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润”亚马逊估值逼近阿里 云服务成最大功臣?

"零利润"亚马逊估值逼近阿里 云服务成最大功臣?

  阿里巴巴去年美股上市首日,凭借较发行价上涨了30%多的开盘价,当日的市值超过了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和eBay两家公司市值总和。那时,走势远远弱于美股大盘的亚马逊的角色显得相当微妙。

不过,在过去的半年多来,亚马逊已经成功地将其股价由近来285.25美元抬升至452.65美元,上涨了约58.69%。

这背后,以美国东部时间6月26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亚马逊的市值为2034.47亿美元,与阿里巴巴当日2052.86亿美元的市值相差无几。

只是对于亚马逊而言,成功抬升股价的主要动力似乎并非来自电商业务。

  云服务的想象力

去年9月时,阿里巴巴的业务还没有直接伸到美国,但就争夺投资者和资本的角度看,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马云和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已经成为真正的对手。当时普遍的市场反应是为了迎接阿里巴巴的IPO,一些投资机构很有可能卖出同类型的美国电商股票,以避免在单一板块敞口过重,不幸的是亚马逊正好与阿里巴巴属于同一板块。

大半年之后的如今,阿里和亚马逊已经全面交锋。

除了表示成为希望向中国出售产品的美国小企业的盟友,马云日前在纽约发表演讲时还曾对比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区别是,“亚马逊是一个购物网站,人们知道要什么买什么;阿里巴巴则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买到的是惊喜和体验”。

马云在美国扩大阿里巴巴影响力的同时,亚马逊也在中国做着同样的事情。

6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与亚马逊中国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美间贸易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源自美国特别是美国中小企业的商品。在此之前,亚马逊还与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ITA)签署了全球框架性协议,而中国是该协议落实的第一个国家。

只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亚马逊更像一个科技公司,而非传统的电商企业,其中,亚马逊的云计算和平台增值服务已经颇具体量。

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4月24日,此前走势颇为平稳的亚马逊股价开盘大涨14.33%,股价增至445.86美元。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在当日开盘前发布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亚马逊首次公布了旗下“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WebServices)部门的业绩数据,这是自该部门于2006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为创业公司以及流媒体视频服务提供商Netflix等企业提供计算能力,该部门第一季度营收为15.7亿美元,这意味着全年的营收应该至少会达到62.6亿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师预期在60亿美元到90亿美元之间。

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也在通过阿里云开展云计算业务,并在硅谷新建一个数据中心,且与Equinix达成了合作,希望扩大其在美国的影响力。

  零利润模式争议

2014年的亚马逊依然很忙。

除了凭借着流媒体电视机顶盒、FirePhone智能手机和LocalRegister支付服务,挺进了三大硬件领域,亚马逊发布了本地化服务集市、不限数量的电子书订阅服务、Pantry杂货配送服务(及其配套的条形码扫描仪),以及一款流媒体音乐服务。

此外,亚马逊还在尝试无人机送货,并向自制剧领域投入了数百万美元。

大量新业务的投入导致亚马逊2014年全年的财报表现并不理想。其财报显示,整个2014财年,亚马逊的净亏损为2.41亿美元,相比之下2013财年的净利润为2.74亿美元。

只不过,上述业绩亏损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亚马逊股票的追捧。

发布2014财年财报的当天,亚马逊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报收于311.78美元,上涨7.87美元,涨幅为2.59%。在截至当天美国东部时间17:55的盘后交易中,亚马逊股价再度上涨38.96美元,至350.74美元,涨幅达到12.50%。

事实上,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4月24日发布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使得亚马逊股价一开盘就飙升14.33%,股价增至445.86美元。但这一季度,亚马逊依旧保持了亏损状态。

其财报显示,在这一财季,亚马逊的净亏损为5700万美元;而在此前的2014财年第一季度,亚马逊的净利润为1.08亿美元。

长期的亏损背后是亚马逊一直坚持的零利润方针。多年来始终在亏损和盈利的边缘波动,把每一分钱都花出去,使得亚马逊在过去10多年来基本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

有报道称,亚马逊内部专门聘用了一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确保亚马逊的净利润为零。

事实上,亚马逊的发展轨迹被普遍解读为着眼于长期,敢于制定大胆的决策,通过投资来获取市场领导地位,通过保持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的状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巨无霸。

对此,贝索斯在上市之初的股东公开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些投资将收到回报,有些不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业界的担忧是,电商业务高增长,为投资提供充沛动力,如果这一主血管出问题,亚马逊的经营模式将遭遇挑战,毕竟进入如此之多的业务领域会让亚马逊变得过“薄”。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民营银行来袭,传统银行死期将至?

民营银行来袭,传统银行死期将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后,民营银行试点的批量落地无疑是这轮金融改革剧目里的大戏点。

传统银行躺着挣钱这么多年,已经深深陷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漩涡,挑肥拣瘦脱离实体经济,进入到一种畸形的逐利模式。这种惯性带来的自我束缚让传统银行在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动力上存在着较强的惰性。而这种资金调节效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对创新经济增长点的扶持要求。

让不同背景的民营资本参与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发起民营银行,从目前来看,他们所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沙丁鱼群中的鲢鱼角色。他们是没有链子的野狗,甚至是游荡在牧场之外的孤狼。在监管的篱笆逐渐削低后,相对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里,传统银行肯定将会有一批“老弱病残”率先倒下。这次一次完整竞争生态重构的过程,传统银行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滑铁卢”

5月份,央行已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为时不远。

游戏规则的改变必然会打破旧的平衡。传统银行之间,以及传统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通过存款利率自主定价围绕揽储规模的争夺将会快速进入白热化。存款人第一次升级为甲方,谁给的利息高我就存谁那里。存款竞争的公开化,将会在较短时间内让银行业整体进入利差缩小的盈利模式。

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银行业普遍以利息收入为主,利率波动对盈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这意味着银行将承担更多的风险。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将受到存款竞争公开化和民营银行最直接的冲击。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开展得并不多,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且地域性特征强,业务覆盖范围受限。

没有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利润强有力的补充,农村金融机构在可以预见的激烈的存款争夺战中,面对规模更大,业务体系更丰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资本雄厚开拓中国市场心切的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难有招架之力和可持续应对的筹码。然而,真正撬动农村金融机构根基的将会是民营银行中具有纯粹互联网基因的网商银行。虽然银监会的公告显示,网商银行金融业务范围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担保等业务。

但刚搭起炉灶的网商银行显然更愿意轻装上阵,小步快跑。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也不会涉足传统银行的线下业务,如支票、汇票等。网商银行将自己的客户群聚焦为小微网商、个人创业者和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其中的农村消费群体。

把手伸向农村,网商银行何来的底气?这里与阿里电商,物流、金融向农村倾斜寻求高增长是高度一致的。

阿里去年已经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在3到5年内预计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1/6的农村地区。支付宝早前已披露了一项面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计划,希望通过移动平台和云计算及数据技术改善三四线城市的医疗、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并推动移动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普及。

蚂蚁金服目前已与23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联通,一方面为农村用户开通线上支付通道,方便他们线上、线下购买生活、农资用品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对接金融机构和农户,为农户提供消费、农资购买等信贷需求。

与互联网企业在农村线上金融的积极布局相呼应的是农村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速度成长。

2013年底,农村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农村网民的比例已经高达84.6%。而经过近两年千元智能机的普及潮洗礼,农村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基数仍在高速成长,有望突破3亿。

而另一出乎意料的数据是,通过手机购物的农村网民占比高达64.2%,使用电脑购物的只占32.9%。通过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移动理财所逐步形成的移动端金融习惯已经为网商银行在农村市场的快速成长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借助微信的高覆盖率和活跃度,微众银行同样可以借助微信和手机QQ实现海量的用户转化。

在这种用户接受金融服务习惯变革的趋势下,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了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服务和老年群体的固定客户群外,将会很快面临年轻客户群体快速流失与增长匮乏的局面。并在很大程度对互联网金融渠道产生较高的依赖,乃至于沦为管道,将前端拱手让给互联网企业。一批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业务模式单一的村镇银行、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肯定将面临出局的现实。

