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行业如何通过APP开发快速发展

去年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以及超过六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所产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不仅对大众的生活产生了改变,同时对经济领域中的各个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当中,使企业的经营已经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因此,众多传统企业开始纷纷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希望通过新的技术,寻找到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净水行业,因其特殊性,也开始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并且也在不断的将产品推向移动互联网当中。

顾名思义,净水行业就是为大众健康饮水提供必要的设备,从而使大家免受水污染的影响。净水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它也继续想移动互联网靠拢,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无时间与空间制约的特性,这就使得它具有传统商业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净水企业的移动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有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帮助,净水企业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样,净水企业只有不断的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才能适应未来趋势的要求。

如今大量APP应用软件的出现,也使得移动互联网变得更加的全面、高速、便捷。APP应用软件能够及时发布行业信息,让消费者及时了解行业状况,同时还能在互联网领域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另外,净水企业开发APP应用软件,还能够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据了解得知,目前净水行业在传统的线下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如果通过APP应用软件进行发展,就能使企业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优势,还能够通过平台掌握市场先机。利用APP应用软件的特点,净水企业可以摆脱传统营销模式的束缚与局限,采用信息时代下的新型营销模式,即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展的模式,从而使交易的过程更具互动性,也使企业能够掌握更多的供需信息,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货运O2O春天:政策利好 资本加持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广应用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等新业态、新模式。这对于公路物流领域践行“互联网+”的企业尤其是一特大好消息。

货车帮主打“互联网+物流”概念,搭建对接全国货源和车源信息的互联网物流平台,提高货车利用率,改善国内货运信息不对称,车主信息不畅、空跑乱跑、资源浪费,货主找车原始低效、信用缺失的状况。TalkingData 2017年物流行业报告显示,货车帮市场占有率为物流类APP第一。

车货匹配其实已经是近两年来公路货运物流领域的一个热点,行业从业者也有几家,而货车帮能从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对其中几个核心竞争力的把握:

(1)资源要素:货车帮坚持对货主端永久免费,以货源积累为方针,构建“全国货源信息网”,同时以运力共享为方针,构建车源开放平台“社会公共运力池”,从而真正成为其标榜的“中国公路物流基础设施”。

(2)信任要素:货车帮在行业内大力倡导车货实名认证,建立行业“支付宝”式的交易信息费赔付制度。货车帮将网络时代的征信体系引入了公路物流行业,通过教育市场,确保所有司机实名、三证(驾驶证、行驶证、手持身份证照片)齐全。

(3)商业模式要素:货车帮在信息服务基础上不断拓展了包括保险,新车、ETC卡,金融白条等业务。其中,ETC卡更是估算达1.3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货车帮ETC卡累计发卡量超过100万张,日充值金额超过9000万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货车ETC发卡方。

货车帮将“平台”的理念延伸到车后服务,在海量诚信认证司机会员及货主会员基础上,连接车后市场合作伙伴,对接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资源,力图整合卡车新车销售、加油、汽配、货车金融及货车保险等万亿级市场,搭建中国公路物流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其中,针对公路货运的金融场景,主要利用了货车帮每日积累的车货匹配数据,和ETC业务积累的司机充值、消费和贷款数据。这种信用信息共享共用还得到了国家部门的肯定,去年底就推进公路货运领域信用建设合作,货车帮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商业模式的创新让货车帮服务具有一站式的吸引力,形成了规模优势;信任体系让交易更顺畅,减少了验证成本。但是归根结底,最根本的还是要拓展双端用户,提升车货匹配效率。

近期货车帮宣布完成5600万美元B3轮融资,至此货车帮B轮融资累计达3.27亿美元

只有打好基础,其他根植于此的业务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也是货车帮始终表示将融资用于持续巩固基本业务的根本原因。有了这样稳健的发展思路,相信货车帮距离其建成中国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的目标一定会越来越近。

家门口的小卖部玩起了O2O

电商发展迅猛 但社区旁的便利店因其不可替代性一直存在

以生鲜食品为主,依托互联网增加了线上订货、送货上门等服务

家门口的小卖部 玩起了O2O

无论商业业态如何变化,社区周边的小卖部、小超市、便利店一直存在。

只是,传统小卖部也在变:从主打预包装商品,到现在以蔬菜和水果等生鲜食品为主,并依托互联网增加了线上订货、送货上门等服务,这些都是在为已经享受电商、O2O等便利的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

  【现象】

  商业不管怎么变

  社区旁都少不了小卖部

无论是百货大热的年代,还是大型商超火爆的时期,也不管小区是普通还是高档,每个社区周边总是少不了一种业态——“小卖部”,只是它的名字随着时代在进化,普通一点儿的叫小超市,洋气一点儿的叫便利店。

“电商再发达,O2O再便利,这种小店啥时候都需要!”在家里抽烟发现烟盒里只剩下一根烟了,市民刘先生马上到楼下的雅堂小超去买一盒。

到店里他还没有拿出来钱包,胖胖的老板娘就从货架上摸了一盒烟放在门口结账柜台上,刘先生一看正是他平时抽的品牌。

在刘先生看来,再快的电商,再便捷的O2O,再近的大超市,一根烟的问题恐怕都没有楼下的这间小便利店解决得完美。

其实不只是一根烟,来这间便利店消费的,还有闹着要零食的小朋友,做饭时发现急需一瓶酱油的家庭主妇,当然,还有需要瓜子、薯片当消夜的年轻人……

虽然楼下小卖部能提供的商品数量和个性没有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丰富,但对急需的人来说,只要有相应的主流品牌商品,都能应对这些临时的需求。

