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开发] 物流:O2O和用户体验的核心力量

[ O2O研究 ] 物流:O2O和用户体验的核心力量

在全行业集体向o2o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竞争壁垒。物流不仅是O2O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电商进行渠道下沉的关键,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点。 

[O2O开发] 物流:O2O和用户体验的核心力量

近期行业里面关于BAT之外“第四极”的讨论较多,有行业人士更撰文列出了七家候选公司,分别是小米、360、美团、点评、携程、乐视、京东。在所有的挑战者里面,以市值来看,小米和京东是最具实力的,前者小米号称估值450亿美元,而后者京东作为上市公司截至2015125日有337亿美元的市值。

在全行业集体向O2O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竞争壁垒。物流不仅是O2O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电商进行渠道下沉的关键,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点。想要在传统电商大佬盘踞的市场当中杀出一条血路,必然要靠物流的助推。中国电商应快速推进物流能力建设,甚至可以依靠首屈一指的物流助力其成为BAT之外的“第四极”。

物流是否是O2O的核心竞争力 

业界越来越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传统电商在向O2O的方向发展,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必然。客观地说,包括BAT在内的三大巨头,尽管它们在O2O上投入不菲,但并没有取得太大成效。究其根源,无外乎是BAT强大的线上能力并没有相应的线下能力做支撑,靠投资并购增强O2O线下实力的各种举措大多又打了不小折扣。

线下能力包含的范畴主要有:线下自营资产,线下商户关系,线下拓展团队,线下物流能力等。线下资产和关系方面,不少传统出身的企业有不少优势,但它们大多又缺少线上做配合。互联网公司比拼线下能力集中在是否有强大的线下团队上,线下团队能力又主要包含两方面:线下商户拓展能力和服务商户的线下物流能力。

物流是O2O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在零售O2O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除去价格因素外,物流速度是决定消费者决策的最重要考量之一。目前大热的社区O2O、即将进入市场爆发期的生鲜O2O和家居O2O,它们能否顺利推进都取决于物流能力。在服务类O2O上,早期平台型外卖O2O都在转型做物流,很多到家类O2O服务都也和物流有关。可以这么说,只有具有强大的物流能力,在O2O上可拓展的想象空间才会更大。

物流是否是电商进行渠道下沉的关键 

除了上述提及的O2O大趋势,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电商是行业下一个大的增长点。应该说,主流的一线城市,网上购物的渗透率已经相当高,未来增长呈放缓趋势;进行渠道下沉是各大电商确保未来继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为此,阿里、京东、苏宁、当当等电商主要玩家近年来都纷纷出台渠道下沉的战略。

但进行渠道下沉并不容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用户分散,上网门槛依然存在,网络支付习惯更是没有形成,更关键的是物流这样的基础设施并不健全。电商相比线下,它在价格和便捷上具有优势,这是它获得消费者青睐的两大原因;但这两大优势到了农村市场,至少便捷性方面要大打折扣。

所以,要成功开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首先要在物流方面下狠功夫。第三方物流目前在农村地区逐渐铺开,但能力依然有限。电商平台要先把物流能力下沉,同时以自己的标准建立“服务店”,以解决售后服务的问题;只有这样,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才能迅速打开农村电商市场。

物流是否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 

如果说上述关于物流的两个作用还停留在对物流的送货理解上,那么基于物流能力提升用户综合体验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如前所述,快速的配送本身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但用户的体验远不限于此,类似快递人员在送货之余给用户顺手倒掉垃圾,这是物流带来的附加体验。

未来,如何把物流人员培养成综合性服务人员十分重要。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部分物流人员长期深耕一个区域,长期服务固定的用户建立起关系后,他就成为了用户和平台之间的粘合剂,可以循序渐进地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实际上,高标准的物流能力、高质量的服务能力从来都是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当物流作为基础能力开放给线上和线下的第三方商家时,其价值会被放大。对于很多B2C电商来说,自营品类和开放平台给用户的体验差别很大,关键原因是开放平台的第三方配送无法给用户一致的体验,提升物流能力使开放平台在体验上和自营类目逐渐靠近至关重要。至于电商的物流能力开始服务线下商户时,其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增值将更加明显。

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物流确实是O2O、渠道下沉、以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对比美国的亚马逊,其基于物流能力建立起强大的电商和O2O生态,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了极致。对标亚马逊中国电商也应快速推进物流能力建设,可以依靠首屈一指的物流助力其成为BAT之外的“第四极”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移动互联 ] 移动互联网O2O市场的11个预测

[ 移动互联 ] 移动互联网O2O市场的11个预测

[ 移动互联 ] 移动互联网O2O市场的11个预测

年初总是免不了各种预测,这里预测的是笔者专注与关心的领域——o2o市场。

1、团购寒潮进一步加剧

2014年的项目研究中发现,团购具有几个致命弱点:

PC思维——通过各种渠道流量过滤出消费需求。

无场景——团购是利用优惠拉动需求,而不是根据需求场景去解决问题。所以团购可以解决商家的问题,并不是完全面向用户的问题。

缺乏大数据基因:需求释放之后缺乏大数据积累。

因此我们发现移动端的优惠券+CRM系统恰恰就是团购的克星。假如一个商家学会用自己会员管理系统去积攒团购网拉来的用户信息,只要购买不超过3个月的团购服务,已经完全可以构建自身的数据平台了!

由此推论:2015年团购寒潮进一步加剧,以美团为首的团购网站必然向O2O领域转型。

258到家遇阻,58进一步成为重公司

迄今为止58到家不过是服务信息的整合,这根本没有改变58作为分类信息服务的定位。固守APP思维,不善于利用微信等移动互联网渠道也成为58的巨大缺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调“你的我的”毫无意义。在此条件下,被移动互联网与O2O唤醒的商家的意识在觉醒,仅仅信息发布的媒体服务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中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也在限制58的发展,例如保姆、搬家等领域骗子、黑社会泛滥,信息服务对于用户的保障也是薄弱至极。

因此,58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利用数据将自己变身为重公司,例如58保姆、58搬家,去直接掌控线下资源。

3、生鲜电商看到曙光

现在各个城市的搭载互联网思维的水果店比比皆是,从几年前的亏损与失败中,已经走出一批先驱。我们可以不去管他们到底是利用微商还是利用社区,总之2015年以水果、大米、鸡蛋、油、肉食品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创业业态还将继续发展。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体量问题,因为目前该行业仍处于碎片化的状态,想要出现一家大型的生鲜电商还真不容易。

4、快餐外卖如火如荼

2015O2O价格战谁最猛?一定是快餐外卖!

该领域属于小额高频次,类似于打车软件的领域。因此,接续2014年滴滴、快的之战,2015年外卖大战一触即发。外卖不一定需要盈利,外卖的想象空间是两个:移动支付、人群价值。

大战的参与者:淘点点、饿了么、零号线,或许还有大众点评。

5、家居O2O、婚庆O2O大行其道

家居、婚庆是两个有些类似的行业。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家居行业看到一些项目几近成型,而婚庆行业的项目还没有令人振奋的案例出现。

在家居行业我们看到出身于线上的项目:土巴兔、齐家家居、极客美家;出身于线下的:尚品宅配、生活家;线上与线下结缘的365装修宝。

2014年从大数据与O2O模式分析,家居与婚庆的O2O已经完全可以颠覆过去的媒体模式。2015年必然是家居、婚庆O2O领域狂飙猛进的一年。

6、百货O2O前景未明,万达电商止步不前

百货业O2O最大的价值就是会员管理。然而即使通过大数据与会员管理方式最大价值挖掘转化率,在服装等领域B2CC2C的分化压力仍然无从化解。

不整合互联网化的商家,万达式的O2O前景黯淡。假如万达引入的商家都是好孩子、H&MZARA,那是自然不愁。然而万达无法也不可能不去引入对于互联网一筹莫展的纯传统商家,而万达自身的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仍然找不到北,所以2015年老王和小王仍将停留在概念阶段。

7、社区O2O重回地产服务领域

2015年社区O2O的概念会清晰起来。像社区001、顺丰嘿店等将会分化出去。彩生活、叮咚小区这类才是真正的社区O2O项目。

通过2014的行业发展,我们来看社区O2O这个项目的特点:

社区O2O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获取数据、下半场是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商业模式。

