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马云和李彦宏的合作风格

八一八马云和李彦宏的合作风格
  阿里和第一财经走到一起,马云说入股一财是因为“希望中国诞生自己的一个华尔街日报、彭博”。与一财合作,一定程度就是增加了一种挖掘阿里巴巴所掌握的数据的方式。

发布会当天有一个被忽视的细节。热衷于到处步道“DT(数据时代)”的马云明确表示,“我们昨天刚刚内部做了很多决定,我们对数据以前是开放的,现在我们决定数据原则上不开放,不开放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认为现在我们在完全没有保障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必须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我们只给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未来。”

这个表态还是很耐人寻味的,毕竟马云以及阿里巴巴之前的大数据战略谈的都是,要做一个开放大数据平台,不只是自家的大数据可以开放出来给别人挖掘,还可以让其他厂商的大数据放到阿里平台来来交易、来给擅长的人利用,数据也是阿里三大战略之一。阿里云之类的基础设施最近几年越做越好、投入越来越多,一定程度是在为阿里数据战略服务。这一次马云忽然说,阿里数据原则上不开放了。

这种思路转变,与财经数据的隐私和安全要求极高有关系。马云所欣赏的彭博社在2013年5月就曾爆出偷窥事件,轰动整个行业。彭博社一段时间内授权记者接触一些被视为机密的数据,比如客户浏览股票和债券等大类的时间。这一事件提高了整个行业对数据隐私问题的重视,也提高了企业和民众对于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的警惕性。不过,马云所说的数据开放,并不局限于财经或金融数据,而是阿里整个数据。

这种思路转变与马云或者阿里的整体合作风格有一定关系。比如做互联网金融,支付宝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各大基金的销售渠道。余额宝做得很好,用户数起得很快,不过最后却选择收购天弘基金,一下就排他了,余额宝后来的增长速度也慢了下来,7000亿就到顶了。再比如这一次与一财合作之后,就明确表示,数据原则上不开放,只给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未来,这里的战略合作伙伴就是一财这样的巨头,普通的合作伙伴、做数据挖掘的创业者,要想享受阿里的数据,就难了。

中国还有一家与阿里一样重视大数据的公司是百度。技术基因最为浓烈,大数据本身是个技术活儿,百度过去在大数据上投入也非常巨大,深度学习、百度大脑、数据中心这些是基础层面的东西,上层应有就有百度预测、百度迁徙、百度指数、股市通(阿里和一财应该会很快推出类似产品),平台层面百度做了大数据引擎,还有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重视大数据,并且愿意将数据开放出来给第三方使用,百度投资的、战略合作伙伴自不必说,开发者也可以使用到百度的数据。

不得不承认,百度数据和阿里一样同样具有很强的隐私保护需求,百度全站支持https就说明搜索与用户隐私关系密切。还有,百度在移动端也在做交易业务比如票务,更多是服务;百度的金融板块,也做起来了。

百度的OPEN与李彦宏的工程师背景有一些联系。作为一名技术达人型CEO,李彦宏很早就受到开源运动之类的潮流影响,更加明白开放的重要性。李彦宏在参加联想TechWorld大会时,就指出,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有了Intel、微软、联想诸多上下游厂商的共同努力百度才可以专注在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领域做深。工程师与商人最大的不同是,更多时候会并肩作战,协同工作,完成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考虑他人,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合作。一直以来商业色彩更重一些的马云,这个时候是不是也应该get一些工程师的思考问题方式了?

当然,大家同样有数据隐私的需求,同样重视大数据想要挖掘大数据,一个却走向不开放,一个走向开放,与两者的基因有一定关系,搜索引擎天生需要采集别家数据,有开放的基因,这些年,百度也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尽量开放的生态,开放的生态将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电子商务就是一个商业闭环,最佳状态是用户流、资金流、物流、数据流什么的都在自己生态之中循环,相对封闭一些(不过最封闭的应该是社交网络)。在国外,Google的开放程度也远远大于Amazon、Ebay这些电商平台。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马云和李彦宏这两位大佬的个人风格迥异。

马云的控制欲更强。在资本上,需要的业务都是买买买,能收的收,收不了的也谋求控股,微博什么的都被打上了鲜明的阿里烙印。在业务上,马云不喜欢的、觉得有威胁的可以直接跟你说88,比如马云曾经很忌惮淘宝过多依赖了导购网站的流量,所以就对导购网站严加控制;再比如淘宝一度拒绝了百度的爬虫,马云不希望某天自己很多流量来自别家被掐住了脖子。