  【生意】

  鲜面条1.68元/斤

  生鲜成拉客“利器”

不过,只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临时需求过活,便利店的生存空间依然会被电商挤压得越来越小。

“现在年轻人的洗衣液、卫生纸、调味品、零食都是在电商平台上买,需求的品牌也很个性,而老年人愿意花时间去大超市抢特价商品,不会特意来便利店买东西。”郑州升龙天汇广场1号院东门天汇便利的负责人孔先生说。

他在这个小区周边做便利店两年多了,店面名字没有变,从去年开始他在店内辟出了三分之一的空间,摆上了冰柜和菜架,每天销售十几种新鲜蔬菜,冰柜里有猪肉、分割鸡肉、豆腐、豆皮等产品,另外,面条、馒头也每天供应。

“面条1.68元一斤,比菜市场还便宜不少;蔬菜基本和农贸市场一个价格,但品质和卖相都是比较好的。”他说。

自加上了这些商品,孔先生说小店的客流猛增。

到离这个小区最近的农贸市场需要步行10多分钟,有了蔬菜等生鲜供应,白天很多带孩子的老年人领着小孩在他这里就近买菜,晚上下班的年轻人懒得拐到菜市场,也到他这里采购食材。

尽管生鲜损耗高,利润也并不丰厚,而且加上这些商品也会让店内维持卫生的难度加大,但生鲜却是拉人的“神器”,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店内零食、啤酒、酸奶等商品销售。

“很多人带着孩子来买东西,只买菜孩子是不愿意的,总会另外买点儿零食、小玩具什么的。”孔先生说,酸奶一天都可以零售十来件。

  【创新】

  送货、建群

  小卖部的互联网化

自孔先生在自家店面中加了生鲜供应,周边的其他超市纷纷开始模仿,卖菜、卖肉、卖面条已经成为便利店的标配了。

在小区西门新开的一家便利店,直接取名就叫思源生鲜便利店,便利店中间大块的空间都留给了蔬菜、肉类、水果等生鲜,并引入了冷藏柜存储绿叶蔬菜以保持卖相新鲜,周围靠墙的一圈货架才是零食、日用品等预包装商品。

在商品结构调整之外,有些便利店还玩起了“互联网+”,想和电商争一争市场。以思源生鲜便利店为例,他们在门口贴了几张二维码,周边的居民在购物之余,可以扫二维码加群。

“最早的群是我从业主群中加好友拉的,后来就是一些居民用着方便,自己慢慢加进来的。”店面的负责人吕玲说。

这些群可以很好地团结客户,并获取客户需求。她时常在群里推广店内的商品,上午空闲的时候,她会将超市新进的蔬菜、水果发在群里,新鲜的菜品总是能勾起大家的购买欲。

如果群里的居民需要什么商品,可以在群里提醒她进货;本小区的宅男宅女也可以在群里订货,只要不是中午、晚上特别繁忙的时点,她或是店员会负责送货上门。

“急用的商品来店里买,水果和零食在线上购买,店面看得见摸得着,比网购更放心,基本已经告别菜市场了。”在该小区居住的孙女士说。

严打制假售假也需“o2o”

互联网成为制假售假重灾区

无独有偶,近期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3个90后的亿元制假链:藏匿深山造假药 利润近9000%》的新闻报道再次把减肥药造假售假推上风口浪尖。

报道称,在距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县城20公里外的大山深处,有一栋背靠悬崖、正对逼仄山路的4层民房。民房地下仓库堆放着各色粉末和19种颜色的胶囊外壳。在这里,灌装机等机器一开启,1小时能生产1万粒假冒减肥胶囊。

近日,湖南娄底警方在这个假减肥药生产窝点,现场查获近60万粒胶囊。经娄底市食药监局抽检,确认大部分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被认定为假药。娄底警方在豫、皖、湘三省同时收网,一举捣毁假减肥药生产、包装、销售窝点,并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上亿元。

8月29日,娄底市政府在“像抓酒驾一样打假——娄底市公安局破获特大制售假减肥药案新闻发布会”上,以全网直播形式公布抓捕、查处视频。

娄底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王成良称,本案主犯均为90后,反侦察能力极强,假减肥药生产销售线下打击难度大。这些号称进口的减肥药,生产成本不足1角/粒,市场价格近10元/粒,利润率近9000%,远超贩毒,“中国有上亿减肥药消费者,近年来微商卖减肥药发展成一个黑灰产业,愈演愈烈,监管失控,需要严厉打击。”

政在协商(cppcc_china)注意到,这起案件再次提到了“微商”“朋友圈”。类似的案件不仅是假减肥药,还有假化妆品、假手表、假包假鞋各类假货。打开微信朋友圈,卖什么东西的都能找到,很多产品更是闻所未闻,非常具有隐蔽性,有专家表明这种新型的产销模式已经成为灰色利益链上重要的一环。

而这起破案的关键是,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通过大数据食药模型,发现湖南地区有一款名为“小绿”的减肥药在淘宝网上有售,抽检发现其中含有非法添加成分,遂将线索推送给湖南娄底警方,娄底警方在阿里巴巴大数据协助下,发现这是一起通过微商圈子制售假冒减肥药的全国大案。

同样是类似案件。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借力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大数据技术,成功捣毁一条制售假冒汽车配件的犯罪链条,打掉2个犯罪团伙,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价值达1000多万元。8月31日上午,三水公安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这起案件。

面对大数据的分析,越来越多的制假售假案件浮出水面。然而从海量线索到艰难推进,再到实际处罚力度的不理想,互联网制售假相关刑事案件的打击道路显得仍然漫长。

互联网打假有啥难度?

