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APP老字号要“潮”起来

企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我认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要同步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仅自己要“潮”,还要“潮”起一个网络时代的餐饮生活来。

  去年上半年开始,“淘点点”和餐饮企业瞄准手机族进行了一些餐饮体验消费活动,O2O的营销方式在餐饮企业兴起,线上线下结合,形成了餐饮网络经营的新模式。移动终端时代来临,O2O这一新的模式正好适应了近两年不少餐饮企业从高中档经营向大众化转型的需要,适应了企业精准推出产品,改善服务,推广宣传品牌的需求,也适应了餐饮老字号企业需要定位年轻客户的需要,不少城市的餐饮企业不再犹豫,融入了移动网络的时代浪潮中,并逐渐形成了餐饮企业发展的趋势。

  餐饮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管理,必须要用互联网思维重新认识和武装自己。进入移动网络时代,餐饮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餐饮门店称为体验店;客户来源可以引流,预订、点菜、结账、客户意见等均可以用手机完成;企业产品的销售不再局限于门店,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概念;消费者来店体验的同时,成了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微博微信等信息工具点评企业,企业根据消费者体验而快速改进产品、服务等经营管理的问题。

  餐饮网络经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是在引流屌丝、细化粉丝中,要将产品精准于客户,在吃的味道上下功夫,从而来打造忠诚的“铁丝”和“钢丝”级别的客户。二是把餐饮企业日常的经营贯穿于O2O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盯紧大众点评的客户声音,立刻回馈,让客户体验出味道之外的“滋味”,给客户以再来体验的吸引力,汇聚客户的口碑,累积企业的品牌美誉度。

  杭州餐饮老字号如何融入网络时代?一是要学习,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武装我们的干部和员工。二是要将网络经营管理作为发展的战略和引领的举措。比如说,知味观餐饮连锁门店的提升,知味观食品工厂门店的销售,要运用O2O创造新模式,新的体验店。三是要培育企业网络文化,要打造出新时代下的新团队。要设置企业互联网岗位,培养和招募人员,开展全员互联网教育培训,用互联网的思维、知识、技能武装团队,当下,尤其是在一线的服务团队,是最紧迫的任务。四是面对许多企业将餐饮生活、工作、社交等移入网络社会,我们必须迎头赶上。最后,我们要做一个众筹模式的智能体验餐厅,为打造网络餐饮的新天地跨出一步。

O2OAPP如何改变双11

从今天零点开始,天猫双11就源源不断地发出各种刷新纪录的数据,我毫不怀疑,今年的双11将继续创造销量奇迹。

但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电商领域最具标志性的节日,双11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初现疲态。(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可及时获取更多深度原创)

【双11大变局:电商增长放缓】

我们可以看看天猫(之前的淘宝商城)历年双11当天交易额数据的变化,从2009年的5000万、9.36亿、33.6亿、132亿、到2013年的350亿,虽然交易额逐年递增,但增长率呈递减的趋势,从最开始的几十倍回落到两倍多。

今年的双11宣传明显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各大电商平台从10月下旬就开始进行宣传,也从侧面说明今年的双11需要更长时间预热。

这折射出来的是整个行业大势:中国电商经过黄金十年发展,已经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期。你想想,淘宝京东都到了去村里刷墙的地步,网络购物早已被普及成为一个日常消费行为!而不再是过去那种集中爆发的话题性行为。

而且各大电商平台热衷人工造节,除了双11和各种“店庆”,“618”、“419”、“双十二”、“春节大促”层出不穷,对于已经习惯网购的人群来说,低价几乎天天有,再加上物流等瓶颈,双11的低价已经不再是致命诱惑。

可以说,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双11正在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历年的双11虽然热闹非凡,但其模式几乎没有变化。唱戏的主角始终是几大电商平台,主打的商品局限在服装、数码产品、化妆品等实物商品,用户的行为也年复一年地固定下来——宅在家里、盯着屏幕刷单抢购,而人们消费的另一大块——餐饮、电影、旅游、酒店等服务类消费则一直缺席。

