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将成O2O的最佳路径?

近日万达集团确认投资快钱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一大事件,支付作为O2O关键一环的角色也逐步得到了认可;而易宝支付也是国内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成立于2003年并在提出“支付+金融+营销”战略的基础上,于2013年在内部孵化出一个项目“哆啦宝”,目前有面向C端的哆啦口袋和最新推出面向B端的哆啦开店宝。

单从名称上看,拉卡拉也推出了一款产品叫开店宝,不过其面向的商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便利店和小店主,而哆啦宝为什么要推出开店宝,它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与市面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又存在哪些区别,品途网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背景:二维码支付被放开

首先说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在2014年3月央行下发通知函要求暂停面对面扫码支付,该消息曾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二维码支付技术暂不成熟,的确会存在木马、病毒、漏洞之类的帐号安全问题。如今到了年底,哆啦宝联合创始人尹俊岭告诉品途网,事实上安全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支付清算协会专门就二维码的一套技术标准展开了讨论,目前的态度是不明确禁止,默认放开,这也是遵循市场经济使然。

那么,在明确了这点后,就不需要去讨论扫码支付的合法性问题,而是去搞明白它的合理性、意义及目前有哪几种不同的玩法。从扫码角度说,二维码所孕育的商机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它天生适合移动端,并且拍照这个动作很常见且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再说扫码支付符合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快的、滴滴的持续烧钱大战中也培养了用户的移动支付。

意义:连接线上线下的桥梁

以餐饮行业为例,整个餐饮O2O市场预计是5万亿市场,而线上部分占比5%左右,更庞大的线下部分是互联网所覆盖不到的,如何让线下分散的餐厅学会借助线上工具激发出更大的潜能,这就是O2O所蕴藏的价值。这类工具可能是①静态的软件系统(天子星、天财商龙)、②轻量的互联网应用(微信、大众点评)或者③一套软硬件结合的产品。

①和③我们称之为广义的O2O服务商,主要是方便商家的管理、运营,虽然消费者可能完全接触不到,但不管直接或间接地对于改善用户的就餐体验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O2O服务商即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服务的,就像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桥梁,而扫码支付有具备了移动+支付的特性,移动意味着线上线下可随时切换,支付是完成线下交易的最终环节,也是通常所说的“闭环”,两者相加就衍生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比如哆啦开店宝,提供包含智能显示屏、刷卡机、小票打印机的硬件产品和移动支付及营销解决方案,其设想的扫码支付场景包括:收银台闪屏扫码与被扫码、客座小票扫码,且支持6大银行加微信支付进行扫码,当然也可以pos刷卡支付。对此,哆啦宝市场总监白川对品途网表示,哆啦开店宝虽然满足餐饮、零售、商超等生活服务类商户的基本需求,但会更聚焦于餐饮行业;主要是因为餐饮消费频次高,其次几乎餐饮企业都会应用到收银系统,但会面临软件更新、对接复杂等问题,开店宝希望从收银切入为商家提供更高效的方式,再则传统餐厅如何迎接O2O的大潮?白川认为二维码就像是一个顺风借势的“冲浪板”,因此哆啦宝才不惜花近一年半时间去解决二维码自动生成这样的技术难题;而未来开店宝将成为基于移动支付的O2O营销开放平台。

话说回来,开店宝与普通POS终端的最大差别还是开放性,除基本的刷卡支付功能外,开店宝还包括移动支付、可扩展的自定义模块,就像手机上的安卓系统(注意:不是IOS,安卓是开放的)可以自由操作、更改字体等。

玩家:扫码支付的三类对手

在扫码支付这件事上,当然不止易宝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做,据了解,目前布局扫码支付主要有以下三类玩家,其中第二类与开店宝的产品形态最接近:

1、财付通、微信、支付宝等线上平台

财付通:腾讯旗下的在线支付平台,近期与日本恒生软件株式会社旗下网上商城东京Pretty达成合作,支持扫码支付;
微信:基于微信App的任何支付相关行为实际上需要依靠财付通体系,微信的主要动作包括与顺丰合作推扫码支付,与9家连锁商店推微信刷卡功能(属于条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宝是阿里进军O2O的一张王牌,因此阿里不遗余力地要进入线下支付场景,如3.8手机淘宝生活节推现场扫码支付,与美宜家、红旗连锁等便利店合作推广扫码支付,目前支持2万家便利店;以53.7亿港元投资银泰打通支付体系,双十二支付宝推出的扫码支付优惠活动等。