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门共认定和处理制假售假案件线索4495条,案值均高于目前刑法所规定的5万元(人民币,下同)起刑标准。执法机关接收线索1184条,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制假售假受到刑事处罚的比例不足1%。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对制假售假做出了规定。例如,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阿里巴巴抽取33份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书,发现已判决案例涉及47人,其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比例高达79%。

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呼吁,严格执法、加重刑罚,“全社会拿出治理酒驾一样的共识和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假货”。

2017年两会期间,围绕“网络售假”的讨论不断。3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公开信,指出中国法律对制假售假惩罚不够严厉、违法成本极低但获利极丰。

马云称,“假如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那么我想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马云认为,在制假打假上,“互联网首当其冲,网络平台当然应该识别、报警、拦截”,但制造工厂仍是源头。阿里巴巴曾在多个场合表达类似观点:电商平台有监管、打假的责任,但是阿里巴巴不生产假货,广阔的线下市场才是假货制造、流通的重灾区。

“互联网制售假案件在操作中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刑事处罚的比例比较低,二是被判缓刑的人数和比例则较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新表示,制售假相关立法,可以在销售金额的基础上,将犯罪次数、犯罪件数等要素纳入考量。

互联网犯罪的证据在哪?

投诉本是维权手段,但前面加上恶意二字,便成了一条互联网黑灰产业链。8月24日,佛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祖锋,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组织召开互联网刑事法治研讨会现场分享了一个队里办的恶意投诉案件。他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刑事案件与面对面的时候不同,暴力性、胁迫性非常不明显,而嫌疑人跟受害者通过微信、QQ等工具进行交流,受害者无法辨认嫌疑人。同时,嫌疑人用一张图片来宣告自己拥有知识产权,这件事的真伪很难查清,涉及的受害者多,案件定性难。同时,这类恶意投诉的作案手法很容易被复制,被投诉的店铺商家链接会被下架,如果商家愿意给钱,便能恢复经营。通过调查,大队发现该团伙在半年内就非法获利近百万元,这些手法的大规模使用,将对平台带来大量冲击。他表示,到现在,案犯也并没有主动认罪,警方是通过走访、与阿里平台的合作,用大量的证据来使这个案子判案的。

“互联网制售假案件的证据问题,其实是真实性和关联性的问题。”浙江大学社科院副院长教授胡铭说,电子数据很容易被质疑。比如,卖家可以说自己有这些记录,但实际没有卖这么多,或者是真假参半去卖的,这是真实性问题;再比如,有人会说这是别人拿自己身份证去注册的账号,或者自己是操作者,但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假货,这是关联性问题。因此,在保留、鉴定证据的过程中,电子数据领域需要更多专家辅助人来打开突破口。同时他也建议,互联网制售假相关案件的取证,可以通过证明责任的分担,让被告方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适当减轻控诉方责任,使互联网犯罪具备更高的可操作性,提高定罪量刑成功概率。

互联网真能成为造假售假分子的安身之所吗?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认为,要保证市场流通商品货真质优,从源头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大精准执法的力度,立法在这方面更科学化,操作性更强。同时,要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让制假售假者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确实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执法的层面上,要加大精准执法的力度,让有这种打假制假想法的人感觉到可怕。

2017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对制假售假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提案》,建议加重对制假售假的刑罚处罚。他建议:鼓励各地制定地方法规,强化行政执法手段,建立质检、公安、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格执行刑法对各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量刑标准,对制假售假达到法定数额者严惩不贷,对侵犯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中国实业振兴峰会上再次大声疾呼,认为造假售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业发展的毒瘤。他表示,造假售假不但影响了中国企业、实业和中国商家的商业信誉,严重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而且侵蚀到了社会文化层面,使诚信缺失。

两会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确实有不法分子利用网购的隐蔽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质检总局已成立电子商务质量安全标准委员会,立项了一批标准,形成过滤体系,与阿里巴巴等7家电商的部分用品库对接,已经有102万项交互信息。

对于新生的电商,质检总局也在帮助他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检总局也会在网上买产品检测,“不合格就要求下架”。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武汉晚报、浙江在线、中国网等。

牛仔裤O2O,企业布局真能让单品大卖

从消费者的预期来说,理想的服装购物场景应是这样的。

首先,顾客可以先期在线上下单,在附近即可实现线下取货,以最大化缩短顾客的浏览路径,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有效性;

其次,实现线下试衣,线上购买,缺号时快速调货。可以说,这种牛仔裤销售模式必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消费常态,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目前,牛仔裤线上交易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低,而最大的短板在于顾客体验不佳。其主要是源于不能呈现试衣环境,且退换货更是极为不便,并增加了额外的购物物流往返成本。

应该说,牛仔裤市场的痛点在哪,机会就在哪。传统行业要想重新逆袭电商,首要的便是做到线上与线下的同品同价,次之就是要敢于打破原有利益链条,再辅之线下实体店成为试衣间或为仓储间,当整体的牛仔裤供应链及售后保障体系达成完美匹配之时,此时的渠道已然不再重要,而消费者体验必将会有一个本质的升级。

打磨品牌内涵:品牌内涵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鲜有自主知名品牌,尤其是在品牌设计研发、市场营销、配套管理与整体推广方面较为乏力,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中国服装产业的深度发展。故而,牛仔裤企业必须打造自主品牌内涵,如此方能在牛仔裤O2O领域占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价格、质量、营销和供应链是服装行业必不可少的四要素,其间缺一不可。对于处在服装行业保持平稳增长,以及面临洗牌的变革时期,作为传统领域的牛仔裤企业,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与勇气,更要敢于放弃现有渠道利益,精细运作企业,重塑品牌内核。唯如此,才不至成为大浪淘沙中的失败者。