李彦宏与马云相反,不论是对创业者还是对于行业而言,一直都是比较开放。在业务上,百度不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都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在百度联盟这个生态里面,大家给百度贡献流量,加入百度生态里面一起赚钱。在资本层面,李彦宏在前不久还公开表态,“未来百度可能更偏重于投资占小股,去培养生态,而不是控股”,除了不控股之外,李彦宏强调派系公司(阿里系、腾讯系)不会影响百度与其合作。“ 大多数公司就应该和我们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只要有合作点,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合作发生。我们不会为某一个公司贴一个标签或者划分一个阵营。”这些言论都表明,李彦宏本人的合作态度是很OPEN的。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郭广昌也来玩P2P,目标真的是下一个陆金所吗?

郭广昌也来玩P2P,目标真的是下一个陆金所吗?

  6月8日下午些时候,有消息称,复星将于六月底开始建设P2P平台,目标是现在的陆金所。郭广昌,终于忍不住动手了,正式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

关注复星互金动向很久了,这里笔者将深度挖掘解剖复星进军互金的商业逻辑以及背后的博弈。

  复星此前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

  复星在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主要分为三类:

  与好基友马云的“基情”投资

在2010年,郭广昌就和好基友马云,一起设立了阿里小贷。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成立,使复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当时的蚂蚁金服,可远非今日的蚂蚁金服。甚至一度是郭广昌为马云的余额宝信用背书。

五月底刚刚成立的网商银行,大家也可以看到复星的身影,持股为25%,仅次于阿里的30%。

在金融领域,随处都是可见的马云和郭广昌的合作投资。

  单独的投资

去年9月1号,复星进行了对随手记账APP随手记的千万美元B轮投资,本轮投资由复星集团旗下昆仲资本领投,随手记的A轮投资者红杉资本进一步追加投资。

随手记坐拥1.2亿用户,这笔投资是对互联网金融流量入口的投资,不可谓不高瞻远瞩啊!

  自设平台

今年4月8日,复星控股的上海豫园商城发布公告称,宣称拟投资参股设立广州复星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互联网特色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豫园商城出资3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6%,而其余四家合伙人同为复星旗下子公司。

也就是说,通过参与阿里小贷的建设,和为马云余额宝信用背书,复星完成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最初的积累;

通过对随手记APP的投资,完成了互联网金融入口的建设;

最护就是今年四月初完成互联网特色小贷公司的建立;

今天也就爆出了新闻,六月底,完成P2P平台的建设,平台正式上线。

  目前对于关于复星玩P2P一般人的认识

复星进军P2P界,有人主复星是要和平安的陆金所竞争;当然有人也和笔者交流道,说复星不是搞产业链投资,估计是玩产业链金融。

笔者认为,这两种解读度欠缺考虑,下面深度挖掘一下。

  下一个陆金所传闻

这个版本,乍看上去,十分有道理,稍微顺着分析一下:

1、复星产业投资,资产缺乏流动性

2、复星的保险业资产,也缺乏流动性

3、复星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集团,与平安集团类似

4、都在上海,自然目标定位在“远东非标资产交易中心”

  这么分析,感觉好有道理,竟无法反驳啊。但仔细深思,有以下疑点:

  (1)时间不对,发力过晚

作为郭广昌这种商界顶尖精英,而且是玩金融等投资的,为什么时间加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这么晚 ,要知道,陆金所2011年就开始了。再怎么次,复星也不可能今天才动手啊,难道是战略疏忽,这个笔者认为不太可能

  (2)基因不对

复星集团一直都是号称”东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就是说,它们的定位是长久的价值增值,通过资产增值来完成目标,而关键点不在于资产的流动性。

这个和平安的基因有区别。平安是金融集团,而复星本质是一个价值投资公司,两者诉求是截然不同的。

  (3)已打不过陆金所

现在,陆金所,羽翼已丰,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非标资产交易中心“;复星再去同城和平安竞争,这不是搞笑啊。

笔者认为,以郭的智慧,不至于笨到这种地步吧。

说复星想复制陆金所,这不是典型的想当然吗?