【O2O:重新定义双11】

其实,服务类消费是更大的一块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1%,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随着服务业的兴起,在整个电商版图中,基于服务业的电商即O2O平台正在强势崛起。团购领域出现了美团等代表性企业;机票和酒店领域中携程、美团酒店占据了主流市场;电影票领域,猫眼电影、微信电影票等各类在线电影票平台云集,今年电影票在线销售的份额即将突破50%;外卖领域更是增长迅猛,美团外卖在一年之内就做到日订单达超百万级别。如同五年前的电商行业,O2O行业正在出现平台级的公司。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双11出现与往年不同的一大亮点——O2O平台开始强力介入。美团就抢先推出了第一个“O2O双11”,号称投入亿元,从11月7日到11日,让全国百余个城市在内的3000家影院、餐厅、酒店、KTV等在美团网上以团购价五折的价格出售。

那么,O2O的双11到底有什么不同?

一、商家:从网店变成实体商户

双十一是在网购的市场背景下诞生的,因此传统的双十一市场主要是网络电商的角逐地。阿里、京东正打得火热,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一号店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加入到促销战之中。对实体商家来说,它们以前一直是被排斥在双11之外的,迫切希望分享到这个全年最大规模促销活动的红利。O2O的双11,则第一次把实体商家纳入到这次购物狂欢之中,美团此次促销旨在与全国百余个城市在内的3000家影院、餐厅、酒店、KTV等商户合作,以O2O为链接,线上为线下引流,将消费者带到数以千计的实体店中。

二、产品:从实物商品变成生活服务

传统的双十一期间,商家通过价格直降、购物返券等促销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折扣特惠,商品基本是实物类,如3C产品的热销等。但是美团网结合自身团购网站性质,通过与名店大牌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超值优惠的生活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双十一的产品内容,改变了消费者对双十一的传统定义。

三、用户:从一个人宅在家刷单变成走出去与朋友欢聚

与实物电商的双11不同,美团网鼓励用户走出家门,来到线下实体商户进行消费。这次美团网双11大促,号称在光棍节帮消费者“脱单”。不管是聚餐、看电影、住酒店还是唱K都意味着要与他人共同享受生活,从线上走出,来到线下来消费服务。与其独自刷单,不如约三五好友狂欢,这样的双十一才是真正的狂欢节,真正的消费者盛宴。

四、O2O的加入不仅补齐了双11的概念,还摆脱了实物类电商的物流瓶颈。

双11其实是一个人为制造的销售高峰,卖家一接到订单就要立即发货,大量的接单、发货、收货都堆积在一个时间点上,对于用户和卖家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体验;而餐饮、电影、酒店等O2O服务是需要预定的,完全没有物流的压力,商家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消化订单。

【O2O双11:为何今年才出现?】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用户和商家对O2O领域的大型促销活动有如此旺盛的需求,为何直到今天才真正出现O2O领域的双11?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综合性O2O平台的出现。

在2009年阿里推出第一个双11的时候,O2O概念还未兴起。2010年出现的团购网站第一次让线上支付、线下消费的O2O形式成为现实,但旋即就陷入了混乱的千团大战,直到2014年,美团以过半的市场份额稳居团购老大,并把品类也从单一的餐饮扩展到酒店、电影票、外卖等领域,整个O2O市场方成气候。BAT等巨头也纷纷在此时入局,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百度收了糯米、发力地图、推出直达号,阿里更是亲自做了淘点点。也就是说,一直到2014年,O2O领域才真正出现了类似电商领域的阿里和京东的综合性平台,能够支撑跨品类的大型促销活动。