2、旺POS、WizarPos等智能POS机

这两者是基于安卓系统的互联网POS终端,集成蓝牙、摄像头、NFC等接口,支持二维码支付、近场支付,同时具备发放会员卡,累积会员积分相关的CRM功能,具体可参考文章《互联网POS机:旺POS铺设O2O最终一环》。

尹俊辉告诉品途网,与线上的流量平台和旺POS相比,哆啦开店宝的优势是在渠道,依托于易宝支付上千家POS代理商资源,该产品的推广渠道主要有两种:一原本是易宝POS的商户,直接替换掉原有的POS;二针对不是易宝的商家,代理商直接推广这种更新更智能的POS终端,而且在餐饮业普通POS刷卡的费率是1.25%,而开店宝的费率是千分之六。

3、银泰、步步高等谋求转型的零售商场

在银泰与阿里、王府井与微信的合作中,扫码支付是重要的一项,而步步高是湖南本地一家大型零售集团,在湖南省内拥有200多家门店,并占据了渝、川、黔主要地区的市场。据悉在步步高商城的移动端上,用户可以扫码支付在实体店购物,还能用它来完成电话费、水煤电等的缴费;虽然目前这个功能并没有被推广,但这样的一个入口对于步步高的转型也很重要。

监管互联网APP涉及上百万应用开发商

近日,国家网信办表示将出台办法,对APP应用程序发展进行监管,这项涉及上百万APP应用开发商的政策,引发强烈关注。昨日,广东省互联网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预计对APP的监管将采取备案制,相关开发者需进行备案以及年审。此信息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移动APP是近年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的APP开发厂商已经超过百万,开发的各类APP也在百万以上,是互联网最活跃、最被看好的领域。当然,由于开发厂商良莠不齐,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缺失,APP也成为互联网行业最混乱的领域之一,窃取用户隐私、恶意扣费、色情暴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多次被央视等权威媒体曝光。

显然,对APP实施监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对APP这个最具活力的行业究竟该如何监管,却值得商榷。是按照传统模式,设置前置审批,还是采取弱监管模式,实行备案制?其实都不合适,都不符合互联网规律。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APP开发最强调速度快、周期短,甚至一周更新几个版本,在这样一个行业实施严格的备案监管,只会产生两个结果——要么被管死,失去活力,要么监管流于形式,不管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既然如此,要对APP进行监管,就必须探索出一套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动态管理模式。就目前互联网发展与监管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先做探索。

首先,要创新APP监管模式,不能旧瓶装新酒,生硬地照搬传统领域的监管思路。对APP的监管应该“宽进严管”,对APP的准入不设门槛,具体管理,参考微博、微信的举报机制,建立起畅通的举报渠道,当用户发现APP存在违规时,可以第一时间举报,接到举报,再进行严厉的审查和查处,而不应该要求个个审批,家家备案。其实,用户是最了解APP的人,如果靠监管部门,面对百万APP及海量的信息,无论用什么方式都难以监管到位,都会让监管形式大于实质。

其次,要明确APP的法律责任,明确出了问题怎样处理;在什么情况下,APP开发者该承当怎样的法律责任;让APP开发者明明白白知道法律的边界在哪里,一旦越过将承担怎样的后果。APP之所以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缺位和法不责众,违法成本极低,甚至是无成本,让开发者产生一个共同的心态:大家都是这么干,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是时候将其装在法律的框架内了。

最后,APP的监管机构要明确,尽快解决目前APP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目前的互联网监管,历来是工信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局、网监等“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果继续下去,法律制定得再多,在部门的扯皮中,加强监管只能是一阵风、一场运动,既不能规范行业发展,也不能惩治利用APP违法牟利的人,反而会产生权力寻租空间。

因此,要想将APP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就必须给出一个准确的监管接口,就像大家在微博上发现违规问题,都知道找“微博小秘书”一样,有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一条方便的投诉渠道。当用户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不会投诉无门。要真正监管好海量的APP,也只有依靠群众,打一场APP监管的“人民战争”。

HTML5最终取代APP?移动互联网现“左右互搏”