家庭维修O2O维修平台悄然兴起

灯泡不亮了、下水道堵了、窗纱该换了……这些家里修修补补的活计,正在被“互联网+”的新模式渗透。

不用再从网站上查电话“货比三家”,也不需要再拨打家门口贴的“牛皮癣式”小广告,只要通过手机下单,就有专业维修人员及时上门服务,各类O2O家庭维修平台近期在北京以及全国各大城市陆续推出,悄然改变着入户维修这个传统行当。不过,对很多玩不转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接触互联网家修平台的概率还很低,楼道里的小广告仍是他们寻找上门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两千元通下水

  传统上门维修猫儿腻多

“半盆猫砂倒厕所结果堵了,网上找了家疏通下水道的,最后花了1980元!”说起去年通马桶的一次被骗经历,杜先生气不打一处来。他说,维修工用机器通了十分钟不管用,就说要使用溶解液,180元一升,最后用了半桶溶液才疏通好,收了1980元。感觉被骗后,他再次拨打电话对方不再接听,杜先生只好自认倒霉。

市民曹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疏通说要溶解液,一开始说135元,用了六瓶后对方变卦说135一瓶,最后大吵了一架才给便宜了点,花了五百块”。

记者采访多位北京居民发现,简简单单的上门家修业务,藏着不少猫儿腻。“修一次总修不好,经常还得二次上门。” 家住管庄新村小区的樊先生感慨,很多时候拨打小广告电话,最初报价都不高,但师傅上了门,就会以需要更换配件为由漫天要价,维修水平也参差不齐,修不利索还得再花钱。

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的是,很多上门维修业务竟然成了骗子们的诱饵。刚开始租房的住户,往往会对楼道里燃气报修的电话信以为真,最后被冒牌燃气公司员工忽悠,将只是电池耗尽的燃气灶和燃气表彻底换新;不法分子还经常打着免费清洗油烟机的幌子上门,最后谎称漏电故障让住户以旧换新,最后送上门的却是冒牌货。

其实,入户维修最可信赖的是物业人员。但记者了解到,很多物业公司只提供安装水龙头、换灯泡等最简单的维修项目,而且因为维修工人短缺,响应上门时间也通常较长。

“一口价”成标配

  互联网家修收编“游击队”

传统家修体验差,这让创业公司看到了商机。

刚修完没几天,家住成寿寺的魏女士家里马桶又堵了,她在微信公众号宅快修平台上下单。还没到一分钟,周边维修店的一位师傅就接了单,电话沟通后刚过二十分钟,身着工服、脚踩鞋套的师傅就上了门。

马桶疏通150元、纱窗换装45元、地漏/洗菜盆/洗脸盆疏通100元、吸顶灯换装58元、墙面修补15元/平方米、开关面板换装一个25元……宅快修平台的快修项目价格清单显示,十类共一百余个项目基本覆盖了家庭出现的臭、漏、堵、霉、裂、旧等维修问题。

“互联网家修市场目前没有大公司入局,但却是刚需且高频。”在宅快修CEO王哲看来,传统的家庭维修市场低效零散,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当用户发生维修换新需求时,价格不透明、服务不标准、售后没保障,让很多用户苦不堪言,而互联网家修平台解决这些痛点的方式是价格和服务的标准化。“定价遵循‘优质优价’原则,零件也都包含在了定价中,省去了维修工和用户双方的议价成本。”王哲补充道。

记者发现,在多家互联网家修平台上,“一口价”是标配。例如马桶疏通和地漏疏通,叮当快修平台上的价格都为80元,啄木鸟维修的价格为160元和150元。

从事多年上门家修服务的贾师傅透露,以前维修“游击队”“挨家挨户贴小广告,但哪家真靠谱,用户得碰运气。”他透露,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评价机制,可以让踏踏实实的良心维修人员更吃香。多家互联网家修平台称,招募维修工时会严格把关,对他们的执业资质、维修水平、家庭背景等先进行认证考核。

 小维修成入口

  瞄准住房翻新大生意

虽说是刚需,但家庭维修市场较为分散,还面临小区物业和小广告背后维修“游击队”的双重夹击。尤其对上门维修高度依赖的老年人,普遍还玩不转手机下单。在刚刚经历过O2O寒潮后,互联网家修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家修市场其实比想象中要更大。”王哲说,这十几年,中国一线城市已进入老房市场,三年以上的房子都会进入维修期。以小维修切入家装,进军客单价更高的换新和改造,成了不少创业者掘金的新思路。打开多个互联网家修平台,维修安装之外还有住房“翻新”“改装”甚至“软包”业务,这些业务往往客单价高达数千元。例如卫生间和厨房的翻新改造,不少平台的价格都在一平方米200元至300元,短短几天完工让居室“焕然一新”的承诺看起来颇具诱惑力。

尽管互联网家修引来众多创业公司掘金,但多数平台依然不温不火。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互联网家修的用户认知度仍不高、消费习惯需要培育,想从庞大的传统家修市场中分羹并不容易。

本地生活服务O2O 将跨入万亿时代

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发布了《2017中国本地生活O2O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形成了到家、到店两大模式,并且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接近7000亿元。艾瑞预计,2017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为9780亿元,接近1万亿大关。

在经历了团购大战、美团点评合并、饿了么崛起、新口碑成立等行业大事件后,2017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O2O的平台竞争格局已经初步确立。

家政服务体质扩容行动方案印发 推进O2O模式

7月13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等17部委印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旨在加快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方案提出,通过组织实施行动方案,促进家政服务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速,201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 20%以上,达到 4000 亿元以上,家政服务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中西部贫困地区女性、“4050”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数量达到 2800 万人左右,为家政服务业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包括制定“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情况的调查和展示方案,推广运作规范、特色发展的知名企业品牌经营模式,支持家政服务知名品牌建设。积极推进 O2O(线上线下结合)等家政服务新业态,加快信息流通,提升行业效率。

方案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社保补贴试点。完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家政电商等新兴业态的服务标准和规范,鼓励制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总结推广服务标准化经验。积极推行家政企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美甲O2O行业有市场却没钱没人没未来,路在何方?