传统银行将走向“管道化”

曾经躺着挣钱,坐享行业垄断所带来的庞大既得利益的通信运营商们,因为固步自封,缺乏用户思维去主动进化,短短几年之内被OTT业务接管前端服务市场。用户用脚投票推动了整个通信服务行业的深度变革。在基站资源以铁塔公司的名义独立平台化,在移动内容、工具服务被移动互联网企业全面蚕食,移动数据业务被免费WIFI大规模分流后,传统运营商在产业链条里的管道化趋势已经成型。

现在这种管道化的趋势正在金融行业上演,对象则变成了传统银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前期已经充分展示了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对移动端用户与资金的快速聚合能力。以记账理财APP为代表的移动端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的快速崛起已经赢得了用户口碑,用户规模达数亿。包括P2P、众筹、理财市场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新形态产品的涌现,都在不断接管移动端前端金融服务市场。传统银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正在疏远。

民营银行的正式开闸,特别是像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些具有腾讯、阿里互联网巨头背景的民营银行的加入,才是金融服务业新旧秩序交替的开始。目前支付宝注册用户3.5亿,微信支付用户4亿,并都具有传统银行储户或者说是客户所不可比拟的黏性、活跃度,以及大数据沉淀。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走向前台,意味着这两个庞大互联网金融流量入口正式具备了构建新金融生态的能力,而不用再看传统银行的脸色行事。

从支付账户向网络银行账户的打通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轻车就熟。一系列红包大战,补贴活动,事件炒作和舆论话语权的掌控已经充分证明了互联网企业对于用户习惯的迁徙与平台聚合能力。对于移动互联网普及度更高的城市而言,一大批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等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下还将面对成长型客户和居民存款向网络银行等民营银行集中迁移的局面。有多少家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能在这一剧烈的阵痛中走到最后还有待市场验证。

目前,影响这种新旧秩序交替的只剩下“开户面签”这一最后环节。相对而言,开户柜台面签是对传统银行线下网点和市场份额的最后一道保护闸,目前来看,这个金融改革缓冲带的篱笆也正在逐步撤离。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近日流传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说明央行将有可能为银行远程开户开“绿灯”。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这个过程不会一步到位,还是需要给传统银行缓冲适应的时间。即使最终文件出台,远程开户预计也不会一次全部放开,开户应该依然以柜台面签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只有制度放开,用户用脚投票自然会加快这一进程。

除了网络银行在金融服务新秩序上的竞争外,传统银行还面临着由不同实业资本投资组建的民营银行在细分行业市场上的激烈肉搏。从首批起航的5家民营银行结构来看,除了纯网络银行外,包括华瑞银行、金城银行、民商银行的业务都结合了自身的优势非常有针对性。

华瑞银行将自己的业务聚焦在了自贸区企业和科创型企业领域,针对性研发了“FT 自贸区分账核算系统”来贴近自贸区企业的需求。此前在国内发展比较艰涩的“投贷联动”模式,华瑞银行也在做积极的尝试,特别是在创业板火热,IPO注册将实施的大环境下,银行在未来回报可期,争取摸索出适合国情的“硅谷银行”模式使非常有意义的。

温州民商银行则主打温商牌,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在了产业链金融,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8%,而存款利率则为目前规定利率的上限,并大幅下调中间服务费用。这种策略灵活的微利运营,相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更具狼性,当然也更受客户的欢迎。

与此同时,第二批民营银行的试点也将于近期展开。按照规划民营银行的试点未来在地域上将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渗透,最终实现全域覆盖。可以预见的是民营银行与地域性的城商行,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不可避免的将会有一场围绕市场份额争夺的激烈肉搏战。定位更为专业性,营销策略更为灵活,市场扩展更为狼性的民营银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在风险容忍度增加,行业整体趋于微利的大趋势下,新旧秩序交替下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参与者的淘汰出局。出局者里既会有不适应金融新常态的传统中小银行,也会有不顾风险冒进的部分民营银行。即将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为新金融常态下,正常淘汰机制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传统银行在规模、政策上的优势与民营银行在产品、反应速度、精准定位、服务水平上优势有充分的互补性,也决定了双方最终将是竞合的状态。包括网络银行在内的民营银行会更多的接管与用户和客户直接接触的前端服务。而传统银行通道支持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传统银行走向管道化已是大势所趋。

不可避免的”人才流失潮”

与传统银行内部层级森严,晋升机会稀缺,全行业要求降薪的调整氛围相比,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高速发展所提的舞台乃至收入对于传统银行中的骨干而言都是极具诱惑力的。

对于筹建民营银行的互联网企业和实业企业而言,绝大多数均没有开展过金融业务,更谈不上人才储备,从传统金融银行和金融管理单位挖角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一方面快速复制传统银行的核心管理架构搭建骨干人才体系。另一方面又可利用这些人才背后多年积累的政府、企业与市场资源为业务快速打开局面。可以说民营银行的逐步发展壮大将是伴随着传统银行骨干人才成规模的流失来完成。

从首批5家展开试点的民营银行人才架构来看,无一例外从传统银行挖角的大批高端人才。微众银行的管理层大部分来自平安系,副行长秦辉则来自于金融监管单位。华瑞银行的管理层来自于招行、上海银行等多家传统银行机构,董事会秘书许慧敏同样有上海本地金融监管单位的履历。

网商银行的行长出自杭州金融办副主任,管理层也均来自当地主要的城商行。传统银行的管理层骨干批量流出,一方面是民营银行更灵活的体制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无论是从个人履历还是收入提升来看,积累了多年的行业资源有比较高溢价的变现渠道。另外,传统银行近年来降薪,监管趋严的内部管理举措,以及利润下降,业绩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也进一步催化了人才向民营银行的流动。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火热,同样也在催化着传统银行技术领域的核心人才的出逃。近期刚组建的萨摩耶金融在20小时内便拿到了千万级的风投。主要吸引力是这个创始团队均来自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与风控业务的核心骨干。大数据征信与风控对于目前快速增长的P2P平台,以及传统银行而言都是较为核心的平台支撑。

而最近成立的石榴壳等P2P平台的后起之秀,也先后有民生银行和招行风控方面的前高管加盟。可以预见传统银行技术、风控等业务板块的骨干团队抱团下海也将会成为常态,毕竟这是一个最适合创业的时代。

曾经最熟悉的队友,纷纷成为了最具威胁的对手,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发的传统银行骨干员工的离职潮,或许才是新旧金融秩序开始交替的实质性表现。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纳德拉谈微软新使命:将做出“艰难的选择”

纳德拉谈微软新使命:将做出“艰难的选择”

北京时间6月26日早间消息,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周四致信微软全体员工,介绍了微软新财年的计划。纳德拉谈到了Windows 10的发布,并公布了微软新的官方使命口号:“帮助全球所有人、所有组织实现更多”。

如果关注纳德拉担任微软CEO以来的举措,那么这一使命口号并不令人惊讶。这再次表明了纳德拉对微软的目标,而这相对于前任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提出的使命更加直接。

微软并未公开发布纳德拉的这一邮件,而美国科技网站Geekwire获得了这封邮件。这封邮件是纳德拉向微软员工传达的“国情咨文”,为微软未来一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邮件中再次强调了微软正在经历的转变,包括对移动设备和云计算服务的专注。

这封邮件同时谈到了微软企业文化的转变。微软正试图变得更敏捷,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

纳德拉表示:“我认为文化不是静态的。基于组织内所有人的行为,文化每天都在发展。我们处于很好的地位,以把握今年新的增长。我们需要在新领域展开创新,针对我们的计划完成执行,并在一些表现不好领域做出艰难的选择,以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方式解决困难的问题。”

纳德拉上周宣布,4名高管将从公司离职。在此次调整的同时,微软的Windows和设备集团也将合并。自纳德拉去年宣布1.8万人的裁员以来,上周的消息是微软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互联网+时代 网络安全需求催生千亿市场