  供应链模式

当然,这会也有很多人的解读为类似产业链金融。

最好理解的例子,比郭广昌年长一点的,曾经的中国首富――刘永好旗下的希望金融,依托新希望集团,在农业饲料方面,展开供应链金融。

查一查复星控股的公司,大家或许会有以下发现:

“海矿+金融+互联网矿石交易平台+物流”;

“南钢+金融+互联网钢材交易平台+物流”;

“豫园黄金+金融+互联网黄金交易平台”;

“ROC+金融+互联网油品交易平台+物流”;

为此复星还将大力投资医药冷链物流、参股菜鸟、建设连锁物流天贸城、筹办食物冷链物流等;

未来还会积极推进产业融合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的升级转型,发展出“产业+投资+金融+移动互联网”的模式等等。

似乎也非常有道理。

但是呢,你们觉得以郭广昌的眼光,真的这么低吗?况且郭广昌本人早就表达过”互联网金融就是把不该赚的那部分中介费用消灭掉,这是将来的商业模式“等意思,说明他就意识到了目前的问题。

所以,简单的认为复星玩供应链金融,那是对郭的低估。

最大可能――类似于保险成本吸储,产业投资开启新模式

复星的模式,实慢是模仿巴菲特的方式:保险+产业投资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双轮子模式,一个轮子以保险为核心,形成综合的金融集团,以期低成本获得大量资金;另一个轮子以产业为基础,进行全球投资,利用中国快速发展契机,以期获得价值投资收益。

应该说,复星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简单的模仿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不可能成功的,随便聊聊以下几点:

1、在巴菲特大规模组建保险公司时,机构们并未意识到保险是一种低成本获得资金的方式,所以巴菲特抢占了先机。

2、巴菲特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家,而后才是一个投资者。巴菲特入股的企业(长期持有的),一定会对企业进行改造,和李嘉诚一个思路,而非简单的买入卖出。

3、巴菲特进行的是企业投资,而郭广昌的复星进行的是产业链投资。

所以,在比较这两家企业时,他们的逻辑肯定要仔细思考。

但是,复星为什么现在才加入互金战场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复星扩张速度,一直被资金限制

产业链的投资,涉及大量资金(德隆的死掉,就是资金链断裂)。目前国内保险业的竞争,过于激烈,复星不可能通过保险业,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也不可能,因而,资金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复星扩张的节奏。

而刚好,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展开,或许能够解决目前复星发展的困境。

  (二)、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目前介入,时间点恰好

由于资金的吸收,涉及非法吸储非法集资等问题;若复星过早介入互联网金融,吸收民间资金,这个法律风险,太高了。

(万达目前也介入房地产众筹,宣传12%的年化收益率,其实说白了,就是自融,只不过打着众筹的幌子,进行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的风险目前已经非常明晰了)

目前互联网金融刚刚火热,温度刚刚好,恰逢国家政策宽松,试探性介入进来,以P2P名义,吸收资金,合适。

当然,笔者有理由认为,像这种顶尖商人,通过最近两年的观察,市场的表现,已经试探出政府监管底线,应该是有可能的。而且他们本身也有一定的消息来源,对法律政策的把握,应该非常成熟。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复星进入太早,那就是作死。在搞清楚具体情况后,也通过参与马云主导的一些互联网金融投资,渐渐摸清楚了政策和法律等因素,才下决心尝试P2P。这一天,郭广昌等了好久好久。

  (三)、如果事成则开启全新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模式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做产业链的整合投资或者是巴菲特那种投资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低成本稳定的吸收现金。

在保险玩不转的情况下,搞清楚了国家法律政策的底线、容忍度等,尝试一种新的获取资金的方式,通过互联网金融或者P2P,应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此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复星的愿景,甚至更进一步的讲,开创了”东方伯克希尔・哈撒韦“新模式。

总结全文,笔者认为:复星低调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低成本吸收储蓄,类似于巴菲特的保险模式低成本吸收储蓄,进而进行产业投资,实现产业链整合,最终达到价值增值的目标。

这应该说是复星投身P2P的最大可能。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支付宝携程宕机:互联网便利背后的危机

支付宝携程宕机:互联网便利背后的危机

  5月27日下午到夜间,很多用户发现自己的支付宝无法登陆。引发各种恐慌和猜测。5月28日凌晨,支付宝官方回应:“因杭州市政道路建设导致网络光缆被挖断,从而使部分用户今日下午短时间出现了无法正常使用支付宝的情况,对此深表歉意。也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给大家添麻烦了。“