社区O2O是重服务轻社交的产品。

从上述两点来看,叮咚小区的挫折不难理解。而新杀入该行业的三六五网的小区宝、乐居的实惠则是在获取用户阶段优势巨大。

我预估社区O2O2015年将找到下半场的定位:房地产后市场。

8、顺丰嘿店重归最后一公里配送定位

最后一公里不一定就是社区O2O平台,不过顺丰嘿店确实构成了不错的渠道,完全有能力成为社区O2O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项具体服务。

嘿店的用户习惯培养还需要再来一年,到2016说不定顺丰会抢滩B2B的交易市场。

9、生活服务O2O项目融资消息频传

前面已经说了,社区O2O的平台市场还并不成熟与明朗,于是急不可耐的天使、PEVC们必然会从垂直服务寻找机会。于是像云家政这类的项目必然大受欢迎,大家可以关注洗衣、家政、月嫂、搬家、维修等领域的黑马出现。

10、滴滴、快的开始入侵出租车运管市场

2015年滴滴打车一推出专车服务,就让出租车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然后专家指出:这属于蝴蝶效应,背后更根本的是出租市场的分配问题。出租市场获利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完全就是寄生虫,政府目前只是看着他们还能控制局面而已。

我在畅想,2015年滴滴、快的是否会更深层杀入出租车管理领域,让出租车公司下岗,出租车司机不交份子钱。这样一来,滴滴、快的的盈利模式也解决了,司机、乘客也大大获利——可能这只是一个梦想,可是万一实现了呢?

11、地产O2O竞争加剧,媒体与代理的竞争战役化

最有一个预测留给房地产行业。

现在的明眼人已经指出,2014年爆发于搜房网和中介公司之间的冲突,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个行业的食物链格局。

2015年房地产媒体会去媒体化、中介化;而中介会自建网络渠道、互联网化。相互竞争又相互妥协与协作,这是2015年这个行业的主旋律。

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革命之年、创业窗口之年。在这样的开年之时,我们忍不住要对这一年的互联网市场做一些预测。所谓预测讲究的是灵性而非完整严密的逻辑,假如你强求严密的逻辑推理,那么请将本文作为故事或者段子来读。你可以说本文的一些预测荒谬,但是本人只负责说不负责说服,因为时间会证明预测的“灵验度”,而我们每个人无法左右事物的发展与偶然必然。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2015餐饮O2O前瞻预测与分析

[ O2O研究 ] |2015餐饮O2O前瞻预测与分析

[O2O开发] |2015餐饮O2O前瞻预测与分析

  距离上一篇写餐饮o2o的文章已经4个月过去了,讲过很多道理,教过一些姿势,获得过很多位餐饮界资深人士的共鸣,但是餐饮O2O似乎依旧停留在论道的阶段,即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却只学会了飞翔,没有能够落地。

  4个月过去了,餐饮O2O的摸索之路仍在继续,但我对这股潮流的发展有了新的判断。4个月,去了一些地方,观察了一些现象,参与了一些变革,发现餐饮O2O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餐饮人的思维变了,玩法也开始丰富多样起来,而互联网餐饮O2O的玩法却没能踩准节奏。

  餐饮O2O已经不再高大上,继续说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做朋友。但是想要再忽悠,对不起,从此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这一次,沙水要同时从线上和线下两种身份进行视角转换,来解读餐饮O2O的变革趋势。

  1、 线下餐饮人已经准备逆袭

  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餐饮O2O被吹得再牛也得回归到本质。线上的部分就像浮云,线下的部分才是真的神马。既然餐饮O2O是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传统餐饮人现在也逐渐看清看透和理解这种模式,积极拥抱的同时还在不断创造,绝对比野蛮人入侵餐饮时的自负来得底气十足,胜算更高。

  凡是你所见到的听到的互联网营销做得好的餐厅,都是对餐饮O2O有深刻理解的,但他们做得好很多时候可能真与餐饮O2O没有半毛钱关系,例如海底捞火锅。对互联网人来说,谈起O2O就是闭环,从下单到支付,不打通整个人就有些不好的感觉;对餐饮人来说,闭环不闭环的没关系,钱进账了而且都是我的就好,但是亲,你只要让我知道用户从哪里来就好。

  据我这4个月的走访和了解,餐饮人的逆袭绝不是依靠所谓的餐饮O2O,而是口碑创造。所以凡是那些你所见到的听到的觉得不错的餐厅,都来源于第三方的口碑。餐饮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理解了餐饮O2O营销的本质后,直接将焦点对准到了美食达人、美食自媒体以及各种有利于口碑传播的跨界合作之上。

  于是乎,你的都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更有甚者,如北京五星级标准服务的高端餐饮品牌北京宴,2014年逆势大涨,营收翻番,2015年还要进军食材电商,10斤装熏制腊肉只卖300元,够互联网思维哈!说完高大上的北京宴,再说说长沙的草根餐饮品牌青瓷1310湘菜馆。青瓷是一家典型的本土草根餐厅,2年发展到3家店,老板对互联网情有独钟热心研究,然后就是各种跨界,资源整合,以及接下来的本土餐饮O2O单品品牌与外卖业务即将启动,这是真的自下而上的准备逆袭。这些都只是一个开始。

  2、 餐饮的转型要靠模式突破

  第一点提到的餐饮人准备逆袭与尝试模式创新,主要是经过2014年的思想冲击,他们在思维模式上已经逐渐转变,跟互联网人接近了同一轨道。但是客观来分析,餐饮的转型跟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环境变了,经营模式必然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

  政策方面,中央出台了严禁公款吃喝的各项规定之后,高端餐饮市场一落千丈。俏江南易主,湘鄂情关店,各大高端餐饮品牌纷纷寻求转型。市场方面,大众餐饮市场发展红火,小而美的品牌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基于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细分日益明显,品牌的价值和认同感开始显现。

  我们以知名的外婆家作为案例。外婆家餐厅身上有几大核心标签——环境好、价格低,性价比高,要排队。但是外婆家的菜品口味和餐厅服务跟其他餐厅相比并没有胜出的地方,当然保证了不差。 另外,外婆家旗下还有另外两个新晋品牌——炉鱼、动手吧。炉鱼,闻其名就知道是吃烤鱼的地方,2个月前的样子首度进京,巨大而形似UFO的烤炉很惹眼,绝对的单品为王,绝对的高性价比。动手吧,刚刚在天津开业,全面回归原始状态,倡导用手拿着吃,让我想起了也要排队的水货,上周末还邀请了北京地区的美食达人乘坐高铁去品鉴,也是醉了。

  从外婆家的品牌策略我们就能发现,餐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是可以快速复制的,这是餐厅管理和服务的前提保障。接下来,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各子品牌的定位是有差异化的,目标顾客是精准的,并且对应的品牌是有调性的,是符合特定目标人群的需求的。外婆家如此,湖南知名餐饮品牌57度湘也是如此。57度湘旗下有中高端餐饮品牌海食上、创新湘菜铁板烧品牌57度湘、青年餐厅品牌好食上、时尚主题餐厅水货、主题单品品牌我爱鱼头等,均广受市场欢迎。如果将57度湘的品牌策略与外婆家相比,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其他人学不会是因为思维模式学不会,加上餐饮管理与服务跟不上,二者缺一不可。

  3、 餐饮转型成功的三要素

  之前沙水谈餐饮O2O的时候会反复强调一件事——餐饮企业一定要修炼好口味和服务的内功,最大化保证用户线下就餐的体验,这是餐饮O2O的基础。现在认真琢磨,越来越发现这是一句绝对正确的废话,因为这是共识,是基础,做好了是理所应当,做不好是千夫所指。对于餐饮转型成功而言,做到基础性共识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 有调性

  调性这词我们挺过很多次,但未必真能理解清楚,听起来还有些小清新小朦胧,但是换一个词你就明白了——操(cāo)性( xíng)!有调性就是要有操行,是餐厅给人的第一印象,用户会不会给你打上一个有节操的标签就看调性了。如果说用户到了你的店里,只一句评论:“丫就这操性?靠!”那你肯定没戏了。如果用户说“靠!丫这操性我喜欢!”嘿嘿,恭喜你中彩蛋了。这种冥冥之中心有灵犀的一见钟情就是有调性,即品牌的定位一定要抓住某一类人群的某一个共同偏好或情感共鸣,做足恋爱攻略,做到知己知彼,才会收获邂逅时驻足的回眸。