二、O2O平台与商家协调的难度。

双11这样的全国性促销,考验的是一个平台调动海量商家的能力。电商网站的双11全部在线上完成,达成促销方案,卖家就可以按照备货、上线的流程走起来。O2O商家则不然,它们非常分散,分布在全国成百上千个城市,并且线下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个品牌的不同店面也面临不同的需求,任何合作就依赖平台与商家一家一家进行的线下沟通,其协调的成本和难度远大于线上商家。从这次美团双11参与的商家也可以看出,主要是新辣道鱼火锅、金逸影院、博纳影院等头部商家,估计主要也是出于降低协调难度的考虑。不过对比天猫(当时还叫淘宝商城)2009年第一次双11的时候只有27家商家参与,美团这次召集3000家商户的参与,规模已属空前。

三、移动端的兴起。

O2O做的都是吃喝玩乐等消费型服务,有很强的即时性,在场景出现的时候才会产生需求,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随身性支持了对即时需求的满足。之前的互联网公司全部都在转型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到今年,BAT纷纷宣布自己的移动端的流量超过了PC,美团更夸张,移动端流量占到其流量的八成,成为移动属性最强的电商公司。用户对移动端的依赖,让他们随时随地订餐、订酒店、买电影票的行为成为习惯,这也成为O2O双11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我相信,随着O2O的高速发展,“O2O的双11”在未来必将能与阿里、京东一起PK交易额!

爱信不信—-直到你又一次错过大趋势带来的黄金商机。

智能手表应用APP是什么样子?

新华网11月3日电 据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 我们在今天了解到, Sonos正与谷歌智能平台Android Wear合作开展beta测试,这对曾经梦想通过手腕设备就可以切换歌曲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只是通过智能手表控制播放列表,对许多人来说,其吸引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请告诉我们:你梦想中的应用程序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已经关注智能手表的开发团队,或许你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很棒的想法。如果你还对其保持怀疑,请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应用程序,会让你想要拥有一块智能手表。我们将在下周发布最好的评论。

Darma智能坐垫APP

智能硬件项目一直是硅谷创业领域的热点,2014年临近尾声,盘点来看华人智能硬件项目,其中一个不得不提的新星企业便是Darma智能坐垫。截至记者发稿前(离众筹结束还有6天时间),Darma智能坐垫在北美最著名的预售网站Kickstarter上的45天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2万美金。

这一成绩虽然不及美国本土最热门的智能硬件产品,但对于“客场作战”的中国智能硬件公司而言,可以称得上初战告捷。随着华人项目入驻硅谷成为潮流,Darma项目可以成为一个智能创业项目参与硅谷竞争的成功样板。来看钛媒体驻硅谷记者陈琛对Darma项目团队的报道:

作为众筹平台上火爆的项目,Darma智能坐垫创始人及CEO Junhao Hu本人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被拉去硅谷各个硬件创业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我对这一成绩还是基本满意的,从一年前的创业‘小白’,到一年后的今天Darma智能坐垫在圈子中崭露头角,我觉得这一年的收获是巨大的。”Junhao Hu向钛媒体记者表示。

在接受钛媒体专访时,Junhao Hu分享了他和团队创业一年的经验和干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红海一般的智能硬件领域竞争,如何花一年时间在众筹平台上造梦?或许可以给国内创业者一些启发:

产品定位:为用户提供价值

Darma宣称是全球第一款智能坐垫产品,通过光纤传感器Darma可以判断出用户坐姿是否正确或者是否久坐,并通过配套的APP提醒你改善坐姿和久坐的习惯。同时,Darma智能坐垫还可以通过光纤传感器监测心跳、呼吸等数据,从而分析出用户是否精神压力过大,并给出相应指导方式去放松。

而这一款智能产品在一年前还仅是创始人Junhao Hu博士期间参与的一个科研项目。他一直都有创业的想法,在读博期间参与了导师的一个利用传感器检测生命特征的项目,当时Junhao Hu就意识到“这个技术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实现商用”。

2013年9月,Junhao Hu正式辞职,开始了创业之旅。“去年这时候,我仅有一个利用传感器检测生命特征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对于具体做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后续的市场宣传和公司运作几乎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创业的‘小白’。”