  互联网+时代 网络安全需求催生千亿市场

  目前,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话题,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方兴未艾,在国家队与民间队、互联网巨头与中小企业、黑帽子与白帽子的竞争之下,一个千亿规模市场正在起航。近日,记者采访调研多家知名网安企业,解读行业变化趋势,通过与权威专家的深入对话,深度还原产业发展背后的现实困境。

过去十年,信息安全并不被大多数企业重视。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国内大中型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因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每家损失达240万美元。而每年计算机及网络犯罪活动带来的损失超过4450亿美元。记者注意到,来自网络的威胁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IT系统,已经扩展至传统工业基础设施。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也呈爆发式增长,企业级市场有望从目前的约100亿元规模扩张到千亿以上。有业内人士预计,目前国内网安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未来可能催生万亿级别市场。

网络威胁掣肘“互联网+”

截至2014年底,国内网民规模达6.49亿。与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安全市场的明显滞后。广发证券研报认为,国内网络安全市场从规模上仅增长了2~3倍,年均复合增速约17%,远低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显示了我国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量的主机在互联网上仍处于“裸奔”状态。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今年5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以下简称《2014年网安报告》)显示,2014年,CNCERT/CC共接收境内外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56180起,较2013年增长了77.5%。

网站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仍是泄露事件的重灾区。《2014年网安报告》认为,数据泄露事件仍频繁出现,移动应用程序成为数据泄露的新主体。2014年,订票、社交、点评、论坛、浏览器等国内多种知名移动应用发生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医疗行业、物流行业、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其数据大多是用户的真实身份,而且这些行业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落后,信息技术基础薄弱,随着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交融,这些行业逐渐成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

《2014年网安报告》最新披露,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已发现我国部分地址感染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恶意程序事件。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方法和手段已逐渐成熟,并有能力影响物理生产运行环境。

卫士通董事长李成刚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安全将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基因,也将连通各行各业。网络空间已经延伸到了传统产业的方方面面,但“互联网+应用”中很多时候应用对象不重视网络安全。

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下,“互联网+工业”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打破了工业网络与公共互联网之间的物理隔离,使得工控系统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各种潜在的网络攻击威胁。不同于传统IT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直接与物理现实世界相连接,其网络攻击一旦成功,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物理和人身伤害。一位长期从事网络安全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很多工厂的智能阀门等工控系统一度处于“裸奔”状态。

事实上,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老大难”问题。长江证券研报显示,从2012年全球各个行业成为网络安全目标的份额来看,制造业占比24%,位居各个行业之首。而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作业,工业控制系统已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规模从百亿到千亿

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事件引起企业重视,进而转化为信息安全需求,驱动信息安全行业景气度提升。在安全事件频出之时,也有乐观的声音认为,安全防护有望一改过去在IT建设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信息安全产业迎来难得机遇。“我们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在卫士通董事长李成刚看来,我国在安全领域的投入还比较低,主要投入不到信息系统投入的3%,仅占整个IT产业的2%左右,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比例通常在8%~10%。

网络安全的投入不足也让诸多企业付出惨重代价。依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2014年,受访的内地和香港大中型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因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每家损失达240万美元,同比增加33%。

网络安全和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正在缩短。2014年开始,高层开始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维护网络安全”表述,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先后出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句高层指示成为中国网络安全备受重视的最佳写照。

招商证券认为,传统的网络安全需求主要局限于企业和个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需求的出现不仅使得网络安全含义立体化,也使得行业市场空间将从目前的一两百亿扩展到千亿元以上,网络安全公司的市值空间将被打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不断开拓的需求,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迎来高增长时代。李成刚透露,从狭义的信息安全概念来看,2014年的国内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321.3亿元,比2013年增长21%。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市场的规模远远不止数百亿。一位四川网安企业高管表示,“网络安全意识正实实在在传导到市场,我们已经感觉到市场是在加大投入。”

事实上,在四川省2015年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信息安全等产业投资成为投资重点,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是2020年达到1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800亿元。

而四川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李涛表示,现在股市上最火的就是IT方面,尤其是信息安全。由信息安全带动整个国产化是一个大的战略,有专家估计,可能催生的市场大致上万亿。

市场格局

  网安国家队民营队共存谁能成长为“大树”

“中国信息安全界有数千家企业,但目前还只是一片草地,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也只是长得比较高的草而已。这块草地上还没有树,更没有参天大树。”在近日的一次券商大会中,卫士通董事长李成刚这样说。

接入互联网20余年的中国,为何迟迟未见网络安全龙头企业?谁可能成长为“大树”?国企阵营中,以卫士通为代表的企业从不讳言自己要做“网安国家旗舰队”的目标,其资金实力雄厚、背靠央企集团是明显优势;另一边,以BAT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加紧布局,将网络安全视作未来盈利的重要业务。

阿里安全研究实验室总监云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安是个快速变化的行业,相比国企,民企更能快速反应,为抢占前沿市场甚至不惜放弃既有的业务份额。

行业处草莽阶段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我国的网络安全市场个体相对较小,尚未形成具有全局影响力的大公司。“这还是和企业只为看得见的东西买单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关。”云舒认为,长期以来,大家对只花钱但不赚钱的网安服务不重视,即便是要在网安上投入,也更情愿买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大量企业主体对网安的重视度不够,久而久之导致我国的网安产业和公司逐渐与海外拉开了距离。

据Choice数据端统计,A股市场上,网络安全板块的上市公司有20家:联络互动、旋极信息、浪潮信息、飞天诚信、二三四五、东软集团、任子行、蓝盾股份、美亚柏科、星网锐捷、威创股份、卫士通、国民技术、拓尔思、航天信息、启明星辰、北信源、立思辰、绿盟科技和梅泰诺。

其中,卫士通、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等公司,是较早进入网络安全行业并以此为主业的企业代表。用李成刚的话来说,这些先行者也是在网络安全草原上长得比较高的几株苗子。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网安研究者分析,从产品来看,每个细分领域都有龙头。如卫士通是信息加密及身份认证方面产品的龙头;启明星辰在国内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市场的占有率第一;绿盟科技的优势在于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不过,我国的网安企业的主营业务仍是卖产品,相比安全硬件和软件,安全服务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他表示。

广发证券研报称,网安硬件占产业总份额49%,安全服务和安全软件分别占整个产业的27%和24%。而从全球市场来看,安全服务占57%,安全软件和安全硬件分别仅占27%和16%。虽然我国安全行业与国外总体技术水平差别不大,但产业结构却有根本不同。

事实上,网安行业的市场趋势正悄然生变。上述资深网安研究者表示,以网络安全行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名列前茅的网安公司是基于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将众多类似客户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对其进行安全监测和预警服务的方式。国内的网安企业同样如此,谁越能抓住平台化、大数据化、服务化的主流技术和市场方向,从卖产品为主转变为平台化服务,谁就越有机会成长为“大树”。

 互联网巨头抢地盘

除了主业是从事网络安全的传统企业外,面对网络安全的蓝海,互联网巨头公司们也涉足其中。李成刚认为,跨界竞争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带来新挑战,除了央企以外,集成商、互联网公司、网络设备商也在进入安全领域。“比如阿里,后台有上千人的队伍在保障淘宝天猫、支付宝的交易安全。”

今年4月,百度宣布全资收购安全宝,将之融入百度云安全体系;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网络安全周上,腾讯宣布进一步投资知道创宇,并与启明星辰联手推出企业安全产品。

安全牛网主编王小瑞认为,这些拥有强大云服务和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将展开云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的火拼。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安全公司被更大的企业兼并联合,或投资或入股、或收购。

据了解,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也正不断用重金将全国的顶尖“白帽子”(发现网络漏洞的安全专家)收入麾下。一场白帽子峰会,常常能让登台演讲的白帽子身价飙升两三倍。一位白帽子对记者表示,其团队时常能接到互联网巨头公司年薪200万元的邀请。