现在打开APP store,输入关键字“美甲”,排名靠前的应用中,更多的是像“窝趣美甲”、“美甲达人”等专注于内容社区的应用,而专注于上门美甲O2O这一垂直领域的APP的身影却寥寥无几。这样的萧条景象,与2015年的“热捧”形成了令人唏嘘的鲜明对比。

  | “昙花一现”的热闹非凡

曾经的2015年见证了市场对美甲O2O的“偏爱”。

据2015年的公开数据显示,就中国整个美业市场划分来看,美容占比为57.7%,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发,为24.4%;虽然美甲仅占9.8%,但从用户体验过的美业O2O服务类型来看,美甲占比最高,达到40.9%,行业渗透率明显高于前两者。

在O2O概念大火的时机,2014年3月,江湖人称雕爷的创始人孟醒喊着“解放天下手艺人”的口号,河狸家横空出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资本瞄准了美甲O2O的领域,表现出“超高速驾驶”的行为倾向。

雕爷刚刚创办河狸家时,产品还未上线,仅仅靠一个创业想法,前IDG资本合伙人李丰就给出了1.5亿元的估值。而在2015年2月,河狸家拿到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估值上升至3亿美元。

河狸家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一场以美甲为首的美业O2O投资热潮之后,众多APP紧随河狸家之后陆续上线。

2014年6月创办于上海的嘟嘟美甲上线5个月后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和源码资本的共计千万美元级A轮投资。可以预约交易和上门服务上门美妆O2O平台“美到家”,2015年春节期间,也完成约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上门美妆APP美丽多也在2015年3月获得了500万种子轮的融资……在资本的催化下,许多美甲O2O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而这样大规模的融资行为,被看作更像是资本驱动之下快速跑马圈地的玩法,像极了团购网站勃兴时的“千团大战”、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的局面。只是资本的热度消退和冷却的速度比想象来的更早一点。

除了自身的烧钱属性,外部环境和压力的步步紧逼,让整个美甲O2O行业都陷入了很被动甚至极度尴尬的境地。

  | 严重依赖资本的“烧钱”属性

一组美甲行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美甲沙龙的的定价情况是:标准美甲70-120元,法式美甲100-200元,渐变、花色、贴甲片等则需300元以上。然而,这些花费数百上千元做出的美甲,其实成本可能只有几十元甚至更少。有媒体曝光,美甲业平均毛利率超过90%。一瓶15毫升、进价20元的OPI指甲油至少可以给20个顾客用,毛利率高达98%,而光疗甲的收费更高,成本却仅有廉价的光疗胶和光疗灯,毛利率高达99%。

在如此低成本高利润的状况下,美甲O2O烧的钱都去哪了?

嘟嘟美甲的创始人王彪曾在采访中提到,“顾客的付费100%给美甲师,平台暂时不收钱。这就是互联网风格,就像打车软件刚出现的时候一样,前期疯狂烧钱,吸引大量客户,后期再挖掘客户的价值,思考盈利模式。”

前期为了争抢流量以及留住优质的美甲师,“烧钱”成为了美甲O2O的企业不得不、或者说是必须选择的道路。

美甲是一个低价、高频、标准化程度较高、受价格影响较大的产品,比较容易依靠补贴及优惠券的方式获取用户。争抢流量的方式更多体现在了“用户补贴”上。除了价格上的补贴,还有地推的成本:从商场到写字楼、从明星到普通白领、从线上到线下,几乎所有的美甲APP都在搞诸如“一分钱做美甲”等名目繁多的推广活动。

在O2O行业2015年迎来资金额巨大的烧钱大战中,58同城官方曾对外表示,要在58到家“先烧1亿美元”。为了迎战,河狸家亦表示要在河狸家上烧5亿元人民币。就在5月底,河狸家宣布拿出1亿元资金补贴用户,并开始19.9元美甲、49.9元美睫的长期低价服务。孟醒承认,烧钱补贴的一个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客人和美甲师留在河狸家。

另一方面,为吸引美甲师入驻,各大平台也下足了“血本”。河狸家每新招一名美甲师,会为其配置价值3000元的美甲工具箱,并给他们3个月的过渡期,并给予分为8000~10000元不等的补贴。月流水业绩排在前三名的美甲师,还有机会享受国外免费培训、专车接送等“福利”。

58到家在北京的招聘广告宣称,美甲师可获得最高12000元的保底工资,80%全流水提成。另外有交通补助、高温补贴、餐补,有完善的评级体系、带薪培训,并有各种高额奖励“拿到手软”。