“我的第一个创业经验是,对于‘小白’创业者,加入一家专业的孵化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Junhao Hu告诉记者。因此Junhao Hu创业后第一件事找寻合适的孵化器。“那时候有好几个选择,R/GA加速器刚成立不久比较新,LEMNOS LABS申请日期不对,我最后申请了位于深圳和旧金山的专注于硬件创业项目的 HAXLR8R 孵化器,其为期4个月的项目可以协助创业团队完成从草图到原型再到硅谷预售的全过程。”

HAXLR8R 四个月的孵化项目,每一个月都有重点,其中第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完成产品市场定位。“加入孵化器的初期,我仅有用传感器监控生命特征的技术,但是对于做一个什么产品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并没有想好,我当时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做一个可以检测生命指标的类似睡眠毯的东西,而第二个就是做智能坐垫,”Junhao Hu告诉记者,“在孵化器富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下,最终确定了选择智能坐垫这一产品形态。主要原因是睡眠毯仅能检测数据但无法帮助用户改善睡眠行为、提供长期价值;但智能坐垫则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显然一款可以为用户提供实际价值的产品长期来看更有生命力。”

陌陌APP值30亿美元吗?

互联网公司怎么估值,这更像是一个玄学问题。

在IPO之前的静默期,商业模式业已定型,但基于该模式的货币化尚不成熟。判断这样一家公司值多少钱,我更愿意通过宽泛概念上的竞品来确定它的价值。虽然量级相差巨大,但在国内,陌陌的对标是也只能是微信。

两年前,陌陌还是一个只有1000万用户的小型应用,同期,微信用户也刚刚破亿。彼时的普遍判断是,在移动社交领域,这两家依靠类似“你懂得”的标签出道的社交软件,只会有一个活下来。今天,微信早已达到甚至超出了人们对他的最佳想象。但同样出乎意料的是,陌陌不但没有死掉,反而在用户量上做到了两年前微信的规模。现在的它,至少有资格像当年的微信一样,被称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入口”。

既然是入口,我们就可以拿入口的评判标准来评判它。

作为一个入口,陌陌的MAU价值不低

如果要看一个入口的好坏,我认为主要要看这三点:数量及留存度(现有与潜在用户规模、月活与滞留时间)、质量(商业化后arpu和利润)、粘性及规模效应(是否为平台、是否可替代)。

在有成规模用户量级的移动社交产品这个领域,陌陌仅次于微信和手机QQ。

截至2014年9月30日,陌陌总注册用户为1.803亿,MAU(月度活跃用户)为6020万。它也成为了国内前十强移动即时通讯工具中唯一一款基于陌生人社交的产品。国内排名第十位的Line月活约为700万,也就是说,那么多做陌生人社交的后来者,无论自己说自己做的多棒,与陌陌相比也存在这近十倍的MAU差距。

这也正是陌陌到微信的距离。

为什么在这个领域大家这么看重MAU?这是因为在对移动社交产品进行估值的时候,普遍认为MAU和估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那么问题终于来了,大家都在传陌陌现在市值30亿美金,这个数字靠谱么?

30亿美金意味着陌陌现在大概可以到50美金/MAU的价值。

拿微信来看,拿腾讯二季度财报数据来计算,如果微信(不包含WeChat)在三季度MAU维持百分之十的增速,这个数字最终会达到3.8亿。出于价值和规模效应上的原因,我没法拿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证实微信的价值。不过以腾讯目前1500亿美金市值来计算,即使取三分之一500亿美金,再折价三成,微信仍有约100美金/MAU的估值。

迪斯尼发布视频流应用Android版APP

新华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在今年年初,迪士尼推出了一款适用于iOS的应用程序,支持 Disney、Pixar 以及 Marvel 出版的所有电影。现在,它同样适用于Android了。

该应用程序的Android版本承诺,将提供与在iOS上非常类似的体验:你可以解锁获得大约400部Disney、Pixar 以及 Marvel 出版的DVD或蓝光电影,支持 iTunes 帐号同步。