  (2) 营造归属感。

  说调性大家不太懂,讲操性大家都在行,这就是“俗”的好处,一定要说人话,现真情。归属感也是如此。俗一点来说,归属感就是你一见钟情了一个有操性的女子,然后想要马上投入她的怀抱,用她广阔而饱满的胸怀包容你融化你,让你荡漾让你飞。如果你发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找到了这样一个餐厅,你一定会时时惦记,刻刻想念,老想着投入她的怀抱。各位客观听明白了吗?换个雅一点的表述就是——归属感是品牌塑造的最高境界,让用户与品牌用情感紧紧连接在一起,水乳交融,难舍难分,犹如热恋中的情侣,心里想的的嘴里说的都是她的好。

  (3) 创造口碑。

  口碑这东西也有点悬乎,大家都在说口碑,但口碑怎么创造却见仁见智,更不得要领。接着上面的泡妞大法来说,当一见钟情了一个有操性的女子后,我们便会被吸引,进而想要赢得她的芳心,在她的怀里找到归属感。如果我们很幸运的感觉到了她饱满了胸怀,但她却只是你生命中某个夜晚的那一个,即便这种归属感很强烈,你肯定会选择隐而不发,至留存在心间。

  反之,如果她就是你“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的那一个灵魂伴侣”,那么恭喜你,这样的怀抱这样的归属感会让你陶醉,会让你恨不得对全世界大声说:“这个有操性的女人现在跟我在一起了!我现在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傻瓜!”然后全世界真的会听见你的声音,并对这个有操性的女子投来好奇和窥探的眼光,从而可能让这个有操性的女子变得有口皆碑人人夸。

  这个傻瓜的呼喊就是创造口碑的结果,前提是这个有操性的女子是你的正牌女友还是你的地下情人,这个很重要。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口碑是品牌美誉度的表现,调性和归属感都是品牌传递给用户内化的感觉,满足用户本质需求的东西,这是品牌存在的价值与根本。但口碑是品牌在满足用户需求带给他们价值后,期待用户能情不自禁“大声向世界宣布”的外化表现,也是品牌能够对外施加影响力,获得又快又好发展的最佳方式。

  从这三要素层面来说,餐饮业的转型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口味、环境和价格之上。传统的三要素只是基础,而有调性、营造归属感与创造口碑才是新环境下餐饮企业转型需要去认真研究与求证的。归根结底餐饮企业的转型要落实到品牌上来,而最打动人的品牌都离不开一个词——情感共鸣!

  4、 线上餐饮互联网请忘记营销

  做餐饮O2O的互联网公司很多,但是真正把餐饮O2O这件事做好了,做到餐饮商家心坎里去的真没有。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营销只是一种手段,同样的工具和手段在不同的人用起来就是完全不一样,这个是客观事实。所以沙水之前也一直在强调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学费是餐饮人需要交的,但是学习成本是跟付出时间成反比的,所以餐饮与互联网的融合只是时间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人到底应该为餐饮商家创造什么价值呢?

  具体来说,互联网人能为餐饮商家提供的服务有:餐饮O2O营销培训(此类忽悠的多,例如之前出现过一阵的微信营销培训),集成了预订、点菜、支付、营销、顾客管理与数据分析的餐饮管理软件(这个比较靠谱,但实际应用效果有点检验),各类团购或代金券营销(后续再表),餐饮外卖服务(快餐有需求,正餐如火锅外卖等市场太小,杯水车薪),餐饮品牌营销推广(很多时候花的是冤枉钱),还有就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或微信连WIFI服务为商家提供的进场服务能力(这个具有轻APP功能,能够满足商家大多数餐饮O2O服务的需求,比较看好)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对餐饮商家而言很简单的一个需求就是:“让我每天到店的顾客多多的,收入多多的就行了。”很实在。当然对于餐饮管理来说这比较粗犷,所以需要借助一套餐饮管理系统来监控各渠道的用户来源与消费行为,是团购来的,还是外卖,还是会员,还是预订的,每周消费几次,客单价多少等等,帮助更好的维护老客户,提升长期收入能力。而这个里面是有很多细分市场可以做的,根据不同维度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正如餐饮管理公司会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设计不同的餐饮子品牌一样。

  说白了,互联网人只要做到能帮餐饮商家实现顾客导流与增收的目的你就是好的合作伙伴。如果你还能将互联网工具融入到商家业务分析系统中去,让商家切实看到你为他以及他的顾客所提供的优质服务与效率工具,那么你就是战略合作伙伴。总的来说,还是需要为餐饮商家考虑更多,不仅要满足其核心的增收需求,还要在这基础上为商家和其顾客提供创新的服务模式才能赢得长久的合作关系以及享受到商家为你传播的口碑红利。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APP与大众的强关系解析

[ O2O研究 ] APP与大众的强关系解析

[O2O开发] APP与大众的强关系解析

“碎片化”这一概念不知何时在互联网流行,但通过了解,发现碎片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个人爱好、个人习惯方面得以更充分的体现,让我们进入了个人生活的3.0时代。顺应这一趋势,各种量身打造的APP开始问世,但是一窝蜂般的涌入,导致高淘汰率的发生,既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移动互联生态的健康发展。要想成功打造一款APP,必须理清碎片化与APP以及APP与个性需求之间的强关系。下面就由小编来分享一下个人的体会。

碎片化与APP

碎片化通俗而言即“多元化”,碎片化从其产生的缘由来讲,就是因为“去中心化”,既包括存在状态的碎片化,也包括传播途径、传播对象的碎片化,影响到大众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获得信息、传播信息等诸多方面。在碎片化的生存状态下,互联网用户形成各自的交际圈、生活圈,尤其是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也更具个性特征。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于iPhone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移动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从APP的定义来看,APP其实是互联网碎片化在智能移动端的延续,适应大众需求而产生的服务产品。在智能移动端的范围、数量,正呈裂变式增长的今天,不管是APP的应用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APP与大众的强关系

碎片化的生活形态开拓了APP的生存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有了生存空间就会生存下去。

20145月底6月初,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又一个卖萌的卡通头像持续刷屏,一款名为“脸萌”的应用迅速走红,并很快冲到了手机应用商店的榜首位置。然而不久之后,社交平台上再难见到被“脸萌”刷屏的画面。

事实上,不仅是“脸萌”,红极一时的“围住神经猫”、“魔漫相机”以及“疯狂猜图”等移动互联网“爆款”产品,如今几乎都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各种APP的猝死,主要在于难以达到较高的客户留存率,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APP同碎片化时代大众的强关系,运营思维尚停留在2.0时期。碎片化成就了各种APP,同时,也在改变着大众包括心态、习惯、个性等诸多方面——碎片化生活。下面,小编以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PP——遛达为例,向大家展示碎片化生活同APP的强关系,并且看看遛达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碎片化意味着兴趣爱好的圈子化。

这一点,从微博粉丝在各个行业、各个明星、各种兴趣自媒体的分布可以看出,从微信公众账号的分类聚集也可以看出,一个是国内最大的媒体型平台,一个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型平台,两者的共同之处表明,大众在互联网上的存在更多以同趣圈子的形式存在,因此,APP在功能开发时,必然不能太泛,而是对APP用户进行明确的划分。

在遛达的界面中,运营方将各种分享行为进行了细致分类,运动、电子、营养保健……遛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分享到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既不会让自己的圈内朋友反感,又能催生朋友圈信息的互动,让信息共享,让资源互联。

其次,碎片化时间的完美整合。

在地铁上、公交上、餐桌前……随处可以看到手持手机的身影,时间对于低头一族而言,并非不够,而是具体用在哪方面。小说、手游、电影、资讯等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闲余时间。如何让他们愿意分享很小的一部分时间用于APP任务的完成,是各种APP开发者高度关注的问题。遛达,作为一款分享型任务APP,将分享同赚钱融合,同时,所有的分享行为总共不超过一分钟,等公交、等地铁、等上菜时的一分钟,就可以搞定赚钱任务,如此简便快捷的分享方式自然会得到大众的青睐。如果朋友圈人数多,赚的佣金越多,简直就是男人的小金库,女人的第二钱包。

再次,对个人能量的聚合。

在自媒体当道的今天,各种大V,各种公众号掌握着传播的资源,他们的一声号令,足以让整个社交网络震撼,因此,现在的营销活动主要通过他们来完成,以个体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的人群,即使在分享,也不会得到报酬。遛达的问世,则在大V、公众号的基础之上,扩大了分享资源,将每一个社交账号都视为营销活动的载体,让整个营销行为全民皆可参与,开启了一个人人皆是自媒体,人人都是营销主体的新营销时代。

最后,碎片化环节的统一。

碎片化环节的统一表现为,各种资源在同一平台的紧密联合。APP用户在体验过程中,非常糟糕的体验就是各种环节的跳转,在一次次跳转中磨灭用户的耐心,定然难以保障留存率。遛达的优势在于,无论是分享到的平台,还是佣金的提现,在遛达的不同界面中,皆可得以实现。没有游戏币、充值元宝等聆郎满目的称谓,没有复杂的提现过程,在推广分享之后,直接以RMB的形式存在于账号之中,当结算日一到,立刻就会转入绑定银行账户,绝不拖泥带水,让每个参与的人都有行云流水般的用户体验。

    事实上,在APP界面的各种感官,都可能成为APP与用户强关系的纽带,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细心体会、以审视者的角度来批判自己的产品、用俯视的眼光看待整个生态中的点点滴滴、从未来的角度洞察环境的变化……所做出来的APP才会赢得市场及用户的支持和青睐。从某种程度上讲,APP就像一个资源魔方,要的不仅是逗人开心,让人着迷,更多的是能够集结各种资源,并且让各种资源价值魔术般得以变现。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为什么美国的生鲜O2O落后于中国?

