百计吸引用户的眼球。

苹果iOS平台和安卓平台的装机广告费差异明显。苹果平台七月份的单次用户安装的价格为1.43美元(单次安装广告费和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属于两个指标),比六月份上涨了四分之一,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6%,涨幅并不大。

但是在安卓平台上,单次安装的价格上涨到了2.73美元,同比大幅上涨了115%,比六月份上涨了29%。

上述公司也指出,移动应用软件的单次安装广告价格在环比上涨,但是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在环比下降,这表明移动软件广告主,提高了广告传播效率,触及到软件的目标用户群,新安装软件的用户中,忠实用户越来越多。

九月份,苹果将发布新手机和新版iOS操作系统,上述机构预测,移动应用的装机广告费还会上涨。

在移动软件数量上,安卓最初落后于苹果平台。今年初,谷歌官方的Play软件商店宣布,软件数量达到121万款,第一次超过了苹果iOS。

App Store加急审核潜规则,ios app开发商24小时内知道结果

App Store潜规则—加急审核,或许对iOS端APP开发公司的小伙伴们有些小帮助。

一、App Store应用审核规则

1、审核时间规律

应用提交到App Store的审核周期大概是7-14天,第一次提交的审核(业内将在某应用商店第一次提交称为“首发”,后续的称为“更新”)时间会相对较长,运气不佳的 也可能长达一月,这效率实在让人很多小伙伴着急。版本被拒绝重新提交后审核时间大概在3-10天,所以大家在版本提审时需预留出 15-25天会比较稳妥。

2、审核NG的经验汇总

很多iOS开发团队在上架过程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被苹果审核拒绝,每次重新申请花费一周甚至更久时间,经常一个版本上传成功至少花费数 月时间甚至小半年,严重影响产品市场推广计划。大家在开发的过程一定要严格熟悉App Store的审核指南,在这里跟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审核NG经验。

(1)奔溃的程序或者存在重大BUG:产品提审前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测试,如果存在APP频繁奔溃或者闪退,要通过的概率基本为零,在苹果丛林法则中,用户体验至上。

(2)诱导用户评论:假如APP中出现“给个好评”、“五星好评”、“好评奖励”等诱导性评论,基本是审核NG的。

(3)定位功能:获取用户定位,需要增加提示并告知用户干什么用,并允许用户拒绝。

(4)UI和描述:UI中切勿出现与苹果相似的logo,描述中切记出现“苹果官方” 、“AppStore” 、“Apple Pay”等与苹果挂钩的关键词,要知道苹果中国区审核同胞是懂中文的,还有苹果的版权意识特别强,切勿触碰导火线。

(5)UCG内容: 用户产生内容的需要有举报功能;有用户产生内容的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年龄限制等级是否过低;音视频类,需要提供版权说明。

二、利用App Store现有规则

之前谈ASO时,我们就在不断强调利用苹果现有规则的重要性。在苹果商店里玩,一定要研究清楚苹果商店的规矩。如果你的产品出现重大BUG,那么苹果给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窗口——加急审核。

为方便开发者及时更迭存在重大BUG的APP,App Store提供了加急审核通道,每个开发者都可为自己提交的应用申请加急审核,一旦申请成功,应用很快就会进入审核。

1、加急审核效果

苹果提供专门为加急审核APP的排队序列,开发者提交加急审核邮件后,一旦加急成功,基本是24小时内就会出审核结果。

只要你的APP申请加急成功,加急审核过程中就算你的APP在审核时被拒绝,你再次提交审核依然是加急审核状态,这个状态一直伴随到这个版本过审为止。

2、加急审核操作

(1)登入苹果开发者后台;

(2)点击后台首页下面的Contact Us(中文:联系我们);

(3)Contact Us会弹出依上而下的三个选者对话框,依次选择App Review/App Store Review/Request Expedited Review,最后点击对话框下面Request an Expedited App Review,便可成功进入加急审核页面。