10年内行业格局确立

大企业的一系列并购举措之下,网安行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四川无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表示,虽然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大方向是向好的,但对中小民企而言,其生存境况会更加艰难。一方面这种体量较小的公司,很容易被大企业兼并、收购;另一方面,从用户接受度而言,党政军部门在选择网安产品和服务时,对有国资背景的网安企业具有先天的认同优势,接受民企则有一定过程。

网络安全专家张瑞冬对记者分析道,优质的网络安全服务不是一次性的卖产品或是出事故后堵漏洞,而应该是动态的长期维护,甚至需要网安公司时常进行上门测试服务。在这点上,拥有强大专业团队的本地网安公司比总部在北京的大型网安公司更能提供方便的服务。“BAT也好,国资背景的网安公司也罢,都不可能把这个市场全盘吃下。”

事实上,网安行业不乏细分技术水平领先的中小企业。“比如有的公司专做灾难备份的特色领域,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后,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李涛举例称,现在关于信息安全的龙头该怎么划,这个还真的没有什么定论。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做全产业链,针对一两个最擅长的技术下功夫效果会更好。“行业目前的市场格局还不清晰,但在未来5~10年内就会沉淀下来,有些公司会崛起,有的则走向末路。”

 未来趋势

  “老三样”难挡新型攻击手段 解决网络安全现在流行“平台化”

网络漏洞风险向传统领域、智能终端领域泛化演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攻击方式,逼迫防御手段不断转型升级,同时也逼迫网络安全行业转型。目前看来,入侵检测、防火墙、防病毒“老三样”正在向平台化方案转变。“我们过去站在别人肩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突然有一天别人不让我们踩肩膀了,怎么办?”卫士通董事长李成刚说。尽管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标准至关重要,但国产化道路依然艰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等相关新兴技术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新一代信息安全问题。

四川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李涛告诉记者,在已建成的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在感知层面几乎没任何防御能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新技术带来的威胁正在逼迫网络安全行业转型。网络安全企业正从此前单纯售卖“老三样”安全设备,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平台化整体服务转变;从事后处置、事中应急,向事前预警靠拢,这一新技术形态,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安全服务商努力推进平台化服务的同时,基础网络设备商也在加紧国产化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记者表示,CPU、操作系统和交换机等核心软硬件的自主、可控,是应对网络安全新挑战的关键。

网络攻击渗入多个领域

据媒体报道,某品牌的电动汽车车载控制系统的安全漏洞曾被黑客利用,能远程控制车辆开锁、鸣笛、开启天窗,甚至有高级黑客现场演示控制心脏起搏器,远程杀人于无形之中。“物联网本身的设计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脆弱性。”李涛告诉记者,“比如传感器,现在在建的、已经建成的物联网系统,在感知层面实际上几乎没任何防御能力。”

惠普旗下应用安全部门Fortify曾审查过10款高人气的物联网设备,发现竟存在250个安全漏洞,平均每款25个。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今年5月发布的《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以下简称《2014安全报告》)显示,云服务正日益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移动应用程序成为数据泄露的新主体,“漏洞风险向传统领域、智能终端领域泛化演进。”

李涛还告诉记者,目前针对云计算中心出现了新的攻击手段,“有人把云控制了,运用云计算中心去攻击别人。”

平台化方案成趋势

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攻击方式,也逼迫防御手段不断转型升级。“2005年以前,安全行业固守着‘入侵检测、防火墙、防病毒’老三样。”一位信息安全资深专家告诉记者,早期的信息安全是被动防御,如今“以平台化的服务为主,在数据中发现入侵痕迹,对攻击行为进行预判、阻止,必然是一种趋势。”

卫士通董事长李成刚表示,“安全不是单一的产品,不是给你一套密码设备、一个防火墙,安全是一个过程,到最后,安全是一个服务。”

阿里巴巴安全研究实验室总监云舒认为,目前平台化的服务有了海量数据作为支撑,“不少公司的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能力比较强,以云平台为载体聚合大数据,通观全局,进行安全监测。”

在网络安全专家张瑞冬看来,传统网络安全进行的事后处置、事中应急,是“亡羊补牢”,“现在要在攻击发生前做预警。”“从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已经看到一些基于数据分析的平台化整体服务产品了。”上述专家告诉记者。

 国产化道路艰巨

《2014安全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在能源、制造、交通等众多工业领域的核心硬件设备、软件产品仍然大量依赖于国外进口,基础网络设备仍存在较多安全漏洞风险。

“我们过去站在别人肩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突然有一天别人不让我们踩肩膀了,怎么办?”李成刚说。

倪光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标准对于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国产化首先可以做到“自主可控”,然后做到“安全可信”。

据招商证券研报梳理,基础网络设备领域的国产化已初见成效。比如服务器已经涌现出华为、浪潮科技、曙光科技本土巨头;数据库随着华胜天成与IBM在源代码层面的合作,未来存在反超可能;操作系统领域,中标软件和麒麟操作系统占据国内40%以上市场份额……

实际上,国产化道路依然艰巨。“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市场承认度比较小。”李涛认为,“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缺少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电视游戏的发展历程 十四年的封闭带来了统一起跑线

电视游戏的发展历程 十四年的封闭带来了统一起跑线

如果你是80后,那么你一定记得红白机,《超级玛丽》、《魂斗罗》这些经典游戏到现在也让人无法忘记。可是,从2000年开始,一纸批文将游戏机禁止了14年之久,导致市场空白,但是部分用户在使用水货进行娱乐,家庭娱乐并没有完全消失。不过,政策的封闭对电视游戏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游戏机市场与用户之间产生了断层。2014年后,随着政策的放开,不少人看到了电视游戏的前景。

电视游戏随着一纸批文的解禁,似乎一下子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么在此之前,电视游戏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走访,了解到了电视游戏的发展历程。

一度风生水起的三大主机 如今势单力薄只剩双雄

说到电视游戏,就要从三大主机说起,索尼、任天堂、微软,三大主机属于半封闭状态,每一个主机都在发自己的游戏,具有典型的自有生态系统,包括自有的硬件、自有的游戏产品、自有的研发团队、自有的销售渠道等等。

电视游戏的发展历程 十四年的封闭带来了统一起跑线

XBOX、PS都逐渐转向了微软的形态,WII也曾火爆过一段时间,其打破了电视游戏的交互方式,所以之后这几家开始做摄像头。

每家主机都有很大的产业布局和很深的投入,完全是围绕在硬件、软件、服务以及线上的综合家庭多媒体娱乐这块布局。

目前,主机市场只剩下索尼和微软,两家都投入非常大的资金,但是依然处于亏损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较封闭:大部分为类PC封闭式架构开发OS系统;

追大作:高配置引领PC级大作及游戏引擎方追随,开发周期长,培养了世界级hardcore玩家;

富周边:游戏电影、玩具、出版物等周边异常火爆;

高投入:3-5年高额研发费用,新技术IP、游戏持续收购代工厂毛利逐年减少,厂家靠贴钱保量。

三大主机在开始的时候先研发芯片,这个阶段是高成本的投入,主机在起步的时候就要想到三年之后的市场,避免今年做的东西,三年之后被淘汰。所以现在玩的主机,已经是四五年前的方案了,但是今天还能接受市场上大部分的产品,这就是研发方面的前瞻性。

之后的两到三年,主机要上市,逐渐走向盈利的阶段,硬件有自己的迭代过程,出货越多就越便宜。

主机厂商也在寻求突破 线上增值业务是个好方向

三大主机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主机只有索尼和微软,但是这些厂商也同样面临一些问题,例如:

叫好不叫座:高配置成本,硬件不赚钱软件赚钱的商业模式,必然导致高投入低回报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国内;

错用和盗版:游戏大作研发周期长,导致用户不愿等待,而把主机当蓝光影碟机看;加之盗版行业滋生用户买游戏少,等盗版、破解的多;

新技术冲击:随着kinect、语音识别、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入,使得传统三大游戏厂商面新的挑战者;

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普及,使轻度游戏、休闲游戏等已逐步分裂hardcore及家庭用户大量碎片时间(手游);

消费习惯已改变:传统玩家已逐步适应购买$0.99或免费的游戏,主机购买游戏光盘的形式将成为“奢侈品”。

目前国外的主机有45%并非用于玩游戏,而是在看视频,主机已经沦为播放器,不过这些厂商也都在做线上部分寻求突破和增值业务,例如音乐、在线视频,与facebook合作做社交,与NBA合作线上直播等等。

电视游戏的第三阶段 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才能有机会

目前电视游戏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就是安卓和LINUX,安卓就是现在所谓的OTT,LINUX类似于今天的阿里。

电视游戏的发展历程 十四年的封闭带来了统一起跑线

由于安卓的开放性、共赢性和低成本,带来了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逐渐会有更多的好的游戏移植到安卓。

手游游戏产业属于内容驱动和渠道引导,电视游戏就相对复杂,还有硬件和软件的区分。在硬件上,电视游戏的终端太多,芯片太杂,造成了操控不便,游戏质量不高,包体大小也有限制,适配非常不便,但就是在这样的统一起跑线下,大家才有更多的机会。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微软高层人事调整 CEO纳德拉欲重启移动业务?