Mozilla,一个也许算不上巨头的互联网公司,却赚得了不少好感——21世纪初,Mozilla 的 Firefox 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当时微软的 IE 是一个落伍的浏览器;更别说 Firefox 前身就是当初惨遭微软“捆绑”策略所害,赢得了无数同情的浏览器始祖——Netscape。

最近,他们又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发布了 FirefoxOS,一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意思的不是 Mozilla 胆敢进入 OS(操作系统)领域这件事,而是 FirefoxOS,被认为是首款基于浏览器的移动 OS,减少了层级架构,应用全部以 HTML5 的形式来呈现。据悉,搭载这种 OS 的智能手机价格竟可探至 300 元人民币以下。“浏览器和 OS 的界限正在模糊。”Mozilla CEO Kovacs“狂妄”地对听讲的开发者们宣布:孩子们,是时候摆脱对 iOS 和 Android 的依赖了。

上一次做了类似事情的是 Google。2008年,Google 宣布了 Chrome OS 项目,同样是基于浏览器的 PC OS,“Nothing but the Web”的理念在当时看起来“极其疯狂,令人心悸”;2010年,随着众多 OEM 厂商推出成型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和 Chrome Web Store 的全球发布,这一项目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在,Chrome Web Store 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可以离线运行的 HTML5 应用。

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国内。当然,他们做的不是 OS,但以浏览器为代表的各种应用。他们对于 HTML5 的宣扬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网页标准本身——2011年初,全球万维网标准化组织 W3C 成员名单上甚至还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现在,百度、腾讯、奇虎 360、华为、UC 优视等公司已经先后进入,参与其中最重要的 HTML5 标准制定工作。

一切都在重演。

它是移动互联版《上帝也疯狂》的续集,最近的主角是 App,现在则是 HTML5:一个将近十年前就被提出来的用于取代 HTML 4.01 和 XTHML 1.0,但在之后就步履蹒跚,直到近年重新又成为科技界焦点的因特网网页标准版本。

我们将循着价值、理想主义的纠结、极客思想、产业链演化和商业利益——是的,最终还是要谈到钱——这一系列标签来讲述一段有关 HTML5 这一媒体“新宠”,以及它身边人的故事。

Why HTML5?

即使目前风光无限的 HTML5,也曾经面临夭折。

2003年,被认为是 HTML5 的诞辰年。那时候 HTML5 作为一个替代 HTML4.01 的概念,被挪威的老牌浏览器厂商 Opera 提交给 W3C。但当时大多数握有投票权的 W3C 成员认为这是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最终以 14 : 8 的选举结果将其拒之门外。

遭受打击的 Opera 并没有放弃,而是联合了 Mozilla 等公司成立了 WHATWG(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继续新型 Web 表单和应用程序的研究,并最终得到了回报——2007年,HTML5被 W3C 接纳,而且成为近几年该组织内部最重要的课题。对于将其从夭折边缘拯救回来的 Opera, W3C 委以重任,HTML5标准化团队中的多个重要职位由 Opera 员工坐庄,包括拥有最终发言权的总编辑。

正因为 Opera 在 W3C 以及 HTML5 发展中的特殊位置,其团队中出现了“首席标准官”等罕见的高管职务,另外还有专属的 HTML5 布道师,负责对接 W3C 和其他外围 HTML5 组织的工作。

“HTML5是大势所趋,这一潮流不可逆转。”W3C HTML5 中文小组主席、Opera 中文品牌欧朋浏览器的首席标准官谢子斌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访时说的这句话,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所有浏览器厂商对于 HTML5 最终形态的信任——保持开放与协作共享,产生联系,平台化,然后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从商业逻辑看,基于 HTML5 的生态系统价值还有待考证;从产业逻辑看,互联网企业,或者对于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来说,转向 HTML5 则是必然——尤其是在移动端。横向比较 PC 端,开发工具的丰富性、技术的积累及成熟度、人才及行业经验,HTML5在 Web 端对于 Adobe FLASH 的替代要困难得多——即使用户很乐意在不用安装任何 ActiveX 插件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富媒体甚至网上银行功能。

“HTML5之所以有非同一般的应用价值,是因为能够解决当前移动互联网上存在的许多问题。”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接受采访时认为,随着 HTML5 的普及,Web App(网页应用)跨平台的特性将成为左右开发者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移动终端上的 Native App(本地应用),开发者的研发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分别进行,成本很高;而后续用户端的升级更新也必须重新封装以后再传递给用户,步骤繁杂。并且,Native App 对于用户还存在着管理成本、存储成本以及性能消耗成本。”