[ O2O研究 ] 为什么美国的生鲜O2O落后于中国?

20年前就开始做生鲜o2oWebvan

把行业带入了深渊 

比起生鲜O2O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美国的生鲜O2O一直不见起色。其实,美国的生鲜O2O可以向前追溯到1996年。但是我们都会疑惑,美国20年前就有生鲜O2O了,可为什么落后于中国?究其原因,必须从一家名叫Webvan的公司说起。

 [O2O开发] 为什么美国的生鲜O2O落后于中国?

Webvan创办于1996年,是一家概念非常超前的生鲜果蔬公司,线上交易,线下运输,有自己的仓储、分销系统,配送的是新鲜的杂货。今天看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20多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来看一下这家公司的发展。这家公司199612月成立,成立2个月之后,VC跟进,1997VC投入第一笔钱,经过两年的研发,第一个仓储系统全面上线,上线一个月之后,开始接受第一笔订单,真正跟用户第一次亲密接触。

Webvan的仓储系统1999年建成,位于旧金山,可以覆盖整个旧金山61英里半径的范围,仓储系统的建设包含了非常复杂的算法,即使放在现在,某些方面也很先进。我们可以从两个基本数据看到这个仓储系统花费了怎样的心血——投入4000万美元,仅仅是各种线路就花费了500万美元。

同样在1999年,Webvan签订了一份10亿美元合约,把仓储系统在全美复制。签约之后一个月,19998月份的IPO,这家公司备受追捧,在最高点时市值达到了80亿美元。但是这家公司最终的命运是在运行了两年之后,也就是20017月份,宣告破产。

如果把它的订单数和消耗的资金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Webvan每接受一笔订单,消耗的资金是130美元。不仅如此,这家公司的破产不仅把自己带入深渊,最重要的是把整个产业带入了深渊。

因为这家公司的惨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的VC都不敢踏入这个行业,直到2011年才又有VC开始进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生鲜行业O2O20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却落后于中国。

我们想一下,在旧金山用4000万美元建一个仓库,要让这个仓库实现盈利平衡,关键的指标是什么?是订单数。而这家公司没有一个仓库达到了盈利平衡点,没有一个仓库吸引的订单数能够接近这个平衡点,每一个仓库的订单数都远远落后于这个平衡点。

这家公司在没有达到盈利平衡点之前,就已经覆盖到33个城市,这就是公司破产的原因。这个例子引发了美国VC界对这种“传统火箭发射式”创业逻辑的反思。

Webvan带给硅谷的启示:

火箭式发射创业是不行的

Webvan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美国硅谷从1970年代一直到2000年间,走的都是“火箭式发射”的创业逻辑。这里必须解释一下什么是“火箭式发射”。

这种创业逻辑的起点是以创业者自我为中心。“火箭式发射”创业的创新往往开始于天才人物的天才构思,他们认为创业环境是高度可控的,创业的各种参数是高度确定的,未来是可以高度准确地预测和分析的。另外,用户需求基本是已知的,解决方案也是非常确定的。打个比方,就等于起点固定,终点固定,赛道也固定,创业团队要做的就是不断计划、执行和优化。

但是Webvan的失败,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让硅谷开始反思“火箭式发射”的创业逻辑。这个反思就是把创业者从一个高度可控的环境中,推到一个高度不可控的环境中,这就是四五年前硅谷掀起的“精益创业”运动。

“精益创业”模式和“火箭式发射”模式最大的区别是,精益创业不是“以创业者自我为中心”开始创业,而是真正聚焦于“以用户为起点”的创业模式,然后通过和用户互动来完成创业的过程。

在“火箭式发射”方式下,用户的痛点和解决方案可以计划,可以预测。而“精益创业”方式下,无论再仔细的计划和预测,用户的痛点都是不可知的,也不知道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如果做一个图解,我们可以看到,创业者自己想象的用户痛点和真实的用户痛点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无论做多么仔细的计划,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总是存在一个鸿沟。而这个鸿沟的缩小,可以通过精益创业的方式尽量弥补。

亚马逊如何在生鲜O2O领域精益创业?

我们可以再用一个小例子来表现“精益创业”模式和“火箭式发射”模式的本质区别。这个案例和Webvan有一些相似之处。

Webvan破产6年之后的2007年,有一家公司悄悄进入了在线生鲜果蔬销售行列,这就是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成立了一个在线销售生鲜果蔬的部门Fresh,但是Fresh不是“火箭式发射”的方式,它是“精益创业”的方式。

亚马逊分布全球,但是2007年亚马逊进入这个的行业时只选取了单一的城市——西雅图。为什么选择西雅图?因为西雅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排名第一位。Fresh也不是覆盖整个城市,而是选择了西雅图的几个小区,选择的小区也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生鲜O2O从外面学到了很多,例如聚焦收入较高、居住密度比较高的小区。居住密度在中国不是问题,中国一个小区就是一千户,但是在美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亚马逊聚焦的小区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收入相对较高,一个是居住密度较高。

这个模式测试5年之后,亚马逊才开始进入第二个城市——洛杉矶。2012Fresh进入洛杉矶,同样不是进入整个城市,只是覆盖几个小区。几年过去了,还在不断测试。8年之后的今天,这家公司还没有进入第三个城市,还是只在西雅图和洛杉矶。

亚马逊采用的模式就是“精益创业”模式,对Fresh的分析可以发现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个关键信息是,使用亚马逊服务的必须是高级会员,而且必须另外付299美元,可见精益创业是一个做减法的态度,做加法之前先滤掉不相关的用户。299美元说明这批人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这批人的痛点是如此痛,以至于对解决方案高度苛求,能够容忍初始解决方案的不完美;第二,一旦解决方案对他有作用,他有很强的传播力。

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同样的商业模式,同样的创业热情,当你有不同的创业方法论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精益创业”五大原则

1、用户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不是自我为中心。

2、行动导向:行动优先于认知。

3、科学试错:通过科学试错深化认知。

4、目标可移: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整创业路径。

5、快速迭代: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迭代。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婚嫁020用内容提升平台粘性

[ O2O研究 ] 婚嫁020用内容提升平台粘性

    “内容为王”一直被传统媒体奉为圭臬。如今在新媒体日益壮大的现实下,内容为王看似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生态环境已经产生变化,仅仅是“内容”这一属性似乎不再有足够的吸引力,转而被受众的阅读习惯、更新迭代的网络社区、媒体的名气取而代之。

    在当前浮躁的互联网环境,单纯的长篇文字和没有图片的文章几乎不可见。所以总有人叫嚣,内容已死。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那些叫嚣内容已死的人是没有真正看透精致内容的强大吸附力。

    为何消费者不在百度浏览新闻,百度几乎只是作为搜索器而存在,这是因为百度的新闻毫无特色,消费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门户网站看到这些同质信息,再加之移动互联网带来移动端设备的新闻APP层出不穷,所以百度的新闻几乎没有额外的价值但是不代表好的新闻内容就没有价值。再说新媒体之微博,可以说任何企业都有一个展示门面的官方微博,但是有多少企业认真做好了内容运营呢,所以也就只有杜蕾斯和可口可乐等少数企业的文案内容令消费者印象深刻,由内容吸引消费者带来的后续好处则是商品销售量增加和树立了坚实的品牌口碑。醉翁之意不在内容,而是内容带来的品牌和影响力。只是大部分企业和商家没有能力做好内容。