微软高层人事调整 CEO纳德拉欲重启移动业务?

  近期,微软官方宣布,针对三个关键领域进行高层的人事调整,将微软设备部门与微软操作系统部门合并,组建成为全新的Windows与设备事业组(Windows and Devices Group),Lumia部门将会并入其中。微软执行副总裁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将领导新成立的Windows与设备事业群。另外,执行副总裁斯科特・格斯里(Scott Guthrie)将继续领导云计算和企业事业群。陆奇仍会负责应用和服务事业群,管理Office应用和必应搜索等业务。

消息传出后,外界有评论称,微软此举是对Lumia手机业务进行边缘化,现任CEO纳德拉在为其前任鲍尔默着手解决其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过错。

IT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孙永杰表示,将Windows部门和设备部门合并,这恰恰是证明微软要重振其手机业务。“统一部门正是对应了微软对设备端的政策,即是PC、平板和手机能够统一体验。”孙永杰对记者说。

而这次人事调整中,最受外界关注的便是此前担任微软移动设备业务负责人史蒂芬・埃洛普的离职。埃洛普曾于2010年至2014年之间担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且在此之前就任微软商业软件部门总裁。自2014年,微软收购了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后,埃洛普就加入了微软,并一直负责移动业务。而此次与埃洛普一起把移动业务交给迈尔森而离职的,还有微软手机部门的全球副总裁Jo Harlow。Jo Harlow于2003年进入诺基亚,2014年随CEO埃洛普一起进入微软。

事实上,2014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时,埃洛普功不可没,但也由于其与微软的渊源,也因此落下“木马”的骂名。而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并未给微软带来太多益处。

一是微软在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这一桩收购案中,花费金额巨大,除了72亿美金的收购金额外,收购之后不久微软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在今年5月份裁员逐渐收尾。这项涉及到1.8万微软员工的裁员,微软花费了7.5亿到8亿美元用于支付解雇补偿费用和其他福利费用。而其中被裁的1.25万人中来自于诺基亚的收购案。而在国内,微软也陆续关闭了诺基亚的几家工厂。

据了解,在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这一交易案中,微软得到了移动手机和智能设备部门(Lumia,Asha)、工业设计团队、设备生产及设备相关的市场、销售团队和支持团队、全球供应链等,在功能机上获得诺基亚品牌10年期使用权。收购前后诺基亚始终是一家独立公司,诺基亚品牌依然归诺基亚所有。而人才方面,除了上述裁员计划,包括诺基亚极富盛名的设计总监Marko Ahtisaari以及刚刚离职的Jo Harlow等中高层却没有归微软所用。

另外,微软的Windows Phone却出现不增反降的态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的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1月份的3.6%下降到了4月份的3%。而根据其公布的1月份到4月份美国用户数量的变化趋势数据的情况来看:仅仅从3月到4月,美国Windows Phone用户数量就从620万下降到了570万。一月之内损失50万用户,用户流失率几乎占到了美国市场2015年以来四个月用户总流失率的52%。这意味着作为Windows Phone核心市场的美国市场,用户正在加速脱离Windows Phone。

纳德拉上任之后,微软的核心战略被定为“移动为先,云为先”。而根据微软最新的财报,商用云业务营收已经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100%的增长。而移动业务迟迟不见增长,反而让微软沦为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接盘侠”。据了解,诺基亚在将手机业务的包袱抛给微软之后,诺基亚在通信领域异军突起,很快实现盈利。

在这份成绩单下,埃洛普的离开似乎已是注定。而拯救微软的移动业务,或许只能等到微软号称能够给用户带来统一体验的Windows10与迈尔森会否给Lumia进行重新的定义了。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揭秘网商银行:阿里巴巴到底想如何颠覆传统

揭秘网商银行:阿里巴巴到底想如何颠覆传统

蚂蚁金服的金融版图上又多一只“蚂蚁雄兵”,它就是网商银行。

5月27日,网商银行拿到批复,6月25日,正式开业。作为“中国第一家核心系统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商业银行”,网商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交易、没有线下服务团队、目标客户不是那“20%能带来80%”收益的大企业,而是聚焦互联网长尾客户、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村里的8亿人口……

“在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网商银行用技术手段将银行的运营成本、获客成本降到最低”,网商银行的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

目前,网商银行的团队有300多人,技术人员占三分之二,同时,技术也要为业务服务,在网商银行的管理团队中,行长俞胜法此前是杭州银行的行长,副行长赵卫星有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的多年从业经验,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原来是农行总行软件开发中心主任。

既懂技术、又熟知业务、背靠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可谓“衔着金汤匙”诞生,它的互联网玩法到底有什么不同?

有银行牌照的技术公司

IT手段渗入到传统银行业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网商银行是一个完全去IOE的银行:云服务方是阿里云,底层技术在此得到解决,这好比修建房子时搭建好了“地基”;阿里云之上是金融云,引入了诸多数据建模:客户模型、账务模型、产品模型……这些模型让这座“房子”有了雏形;此外,再引入金融云本身的严谨、周密和安全因素,以及各种细节的服务等,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云上银行。

从传统商业银行经验看来,每年在IT系统的软硬件采购上要耗费上亿资金,唐家才表示:“系统上云后,网商银行大幅降低系统成本,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金融云的成本优势还会不断增大。”

以账户维护为例,采用传统IT系统的银行,每年维护单账户的成本大致在30~100元,单笔支付成本约6~7分,而基于金融云的网络银行系统,每年单账户成本只有约0.5元,单笔支付成本约2分钱。

传统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是对于发放贷款时的风险监控,作业模式为人工上采集数据,用三个维度对用户的信用行为进行判断:资产负债、营业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传统银行业称为三张表),而这样的数据未必是原始数据。网商银行的作业模式则基于大数据,从数据模型以及其上的征信系统上为客户进行立体画像。

据了解,现在网商银行每天数据仓库里处理的数据量为10EB(1EB=1024PB,1PB=1024TB),而在现有人员构成中,三分之二是科技人员,科技人员中又有大部分在做数据建模工作,其目的是想让大量的数据变得更智慧,让网商银行变为真正的智慧银行。

网商银行的副行长赵卫星介绍:“大量的数据来自于蚂蚁金服,也来自于与征信公司的合作,包括芝麻征信这样的产品。”这样,在发放贷款时,对于一个客户的画像,就不局限于“三张表”,而是这个客户的家庭消费状况、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的情况,数据则来源则是客户的交易场景,这样立体去客户画像,能风险监控降到最低。

赵卫星认为,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是场景化,电商场景是网商银行得天独厚的优势,淘宝卖家、天猫卖家以及围绕仓储、物流大电商交易中,有许多金融服务场景,“金融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原生性的需求,它跟随着交易、贸易产生,我们对于贴近用户需求上有天然优势。”

关于这一业务的开展,网商银行也有经验可循,据了解,蚂蚁金服此前开展的蚂蚁小贷业务,就是基于数据模型和网上信用体系的作业模式,截至2015年4月底,蚂蚁小贷已累计为16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5%以下。网商银行正式运作后,蚂蚁小贷的部分业务也将逐步融合。

小微企业客户的互联网玩法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传统银行更愿意做大客户,因为按照传统的运作方式,获取、维护一个大客户与小客户的成本相当,这20%的大客户却能给银行带来80%的收益,因此,大客户是传统银行愿意去争取的。

网商银行一诞生就反其道而行之,它提出只做80%的、只能带来20%收益的长尾客户,俞胜法行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贷款为例,网商银行非常明确不会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业务。”

这是为什么?