以上都是移动互联领域老生常谈的问题,美妙之处就在于确实都可以用 HTML5 来解决——归根结底,这都是渠道问题。HTML5已经成为主流浏览器的标配,而基于统一 HTML/JavaScript/CSS 语言开发的应用只要一次开发就能进入所有浏览器进行分发——事实上,即使是走传统的 App Store 或者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渠道,所多出来的一个步骤即使将底层用 HTML5 开发的应用“封装”成为 App,时间和资金成本也远小于跨系统移植。而用户售后升级渠道的扁平化或许会给开发团队带来服务器端的额外成本,但与促进和保持用户转化率的收益相比,不值一提。

“HTML 一直是互联网的基础性协议,HTML5的出现将会让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变得更大。”UC 优视 CTO 梁捷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移动设备未来会面临多操作系统、多种类型设备、多网络环境的“三多”问题。“我们需要类似 HTML5 这样的基础性通用标准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以上这些人代表的是承载 HTML5 应用的平台方——真正有理由使用 HTML5 的只能是产业链下游的庞大开发群体。

荣唐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手机游戏开发的创业公司,最早就是以手机 WAP 网页游戏起家掘得了第一桶金,现在公司的战略方向已经全面转向了 HTML5。“中途,我们曾经尝试过 Android 客户端游戏的开发,但最后并没有深入。”曾经是空中网技术高管的荣唐科技 CEO 李松涛告诉记者,与 HTML5 能够提供的跨平台特性相比,客户端游戏的开发成本显然是太高了。“而通过腾讯、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推广,与传统的应用商店渠道相比,又能省下很多成本。

无限营销公司飞拓无线 CEO 陈昶则将 HTML5 拥有的富媒体展现能力视作新的机会。根据 Double Click 的调查数据显示,富媒体广告的平均点击率是其他形式广告的 5 倍。跨平台的媒介渠道也能带来更多绩效指标,广告主可以获得用户和广告互动时间的长短、用户关注广告的程度等信息,最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到用户的品牌偏好度和购买意向等。

成本和跨平台,两个关键词使得 HTML5 成为了移动开发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这也是以浏览器为代表的平台厂商乐于看到的。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优势明显的 HTML5 至今没有规模化地普及?

苹果悖论

HTML5最终将代替 App,成为移动互联的未来。

这个命题已经越来越多地砸进了人们的眼球。而各种 Native App 开发者生存陷入困境的消息则将这种观点无限放大,并且许多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这绝不是泡沫。

UC 优视就不断向外界表示 Web App 将在不久后成为主流,并用自身浏览器平台的数据加以佐证:2011年 9 月,UC 优视推出了国内首个 Web App 应用商店——UC 应用中心。目前已经收录了超过 300 款基于 HTML5 开发的 Web App,月活跃用户超过一千五百万,添加量超过 5000 万次。

更具说服力的是,已故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生前的一段话:虽然现阶段 Native App 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但 Web 才是未来。如果开发者不能够有效地利用 HTML5 等 Web 技术,那他就落伍了。

如果有人连乔布斯的话都能不当一回事,那他一定是疯了。

但人们有理由质疑任何“神话”。过去几年内,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经典:愤怒的小鸟、Flipboard、Instagram……——HTML5应用在哪里?Facebook 上的 Zynga?抱歉,Zynga 最赚钱的应用仍然是基于 FLASH,并且仅限于 PC 端。

有人将这种现象的原因笼统地归结于“HTML5标准尚未完善”。但事实上,其背后的根源远不是技术问题那么单纯。

近年来,有两个被视为 HTML5 的标志性事件,都与苹果有关:2007年发布的 iPhone 拒绝支持 FLASH,只支持 HTML5;2011年,Adobe 宣布放弃 FLASH 的移动端项目,转而开发 HTML5 工具。

然后,HTML5就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移动端的唯一 Web 标准。这些都不过印证了一个基本理论:HTML5是一个连乔布斯都认同的革命性产物。它的价值没有被高估过,更没有被低估过。