    但精致内容难做并不是不去尝试的理由,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困难,内容运营才有其必要性。

[O2O开发] 婚嫁020用内容提升平台粘性

     自从本地生活服务被巨头盯上以来,相关的行业都卷入这场洪流之中。教育、美容、婚嫁、母婴等传统行业都在刚过去的一年中大幅度发展,与020这个大机遇一起频繁曝光,同时也有线上下新旧企业的比拼,因此十分热闹。婚嫁行业也在下半年因为BAT阿里抢占旅拍市场而被推至风口,如今从婚宴婚纱婚礼策划等细分领域切入婚庆平台的创业者络绎不绝。婚嫁行业线上平台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毕竟婚庆本身属于保守的事情,尤其是婚宴,这是模式最终也是模式最为死板但是利润也很高的盈利入口,但是从线上看来的企业:喜事网、到喜啦各自的优势并不突出。他们都是整合当地优质商家,采用电话跟踪和现场跟进的方式防止酒店跳单以及与新人沟通。但是酒店和平台谁的地位更高,想必新人都清楚。于是,平台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位置,用户黏性低。

    互联网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还没看到平台盈利之时它就有可能倒下,这种商业现象让很多创业者只看到眼前利益,于是用尽一切可能方式尽快吸引消费者尽快发展起来,内容的建设没有占据首要地位,因为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平台打造名声然后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为平台和商家带去可见的变现模式。可是这种商业策略就带来了高额的营销成本,需要对平台进行不断的网络推广以吸引商家和消费者。后期,一个平台如果想要深度并且长久发展下去,内容建设就必须提上日程。这不仅是因为婚嫁行业的线上平台粘性一直是困局,一旦用户选到合适的商家,那么平台的利用价值也已经没有,用户几乎没有可能再次登陆平台,并且婚嫁行业的低频次特性也是造就平台用户留存率低的原因之一。有没有可能平台不只是一个商家集中地,也是最新实用资讯的聚集地?也许内容建设早就该提上日程。

     婚庆行业与其他行业类似,首先需要让消费者感到方便,在线上为新人提供一个本地商家聚合地,能够让用户轻松地挑选对比商家的服务、价格等因素。其次就是需要在平台上提供相对的优惠,新人之所以在网上选购就是抱着希望少花钱的心态,于是平台能够给出的性价比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婚纱摄影这类不够规范的服务不应当太注重价格因素,照片风格和影楼口碑是需要着重考虑的,这其中包括了用户晒单评价,以及最重要的客片效果,用户产生内容在这种重决策的行业尤其关键。

    内容建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相互渗透的几类:

    1,平台特色

    从如今已经运行的线上婚嫁平台可以看出,有特色的平台算作是以婚礼策划DIY的方式切入婚嫁领域的聚喜猫,拍摄婚纱摄影最重要的莫过于婚纱风格和拍摄地,因此已经覆盖全国两百多个城市的wed114结婚网已经捷足先登,平台上囊括了海量风景地客片;而婚纱拍摄中最为关键的摄影师已经由另一平台onlylover聚集起来。因此后来创业者还能以哪种方式开掘出婚庆平台的新意,则让我们拭目以待。

    2,实用性

    所有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婚嫁是一次甜蜜的负担,从筹备到大摆筵席再到蜜月旅行,这长拉锯战几乎要耗尽新人精力,因此提供有用、可实施的建议和方案极为重要。而且每一个婚嫁板块都应当尽力精细,让新人准确找到实用信息。新人案例是最为有用的资讯,不仅可以给新人提供选购商品的建议还可以从中取得婚礼经验的教训。

    3,个性化、趣味化

    个性化内容不一定是最为有用的,但一定是最为吸引人的,最潮流的,用户愿意停留在此的。这部分内容的目标用户不仅是那些准新娘而应当是整个女性群体。抓住女性对于婚礼,婚纱,爱情的渴望,这是她们的痛点也是她们的心之所向,因此一些与婚嫁和爱情相关的话题以及专题都可以作为吸引潜在用户的可用资源。是要让即将结婚的女性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就想到这个平台,她们在第一时间做出的选择总是有些优势。个性化的内容还能用一键分享功能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和网站力量。

     新的一年依然会有新的平台出现,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老牌平台,即使内容建设不是第一步棋子,但绝对是在整个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以至于是有可能最终引导消费者决策的重要部分。婚庆行业在线上线下的推广成本都不低,因此内容建设也许是不容忽视的宣传平台价值的方式。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按需服务O2O!盘点国外十家让你变“懒”的初创公司

[ O2O研究 ] 按需服务O2O!盘点国外十家让你变“懒”的初创公司

这十家公司分别是:同城速递Postmates;上门按摩Unwind Me;上门洗衣Washio;接送孩子Shuddle;到家美发Shortcut;同城送酒Minibar;上门家政Homejoy;快递医用大麻Eaze,照看宠物Worthee和上门保镖Bannerman

[O2O开发] 按需服务O2O!盘点国外十家让你变“懒”的初创公司

马云早在十年前就说过:世界是懒人创造的。因为懒人们懒得繁琐,他们对生活有着 “最原始”的要求——简单。亿欧网近期盘点了国外十家由“懒人”创造的公司。这类公司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简单、甚至奢华的服务。

这十家按需服务o2o公司分别是:PostmatesUnwind MeWashioShuddleShortcutMinibarHomejoyEazeWortheeBannerman

Postmates:同城速递,一小时送达

Postmates成立于2011年初,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是一家同城物流配送平台,主打“当天配送”,由Bastian Lehmann, Sean Plaice, Sam Street联合创立,目前Bastian Lehmann任公司CEOPostmates分别于20133月和20142月获得500万美元A轮和1600万美元B轮融资,此前曾获得一轮种子和两轮天使轮融资。到目前为止,Postmates总融资额为2300万美元。Postmates信奉“时间就是金钱”,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个极速送达的愉悦体验。为此,Postmates一方面雇佣兼职的快递员,另一方面和当地的快递公司合作,最终使得用户在同城中任何一个餐厅和商店购买的物品都可以一小时内送达。Postmates依照配送距离的远近来收费,配送费用为5美元起步。

Unwind Me:家中奢华,尊享私人SPA

Unwind Me是一个提供上门按摩和保健服务的O2O平台,由Milan ThakorAkaash Achreja联合创立于2013年,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在Unwind Me平台上,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偏好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来预约按摩服务。亿欧网发现,Unwind Me对平台上的按摩师要求非常高,按摩师平均要经过数百小时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充分保证了其服务质量。最新数据显示,使用Unwind Me的用户的按摩次数高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按摩师的接单数是行业平均的2-3倍。在国内,同类型公司如亿欧网采访过的点妙手,功夫熊等。

Washio:上门洗衣O2O,更便捷

Washio是一家提供洗衣服务的O2O公司,可以上门取衣、送衣。Washio由联合创始人Juan Dulanto Jordan Metzner创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20146月获得A1050万美元融资。目前,Washio只在芝加哥、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五个城市提供服务。Washio推行环保的理念,所有的衣服将会放在可生物降解的环保袋中送出。此外,Washio还是一家传播爱心的平台,用户可以把自己不用的衣服捐出来,由Washio交给相应的慈善机构。国内同样做洗衣O2O的公司有泰笛洗涤,干洗客、e袋洗、懒猫洗衣、卡琪卡洗衣等,更多详见亿欧网发布的中国O2O产业图谱。

Shuddle:接送孩子,解脱家长

Shuddle通过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有效解决了家庭成员之间行程冲突的问题,属于租车行业的一个细分场景的创业。ShuddleNike Allen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201410Shuddle获得由Comcast VenturesForerunner VenturesAccel Partners联合投资的2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huddle主要应用场景是,当父母因为工作冲突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去学校或参加各种活动时,Shuddle平台上的司机可以代为接送。因此,Shuddle非常注意司机的质量。Shuddle平台上的所有司机必须有亲和力且可靠,他们之中大多数都做过诸如保姆、教师、辅导员等工作,能够和孩子们有良好的沟通。

Shortcut:上门美发O2O,贴心到家

Shortcut,成立于20141月,是一个提供按需理发服务的APP,现在只在纽约开展服务,创始人是Binh Nguyen Duy Huynh。每当用户需要理发时,就可以在平台上选取合适的时间、地点,请平台上的理发师提供上门服务。平台上每个理发师都是专业人士,用户可以随时要求查看理发师的资格证。在亿欧网近期报道中,也出现了相类似的玩家,如时尚猫,美联社等。