从客户定位上来看,我国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一直没有跟上,在过去,这类企业的融资途径除了银行,多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在风控上并没有做得很好。此外,一些民营银行也明白这80%中小微客户的商业价值,也把目标定位在此,但通过大数据手段、互联网玩法去服务于这个群体的银行,目前基本上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网商银行用数据建模的方式把控金融风险,利用贸易中产生的金融需求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开创了一种新的玩法。

以风险控制的建模为例,网商银行有一个“滴灌模型”,一些客户一开始经营规模非常小,如果按照当前的经营规模以及资产情况,在哪家银行都不可能获得贷款服务的,但是网商银行会通过以往的历史数据判断它在未来的经营趋势,如果未来确有发展空间,依然可以获得网商银行的贷款。

因为背靠蚂蚁金服,此前,蚂蚁金服一直开展蚂蚁小贷业务,这为网商银行累积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互联网上用大数据模的方法,几秒钟以内放贷款,现在只有像我们这样一家公司持续做了六七年,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网商银行的产品经理冯亮总结。

另一方面,网商银行不设物理网点。此前曝出它想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来延伸服务,但到截稿为止,此消息被蚂蚁金服方证实没有通过相关审批,这个完全基于互联网运作的银行,能够为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比较符合一部分中小微企业主的作息需求。据赵亮介绍:“许多中小企业主白天出去谈生意,晚上开始有网上采购需求,进而产生金融服务。”同时,像其它互联网公司一样,网商银行的企业架构比较扁平化,客户遇到问题不用层层上报,仅反馈机制一项就能高效解决客户问题,也能提升服务质量。

“网商银行的首要服务对象是网商及小微企业,其次是个人,最后是农村用户。”唐家才总结。此前,蚂蚁金服开展了蚂蚁小贷业务,针对的也是这部分小微企业主。而网商银行又为何要申请一个银行牌照?

“很简单,仅仅给小微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是不够的,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才能适应这个群体的需求。”唐家才说。例如,中小微企业也需要现金管理,有余钱的情况下怎么让它增值;中小微也有线上线下业务,能不能做好现金流动性管理;如何介入到小微企业的供应链中做金融服务……网商银行成立初衷之一便是希望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

八亿农民是重点

除了中小微企业,网商银行也面向个人用户,唐家才说:“大众金融服务的基本业务是存贷汇,我们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突破时空限制,让服务的触角不再是‘鼠标+水泥’的模式,而是通过手机把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送到老百姓手上。”

这种服务方式对于农村来说意义重大。六月初,网商银行的几个高管到农村去考察,发现农村的金融服务非常匮乏,例如,由于物理网点少,让很多农民走十几里地才到乡村信用社这类的机构办理存取款业务。但同时,农村的互联网用户在逐年上升,截止到2013年的数据显示,农村的手机用户占比在84.6%,而同一数据,城市用户在79.6%。赵卫星说:“反而是互联网的方式能够服务好农村八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点。”

除了物理网点匮乏,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时有贷款需求,传统的方式需要层层审批,而网商银行提供的服务是在线的实施审批、实时通过、实施发放贷款的方式。农村的小商户现在多以现金结算为主,结算效率低,累积了现金要到物理网点去存款,安全上没有保障。此外,一些种子农机农具公司下到农村都是现金交易的方式……这些在网商银行的眼里都是巨大的空白,也是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力点。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推广的“村淘”计划也是网商银行下沉到农村的突破口。据了解,阿里巴巴计划在1000个县,建立10万个村淘网点,帮助村民上网代购货物,因此,村淘的意义是在农村铺设一个电商的网络,物流的网络,而依附其上,随时都有产生金融服务的场景,赵卫星表示:“我们会随着这张大网的铺设而提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

网商银行把农村视为一片蓝海,他们发现,农民对移动互联网的接受度很高,今年春节期间,支付宝开通了红包功能,在这场全民狂欢的红包游戏中,支付宝方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用户是在农村。而到了今天,一批返乡的大学生、研究生群体,也成为未来新农民的构成群体,他们的参与,也让网商银行在未来的服务有了更好的基础。

附:产品经理冯亮从产品角度还原网商银行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用户有很高的搜索成本,农民也好,小微企业也好,最需要的是在他需要钱的时候能拿到钱,他不用钱的时候能马上能还。网商银行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随借随还,做到资金占用成本最低和服务效率最高。

第二,贷款成本中还有一块是坏账成本,如果我们能够把坏账成本降下来,就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事实上,我们建立了大量的数据模型控制风险,蚂蚁小贷的风险控制到“比飞机事故还低。”

第三,网商银行的调查审查审批全部在线完成,不需要人工,整个运营成本也会很低。

第四,网商银行的资金成本采取自营+平台的方式,我们把社会上更便宜的资金,通过网商银行的平台把它引入到融资场景中来,这样资金成本降下来,再把原来的民间借贷方式规范化,用真正金融机构的钱来解决农民融资的问题,这样我们敢说能够把融资成本降下来。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腾讯刘胜义: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需要以人为本

腾讯刘胜义: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需要以人为本
  法国当地时间6月21日,第62届戛纳国际创意节盛大开幕。作为本届创意节“年度媒体人物”获得者,也是全球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华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主会场(Grand Audi)发表了《移动终端背后的人类面孔》的主题演讲。

  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互联网蓬勃发展,有这样一代人也伴随其发展而成长。他们是“九零后”,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刘胜义首先在演讲中描述了网络原住民的状态。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由互联网全程参与。在互联网的包裹之下,他们相信一切都是相互连接的,不光是人与人相连接,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连接的。

“预计2020年,互联网连接的事物将是人类基数的26倍以上。万物之间的‘连接’将使互联网成为变革的驱动力,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式。”刘胜义在演讲中说道。

  互联网连接一切有何意义?

互联网连接过去和未来,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刘胜义以微信红包为例,阐述了在互联网的连接下,人们愿意让传统习惯被赋予现代色彩。 微信红包这种电子创新方式,考虑了“人”的体验和感受。既有游戏性又有互动性,拉近了与亲朋好友的距离,增进了情感交流。“如果说最古老的传统都能在两年内被“互联网+”,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趋势,未来会大有不同。”刘胜义说。

而腾讯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以微信、手机QQ和新闻客户端上的公众号平台+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政府机关以及传统行业将原有的服务功能和商业模式“移植”到云端,连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互联网的连接让信息的自由流通成为可能,这也是偏远地区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彻底改变的基础。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未来会像水和电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这种万物的连接将使互联网成为变革的驱动工具,让各个行业焕发生机,促进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互联网的连接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国家已经出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这些支持都将把“中国梦”带入全新的数字时代,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相结合。

  如何应对互联网大连接的趋势?