另外,如果你注册Android版本,即可免费获得一部《无敌破坏王》。

监管互联网APP涉及上百万应用开发商

近日,国家网信办表示将出台办法,对APP应用程序发展进行监管,这项涉及上百万APP应用开发商的政策,引发强烈关注。昨日,广东省互联网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预计对APP的监管将采取备案制,相关开发者需进行备案以及年审。此信息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移动APP是近年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的APP开发厂商已经超过百万,开发的各类APP也在百万以上,是互联网最活跃、最被看好的领域。当然,由于开发厂商良莠不齐,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缺失,APP也成为互联网行业最混乱的领域之一,窃取用户隐私、恶意扣费、色情暴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多次被央视等权威媒体曝光。

显然,对APP实施监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对APP这个最具活力的行业究竟该如何监管,却值得商榷。是按照传统模式,设置前置审批,还是采取弱监管模式,实行备案制?其实都不合适,都不符合互联网规律。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APP开发最强调速度快、周期短,甚至一周更新几个版本,在这样一个行业实施严格的备案监管,只会产生两个结果——要么被管死,失去活力,要么监管流于形式,不管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既然如此,要对APP进行监管,就必须探索出一套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动态管理模式。就目前互联网发展与监管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先做探索。

首先,要创新APP监管模式,不能旧瓶装新酒,生硬地照搬传统领域的监管思路。对APP的监管应该“宽进严管”,对APP的准入不设门槛,具体管理,参考微博、微信的举报机制,建立起畅通的举报渠道,当用户发现APP存在违规时,可以第一时间举报,接到举报,再进行严厉的审查和查处,而不应该要求个个审批,家家备案。其实,用户是最了解APP的人,如果靠监管部门,面对百万APP及海量的信息,无论用什么方式都难以监管到位,都会让监管形式大于实质。

其次,要明确APP的法律责任,明确出了问题怎样处理;在什么情况下,APP开发者该承当怎样的法律责任;让APP开发者明明白白知道法律的边界在哪里,一旦越过将承担怎样的后果。APP之所以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缺位和法不责众,违法成本极低,甚至是无成本,让开发者产生一个共同的心态:大家都是这么干,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是时候将其装在法律的框架内了。

最后,APP的监管机构要明确,尽快解决目前APP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目前的互联网监管,历来是工信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局、网监等“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果继续下去,法律制定得再多,在部门的扯皮中,加强监管只能是一阵风、一场运动,既不能规范行业发展,也不能惩治利用APP违法牟利的人,反而会产生权力寻租空间。

因此,要想将APP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就必须给出一个准确的监管接口,就像大家在微博上发现违规问题,都知道找“微博小秘书”一样,有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一条方便的投诉渠道。当用户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不会投诉无门。要真正监管好海量的APP,也只有依靠群众,打一场APP监管的“人民战争”。

外卖APP:网上高大上 线下黑作坊

打开电脑或手机APP,动动手指,图片上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就可以送到餐桌。“鼠标加车轮”的O2O订餐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白领和学生族的青睐。

但是,这些“高大上”的美食果真如屏幕上看上去那般光鲜吗?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在微信圈和“饿了么”“美团”等网络订餐平台好评如潮的“美食店”,却是无证无照、污水横流、油污满地的“苍蝇馆子”。

不少网站热门店面实际为“苍蝇馆子”

登录“饿了么”网站热门店面,“怡味轩”菜单上的葱油鳊鱼、水煮鱼片、马铃薯排骨煲等看起来美味精致;在美团网外卖频道中,“食尚好粥道”的菜单从冷菜到煲汤一应俱全,还有赠饮,看起来既美味又正规。

记者日前跟随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杭州市区城中村九莲庄现场检查,赫然发现“怡味轩”“食尚好粥道”的菜品,都出自这里的黑作坊。

记者看到,九莲庄60号就是“食尚好粥道”的实际地址。这里大部分业务都来自外卖网站。执法人员在屋内发现厚厚一大旮订单,从送餐地点看大多是周边写字楼。外卖盒子上还贴有二维码方便顾客查询。