真正好玩并令人生疑的是苹果随后的举动。相较于 Google,甚至微软等公司对于 HTML5 的热情,苹果做出了与当初强势封杀 FLASH、力推 HTML5 时截然相反的举动:迟迟没有投入 Web App、建立类似 Google 或者 Opera 那样的生态渠道,甚至从 iOS4.0 开始,封杀了一系列对于 HTML5 来说至关重要的 Web API,比如 Audio。

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什么秘密:在 App Store 如日中天的时候,为什么要冒着失去 30% 利润(第三方机构数据)的风险,扶植一个替代性质的生态系统?类似的“花招”还有很多——在 HTML5 中的视频格式一项,为牵制 Google 等公司主导的 WebM 格式,苹果选择了支持 MPEG,一个核心为商业机构所拥有的格式,这显然与 HTML5 开源共享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种更为合理但没有任何证据的说法是,苹果正在暗中培育自己的 HTML5 生态系统,只不过在 App Store 仍能维持强势之时,不会现身而已。

一边力推,一边封杀,这就是所谓的“苹果悖论”。广义上,它描述的不是苹果一家公司匪夷所思的举动,而是在 HTML5 这个游戏圈中,几乎所有玩家的一种心态:既希望这种开放高效的载体能够早点标准化,为己所用,同时又能保证自身的利益体系不受恶性冲击。

在商业体系中,对于渠道的争夺是永恒的。理论上所有的平台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试图寻求独特性,从而形成生态闭环。

可以想象,由一群世界顶级互联网企业参与的 HTML5 标准制定过程,苹果悖论发生的概率会有多大。

谢子斌的职务意味着他能够经常出入 W3C,接触第一线的关于 HTML5 标准化进程的资料。“其实单纯地讲浏览器层面的解析,HTML5的标准化已经基本实现了。”他认为,HTML5已经远远超过了严格定义的 HTML 语言本身,囊括了大部分 W3C 的技术,而目前未能完成标准化的部分恰恰是在 Web 解析技术之外。“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技术,经过讨论后被应用到 HTML5 中,使得它变得越来越成熟。对于开发者来说,90% 的功能已经可以实现了,现在就是看剩下的 10% 如何解决。”而这就是 W3C 现阶段存在的意义。

但是,看似简单的 10%,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作为一线参与者的谢子斌深有体会,并将这个戏称为:周期性的“吵群架”。“当你把中国移动、苹果、Google、微软的人放在一起时,想不吵架确实很有挑战性。当然,每次吵完后还是有进展的,毕竟所有人的终极目标还是推进互联网的发展。”

Google 开发技术部推广经理胡坤对于标准化进度的关心是显而易见的,本身就是从事 Chrome 浏览器和 HTML5 推广工作的他对记者表示希望明天就能够使用到完善的 HTML5 功能。“对我们来说,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也明白,任何一个新技术在标准上达成一致,都是需要谈判成本的。另外,中间件厂商支持力度的薄弱也会使得 HTML5 技术在实用性上受到挑战。”

2014年,是 W3C 官方宣布的 HTML5 标准化计划完成的时间。“事实上,这个计划的完结对于 HTML5 来说象征意义更大,并不会给标准本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一位 W3C 的内部人士透露说,“就相当于一个大学生毕业,拿到文凭走出校园了,只是象征性的一个仪式。”

蝴蝶效应

当前的移动互联领域,HTML5扮演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角色,或者说,更有可能是它需要扮演一个理想主义的角色,即使是在标准化未能完成的情况下。

只是 10% 的“未完成”,带来的麻烦比想象中要更多。

刚开始从事 HTML5 游戏开发时,李松涛以为相比较 Android 客户端开发,成本会显著降低——确实如此,HTML5的优点即是“一次开发,多次分发”,研发成本是大大降低了——但真正的麻烦来自于测试环节。“虽然游戏能够运行在不同的浏览器上,但是由于不同浏览器支持的一个标准不同,导致一个函数在不同浏览器上渲染的效果千差万别。”李松涛的团队不得不针对不同内核的浏览器进行反复测试,根据结果修改相应的参数。这种状况下,总成本一下子就水涨船高。

另一项额外成本同样来自测试环节——智能终端机型的适配。这一在 Android 客户端应用开发中恶名昭著的“腰包杀手”再一次出现在 HTML5 中,相比较 Android 开发成本甚至更高——因为 HTML5 能覆盖的设备类型囊括了 Android 在内的所有移动 OS 平台。“虽然这不是标准不统一造成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方法能够方便地适配终端机型。”