当然,互联网大连接的最终目的并非取得技术上的成就,而是要触达互联网设备背后的“人”。互联网在横向纵向影响世界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义规则,“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将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趋势所在。

互联网更多地代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需求,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每个人和所有的接触到的服务都发生了可以直接实时的连接,技术、设备、商业的创新最终都指向人,一切的需求都是基于个体需求,并在网上延伸、辐射到所有商业领域。

刘胜义认为,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文关怀,而是体现为整个心态和精神的变化,这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善用既有的科学和逻辑,而不是异想天开。在现代社会,仅仅拥有想象力的人还不足以改变世界,很多人现在或者未来不一定成为走在科技前沿的工程师,但掌握一门与计算机建立连接的语言则是创新的起点,如果结合梦想和激情,就很容易创造出更大的想象力,我们不要害怕,而是要积极的学习和拥抱技术。

第二,对于冒险的企业家,应该更多地去探索和研究,而不是急于开发和利用,去获取更多的利润回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占据世界前列,但是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我们需要以技术为手段,以用户需求的变化为目标,去更多的学习和探索。

第三,对于全球公民,应该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中国已经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要取得成功,我们不是要消灭竞争者,而是要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人的潜力与智慧来获得共赢,而这种开放的理念一直也是互联网所倡导的。

互联网代表着以人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经济,在技术的驱动下,“连接一切”将让消费者更灵活地参与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中去。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刘姝威炮轰贾跃亭背后:乐视网利润大增玄机

刘姝威炮轰贾跃亭背后:乐视网利润大增玄机

  6月17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发表《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一文,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成为重点炮轰对象,引发广泛争议。

  刘姝威的质疑疑似遭到了乐视网拥趸们的攻击,刘姝威也毫不示弱,并表示,将在6月24日发布对乐视的分析报告。

  记者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梳理发现,年收入逾68亿元的乐视网,营业利润还不到5000万元,但由于占其收入“大半个江山”的控股子公司亏损3.86亿元,随之产生递延所得税费用,导致合并后的所得税费用为负数,加之政府补助等,让乐视网2014年净利润升至1.29亿元;同时,由于2014年乐视网的少数股东损益亏损2.35亿元,导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飙升至3.64亿元。

  2014年营业利润跌80%至4787万

  日前,乐视网发布了2015年第一季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38.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29%,但营业利润仅为2310.8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7%。其实,两个盈利指标相差之大在乐视网2014年报中也发生了。

  2014年,乐视网营业收入为68.19亿元,相较于2013年的23.61亿元,增幅近189%;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3.64亿元,相比于2013年约2.55亿元,增长近43%。

  然而,2014年乐视网营业利润只有4787万元,同比下滑近80%。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鲁桂华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营业利润是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最直接的指标,因为没有非经常损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盈利指标则会受到税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要对比其它盈利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鲁桂华举例说,上班族靠工资度日,这是其主营业务,但飞来横财,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元宝,这就是非经常性损益,即营业外收入,因为不可能天天捡到。

  为何乐视网的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之间相差如此之大,以往年份也是这样吗?

  记者梳理显示,2007年到2014年,乐视网的营业利润分别约为0.15亿、0.32亿、0.47亿、0.73亿、1.61亿、1.97亿、2.37亿和0.48亿元,这意味着乐视网2014年营业利润只是2009年的水平。

  2007年到2014年,乐视网的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0.15亿、0.3亿、0.44亿、0.7亿、1.31亿、1.94亿、2.55亿和3.64亿元。

  仔细对比一下,从2007年到2013年,乐视网的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都是相近的,只有2014年,营业利润比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少了3.16亿元。

  那么,到底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从财务上讲,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净利润由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组成。

  2014年,乐视网的营业利润约4787万元,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约为2756万元和252万元,利润总额为7290万元,这说明乐视网通过营业外收入让盈利水平提高了一部分,其中营业外收入主要是政府补助,金额约为为2746万元。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等于净利润,但乐视网2014年的所得税费用是负数,金额为5590万元,经此一算,净利润陡升至1.29亿元。

  乐视网母公司2014年所得税费用为正数,金额约为6612万元,这说明乐视网所得税费用为负数是因为子公司。

  记者发现,2014年乐视网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13亿元,但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69亿元,合计之后约为-5590万元,正是2014年乐视网所得税费用负数的金额。

  乐视网表示,主要是由于子公司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称“乐视致新”)可抵扣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乐视致新主要负责乐视电视的生产和销售。

  乐视网2014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等于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加上少数股东损益。

  合并报表显示,2014年,乐视网净利润为1.29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为-2.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64亿。这意味着在财务上,少数股东损益的大额亏损,致使乐视网做大了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鲁桂华坦言,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媒体基于wind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2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少数股东损益在负一亿元以上的公司只有38家。

  少数股东损益亏损2.35亿元之谜

  对于2014年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乐视网的解释是:“营业利润以及利润总额的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在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的亏损所致。”

  乐视网2014年年报显示,乐视致新从事产品生产销售,2014年营业收入高达41.07亿元,但营业利润却亏损5.03亿元,净利润也亏损3.86亿元。

  乐视网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亏损较大,主要系由于在报告期内,乐视TV超级电视销量大规模增长所致,依照公司的整体运营策略,当前阶段并不依赖智能终端产品的销售快速产生利润,更多是扩大用户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对公司当期的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

  乐视致新2014年营业收入约为41.0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4.38亿元;同时,截止2014年底,乐视致新负债约为13.18亿元,全部为流动负债,且高于约为12.92亿元的流动资产。

  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到,乐视致新法定代表人是贾跃亭,成立于2012年2月7日,注册资本为2.6504亿元。乐视致新经营乐视TV的相关业务,开展乐视TV的产品研发、设计、运营及销售等互联网电视业务。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到2014年,乐视致新分别亏损1503万、4734万和3.86亿元,连亏三年。

  乐视致新的股东分别是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乐视网、鑫乐资产管理(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冠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冠鼎建筑”)和北京贝眉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贝眉鸿科技”),分别认缴约1704万、1.55亿、5036万、4039万和206万元。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正是乐视网的控股股东;《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注意到,成立于2013年9月12日的鑫乐资产管理(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是乐视互联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和张榕。

  乐视互联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2014年5月20日之前,法定代表人正是贾跃亭,现为赵凯;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也曾是该公司的法人股东,2014年5月20日之后,变更为自然人股东赵凯和张蓉。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显示,冠鼎建筑和贝眉鸿科技,与乐视系并无直接关系。

  冠鼎建筑法定代表人是杜陵,成立于1993年9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人股东是深圳市讯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峰实业”),出资800万元,是单一最大股东;另外,姚华、王建兴、向光前和陈鹏四人为自然人股东。

  成立于2002年5月的讯峰实业,法人代表人也是杜陵,注册资本为900万元,范守善、陈鹏、杜陵为三名自然人股东,出资额分别为270万元、315万元和315万元。

  作为乐视致新的另一名小股东,贝眉鸿科技成立于2011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陶宁,注册资本为3015.6万元,汪华和陶宁为两名自然人股东,出资额分别约为7.8万和3007.8万元。

  乐视致新只是乐视网的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58.55%;乐视网2014年年报显示,乐视致新其余持股41.45%的少数股东,2014年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为亏损1.87亿元。这种情况在乐视网其它几家非全资子公司中也存在。

  2014年,乐视致新、乐视网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和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亏损分别约为1.87亿、0.02亿、0.13亿和0.32亿元,合计2.34亿元。与乐视网2014年合并的少数股东损益亏损额2.35亿元“旗鼓相当”。不过,乐视网并没有在2014年年报中对少数股东损益作出详细说明。

  鲁桂华指出,上市公司之所以产生少数股东损益,一般是控股子公司低价向上市公司销售产品,导致控股子公司亏损,经过抵消后,上市公司控股比例部分不受影响,但少数股东控股比例却要录得亏损。

  “打个比方,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股权,乙公司生产产品的成本为1万元,但卖给甲公司只有7000元,亏损3000元,但合并报表中,甲持有70%股权比例属于内部交易,不算亏损,但其它少数股东却要亏损,也就是900元。”鲁桂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样的关联交易会损害少数股东利益。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乐视致新是乐视网的全资子公司,那么由于大幅扩张的策略导致乐视致新亏损,乐视网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也会大打折扣。或许正是由于这种股权结构,在大幅扩张的同时还保证了作为上市公司的乐视网业绩的靓丽,同时,对其股价也更为有利。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警惕!全民创业热潮背后暗藏三大危险