实际上,几乎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公司烧钱的目的都大体相同,美业O2O平台们也是为了跑马圈地,先把用户牢牢把在手中。只是如此高成本的“跑马圈地”,让资金链断裂的小公司,要么苟延残喘,要么一脚“踏空”,最后,也只回归到了几家头部大公司的战争。

  | 无情断裂的后续融资

如果说“烧钱”的属性是造成整个行业尴尬境况的内部的原因的话,那么最致命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后续的融资,被截断了后路。

在经历了2015年的“火爆”的之后,资本对美甲O2O都很默契的选择不再“偏爱”。

除了美甲帮在2016年还获得了一次融资之外,能在网上获取到的关于上门美甲O2O行业的融资记录,基本都停在了2015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中,除了河狸家超过了C轮左右,其他曾获得融资的上门美甲的O2O项目大部分都集中在天使轮或者A轮左右。

这样的轮次对于严重依赖融资的美甲O2O项目,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甚至资本从这个战场的撤退,让这个垂直行业的大部分入局企业面临着生死的挑战。在没有创造可盈利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很显然,这些上门O2O创业者在资金链方面面临着随时死亡的可能。

事实上,在曾经获得融资纪录的应用中,“美丽多APP”背后的广州暧尚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显示的状态是“已注销”;“嘟嘟美甲”也在2016年爆出被58到家收购的消息,还有一些应用,已经在APP store中无法再搜索到。

目前仍然相对活跃的还有“秀美甲”以及已经向全美业转型的河狸家。曾经的繁荣随着资本的退出而成为了走不通的“死胡同”,为了活下去,平台或选择“等死”,或选择“被收购”,或者只能孤注一掷的“转型”,另辟蹊径。

  | 大平台都无力回天的颓势

除了内部原因和资本的困境,大的平台也对这个行业虎视眈眈。

美甲帮的创始人余剑楠曾表示,美甲不是刚需,尤其是单一的美甲业务,很难支撑一个用户持续打开消费,因此消费者端要链接大的流量平台。

美甲O2O行业中的大新闻莫过于此前58到家对嘟嘟美甲的收购行为了。2016年2月17日,58到家方面宣布并购美甲O2O平台嘟嘟美有传言称,收购的价钱在200万元左右,但是58到家称,金额远高于这个价格。完成合并后,嘟嘟美甲品牌仍将保留并且独立运营,两家将对美甲业务进行整合,在美甲师、美甲样式、美甲工具等方面进行资源打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被爆出裁员风波的嘟嘟美甲,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而58到家却在这时全盘接受。有业内人士分析,58到家是为了和嘟嘟美甲一起对抗河狸家在O2O美业上的强势发展。

其实,在收购之前,嘟嘟美甲就已经对于应付平台的“争抢能力”,感到力不从心。这种争抢,主要体现在美甲师的争夺上。后起之秀58到家是58同城在2014年初上线的O2O项目,发力在家政、美甲等上门服务上,预计一个月内要搞定6000名美甲师。

嘟嘟美甲创始人王彪后来对媒体表示:“我当时觉得,我们搞了三四个月才200名美甲师,58一来就6000个美甲师,我们压力都好大。当下我和联合创始人都蔫了,这是想死的瞬间之一。”

虽然,资金实力雄厚的58到家的“挖人”行为也让河狸家感到压力,然而,大比例补贴型的高薪挖人似乎并不顺利。2015年3月,58到家美甲师向媒体透露企业降薪。在更换领导后,此前美甲师与58到家签订一年的《协议》突然被公司宣称为“无效协议”,新《协议》中,工资制度、奖金发放制度以及公司制度均有所变化,“可以说是有所下降了”。58到家称,由于前任领导失职,给员工的承诺过高导致公司无法兑现,使公司蒙受了损失。

这样的“收购”并没有展现出1+1>2 的效用,让人不禁思考的是,究竟是公司们自己的原因,还是这一个曾经被视为风口的行业,自身的基因,让它成为了一个连大平台在挽回局面上都力不从心的伪风口?

  | 雪上加霜:人员大规模流失

美甲师的流动凸显了O2O行业短兵相接的现实,而收入成为美甲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经历完跑马圈地、美业O2O烧钱大战后,上门美业现在正面临着美容师向传统门店回流的危险,留不住只为图一次新鲜的顾客,美甲O2O已然成为美容师的“中转站”。

美到家的创始人曾莞晴曾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美到家是以美妆作为切入口,整合多数原本就是自由职业者的化妆师资源,解决传统化妆服务信息不对称等消费痛点。”以河狸家为代表,C2C的以单个的美甲师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垂直领域对于美甲师资源的很高的依赖程度,因此面对资源的流失,上门美甲的平台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虽然O2O解决了美甲业的一些老毛病,但是人员管理同样困扰着O2O企业问题。美甲业市场更新非常快,人员的流动性大,美甲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美甲师更擅长推销而非美甲。尽管早在2003年8月,《美甲师国家职业标准》就规定,美甲师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但考试费用上千,美甲业对此很冷淡。

规范管理的问题,一直是美甲O2O的最大瓶颈。难以标准化的本原问题激发了更多的“蝴蝶效应”,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让越来越多的美甲师宁愿选择回归线下。而作为高度依靠美甲师个人技能的获取更高“复购率”和“存留率”的企业而言,这无疑让他们更加雪上加霜。

  | 接下来的路能怎么走?