综合计算的话,李松涛发现虽然利用 HTML5 开发一款游戏的总成本有所降低,但能节约的费用其实相当有限。“HTML5的游戏开发,资金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Rex 是一名移民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国开发者,供职于当地一家 IT 企业从事 HTML5 开发的相关工作。作为一名单纯的雇员,他并不需要考虑资金成本的问题——唯一能给出直观体验的是开发后的效果。“对比 JAVA 和 C++ 来说,HTML/JavaScript/CSS 的上手难度确实要小很多。但这些脚本能够实现的效果还无法与传统语言相提并论。”

除去 W3C 的标准制定工作外,谢子斌还经常以欧朋 HTML5 布道师的身份与开发者接触,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了第一手的 HTML5 开发反馈。“现阶段对于开发者来说,HTML5解决的主要是商业渠道分发的问题。有一些技术标准上的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的,例如标准化以及一些高级光影渲染效果的缺失。”但在提供建议的同时,他也感受了中国开发者对于 HTML5 的热情。“就项目的落地以及对技术的钻研度来说,中国开发者是走在世界前端的。”

李松涛用自身团队的表现诠释了这一观点:iOS 封杀调用声音硬件的 API、浏览器不支持 WebGL 和 WebSocket,这种系统层面的棘手问题都楞是被他们用技术手段迂回解决了。“当然,付出的成本也不少。”

即便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HTML5仍然被不少人视为“荒漠中的甘露”。“HTML5将成为各种网络基础架构的基石。”谢子斌理所当然地给予了 HTML5 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因为在面对“后 PC 时代”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智能终端时,一旦 HTML5 进入成熟部署阶段以后,跨平台的诱惑将令人无法拒绝。

单是这一点,对于习惯背负危机意识、始终想象着三五年后产业形态的互联网平台厂商来说,就足以值得做出战略层面的重大转型,以尽可能多地吸引能够维系自身良性运转的下游开发者。

目前来看,Google 和 Facebook 将成为 HTML5 产业链上最为真实的那一部分。无论是历史悠久的 Google App Engine 还是新晋的 Chrome Web Store,都是天然的 HTML5 载体,依托于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的庞大流量,再加上 Google+ 对两者应用的社交式整合,进一步纵深推广。更重要的是,与问题层出不穷的 Android 相比,Google 的 HTML5 体系并没有多少负面消息。

之所以在 Wave、Buzz 等社交服务失败之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将 Google+ 作为战略级产品,Google 的理由毫无疑问就是 Facebook。这个代表最新潮流的服务网站正在用传统社会的框架和结构管理平台之上的 10 亿用户,试图将社会上的每个功能和机构都变成 Facebook 的组件,并从意识形态上不断向用户灌输:Facebook 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所有互联网服务的起点以及终点。实现以上这一切的关键,就是 Web App 体系。

2012年 6 月 8 日,扎克伯格宣布 Facebook 的 Web App 应用商店 App Centre 正式上线。

此外,这条利益链上重要的玩家还有一家境况不佳的老牌传统软件厂商,虽然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应付终端设备多样化的趋势,使得其在近两年几乎是焦头烂额——被认为是 iOS 和 Android 之外第三大移动生态体系,迟迟无法进入正轨。记者在走访时听到了多种传言,由于表现不佳,该移动 OS 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已经近乎边缘化,而新的战略重点同样转向了跨平台的 HTML5,并应用于一款最近的一款重要产品中——为此,他们甚至放弃了一项推广多年的私有标准。

调转方向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国内互联网市场。“这两年讨论很多的‘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现象,说到底就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急于向移动端转移。”一位参与其中的一线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士坦承,这其实一种非常可笑和急功近利的现象。“跨平台有更好的方法,例如 HTML5。”他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已经几乎叫停了智能手机终端业务,转而全力进行 HTML5 方向的研究。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信号,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试图进入又一个拐角。博弈是难以避免的,但这确实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什么样的动力,使得这些公司能够放弃已经成型的各种现有业务,转向非完全成熟的 HTML5?希望不是单纯的关于媒体、资本以及上市的那些教条和准则。对于开发者而言,但愿 HTML5 词条中所有的原则都能被实现:开放、共享、协作以及公平。