支付宝方面还对外表示,会推进技术的升级改造,继续完善异地多活的系统架构,未来即使再次出现光缆被挖断等意外情况,进行异地切换时,也尽量做到让用户最小感知甚至无感知。

就在大家松一口气的时候,28日上午又有携程的用户发现携程APP的数据出了问题。

携程方面称,部分服务器遭到不明攻击,导致官方网站及APP暂时无法正常使用,目前正在紧急恢复,但目前无法给出具体的系统恢复时间。

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的服务,但是这两天的事情告诉我们,在方便背后是黑色危机。

离不开的互联网生活

5月27日,是笔者一些收入入账,信用卡还款的日子,查看下支付宝的账单,看看水、煤、电缴费,看看信用卡还款情况,看看理财账户的收益,支付宝都是方便快捷的方式。

而在数千里之外的一次施工,就可以让一切中断。你的隐私暂且不说,支付宝余额、余额宝的理财都是真金白银。网络出点问题也好,阿里的服务器有点麻烦也罢,你的钱就会成为一笔糊涂账,这是很可怕的。

同样,现在很多人都依靠携程预订行程。尤其在携程投资易到用车以后,出行从订机票、出发车辆送机场,到落地对方城市车辆接到酒店,再到酒店住宿,返程机票,车辆接送,几乎走了一条龙的服务。

因为携程可以提供全程各种消费的打包发票,很多商旅出行都喜欢使用携程的服务来解决。然而携程出现问题,很多预订了行程的客人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网络或者服务器的问题,机票没出,车辆没订,酒店没订,或者时间拖延,出行者就会遇到大麻烦。

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互联网就像空气一样必不可少。具有行业主导地位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不亚于银行、电信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企。他们出点问题,就会是社会性的大问题。

  被忽视的社会责任

其实,银行与互联网公司有点像,同样是信息化服务,同样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重要信息。但是银行是有内部网络的。

通常金融机构都使用电信提供的专线服务,而且有足够的备份线路,与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互相隔绝。银行的业务网络也不与互联网联通。

在数据备份方面,金融机构有严格的制度,有应对各种灾难的异地备份预案,对于安全有非常高的警惕性。

而互联网企业没有国企的强势地位,它的平台是建立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商业网络上,接入互联网,更多的考虑商业运营。

当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实际这个企业已经不仅仅代表股东或者与员工的利益了,而是代表全社会的利益,它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为了全社会的问题。而社会并没有帮助这些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

我们知道,航空公司是有严格的行业标准的,因为飞机出点问题就是百十人的性命问题。虽然航空公司商业运营,但是有各种机构对其进行管理监督检查,保证航空公司能够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

而互联网企业发展到现在,实际上也承担了沉重的社会责任,如果阿里出问题,全体阿里顾客的个人账户成为一笔糊涂账,所引发的后果,不是阿里公司或者马云所能承担的,这就需要政府、行业帮助阿里这类企业建立足够强大的风险防范和灾难应对体系,保护全社会的利益。

没有这种体制,互联网行业中的所有人就都处于黑色的危机之中,也许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很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社会都会付出代价。

有备才能无患

其实,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早就有指导。2007年,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对信息安全等级做了明确规定,规定了测评,监督的办法,要求对各种风险分级并做出预案。

这次携程的事情,传言很多,有的说是外来攻击,有的说是离职员工报复,但是无论哪一种,携程都没有针对攻击做好预案,即时切换备份。

如果是离职员工报复,那么说明携程的内部管理,权限划分是有严重问题的。单个员工掌握的权限不应该造成重大损失,更别说是离职员工了。

阿里的事情简单一些,就是外来线路被挖断,而这种灾难级别是很轻微的。这种风险都没有即时反应,如果遇到汶川这种灾难性事件,全国人民的支付宝恐怕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其实,涉及到实体经济,有一定地位的互联网公司,其信息安全应该参照金融企业管理,由国家机构直接干预,这样才能避免潜在的重大危机。

作为个人消费者,应该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危机有所警觉,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多准备一些途径,互联网途径暂时中断,有其他途径可用,这也算是一种个人的应急预案。