3、加急审核现状

加急审核已历经了很长一段历史,但就加急审核变成一条产业链的时间来说还不到一年光景。中国人的聪明在这条产业链上得到很好的诠释,不但业务铺及整个苹果中国大陆地区,也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在全民有事没事加个急的大环境下,加急审核通道被过度玩坏。苹果也发现一些发开者账号频繁利用这个通道为省去必要的审核等待时间,于是在七月中旬对规则进行了严格化更改,包括对开发者账号加速的次数/APP加速的频次/IP等方面的考量。

作为一名ASO研究分析人员,个人很希望App Store的规则能有效的为人所用,但利用这些规则时切记把握一个“度”,不要一味的去挑战App Store的权威和智商。

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6召回,股价大跌

苹果官网显示,公司已经确定,一小部分iPhone6 Plus的iSight后置摄像头中存在一个可能因故障而导致照片模糊不清的组件。受影响设备的序列号都在某个限定范围内,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9月至 2015年1月之间售出的。苹果官方客服告知,用户需要首先确定自己手机的购买时间,找到手机序列号,进入官网查询。如果显示符合条件,再去苹果直营店或 部分维修店,让店员进行鉴定,符合条件的手机,将进行免费更换摄像头服务。符合召回条件手机,三年内都可参与该召回计划。

市场猜测问题出在光学防抖系统(OIS);至于是音圈马达(VCM)本身设计的问题还是软件问题仍有待了解。VCM供应商全都来自日本厂商,其中Alps是主要供应商。

苹果21日在官网公告发出后,引发苹果股价重跌6.12%,股价来到105.76美元。

家政APP开发商将死,家政App成市场鸡肋?

  打开手机,输入个人信息,选择家政服务人员,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家政人员就能上门服务,保洁、育儿、做饭……记者了解 到,58到家、赶集居家必备、懒人家政、云家政等一批家政类APP早在今年2月初就登陆太原市场,如今已8月下旬,发展已过半年时间,而势头却没那么迅 猛。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城千峰南路的范女士家,家政人员杨景亮正在进行厨具的清洗保洁。范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通过手机家政APP进 行预约保洁。家政APP与其他渠道价格相差不大,一小时一单约30元。由于APP里只登记了家政人员的身份信息,范女士之前一直不敢尝试,这次还是在同事 的推荐下才试着联系了,感觉确实不错。然而,杨景亮却表示,最近接单并不多,多数为小时工,收入相比之前几个月并没有增加,8月通过家政APP仅接了4次 单。记者查询发现,在该家政APP中,保洁员服务次数最多的也未超过8次。

同样,省城其他家的家政APP服务同样存在下单率低、客户量少的问题。“58到家”负责人表示,很多家政人员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成本和 流动性强,也让集体配置手机不太现实。另外,一些家政服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单独接单确实也有困难。

app开发公司-亿点时代表示,家政类APP实际上是一种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商家和顾客都能从中获利,而且对于顾客来说确实方便。但家政服务提供者推广自己的模式是靠口碑传播。口碑好,下次预约时双方就会直接联系,省却了中介这一步。这样O2O模式直接就 变成了线下模式,APP环节就显得有些鸡肋。

养车APP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

提供上门维修保养的APP,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有途虎养车、养车无忧,以及新涌现的E保养、博湃等。由于不受服务半径和实体店面投资等限制,加上从一级供应商集中采购配件,相同项目的服务,收费较4S店低40%—50%;且上门服务能解决约8成的快修需求。

亿点时代下载了一款叫“赶集易洗车”,打开软件,输入车型、车牌、洗车地点、预约时间等信息后,不到5分钟完成了预订,首次洗车只需支付1元钱。工作人员如约携带工具上门洗车,虽然没有洗车场的高压水枪来得爽快,但洗得还算干净。

业界说法

用户变“懒”催生O2O模式兴起

有业内人士指出:移动互联的普及,是汽车后市场O2O模式出现的基础,用户追求服务的便利性则是其发展的动力。

因为,目前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标准已渐趋同质化,收费也日益透明,服务提供商PK的就是效率和便利性,即: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懒人思想”,减少其时间成本,就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虽然现在后市场APP软件涌现,但最终能够活下来的最多也就几个。”本埠从事APP开发的项目经理王冠表示,现在流行“互联网+”模式,市场的确很大,但推广特别烧钱,最终拼的还是资金实力,就算不差钱,积累起的用户如何变现,同样决定着一款APP的生死。