令人惊讶的是,做出这些网络“美食”的厨房,却是典型的“脏乱差”:院子里两间房,一间做厨房,一间用来办公、生活。厨房里食材、炊具和灶台摆放凌乱,地面湿滑,布满了陈年(微博)累积的油垢,散发着恶臭的下水沟就暴露在外。经查,这家小作坊是店家每月花800元租来的,根本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九莲庄这里拥塞着一家家“苍蝇馆子”,但是当地居民只要看过厨房现场的都不敢来吃饭。

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城管、环保、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日前在九莲庄共清查发现35家无证无照、环境恶劣的餐饮小作坊。

记者又来到位于杭州滨江高校园区附近,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形成的一片区域被称作“垃圾街”,由于此地农民房房租低,区域内集中了数百家餐饮小店和大排档。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间的三座开放式垃圾中转站。蚊蝇围着腐臭的垃圾嗡嗡作响,有的小食店开门就正对垃圾站。

通过查处九莲庄等地的黑作坊,杭州市场监管部门顺藤摸瓜发现此次涉嫌违规的网络点餐网站有闪食网、淘点点、美团网、饿了么、爱订饭等5家,其中饿了么、淘点点、美团网是行业龙头。覆盖率最高的“饿了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42个大中城市开展业务,线上用户300万,线下商户5万家,日均订单超过12万单。

此次清查后,“饿了么”杭州负责人称下架了平台上杭州地区30%的商家。

微信朋友圈更隐蔽 作坊卫生多不达标

除了互联网电商平台外,一些“黑作坊”抓住年轻人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心理,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营销。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联合温州市消保委、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前后花费3个月对温州当地10家有一定影响的微信食品店实地走访,发现7家证照不齐,食品卫生指标检测随机抽取熟肉制品、蛋糕、糕点等44个批次,结果不合格率高达56.8%。

检查人员发现:有些工作室与卫生间仅几步之隔;案板、调料,称量器、纸巾盒,甚至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都堆放在客厅的长桌台面上;开封后的沙拉酱不见生产日期标签,用了一半的黄瓜也未密封;食品运输基本没有采取保鲜措施……

记者了解到,网络点餐平台正在快速发展时期,不少风险投资都在争相进入。为了提高覆盖率,对食品经营户的证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返回腾讯网首页>>

移动App乱象多 国信办要出台管理政策了

腾讯科技讯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座谈会上透露,国家网信办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以此监管移动应用行业出现的各种乱象。

国家将加强互联网立法,依靠严密的法律网来打造规范的互联网。根据国务院授权,国家网信办负责网上内容管理和网上执法。

除了国信办,北京网信办主任佟力强也在会上透露,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APP应用程序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时规定实施细则》、《北京市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审批暂行办法》等系列法规。

智能手机的兴起催生了移动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病毒、后门、盗取用户信息等行业乱象层出不穷。在移动应用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的同时,国信办即将出台的管理监督政策值得关注。返回腾讯网首页>>

过亿App的前100万用户怎么来的

一直以来,很多过亿App的产品都是大家争相曝光的对象,也是大家认为最为成功的产品,但是在曝光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说到是怎么推广出来的,大多把用户数的增长归功于产品,偶尔说到推广的时候,也只是只言片语,不敢说太多。这是因为推广方法是很多产品成功的核心秘密,任何人不会实诚的把自己的推广方法公布于众,主要是害怕被对手学到,今天笔者就借曾经在推广界混的人脉,把问到的几个上亿APP的前100万用户的推广方法公布出来,以飨各位读者。同时,为了保护App隐私以及避免广告嫌疑,在本文暂不提及App的名称,各位只看方法即可。

采访对象,某阅读App早期的推广人员,据悉,目前该App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为什么采访一个公司早期的App人员,是因为这样的人员知道更多的干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1.问:请问你们阅读App前100万用户用了多长时间?

答:4个月。

2.问:4个月靠线上渠道就能来100万用户量?没有其他渠道了?