希望互联网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不再带给我们这种黑色危机。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北京4款官方打车App软件上线4个月已基本宣告夭折

北京4款官方打车软件上线4个月已基本宣告夭折
北京首批冠名96106的4款“官方”打车软件正式上线刚刚4个多月,就基本“夭折”——由于不能加价召车,导致司机全部转投“快的”和“嘀嘀”的怀抱,因为这两家打车软件背后有互联网“巨头”撑腰,投入巨资奖励司机抢单,而且从最初的奖励电话费和油费,到现在直接将钱转入银行卡。
电召费不敌加价奖励
2013年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首批4款“官方”手机打车软件,分别是“冠名”了96106之后的易达打车、移步叫车、摇摇招车和嘀嘀打车。然而近日北京晨报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通过“冠名”96106的嘀嘀软件叫车数次,基本无人应答,而转用普通版的嘀嘀,却很快打上了车。
为了解开心中疑惑,记者专门去采访了一些司机。“我们现在都没人接96106的活儿。”新月出租车公司张师傅说,“官方”软件不允许加价是导致司机“变节”的主要原因,司机们现在只用两款软件抢活,分别是“快的”和“嘀嘀”,这两款打车软件背后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巨资注入,用来专门奖励司机“抢单”。
据张师傅介绍,最早交通委在推出“官方”打车软件时,要求软件经营公司取消“加价”行为,而是按照规定收取乘客定额的电召费,也就是即时召车5元,提前4小时召车6元。但在拉活儿时,系统却不允许司机收取乘客车费之外的任何费用。“车价多少钱乘客就给多少。”而“快的”和“嘀嘀”系统上的活儿,如果发两遍没有司机应答,就开始“加价”奖励了,“最低5元,最高100元。”最主要的是,这笔“加价”的钱不用乘客出,因此规避了交通委要求不能“加价”的规定。
司机为抢活升级手机
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司机车内的“标配”,都是一个支架将手机架在车窗前方便抢活,手机连着点烟器一直充着电。
首汽司机王师傅介绍,现在他车上的96106客户端一天出不了几个活,这是因为96106现在还在用着“原始”的人工录入,即电话叫车预约由人工调派,“如果叫活儿的量上来了,人力不能所及。”而“快的”和“嘀嘀”都是乘客语音输入,生成定单后自动进入系统,所以这两个软件首先赢在了定单量上。
另一个原因就是喊两遍无人应答系统开始奖励抢单。为了抢单方便,司机都纷纷换了三四千元的智能手机。“俗话说,弹弓干不过三八大盖,我也准备将手机换了。”王师傅说,有一次他做了一个试验,让他车上的乘客用三星手机预约叫车,结果客人的定单都有司机应答了,他的低端手机上才显示有活儿来了。“我准备换成苹果。”
另外,系统的奖励方式也“步步升级”,王师傅说,最早奖励的钱只能充电话费,他曾经一个月攒了近三千元电话费都用不完,后来奖励又可以充油卡,现在奖励直接是可以导入银行卡或是支付宝的现金,“我现在余额宝上都充了600块钱了。”
开车抢单成安全隐患
“嘀嘀”和“快的”两款软件背后有互联网巨头撑腰,投入数以亿计,“烧钱”培育市场。除了奖励司机抢单外,对乘客也有“打车返钱”的活动。
此前,“快的”打车刚刚宣布在北京投资一亿元补贴乘客,乘客打车用支付宝也有奖励;刚刚从腾讯等处融资了一亿美元的“嘀嘀”也开展了针对乘客的打车抽奖活动,乘客使用“嘀嘀”打一次车就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礼品包括充电宝、彩票甚至豪华游轮双人游。从1月10日开始,“嘀嘀”还向每一笔用微信支付车费的订单发放补贴——给司机补贴10元、给乘客返还10元。
“有意思的是,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也加入进来了,现在这个行业越来越热闹了。”首汽司机王师傅说。
据了解,高德地图推出“越打越有钱”活动,凡是首次通过高德地图打车的乘客,一律返话费15元,打车3次以上送30元话费,打车7次再送70元,合计送100元,接入的是“嘀嘀”和“快的”的打车服务。新版的百度地图也增加了在线打车服务,接入的是“嘀嘀”的在线打车应用。
不过,王师傅也表示,这种奖励让很多司机“不分场合”都在抢单,“比如正在开车的途中。”有一次王师傅就亲眼看到一个司机在机场高速途中撞进了中间的隔离带。“事后了解,这个司机当时就是为了抢单,结果让车子失去了控制。”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O2O:互联网金融创业大机遇