据记者调查,包括途虎养车和各类洗车APP,都签约了大量实体店为用户提供线下体验,而体验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则由APP运营团队补贴给实体店。

市场反响

实体店暂不惧怕APP叫板

目前,基本上所有上门保养的企业,都能提供三滤一油的更换以及车辆检测的标准服务;少部分企业开始涉足轮胎、刹车片、雨刮等毛利率更高的易损商品领域。

对于各类后市场软件的涌现,长安马自达锦 铂店总经理胡耀宇表示,这些软件对4S店不会造成太大冲击。首先,汽车售后服务专业性较强,目前各类APP仅能提供常规保养和小修,涉及到大修业务还需到 4S店或修理厂完成。其次,大多数养车APP开发公司侧重的是线上推广和集客,落实到线下体验还需联手实体店,双方可以实现共赢。此外,不到4S店保养或面临 “脱保”的顾虑,也让部分消费者放弃体验APP。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汽车售后推广O2O模式,还面临着诚信体系缺失的瓶颈,因为相比各类APP,4S店的服务相对规范可靠,而且出现纠纷后维权渠道更畅通,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看重便利性和价格优势,但服务质量仍是第一位的。

“1元洗车” 养车APP大战汽车后市场

日前,汽车后市场正刮起一阵上门服务的旋风,多款APP叫卖“1元洗车”、“5分洗车”、“7元上门保养”等个性化服务,让车主们感受到“互联网+”的来势凶猛。

实现App产品开发中的快速迭代方案

举个例子,我们一定是要开发完一个版本迭代需要的所有feature后,并且经测试可以用了,才能发布到AppStore或者各大应用市场。但通常各大应用市 场审核就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尤其是AppStore(PS.加急的次数还非常有限),这样新的feature开发完直至能给到用户使用也还要好多天。并且 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如果一个版本迭代规划只开发1、2个小feature就变得非常不划算了,因为可能开发所需花费的时间只有2、3天,但发版却需要1周 才能通过,并且一旦遇到一些问题和碰到临时需要调整一些feature的需求的时候还需要经历同样的过程,这样就太不灵活了。

那么,我们就思考一下,是否能通过某些方式把一些功能放到服务器端?这样是不是就可能每天发布一个“版本”都可能不是问题呢?实现对功能/交互的云控。

Android和iOS开发框架中,分别提供了WebView和UIWebView作为承载网页的载体控件,它在加载URL并显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 些事件,并回调给我们的APP应用程序,以便我们在网页加载过程中做应用程序想处理的事情。比如说客户端需要显示网页加载的进度、网页加载发生错误等等事 件。并且,Android和iOS都是支持JS与原生代码之间互相调用的(猿和汪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细节,这里不做赘述)。

那么既然Android和iOS中都提供了可以加载URL的控件,并且在WebView(UIWebView)中都是支持JS调用原生系统事件,原生代码也可以通过调用JS来控制WebView,这就具备的把一些APP功能放到服务器端的应用条件了。

WebView(UIWebView)可以利用Html做界面布局,通过这种方式,APP端可以通过加载URL从服务器端获取Html并按一定的排版来展示一些数据。并且通过和JS的交互,做一些复杂的处理。

tips

这里我画了一张图,大概勾勒一下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1439942715365

APP外部:

图中“APP外部”表示无论从微信还是其他外部应用跳转都会可以将一个携带了参数的URL传递给APP客户端,然后通过URL解析参数从服务器端(包括本地的HTML模板)获得HTML(包含了数据)+JS(定义了功能/行为/交互)。

URL解析器:

当 获得URL后,将URL传入URL解析器进行解析,这里需要知道得到的结果就是HTML+JS,讲得到的结果传给WebView(UIWebView)进 行渲染。这里的URL解析器可以写在自定义的WebView(UIWebView)中也可以单独封装出来,作为处理URL和调用server端接口的唯一 入口。(注意定义良好的接口扩展性)

自定义的WebView(UIWebView):