答:4个月是线上渠道的量,不算线下的,如果算线下的,1个月就到100万的量了。

3.问:线下渠道这么厉害?都是哪些渠道?

答:我们的线下渠道主要是厂商预装这块,当时主要的厂商是华为、中兴、三星、酷派、联想,这几个是比较大的,其实当时是所有的厂商都预装了。

4.问:这么牛逼?据说预装都是比较难的,你们怎么这么牛?你们当时预装了多少个厂商,预装的数量有多少万啊?

答:我们线下厂商这块独占鳌头,是因为我们的总裁是厂商出身的,当时厂商覆盖是100%,后来除了小米预置了多看外,其他的厂商我们全部预装,具体预装的量是多少,我没有看。

5.问:你们的线上推广渠道有哪些?首发?版本更新?

答:当时貌似没首发吧,我们当时主要是书的资源,限时免费 。至于推荐位,我们基本上都要了,而且很多市场也都推荐了,主要是我们的产品做的好,另外我们的阅读App有一个本地书架,帮各大市场做期刊啥的,比如安卓市场周刊等,我们是第一家做这个的,我们做成了书可以放网络书城的,类似于攻略,这个也是市场帮我们推荐的原因之一。

6.问:你们产品好?产品转化率高?做活动了吗?

答:活动基本没有吧,我们产品的主要优势是转化率高,转化留存都破70%的,估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7.问:那你们真是太牛了,估计还是竞争对手太少,做的好的几乎没有?

答:也对,当时就只有开卷有益、熊猫看书、QQ阅读这些,其他的几乎没有。同时加上运气好和产品好。当时我们的阅读体验是超越那些竞争对手的,比如仿真翻书都是我们先搞起来的,在产品创新和阅读体验方面,最先推出背景阅读,仿真羊皮纸啥的各种阅读体验,并且在书籍打开速度上做提速了不少,同时我们还没有广告,我们在阅读体验方面上下了很大功夫。

8.问:我听说很多小说网站太监书比较多,你们多不?还有当时你们的阅读主要是专注那块?而且书的话涉及到版权问题比较多?

答:我们专注出版方面的书,而且我们有版权。实体书,很多那种可能看着不受欢迎的,但是的确有用,我们和各大出版社谈,记得当年的《百年孤独》、《货币战争》等书,看的人嗷嗷多。并且前期出版社,没现在那么难谈,他们更多的想打开电子书市场,同时我们也切入的早。

9.问:还有铺渠道方面,你们铺了多少渠道,花了不少钱吧?

答:花钱?这点你还真说错了…在公司两年…线上市场…我就没花过钱。另外,渠道方, 我们几乎大小渠道都铺了。

……

以上是采访的内容,经过了一些整理。通过采访可以看出,这个阅读App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切入早

市场切入早,主要在当时读书软件市场还不被人注意的时候,迅速切入。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当传统的出版商还在看着电子书市场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做阅读App市场了,同时传统书商对一些实体书的不关注,使得他们在谈一些实体书的版权方面更好谈,这个也为高质量的阅读内容引入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是:线下预装强

说到线下预装,笔者是非常佩服这个团队的,预装能达到100%,也是其非常大的优势,这个其实是人力优势,可见优秀的人才引入,还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这样一个内置的高手,可以抵一个线下预装团队了。

第三是:产品强

产品的转化率能超过70%,这个真是罕见,说来甚是惭愧,笔者曾经推广的App,曾经在3G门户上做过一次首发,结果转化率才只有10%。如果能达到70%,估计很多推广人员睡觉都是笑的,这个也说明了产品设计和创新上确实高出一筹。

第四:推广强力。

虽然当时没有花什么钱,但是在人脉拓展和铺渠道方面,这个团队还是很用力的,其实早期从事App推广的人员,基本都非常踏实实干,大小渠道基本都没有不放过。而不是像现在的很多推广人员一样,比较浮躁,小的渠道看不上,大的渠道上不去。所以说,做推广一定要接地气,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