[ O2O研究 ] O2O:互联网金融创业大机遇

互联网金融将迎来黄金时期的大趋势已成定局,国家鼓励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大环境也初步形成。最近,很多年轻朋友问我,2015年如何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创业机遇?在两会召开之际,我仅提出个人的观察和判断,共大家参考。

[O2O开发] O2O:互联网金融创业大机遇

2013年我们创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俱乐部,成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锋队、播种机和合唱团,吹响了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的集结号。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已经得到政府工作报告的认可互联网金融概念的产品和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创意层出不穷。

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又亲临现场视察了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并表示要给互联网金融一个温暖的春天。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金融创业的机遇期。

一、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三重红利

首先是政策红利,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促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意图表述非常清晰,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正在陆续出台,消除了政策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风险,让人们不再存在心存疑虑。

其次是技术红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使今后的创业一定是在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切入点,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持的背景下搭建平台,互联网金融创业主要考虑项目、平台、园区、协作机制。

再次有市场红利,中国已有超过六亿网民,广大网民的用户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接受和习惯了买余额宝[微博]理财,用微信支付滴滴打车,热衷于春节抢发红包,形成了一个海量用户构成的巨大市场。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元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培育观察年,那么2015年互联网金融市场爆发年。

二、互联网金融创业的思维品质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必须具备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维品质。互联网精神最根本的要求是从对象本位出发,也就是从客户、用户本位出发来设想创业服务。现在的传统金融机构为什么有很多工作即使在互联网上仍然做不好?

因为它们是已经生产了产品,虽然是在互联网上卖给客户,但缺乏从用户出发的核心理念。天弘基金则是根据支付宝[微博]上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重新设计余额宝产品,如果我们只看到互联网的渠道功能,可能认识不够全面。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应该具备如下思维品质:

首先,瞄准用户痛点,是用户中心、用户起点的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化、操作化的关键。今后互联网金融创业,一定是从用户需求中出发,瞄准用户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现在,很多人没有发现用户的痛点在哪儿,然后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化,所以一些项目可能看上去很美,但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未必能够成功。

第二,探索错位创新,中国人传统的创业思维就是谁挣钱了就跟谁,总想复制别人的成功,其实这是创业的大忌。确实,在过去时代,美国做成了一个门户网站,中国也做一个门户网站也能够成功,那是一种特殊制度环境下造成的。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的情况下,简单复制、剽窃可能构成知识产权犯罪。所以创业要考察过往成功的项目,更应该从别人的成功之外去找差异化,找不同点,找跟别人能形成错位互补的领域。创业的成功者必须是细分行业的领军人物。

第三,顺应发展潮流。如果对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创新创业的方向没有理解,就会“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柯达胶卷的消失、诺基亚[微博]的倒闭,一再证明互联网时代颠覆式创新可能使传统产业方向不对的努力都白费。以往的企业制度,都是对传统、历史资源的整合,而现在互联网精神是“未来”的思维方式,即如何将未来资源整合进来。今后技术和制度发展的趋势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学习的内容。

三、o2o是互联网金融创业的大机遇

O2O是互联网金融创业的大机遇O2O是互联网金融创业的大机遇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让移动金融成为年轻人互联网金融创业的首选领域,O2O再造成为互联网重构传统产业的利器。创业的创业除了线下创业,还可以线上创业。如同罗辑思维,开通微博、微信就可以创业。只要领略到创业的方向,激发了创意,或者发现了共同兴趣所在,就可能推出众筹支持的创业项目。

互联网金融创业的平台,不仅需要企业化的创业,也不仅仅需要园区化的创业,还需要有社会化的行业性组织的创业。现在,中央鼓励社会创新,所以用社会创新的方式来支持产业的发展。在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过程中,创立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应该成为新型创业的重要形式。社会创新即是出资人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创造价值、做单个企业不能做的事为目标,来填补产业链中的夹缝,把它们连接起来。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拿出土地和资金来支持互联网金融创业企业,但他们看到的还只是实体世界,而互联网正在重构世界,如果还是只在实体空间上考虑支持,而没有考虑网络空间的政策配套与资源集聚,那么支持政策产生的成效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我希望支持互联网金融创业政策和措施,要更多考虑互联网环境的营造和互联网资源的集聚,打造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虽然我们很难预言互联网金融将会创造出多少种商业模式,也不能准确判断互联网金融企业创造的价值具体将达到哪种数量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一波千载难逢的互联网金融创业机遇。希望我们的年轻朋友不要成为旁观者,而要做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弄潮儿!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马化腾:移动互联变革产业,O2O创业机会大