接下来在得到了HTML+JS后交给WebView(UIWebView)渲染显示,通过JS和原生的交互形成点击事件的响 应:WebView(UIWebView)外的原生事件可以通过JS来控制WebView(UIWebView),而反过来亦然,通过合理的交互设计来使 之体验加深。这里要设计定义一个扩展性良好的时间解析器以满足交互需求。

事件解析器:

一方面对系统原生提供的JS和原生之间的可交互功能做封装,另外通过URL的指向性(解析)、参数的定义以及特殊标示符来定义多种事件。我们在图中 可以看到通过事件交互,可以继续打开(刷新)一个新的WebView(UIWebView)页或者打开一个原生页面,一个原生页面点击也可以跳转到一个 WebView(UIWebView)页,这样交互就连贯了。

谁能开发出下一个超级APP

一般来说,成为超级APP最基本的要求是经常用,功能多,用途广。目前,可以称得上超级APP的主要是微信、手机QQ、微博、支付宝、手机淘宝、百度、360手机卫士等等,简单的看,几乎都是互联网超级巨头们的产品。

实际上,超级APP的成功不仅要在功能上的抢眼,更要用户装机量的支撑。在使用用途与功能基本类似的情况下,装机量往往成为在同类应用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我们不仅要问,既然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的入口争夺上几乎全部败下阵来,那么在以装机量为基础衡量的超级APP方面也没有建树吗?如果失去了入口,但是在超级APP方面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运营商的超级APP的运营上仍是没有起色,虽然有些应用的装机量并不少,可用户的使用程度却很低,APP打开率不高,更不要谈什么经常使用、拓展应用了。

在运营商提供的APP里面,最有竞争力的自然是各家运营商提供的“手机营业厅”,不管各地各运营商把这个应用叫做什么名字,其功能都是类似的,可以查询与办理运营商提供的各种业务,可以网上交费。

也就是说,电信运营商的手机营业厅虽然用户众多,但仍然不能算作超级APP,甚至根本都不可能成为未来的超级APP,运营商对手机营业厅的定位注定了这样的命运。

既然入口争夺暂告一段落,那么围绕手机上用户常用的APP的争夺就更加变得关键,也就是行业里所说的超级APP。所谓超级APP,是指那些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成为用户手机上的“装机必备”的基础应用。

艾瑞最的数据分析看,即时通讯、浏览器、应用商店成为覆盖用户最广的三类工具,分别覆盖2.57亿、2.14亿和1.61亿人,排在后面的依次是网络购物、在线音乐、安全、在线视频、支付以及优惠比价类应用。

三家基础运营商的用户中,手机营业厅的装机量一定不少,甚至完全可以做到每机必装,但是,这个手机营业厅看似功能非常多,却都是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的通信服务,甚至只是用户用来缴费或更改业务设置的工具,并不能成为超级APP,因为没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以中国移动来说,飞信的用户群体依然不少,以前更是不少,中国电信有与网易合作的易信,这些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数量也还可以,但距离超级APP还是 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在微信与QQ的冲击下,用户群体和活跃度都无法得到保证,可以归为过时的产品,没有成为超级APP 的可能。

我们还可以看到,运营商也开发了不少的手机应用,特别需中国移动,如中国移动与科大讯飞合作的灵犀、和包、和阅读、和视频等等等等,几乎互联网公司有的应用,中国移动都会有类似的产品,但市场占有率的不高,也缺乏成为未来超级APP的潜力。

不过,运营商还是有潜力的,至少在资源和运营能力上并不差,只要抓住机会仍然可以创造出用户数量大、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超级APP,只是这样的超级APP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功能,从而吸引客户长期安装、频繁打开并进行扩展使用,这个核心毫无疑问应该是流量。

如果说前几年大家还都在争夺互联网的入口,那么现在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因为入口被占据了差不多,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运营商,新来的机会已经不多。如果运营商开发出流量相关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查询流量多少、进行流量的充值与购买,还可以以流量货币化为依托,将流量的买卖、存储、共享、转赠等结 合起来,进而通过流量将用户的网络行为结合起来,社交、购物、O2O服务等等,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高频APP,加上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基础,成为超级 APP简直易如反掌。