警惕!全民创业热潮背后暗藏三大危险

当我们在高歌猛进之时,也恰恰是最容易忽视风险、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长江商学院的这篇文章,站在冷静而理性的角度,阐述了全民创业无法回避的三大问题,如同“盛世危言”警醒创业者:从“创业潮”到“创新潮”,需要的是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敬畏和智慧。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弯道超车”的创业商机俯拾即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全球各地的孵化器、创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市场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创业板和新三板更是将创业前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已经开启了大众创业的新时代。去年上半年,仅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就已经超过9000家,平均每天诞生49家。这个数字比2013年的6000家高出了1.5倍。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话来说,现在有各种各样的VC在百度大楼旁边的咖啡馆里长期驻扎,天天和百度的员工谈,想把他们忽悠出去创业。

然而,全民癫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险。在这场创业者的饕餮盛宴渐入高潮之际,其实也正应该是宾客们坐下来思考创业的本质的时候。如果“大众创业”不能够带来“万众创新”,那么杯光酒影、觥斛交错的热闹过后,或许不过是一场浮华。

全民创业活动中体现出的大众化、同质化和空心化特征是今天的许多创业公司无法回避的三个问题。

大众化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五层含义:第一,首创精神;第二,成功欲;第三,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第四,精明理智;第五,事业心。可以说,“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美国,每年大约只有4-6%的新生创业家。即使是在这个被认为富有创业精神的国度,企业家作为一种职业,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今天在中国掀起的全民创业浪潮,正在将这项原本专属于精英的活动全面大众化。然而,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大众属性。激增的创业活动背后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企业家精神作为支撑,就可能是随时会幻灭的海市蜃楼。

全球观察创业组织(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每年都会对各国的创业活动进行监测和调查。根据GEM公布的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创业活动覆盖率连年攀升。2012年,中国18-64岁的人群在新创企业中工作的比例约为13%。这个数字在2013年是14%,在2014年则达到了15.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群中识别出商业机会的比例并没有提升,对自身能力抱有信心的比例却从2012年的38%下降到2014年的33%,有了明显的下滑。

创业是企业家在识别商业机会的基础上,用实际能力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但是失去了“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这两个创新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作为支持,我们更愿意相信近两年来的创业热是出于对资本的追逐和潮流的跟风。

另外,创业作为一种成功率极低的高风险活动,本身也不具备大众化的属性。根据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近五成的企业年龄在5年以下,企业成立后第三年死亡率达到最高,达到9.5%。

更近的数据也传递了相似的信息。第三方网站IT桔子通过公开数据的统计发现:创业项目能够得到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投资的比例分别是49.8、50.6、13.4、4.8、1。也就是说,可以进入A轮的50个项目最终只有4.8个能进入C轮,1个能够进入D轮。鉴于很多早期项目在获得种子轮或天使轮融资后,出于保密的需要而绝大部分都选择不对外公开,以及很多早期项目都是由创始团队自己掏钱启动的,这部分“隐性天使”并不在媒体的统计范围内,因此从天使轮到C轮/D轮投资的淘汰率还应该远远更高。

甘于冒险是企业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条,但绝不是普罗大众所具有的特质。创业活动的特点几乎决定了今天的全民创业会变成明天的全民失业。

今天,这么多人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创业大潮,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活跃的资本和扶持政策在短期内大大降低了创业失败的成本和风险,为创业者们建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温室。于是,原本不想创业、不适合创业的人也纷纷加入创业军团,享受这最好时代的美宴。

但是,一切脱离本质的因素都是难以持久的。热钱终究会散去、风口也有转移之时。当温室里的花朵不得不面对自然的严酷时,今天过度创业的繁荣景象恐怕就免不了被打回原形了。

同质化

第二个问题是创业内容的同质化。中国的创业者们从来就不缺乏敏锐的嗅觉,对于“热点”和“风口”的把握并不逊于任何人。在某些领域,随着创业者蜂拥而上,就陷入了“一热就进,一进就死”的怪圈。

Groupon成功之后,国内的团购网站一度多达近6000家。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千团大战”后,存活率仅为3.5%。业内翘楚美团等也只是在2013年底才实现微利。

可穿戴概念火了之后,全国有上百家公司在做手环,直到小米进入了该领域,其他品牌几乎都消声匮迹了。

在热门领域里,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要远远大于需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P2P网络借贷数据报告》,截至去年年底,P2P平台有1761家。而2014年全国P2P网贷日均参与人数为7.65万人。也就是说,摊到每个平台上的参与者仅为43.44个,比一些规模较大的创业团队人数还要少。

而艾瑞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应用超过400万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均每个手机上安装的App数量仅为35个。这也就不难理解在400万个App中,僵尸应用占到了八成之多。

其实,在新技术发展的初期,大批创业企业涌入一些热点领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美国汽车工业在开始之初有2000多家汽车企业。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2000年,仅在硅谷就聚集了超过132万就业人群。但是,比起“所有人做同样的事情”,更危险的是“所有人用相同的方式做事情”。红海里催生不出令人激动的创新,反而充斥着同质的竞争。

以手游行业为例,第三方网站游戏葡萄整理了大量创业团队的产品后发现:这些产品中“和某产品很像”的占33.8%,“借鉴了国内游戏”的占22.1%,“借鉴了国外游戏”的占15.8%,而真正有原创性的游戏不到三成。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大量同质化产品的出现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竞争如果不是以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基础,就很容易走进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从国内曾经的MP3乱战,到衰落的光伏产业,再到如今依然在价格战死胡同里苦苦挣扎的山寨手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在这些同质化程度高的行业中,难以产生赢家。

其实,即使是在同一个领域里,企业也可以占据价值链上的不同位置,或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硅谷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曾说: 互联网的核心是垄断而非竞争,创业公司应该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并垄断之(Pick a small market and dominate it.CPeter Thiel)。与其在浅滩中与同质的竞争对手撕杀、两败俱伤,不如深耕一处细分市场,与异质的伙伴一起形成共生、互生的良性生态圈。这需要整个创业者群体的智慧和默契。

空心化

创业也好,创新也罢,理想的结果是成就一批伟大的企业。但是今天大众创业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职业经理人的缺乏。

国内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另立门户、加入创业的大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坊间流传着一张互联网创业圈派系的名单:据不完全统计,来自阿里、腾讯、百度等11个互联网大公司输出了400多位创业者,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大。这些创业者离职前在公司中担任中高层要职,是职业经理人中的中坚力量。

窥一斑而知全豹,互联网公司的巨头尚且如此,新创企业要留住优秀职业经理人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企业内的人员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定比例的高管离职也并不奇怪。在国外,就有互联网企业(如Facebook、Google)员工功成名就后离职创业的惯例。但是,创业活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集中、大规模地侵浸到各个阶段企业的各个层级的员工群体中,激起他们心中暗藏的冲动。企鹅智库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职者中,51.9%的市场人员、51.4%的管理者、48%的技术人员、46.8%的高管和41.1%的文职人员都有创业的想法。对创业的蠢蠢欲动并非个案,而是几乎覆盖了各个层级和所有职能。

当一个企业中将近一半的员工(包括高管)都想出走创业,意味着什么?Facebook如果在中国,其前100名高管可能早就离开,变成了100个Facebook。Facebook也就走不到上市的时候,更不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伟大企业。

创立企业不易,成就企业更难。要把企业发展壮大,光靠运气、关系和企业家个人的胆识远远不够,还要依赖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匮乏是业界的共识,这当中的原因很复杂。而“人人都想当老板”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条。

中国并不缺老板,缺的是能够在老板的公司里安心扎根、施展才华的管理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企业遍地开花,但伟大的创业企业寥寥无几也就不难理解了。人才的流失导致创业企业的空心化,而这绝不是光凭时间和耐心可以解决的。

结语

我们不是反对创业,更不是抹灭那“万一实现的梦想”。事实上,在今天新技术来袭的环境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期盼在中国诞生一批伟大的创业企业。

只是创业和创新是两回事。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而大众化、同质化和空心化的创业就可能是“万死一生”了。这倒真的是应了那“万一”实现的梦想。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大潮退去后,我们不希望看到曾经寄予厚望的弄潮儿原来只不过是在裸泳。而从“创业潮”到“创新潮”,需要的是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敬畏和智慧。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