在经历了资本的冷却之后,整个行业在总体上都趋于沉寂,除了被收购的企业,还幸存的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转型之路的思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大部分企业都放弃了只单纯的做美甲O2O的业务的想法,或离场,或向全美业转变。

最常见是将美甲作为业务的一个切入口,进而转型成全美业的平台。而这部分的代表就是河狸家。对于平台型项目而言,“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铁律依然有效,由信息交换带动的流量市场,美团平台之上有商家和消费者为其流量买单,大众点评同理。这种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维撑起了BAT及各个平台在中国互联网界的绝对地位。这个逻辑也许在美业也行得通。

河狸家雕爷讲美甲视为“不赚钱的栈道”,千亿级市场的“全美业”,才是暗修的“陈仓”。“让每一个有技能有才艺的人,将认知盈余共享出去”,将河狸家打造成手艺人的平台,是雕爷扩展平台的战略手段。而手艺人这个平台是否够大,足够撑起流量的“天”,还需静待市场验证。而有没有D轮的资本愿意陪着河狸家烧出一个“未来”?也需要等待。

第二是开始向B端的用户寻求转型的可能。代表是美甲帮。在绝大部分美甲O2O企业的融资记录停留在2015的时候,美甲帮宣布在2016年完成了一笔1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美团大众点评(新美大)领投,大众点评前创始人团队创立的点亮资本跟投。与河狸家,秀美甲,58美甲 2C 业务切入点不同,他们做的是围绕美甲师的生意,也就是B2B2C,目前其核心业务包括:资讯(图片+社区)、在线教育、在线商城(供应链)、招聘等板块。而至于这部分的业务的开展是否能真正帮助行业实现想象中标准化的“乌托邦”,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最后一种,是被越来越多人多看好的是模式,即“轻线上,重实体”,也是一种反O2O的模式。代表是Innail.Innail以线下店为主,将实体店作为背书,扩展O2O业务。这样的模式,让InNail可以将原有的一套培训和产品挪用到上门服务中去,保持高端调性,解决以往上门美甲客单无法做高的痛点。为高端用户建立足够的信任感。

但是基于传统店面的形式,不得不面临着模式偏“重”的困扰,而且,对于中低端用户而言,市场呈现空白的状态,这一部分的市场是否能用这个逻辑“激活”依旧是个丞待解决的问题。

就像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本人不看好美甲O2O,比如说,一个美甲师工资通常是比较高的,让他上门给一个收入在四五千的小白领去做服务,这并不能提高行业的效率,如果没有平台的补贴,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纵观整个中国市场,低收入人群肯定在为高收入人群提高效率,不可能反过来高收入的人跑过来为低收入人群提高效率。”

即使部分企业都已经选择了各自转型之路的方向,但依旧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他们的想法是否真的切实可行,在“她经济”被越炒越热的当下,如何精确把握“她”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不再盲目的一脚踏空,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你必须要知道的O2O的十个标准

因为O2O的创新性,所以企业在做O2O的时候,最大的痛苦是没有标准、没有参照。但是我们又不能总是创新,所以在不断实践和初步成熟起来的O2O领域,也需要沉淀和逐步建立一些标准,这样有利于后来的企业能够有所参照,以此来搭建O2O的基础设施体系,进而全面解决线上和线下的商品、支付、物流等关键环节的融合,这是在O2O领域建立标准的价值所在。

在传统企业的O2O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参考标准。我结合众多的项目实践,尝试着整理出来10个方面的标准。

1、O2O模式标准
O2O模式标准是对O2O业务模式的定义,尤其是O2O从最初的线上到线下,已经发展到线下到线上、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等各种复杂模式。模式标准有利于企业进行业务梳理和重新定义,是企业设计O2O业务模式的重要参照,也可以避免企业在O2O转型中走更多的弯路。

模式标准方面已经有了众多的讨论,比如有的人将O2O模式分为四类: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和线下到线上然后再回到线下。但结合线上又可以细分为互联网端和移动端,线下也可能分为终端门店和线下终端设备,所以O2O模式并不仅限于此。

企业应该基于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定位和客户的行为习惯等,结合当前的线上、线下业务情况以及移动终端的应用情况,进行自己的O2O模式的设计和规划,而不是盲目地生搬硬套。

2、O2O场景标准

O2O场景标准是对O2O场景设计的规则、规范的标准化,从场景的基本要素、场景模型的构造、场景设计的元素以及场景所需要定义的价值、目标、动作等,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设计标准。

目前大部分O2O场景比较简单,只是引流类型的场景,但企业的O2O场景绝不仅限于引流类的场景,而是与企业的各个业务阶段都有关联。因此,一个O2O场景的框架和标准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场景的开发和设计。

当然,场景标准只是一个设计框架和参照样板,让大部分企业可以参照进行自己企业的O2O场景设计,但企业还是要围绕自己的客户和业务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在实际业务中的客户体验路径分析,每一个关键接触点分析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适合自己的O2O场景。

3、O2O支付体系标准

支付体系标准是对跨渠道的支付方式的规范和安全的标准化。由于第三方支付、快捷支付和移动支付等各种支付方式层出不穷,因此支付体系的规范、接口和安全等方面都需要标准化,以确保企业的O2O支付是安全、高效的。

O2O支付体系标准可以对第三方支付、快捷支付、移动支付以及云收银机、虚拟支付等进行场景标准化,从支付场景、支付入口、支付接口、支付安全、支付回执等闭环流程进行规范化,这样可以将支付这个关键环节有效地进行标准化和开放化。

O2O支付是O2O流程中关键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标准化了,企业可以基于标准进行支付场景的设计,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基于开放安全的接口进行丰富的支付场景设计,从而在实现简单的支付之外,还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促销赠送、众筹砍价、资金结算与资金归集等场景。

4、O2O服务体系标准

O2O服务体系标准是对全渠道的服务体系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前只是线下服务,现在是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的服务体系与原来的有了很大区别,因此需要重新建立全渠道的O2O服务体系标准。