2015年ios app开发者累计收益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苹果(ios app开发)App Store2013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开发者累计收益已经超过150亿美元

苹果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向AppStore开发者支付了330亿美元,单是2015年就支付了80亿美元。相比之下,苹果在1年前表示,已向开发者支 付了200亿美元。苹果目前在AppStore提供逾150万款移动应用和游戏,供用户下载,新发布应用的增速并未显示出任何放缓的迹象。

中国市场在苹果移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经显现。例如,今年4月,移动应用调研公司AppAnnie发布报告称,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iOS应用下载的第一大市场。AppAnnie当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AppStore中国下载量飙升,同比增长3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中国iPhone用户的扩大。大尺寸iPhone6和iPhone6 Plus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中国目前在iOS应用下载量上占据第一位,营收排名也在稳步上升。截至第二季度,中国在iOS应用营收上排在第三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游戏依旧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下载量和营收都排在第一位。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上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前100款收入最高的iPhone应用中,81%是游戏。

苹果还通过投资扩大中国零售店数量来提振iPhone需求。截至今年4月,苹果已在中国开设了19家零售店,而在2013年10月时只有8家。苹果已表示,到2016年年中时,将把大中华区的零售店数量扩大至40家。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iOS开发者必备

1. CodeRunner

CodeRunner是一款轻量级,可以编写和运行多种语言的编辑器,它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执行多种语言代码。如果开发者想要测试一段代码或者一个API具体的功能,用Xcode未免过于麻烦,而CodeRunner却恰巧弥补了Xcode在这方面的欠缺。开发者只需要在CodeRunner中编写一个短小的代码片段,即可测试代码和API的具体功能。

此外,CodeRunner能加快开发者的编程速度,所以开发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代码编写工作,通过CodeRunner测试无误后,就可以把它拷贝回Xcode的项目中,极大地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

2. AppCode

AppCode是全新的Objective-C的IDE集成开发环境,旨在帮助开发者开发Mac OS X和iOS系统的相关应用程序。

3. Chocolat

Chocolat是Mac系统上最新出现的一款强大的文本编辑器,支持vim模式、多种编程语言、窗口分割、标签页、色彩主题等功能。另外 Chocolat具有实时的代码检错功能,它可以在编写代码时检查代码的正确性(目前只支持Ruby、Python、PHP和JavaScript)。

4. Alcatraz

Alcatraz是一个开源的Xcode管理器,可让你更快捷地发现和安装插件、模版和颜色方案。只需要简单地点击或者勾选,而无需手工克隆或拷贝文件。

5. Mou

对于熟悉Markdown的人来说,Mou是一款不错的文本编辑器(Mac平台)。相比同类型产品,Mou 在功能性和易用性上都有众多特色,在其简单的界面之后,不仅拥有自定义样式、增量搜索、中文字体“漂移”优化,还支持终端命令行启动、内容发布、竖版文字 布局,甚至还可以作为任务列表使用,其Markdown双栏布局的实时预览和同步滚动功能更是被众多应用借鉴和采用。

Mou的开发者——罗晨,一个中国开发者可以在国外流行的标准之上做出一款更加优秀的产品,特别是考虑到其并非科班出身,这无疑更加给了国内众多“野生程序员”们莫大的动力。

ios app开发时的兼容问题,iOS8安装率帮你做决定

苹果在WWDC大会上介绍iOS9的时候,iOS8的安装率已突破80%。

iOS8自去年9月份推出以来,它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系统,因此苹果也很快的发布了iOS8.0.1,然而这次的更新却闹出了笑话,仅仅上线一小时就被苹 果撤下了。这一系列事件让iOS的苹果用户对于新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疑虑,好在苹果一次一次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版本进行修复。

随着iOS9发布的日子步步逼近,iOS8用户的安装率也在节节攀升,所以根据调查统计如今iOS8的用户安装率在85%,其实应该会比85%还要高一些。当然了,iOS9正式版一旦发布,iOS8的安装率就会迅速下滑。

期待iOS9的9月苹果发布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