Minibar:跑腿服务O2O,酒水30分钟送达

Minibar和当地的酒类专卖店合作,提供按需配送酒水饮料的服务。MinibarLara Crystal Lindsey Andrews联合在纽约创办。截止目前,Minibar已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迈阿密和达拉斯等多个城市开展服务。20147月,Minibar获得了18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对于突然想要办一份小型聚会或者想要自己小酌几杯的用户来说,只要向Minibar的平台预订即可。只需3060分钟,用户就可以在家中享用到美酒。目前,国内主要酒类O2O的平台如酒快到、搜搜酒、酒美网、品尚红酒等,虽然同属酒类O2O,但并不像Minibar深入细分到了消费场景。

Homejoy:上门家政O2O,方便卫生

Homejoy是一个在线家政平台,成立于20127月,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创始人是一对兄妹,名叫Aaron CheungAdora Cheung。二人创立Homejoy的初衷就是把用户从繁杂的家务中解脱出来,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家庭生活。Homejoy的服务十分便捷,用户只需在Homejoy平台上明确其需要服务的时间和地点,Homejoy系统就会自动筛选出最适合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截止目前,Homejoy已经覆盖美国和加拿大的30多个主要城市。201312月,Homejoy获得由Mike Hirshland领投的3800万美元A轮融资。在国内,家政O2O领域内的主要玩家包括58到家、阿姨帮、95081、阿姨来了等等。

Eaze:医药O2O平台,医用大麻快递到家

Ease由前Yammer的销售主管Keith McCarty创立于旧金山,是以APP为基础提供医疗大麻送货服务,属于医药O2O的一个细分领域。配送医药大麻是一个很大胆的创业想法,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但据创始人Keith McCarty介绍,医用大麻对于治疗疾病如儿童癫痫发作有很好的效果。如今,社会对大麻的宽容度变高。一份最近新的Pew Trust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支持大麻合法化。但受法律限制,Ease只提供给有合法摄入医疗大麻证明的用户。201411月,Ease获得了Fresh VC投的15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Worthee:宠物O2O,代为照看宠物狗

Worthee 是一家宠物O2O照看公司,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是Pratap Shergill,总部位于芝加哥。Worthee的初创团队出于对狗的喜爱创办了Worthee。团队成员希望每一只狗都能够得到很好地照顾。当主人外出,无法照看自己的宠物狗时,Worthee 会按照用户的要求按时遛狗,给狗洗澡并训练它。

Bannerman:上门保镖,时刻保证安全

Bannerman美国旧金山的一家上门保镖服务公司,目前仍处在种子阶段。20147月,Bannerman获得了12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用户任何时候需要保镖服务,只需花几分钟在平台上预订即可。目前,该服务只对旧金山和洛杉矶开放。平台上所有保镖都通过的FBI(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的背景审核。它的适用服务场景非常广泛,如艺术画廊、办公室,酒吧、生日派对等。跟据Bannerman官网的数据,Bannerman每天至少保护一千多人的安全。

从以上盘点的十家国外O2O初创企业来看,国外很多服务型O2O公司专注解决市场中更加细分的领域,甚至有的直接锁定某一场景的特定服务。随着近期Uber的估值一路走高,在分享经济大浪潮下,各行各业衍生出来的“Uber of X”的模式也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与认可。而国内按需服务自2014年才刚刚爆发,在未来,这一市场的想象空间以及前景则非常巨大,亿点时代将持续关注。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房产O2O进入2.0时代,用户服务为核心

[ O2O研究 ] 房产O2O进入2.0时代,用户服务为核心

2014新常态正成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特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国内主流房地产企业都已基本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地产进行探索。以用户服务为核心的房地产商的互联网化转型,使得房产o2o进入了2.0时代。

[O2O开发] 房产O2O进入2.0时代,用户服务为核心

2014年,习近平阐述的“新常态”正成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特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国内主流房地产企业都已基本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地产进行探索。以用户服务为核心的房地产商的互联网化转型,使得房产O2O进入了2.0时代。在服务式O2O公寓这一房产细分领域中,YOU+国际青年公寓借雷军火了一把,而位于成都的优客逸家获得了2200万美元B轮融资;上海的蘑菇公寓在2014年年末也获得了B轮融资。

进入2015年以后,在服务式O2O公寓领域中蓝光地产和途家网共同推出“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据亿欧网了解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整合了从地产开发(蓝光地产)、购房投资者、服务(途家网)、房客四者,用互联网打通整个产业链条与四者之间的关系。

服务式O2O公寓目前已出现以下三种形态

1、以You+国际青年公寓、青年汇为代表的企业将整栋楼租下并重新改造后向青年人出租的租赁O2O模式;

2、以自如客、优客逸家、蘑菇公寓为代表的企业与房东签下310年不等的托管合约,通过房屋改造、拆分并出租给用户的租赁O2O模式。

3、 以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与地产商合作运营的租赁O2O模式。

以上三种形态的服务式O2O公寓都以都市白领、创业者为主要租客,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打造社区社交平台,连接的是人与服务。在201412月亿欧网广州O2O沙龙上,You+国际青年公寓创始人刘昕表示YOU+打造的是一个互助的平台,并会推出YOU+国际创业社区。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公寓是一个社交平台、也是青年创业中心。未来伴随白领公寓市场的快速成长,如何找到了独特的业务模式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发展的关键。除了以上介绍到的几家O2O公寓外,在服务式O2O领域中还有像青客公寓、晟曜行等服务品牌。

新常态下的房地产企业转型之路,服务为核心

房地产作为传统产业,也是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2015政策形势预测与投资理财论坛”上,易居中国联席主席兼总裁周忻认为从2015年开始的30年,房地产企业将是为住房者而活着,今天的“乱”和“变”并不是新常态,而是为了未来一个新商业模式的形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平则认为,新常态下房地产要打好为流动人口服务这张牌。

2014年,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下,房地产企业涉足互联网金融、线下贷款业务;传统中介公司与互联网房产媒体电商的线上线下博弈;互联网房产中介创业公司的大规模爆发;多位传统房地产企业高层离职加入房产O2O创业平台,使传统房地产行业真正进入到了新模式探索阶段。

房地产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过渡已成大势,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物业、以及与房产相关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运用O2O模式在房产O2O、社区O2O、房产O2O电商、服务式房产O2O等多个领域内进行布局。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转型探索也将成常态化,而互联网思维、O2O模式将成其主要选择方向。

房地产企业尝试转型轻资产、金融化

另一方面,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打出O2O“微投资”概念,从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服务切入服务式房产O2O领域内。投资房产后,房屋的日常维护、经营等全部委托途家网,途家网与投资者在最终的房租收益中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目前房地产商向轻资产、金融化转型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化,其中包括了O2O营销、商业结构的转变、以及金融服务创新。

1、对于O2O营销、管理方面,众房企拥抱互联网思维,围绕本地生活服务、O2O电商、企业媒体化、信息化改造等方面进行探索,连接的人与服务、人与信息、人与商业等。如万科在2013年网购狂欢节期间推出“住这儿”至今,已与百度、淘宝、上海乐居、实惠App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端进行合作;而花样年、恒大、龙湖等开发商也已建设了自己的网络平台;SOHO中国进行二次转型推出O2O模式招租的办公产品,可以在线上选房租赁、签约以及支付租金,开启了房地产O2O精准营销的时代。房产O2O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渠道问题(线上成本),用户留存问题,以及线下高额成本问题。未来房产O2O相关企业将出现以服务为主,用户为核心的大趋势。

2、对于商业结构转变,主要以企业定位、业务转变为主要表现。如近期万科郁亮提出2015年万科要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并将其业务细化为住宅地产、消费体验地产和产业地产,休闲度假物业将成为万科未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达王健林表示万达除重资产模式,推一种轻资产模式,推一种轻资产模式,就是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运营、慧云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都由万达自己做,使用万达广场品牌,但所有投资由别人出,资产归投资方。轻资产模式实行几年后,一旦租金分成收入比较理想,万达今后就以轻资产模式为主。不管是万科还是万达,只是众房地产企业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

3、互联网化的房地产金融将是房地产互联网化的延伸,已涉及到房产商、房产投资人、以及购房投资者。房地产线上消费是一项重决策,随着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商业环境的改变,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服务也将更加灵活。对于涉及到的三方都能带来更多实质性好处,但目前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未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传统、互联网企业相融合或成潮流