服务体系标准可以对线上社交互动、导流到店或者线下上门的客户服务建立服务体系标准,结合移动社交和O2O的特点,基于消费者最常用的渠道进行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利用新技术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这与传统服务体系是有区别的。

比如你在传统电话中心的客户服务话术比较标准,但在微信上进行客户服务时再用这样的标准语气就不适合,而到了旺旺上的客户服务就要换“亲……”的语气了。

服务体系标准,其实传统企业早就有,比如海尔的五星级服务标准。而涉及O2O服务体系的,比如河狸家对通过APP预约上门服务的美甲师进行统一的服务培训,就与传统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太一样了,客户来源、交互方式和客户行为习惯都不同了,服务体系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5、O2O订单体系标准

订单体系标准是对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自有电商、微商城以及渠道销售、线下销售等渠道上所有订单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化,实际上是对全渠道的订单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线上线下的商品品类可能有所区别,价格也不一定完全同价,物流分配也可能有差异,因此O2O的订单系统有区别于传统线下订单系统,不仅要识别来源,还要识别渠道,可能还会涉及到支付和结算等内容贯串在内,所以订单体系的统一标准也很关键,比如商品品类、价格、订单和数据接口的标准。

O2O的订单管理系统(OMS)是要实现全渠道的接单、分单和配单,面对复杂的不同渠道之间的差异和利益分配,只有有一个O2O订单体系标准来协助企业才可能实现全渠道的订单管理。

6、商务电子化标准

商务电子化标准是对企业在O2O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产品、库存、价格、会员等的商务电子化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化。这些商务电子化是O2O的基础,但商务电子化都要对哪些商务进行电子化,这些电子化工作的标准化要求是什么,对数据的要求是什么,对时效性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商务电子化标准可以推动企业尽快实现自己的商务电子化,补全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功课,奠定好进行O2O的基础,毕竟如果没有商务电子化作为基础,那企业的O2O就很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因为线上的电子化数据与线下的手工数据始终不能匹配到一起。

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线下业务的信息化基础,将已有的电子化工作有效进行整合,基于商务电子化标准进行升级,并与线上的数据进行融合,让电子化的产品、库存、价格、会员等都能够全渠道统一,实现无缝流转。

7、终端店面标准

终端店面标准是对O2O在终端店面的场景、业务和技术应用方面的规范标准。终端店面作为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O2O场景的现场环境,终端店面的布局、接触点、现场互动、现场媒介、技术应用等都是O2O场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围绕这些建立一个终端店面标准,有利于企业快速设计和部署自己的O2O终端店面。

O2O在终端店面,可以在布局上体现体验式设计,在接触点上利用W-iFi、NFC等进行识别,在现场采取互动屏、体感设备等进行互动,并通过智能手机屏幕、收银机双屏等媒介进行场景切换等,都可以作为O2O终端店面的标准要素加以强化和推广。

如果有了终端店面标准,企业可以认识到O2O终端店的重要性,并参照标准来推动自己的终端店面的改造和优化,将其变成O2O的关键场景。

8、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是对O2O涉及的数据进行模型定义和接口定义。O2O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不管是从线上到线下还是从线下到线上,O2O都会带有信息的传播,这实际上就是数据的交换,而这些数据的标准模型是什么,接口标准是什么,交换标准是什么,就非常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在当前的O2O项目中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交换,而每个企业的数据都有不同的来源和维度,同样是一个产品价格信息,各自的数据格式和规范都不一样,甚至是集团内的不同产业公司、同一公司线上和线下的价格数据格式都不同,所以需要有数据标准来推动实现数据交换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企业应该先在自己内部建立企业数据总线,能够确保内部的数据标准统一,然后再与外部的电商平台、线上渠道等进行数据标准统一,或者基于数据标准建立接口表实现双方数据的统一,这是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

9、系统应用标准

系统应用标准是希望对O2O所涉及到或者需要的系统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实际上是在帮助企业来筛选和规划应该选择哪些合理的、合适的系统应用来实现O2O。

因为企业实现O2O,可能要选择前台的交互系统、电商系统,中台的订单管理系统、O2O应用系统、会员系统,后台的数据管理系统、二维码管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等。而要借助这些系统来进行O2O的部署和管理,那么就要制定与系统应用相关的标准,比如要考虑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范围、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

参照系统应用标准,企业可以进行系统平台或工具的选择和招标,或者进行自己的O2O系统建设,当然企业要认识到:O2O不是有了系统就可以实现的,而是有了O2O业务模式,才有合适的O2O系统来支撑实现。

10、O2O财务成本标准

财务成本标准是对O2O财务成本核算的定义和规范化标准。O2O作为企业的革命性转型,涉及线上电子商务的建设、大会员体系的建设、O2O终端店的改造、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等,会涉及庞大的财务支出,因此做好O2O财务成本核算很关键。

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对O2O的财务成本肯定很关注,其实不仅仅是首席财务官,我们从项目规划开始就要考虑O2O可能涉及的财务成本的预算、核算、审计标准,以及大会员的虚拟币核算和积分定价等标准。围绕O2O转型,既要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开花和不断融合,也要避免O2O费用过高或者预算不够,这就意味着针对不同项目来设立详细的财务成本标准是必需的。

从财务角度而言,O2O既是企业一个庞大的投入,也可能是一个新的财务收入的来源,尤其是未来O2O金融可以带来的收益,这也需要企业加强O2O的财务成本核算标准。

当然,目前O2O还在混战中,提这些标准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如果我们提前考虑和储备,可能对整个O2O领域的稳步推进有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