app开发公司应该更妥善地处理好应用的升级更新问题

没有较大改进的应用升级不但起不到提高用户注意的作用,反而产生了干扰用户的副作用,对于开发者如此,对于应用市场更应注意。

虽然谈不上是一枚手机控,但对于那些流行、有趣、实用的 app 我都忍不住要逐一尝试。一时兴起发现了款不错的 app,总忍不住去使用一段时间。待自己把这款 app 操作熟练之后,一旦有时间心思又花费到寻找另外一款 app 上。随着一款又一款的应用被放入我予以不冷不热态度的集合之后,你对于这些应用所能带来的价值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每次遇到某些需求,只要将你意识中最合适的 app 挑选出来即可。

因此,一款 app 给用户留下的初始印象是影响用户日后对待这款应用态度的最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功能定位相对单一的 app 来说,就我这枚普通用户而言,我对款 app 的功能早已了然于心,纵然你一味地更新版本期望提高对你的关注,但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无谓的升级之后,迫使我对于你功能定位拥有更透彻的了解,但对于你升级的期待变得越来越小。

升级和功能分类有关

在品类众多的 app 中,我将他们大致分为「必用的」和「想玩的」两类。必用的这类并非只有输入法、播放器这些装机必备的应用。如果我们经常出入陌生场所,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目的地,地图应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图应用同样可以算得上必用应用。同理,手电筒、日历、照相机、录音器等应用就都算得上是「必用的」。而对于新闻、聊天、笑话、阅读、社交等在想要放松时,按照自己心情、第一意识、周围环境等众多因素来挑选的应用。我将他们划分到「想玩的」这类。相比之下,必用的这类应用在功能上已经难以出现较大创新,想玩的这类则可能出现更多好玩、有趣的创新。所以对于那些功能上创新难度极大的应用,你是否和我一样只期望他们能够慢点更新呢?

不管你是否拥有所谓的强迫症,在大多数和我一样受到「新版本就更好」的主观意识影响下,如果是在 WiFi 环境下发现有 app 又需要升级了,由于在时间和流量上都不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果断地选择升级变得非常之自然。但在网络环境不好,上网流量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些并不是不升级就无法使用的应用自然也就没有闲情和耐心了。由于应用市场软件或者应用本身一度期望通过接连的升级状态提高对他们的关注,所以就不停地在我们并不乐意升级的时候弹出状态提醒,对任何用户来说,绝不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当我们发现心中之不畅都是被这同一款应用制造出来后,无论这款 app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大的帮助,我们对于「始作俑者」的印象也必然大打折扣。

频繁更新的背后

很多 app 每次更新升级后都会告知我们所做的优化:添加了什么英文名的技术、升级后的大小只有多大了。但是对于我们这类小白用户而言,这有什么非常重要的意义么?倘若每次更新升级之后,app 运行速度明显变快、上网速度明显加速、功能上更加强大全面的话,不用提醒,我们都有可能守着关注你最新版本的信息吧。然而真正做得到的又有几款?

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提示我们将 app 升级的并不是 app 自身,而是一个又一个应用市场。刚刚使用某款应用市场将一款应用升级之后,另外一款应用市场却又提醒我们这款 app 要升级了。有这么快吗?有这么巧?竞争、圈地、用户数量、盈利,一个又一个的词语被添加到应用市场之后,应用市场也就有可能会对我们普通用户失责,通过诱导我们的升级提高他们的关注度,甚至获取一定的收入。这就令我们对这些频繁升级却又看不到什么明显改进的用户将矛头指向了 app 开发者们,既然如此,那么 app 开发者们就应当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和相应的回应来告知我们,开发者并不是强迫骚扰我们更新升级我们 app 的人。

所以,如果 app 开发公司们能够更妥善地处理好应用的升级更新问题,要么尽量在每次更新之后都能够给用户带来明显改进的应用,要么就将应用的升级时间再推迟一点,让我们对这款 app 的更新规律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对 app 们的误会也就更小。app 们,如果说每次更新升级都算是小说里面的一枚救命神丹,当你确信自己在正确的环境下吃下这枚神丹能够令你起死回生,功力再进一步的话,再使用这枚神丹吧。谨慎使用,次数有限,只有在你了解用户、尊重用户的时候,才能够对环境有更深的了解,才知道现在到底是不是升级更新的好时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