2014-2015年,亿欧网发现在O2O领域内已出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融合的案例。在汽车后市场领域,传统企业海尔与互联网企业易到用车宣布成立汽车租赁公司 “海易出行”,海易公司由易到与海尔各持股50%,海尔产业金融提供资金支持,易到用车提供运营资源支持。

在房地产细分领域“服务式O2O公寓”市场中,蓝途•COM国际青年公寓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地产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融合的案例。其线下房产由传统房地产企业负责,线上由地产服务商途家网负责运营。

还有更多案例,亿欧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从产品定位到服务功能再到运营理念,O2O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或成未来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互联网企业下沉进行合作的方式之一。

2015年,注定成为房产O2O大爆发的一年,在服务式O2O公寓这一白领刚需市场中,也许将迎来更多的竞争者,对整个市场带来更大的革新力量,而O2O创新也将成为“新常态”。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2015年S2C这类玩法,让你清晰认识B2C、C2C、O2O本质

[ O2O研究 ] 2015年S2C这类玩法,让你清晰认识B2C、C2C、O2O本质

                                               [O2O开发] 2015年S2C这类玩法,让你清晰认识B2C、C2C、O2O本质

      S2C即Service To Consumption ,利用互联网服务引导用户消费商品,简单的理解即通过互联网工具掌握用户需求并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引导用户消费商品(摘自 微营养创始人鲍虎观点)。

      以初创产品《微营养健康管理应用》为代表的一类S2C服务产品,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微营养提供的服务应该说是传统B2C、C2C、o2o等模式下向用户提供产品服务的一次升级,也就是S2C服务模式。想必这也是这个领域创业者,消费者以及商户一直追求的东西。笔者认为微营养这类健康生活S2C服务模式不是一种创新,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故弄玄虚,因为这种健康服务模式带来的改变将直接让四类用户得到很大好处:一是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二是线下餐饮、生鲜、营养品商户等;三是亚健康问题突出的上班族;四是健康管理类医疗保健服务机构。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类用户——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

      虽然用户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自身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去追求健康生活。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时段、不同健康特征和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了用户口味和消费理念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这些正是传统平台、商户现阶段无法解决的多样化需求。需求就是市场,这就意味着这些需求要被解决,商家才能赢得用户。

      现在市面主流的饮食、健康类管理平台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产品服务,但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且多数以降低价格去吸引用户,很少考虑到用户自身的真实需求,而S2C模式下,美食、健康服务类的产品兴起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真实需求。

      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获知食物的营养与热量并提供预警是满足用户健康需求的一个极佳案例。这一功能市面上也有一些产品,除了文中提到的微营养,还有SRI推出Ceres项目(识别热量)、Meal Snap(识别热量),饿了么也在愚人节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产品,如卡路里相机等,这一功能让用户实时了解食物营养与热量是否超标或合理;其次是用户通过量化记录并参照了国家的营养量化标准知道自己每天摄入了多少、差多少、超标了多少,自主管理自身健康。又如大姨妈管理女性生理健康周期、乐动力生活健康运动、Cuptime做饮水健康等。基于移动智能软件实现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管理并知晓自己的生活健康、亚健康状况,相当于用户身边拥有了免费的健康管理顾问。这对追求健康饮食消费的人群来说显然是件好事,便捷、实时、经济、个性化都能得到满足。

      第二类是迫切想将产品服务推销给用户的商户。

      基于用户自身数据,判断出用户的每次需要营养与热量摄入是多少,然后提供进一步的饮食健康服务。这种服务的现实实现就是把线下合适的美食、生鲜产品、营养品等免费推荐给用户。

      现在的商户产品其实很好,也较为丰富,健康产品服务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商户的这些商品如何推销给合适的用户,这是商户很头疼的事情。而符合健康服务的餐饮、生鲜、营养品等商户越来越多,产品滞销给商户带来损害。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完善,如上文提到的依托移动健康软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美食服务可让商户更容易赢得用户信任并赢得市场,相信越来越多的健康服务平台能够满足这些商户更好地向用户推销好的产品。

      但是有些商户会说这会很麻烦。暂且听我说说利用这一类平台的好处:

      一是用户消费意识的提升,健康需求旺盛。相信商户自己也知道,随着生活压力增大、经济收入的增高,用户的消费越来越追求品质化和个性化,且追求不同的口味还注重健康合理。其实这对商户是一个极大的机会,如果你满足了用户的这些需求,你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在很长的时间不用考虑去打价格战了。你这个时候也很容易与自己的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商户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或许会免费的给你宣传,关注你,这样用户就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了。目前市面主流的饮食服务平台多以价格战去吸引用户,很少考虑到满足用户自身健康饮食服务需求,这就造成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迟迟不能得到满足。

      二是精准营销。如果你作为商户刚好就在用户附近,也有适合的产品服务适合该用户,那么平台就会帮你自动地推荐给他,这对商户来说是极好的一次免费广告。商家好的产品不光体现在各种配料调出的美味,而且要体现用户自身需要的健康合理,这是用户健康层面的真实追求,也是商家面临解决的问题,前提是你商家真心想发展。平台免费给你导流量,消费者知道你商户在哪里、怎么去、怎么联系。这种精准营销相较于纯价格战更有意义,因为商户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销路不是问题。

      三是未来的趋势。要知道一个人除了社交需求之外,健康需求非常重要。饮食与健康是永远的一对组合,将饮食与健康结合起来,是大势所趋。用户个性化饮食健康消费需要商户去重视且满足。苹果推动HEALTH功能就是为了在可见的未来掌握用户的健康数据,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

      第三类人是亚健康问题突出的用户

      其实说到这个地方,心情还是有些沉重,因为就在前不久,亲人因为患糖尿病去世。她患这个病已经十几年了,也是经常跑去医院,时而按照医院的嘱咐,时而遗忘,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相信我们大家也都深有体会。有时候明明知道是应该善待自己,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控制要求很高,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够很好的控制,相信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每个人的营养摄入量(包括亚健康的情形下)都是可以量化的,这个量化消费者自己也许比较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长期坚持。通过一个平台可以自动地帮助用户计算出一次饮食营养摄入有多少,全天还差多少,或者超出了多少。这样的一个服务对亚健康患者来说是个福音。用户从一开始,简单记录一下,不用自己计算,不用自己去想,根据平台推荐的合适美食,自己做合理的搭配,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很健康的生活行为。个人认为这样的服务可以被看做是亚健康管理一次质的提升,点对点的用户服务,让处于亚健康严重的患者能够很好的得到健康预警。亚健康用户自律是问题,好的服务必然会得到这类人群的关注。更何况,不用花钱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是每个人乐意去追求的。

      第四类用户是健康服务管理类企业机构

      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未来可以实现跟医院、健康服务等机构连通。机构通过平台实时追踪用户的饮食健康等生活数据,可以做到提前发现用户一些可能潜在出现问题的地方,结合服务机构本身的服务给出实时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想象有这么一天,有一个专家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帮你跟踪你与家人的生活健康问题,提供预警服务,在线咨询交流服务等。这个时候你或许只需要一点点的顾问费用(因为一个专家可以在线服务几十、上百个用户),就可以享受到自己的私人健康顾问服务,同时健康专家的服务效率、收入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将来你去医院只做治疗,也就不再需要因为一些简单诊断的问题去跑医院排队取号….

      S2C未来是啥?

      第一,抓住用户的高质量“数据”.

      以健康为例:病始从口入,90%的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合理造成的。未来一个用户打算关注健康饮食或相关消费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一类健康服务平台,查询自己的健康生活记录等等,从这个平台入口,步入他的健康生活之旅。此时用户数据的产生、收集与加工也将变得容易、高效。又如微信这次推出的广告,也是基于用户在微信上面的数据,圈子、支付、交流记录、购买行为等多维度抓取用户的日常数据,以此向用户推销相应的广告。

      第二,基于用户数据引导线下Consumption

      1.精准营销

      文章中的一部分论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通过了解用户的相关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将需求与商户的产品服务进行精准的对接。

      2.S2C服务

      转载一个例子:

      今天某用户上到了一家餐厅吃饭,点了菜以后,服务员端菜上来并说:我们营养配餐师傅通过后台终端看到您不适宜摄入太多热量,所以这盘菜我们少放了油并适当增加低热量的食物比例。另外师傅也基于您早、中午的营养与热量摄取含量和您当天应该需要摄取的含量做了对比,在您点的这道菜里多增加了约30克的鸡肉,以满足你本人今天对蛋白质含量的摄取需要。谢谢!

      这是餐饮商户未来需要向用户提供的S2C服务在O2O模式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你也可以把这个场景应用到B2C、C2C模式中。软件与商户的结合,让商户可以从平台上面发现自家消费者自身需求状况、附近消费者的需求趋势、竞争对手的产品营销等等,基于这些信息,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做到提前了解用户需求。商户可以据此提高自己的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效率、产品服务创新体系、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产品服务薄弱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商户如生鲜市场、健康服务机构、健康增值品生产销售等等都面临把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推销给合适消费者的问题。对商户来说花少量的费用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很值,不是吗?

      第三,“数据”逐步确定优势?

      现在的很多商品是靠价格战来博弈市场,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哪家便宜就买哪家。生活数据是另一种概念,它是一个过程。这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用户,你的生活数据合理与否最终会反映到你的需求上来。用户不可能线下自己去为了记录而记录。那么同样的数据、不同时间的数据,一个用户是不会愿意在两家或多个平台上去记录,这不同于看价格选商品。对平台来说,把握住了一个用户的数据,就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很重要的优势,一个用户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在一个平台上长期积累的生活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反映了他的生活需求状况。

      可以预见,未来哪家掌握用户的数据且质量很高,那么哪家就可以将这些数据更好地转为商业化的产品,并赢得市场。

      第四,让“支付”来的更猛烈一些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交易”。互联网的今天已然将“交易”变得更为便捷通畅且安全。那么随着我们的世界进一步发展,个人的潜在需求被进一步的发掘,多样化的支付体系将被进一步的完善(支付宝、微信支付、会员卡、积分抵付、信用消费等)。

      S2C服务给了消费者更好的支付理由。用户对于商家的服务效果可衡量、可跟踪、可反馈。相较于传统的电商平台的商品服务模式(如团购),S2C很低的可能性会陷入价格战。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对商家来说是一个合理的、不以牺牲服务品质为代价的价格。商户实现支付以外的信息,让用户感觉你在主动的关注他、呵护他,满足了用户个性的需求,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让用户感觉到这些个性化的服务相较于那些传统的优惠来的更有价值。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惊涛拍岸 ​2015零售O2O八大趋势

[ O2O研究 ] 惊涛拍岸 ​2015零售O2O八大趋势

移动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但它仍是大势所趋。相对传统实体零售的不便利性、传统电商的体验不足,移动互联网化的零售行业着实能让消费者体验鱼与熊掌兼得的好处。零售o2o的跨越式发展已不可阻挡,零售企业必须把握的时代机遇。

[O2O开发] 惊涛拍岸 ​2015零售O2O八大趋势

作为一种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但它仍是大势所趋,它像空气一样弥漫,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能嗅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紧迫气息。相比传统实体零售的不便利性、传统电商的体验不足,移动互联网化的零售行业,着实能让消费者体验到“鱼与熊掌兼得”的好处。伴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社交工具、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零售O2O的跨越式发展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零售企业必须把握的时代机遇。

业界人士对零售O2O发展有不同的看法,但主要观点基本一致——零售O2O需要是明确方向,整体规划,理顺关系,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自运营生态。那么2015年的零售O2O将会有什么发展方向?我们不妨总结如下:

趋势一:零售O2O的发展迈入纵深化

随着对O2O的研究及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布局O2O没有纯粹的线下,也没有纯粹的线上。所有线上线下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更简单、更高效的购物体验。

2014年,京东、淘宝、梦芭莎等电商大鳄纷纷涉足线下实体店,使线上销售、支付与线下实体售后服务融为一体。巨头们的举措恰恰证明了线上线下打通,纵深化发展O2O的趋势。而线上线下打通则必然要保证商品、客户等数据在线上线下的一致性,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线上线下经营同步、促进人与商业的深度连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才是O2O发展的真谛。

趋势二:行业化特征明显

O2O刚横空出世的初期,许多零售企业认为做一个微信账号就是O2O,做一个动态页面、让用户在微信上转发几条信息就是O2O。其实这都是非常基础的应用,只是一种传播手段而已。他们广泛适用于各种企业,但是也因为其普遍性,使得企业的O2O转型并没有多大帮助。随着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涉足O2O,进行移动互联网转型,各行业将因不同行业性质出现行业化的O2O发展特点。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将通过行业化突出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契合其目标客户的需求。

趋势三:移动支付,不仅仅是支付

如果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4年初的“掐架“,教育了广大老百姓:社交工具还可以用来支付的,那么微信在2014年中推出的扫码支付,就再次教育了广大消费者:门店买单还可以不用带卡的。据统计,2014年移动支付交易额已达7万亿,增长近5倍,趋势已成,2015移动支付将渗透更多的支付和生活场景。

而对商家来说,移动支付不仅仅是支付。与支付相关的商品、消费者、商家,三者联系的紧密程度和数据的获取,才是中最有价值的实现O2O商业的关键,以移动支付为入口,加强商家与顾客的交流与互动。

趋势四:社交电商从场景化到常态化

基于社交场景和社交的连接,线上导入社交化元素,这是移动电商向社交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社交电商的运营重点在于其社交基因,商家对社交的利用若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无连续性的促销或朋友间的红包传递、优惠推送,并无法成就其社交基因。只有将基于人之间关系的“信任”和“情怀”引入社交电商,将电商的社交常态化,才能真正增加消费者对商家平台的粘性。口碑是最好的营销,而在网络时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越来越感性,感性的情怀引导更易促发转化;另一方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建立的信任感也更易促进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这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电商社交常态化的一种趋势。

趋势五:商业回归产品与服务的本质

商业经营需要做到的是,把顾客变成常客,用服务和产品吸引顾客,才是商业的本质目的。任何概念只能促进商业的发展,商业本质一定还是得尽心做好产品和服务。因为消费者需要的永远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体验。

消费者的愿望是一块钱当两块钱花,如果企业的商品能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就算没有移动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有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工具,商家就有了打时间差的资本。移动互联网使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传播的快捷性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消费者端对商品使用的反馈、需求变化信息也能已更快的速度到达企业层面。商场如战场,分秒必争的优秀企业势必不会忽略这些宝贵信息,改进产品、改善服务、占领市场。这也让零售企业能够更专注用户的消费诉求和服务口碑。

趋势六:零售门店科技化、体验化、场景化

过去,实体门店更多是商品流通中心。现在,实体门店更多是消费者体验服务及实现与商家持续沟通交流的中心。商品交易流通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但是身临其境的感受、无微不至的服务、丰富情感的沟通、面对面信任感的建立提升却只能通过门店带给消费者。

作为拥有线下门店天然优势的零售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优势。在经历了“关店潮“后,又出现了新一波的”开店潮“,而且这波开的新店都具有明显的特色:门店强调科技化、体验感,其中苏宁的云店、顺丰的嘿店就是两个极致的代表:通过在门店中增加科技设备、二维码、甚至服务设施,都是为了线下门店真正做到与企业线上平台优势互补。零售企业在O2O转型中,线上线下将没有距离。实体门店并不单属于线下客户,它可通过线下把消费者引流到线上,再通过线上的运营,回归线下。因此,如何通过科技化设备,有效提升线下门店的科技感、体验感、场景感,拉近消费者距离,是零售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方向。

趋势七:去中心化趋势已成

在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社交工具人人标配的今天,社交互动已经成为人际交往、工作需要、娱乐、生活中的必需。移动社交网络变得极其发达,大量的信息在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交网络上产生,极速传播。

有别于互联网时代以平台为信息发布、传播的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于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并没有明显的“传播中心”,人人都是自媒体。任何一个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既是一个信息产生的起点,也是一个传播节点,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

对于企业而言,硬性的的广告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带有人文关怀、社会情怀,能引起普罗大众共鸣的信息传播,则将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方式。

趋势八:数据价值得到重视

大数据以其“浅显易懂”的概念和巨大的应用前景,正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热点。但许多传统的零售行业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特性、看问题的角度、面对的用户不同,以及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被动局面,其对数据的重要性的看法与互联网企业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他们并不知道哪些数据是重要的。移动互联网让人与商业紧密连接,基于消费者的数据记录不断沉淀,随着零售企业手中的数据越来越多,商品的、消费者的、供应商的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数据等等,都将被记录。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零售企业将关注到这些数据挖掘利用的价值,并正确地收集、分析、运营这些数据。

八大趋势,引领零售O2O发展,也将引领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移动互联网,伴随零售O2O的深化,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运营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将成O2O核心。

一站式O2O 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