[ O2O研究 ] 马化腾:移动互联变革产业,O2O创业机会大

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O2O开发] 马化腾:移动互联变革产业,O2O创业机会大

34日晚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与全国上百家媒体见面,系统地讲述了自己向两会所提的建议,以及互联网产业方方面面的发展。品途网将其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1、提出希望用“互联网+”的这种生态战略,希望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的战略。这个思路其实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2、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和金融,过去这几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它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它也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它是升级换代,会重新利用原有的产业再升级,所以并不是完全颠覆。

3、以微信为首的,其实就是在做o2o连接器。我大概在三年前在很多场合提出来,用微信的扫一扫和摇一摇,它实际上是代表视觉和触觉,可以看到很多周边的情况,它可以有LBS信息、传感器、摄象头等等,和过去所谓的PC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是随着每个人,带入你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所以它可以和线下很多公共服务联结在一起。

4、现在很多细分领域有大量创业机会,你只要抓到一个很细节的地方,怎么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们的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能够解决一个痛点,就肯定能成功。特别是O2O跟传统生活结合这方面,有大量的跟服务类有关的。

5、移动互联网的眼睛就是二维码,因为它可以最方便、最简单地连接线上线下的,过去像蓝牙、NFC等很多方法都很麻烦,发现扫码最简单可靠。未来我相信二维码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以后的蓝牙4.0的这种感应,甚至说根据Wifi的信号,可以跟很多线下的服务连接起来,可能就不用你扫了,我们也在看这些可能会超越扫码的技术。

以下是见面会部分实录:

提四个建议:移动互联网改善民生

我所在的行业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领域,我的很多建议内容跟这个相关,这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建议:

方面一:提出希望用“互联网+”的这种生态战略,希望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的战略。这个思路其实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我们在过去有一些成绩,也看到行业里面也做出了一些成果,比如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打车、专车等等),还有很多的医疗、教育等领域,甚至是跟环保的结合,我们都看到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原有的传统行业起到了很大的升级换代的作用。

方面二: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改善民生。过去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信息化,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但是因为它没有直接互联起来,消费者(用户)简单地使用这些数据,所以我们希望用移动互联网这些技术,能够把很多信息孤岛串联起来改善民生。在很多领域,像刚刚提到的人们很关心的看病难(移动医疗方面),包括出行难(互联网交通领域),也包括教育资源非常紧张不够均衡等等,在线教育方面都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也包括跟环保、水、雾霾等等有关的。

大家每个人手里都有可以24小时联网的移动终端,可以在这里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里面有和过去PC互联网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我在很多场合说,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中国可以做“智慧民生”?因为中国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有最多的手机用户,6.5亿的网民中,有5.5亿是移动互联网网民,这个渗透率是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在中国其实是有非常好的基础,在全球来说是可以领先、率先做出这些事情的。再加上还有一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领域的新技术都可以大大促进我们在各行各业,包括民生方面的发展。

方面三: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在很多场合也说,这一两年腾讯战略做了大量的变化,我们把搜索、电商都卖掉之后,我们更加聚焦在核心,就是以通信和社交为核心平台,以微信和QQ为平台作为连接器,我们希望搭建一个最简单的连接,连接所有的人和资讯、服务。我们做的第二个事就是内容产业,就这么简单,一个是连接器,一个是做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最核心的就是知识产权,所以我们在很多领域呼吁知识产权的建立。在过去网络游戏和影视是知识产权发展比较好的领域,再下一步包括音乐、文学、动漫等等都是会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跟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看齐,我觉得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情,也是对文化产业方面非常重要的保障。我非常看好中国文化产业,目前虽然看起来体量还很小,但是我想所有的记者都可以感受到,在影视方面、音乐方面、文学方面,中国都有很多长足的发展潜力。

方面四:信息的无障碍领域。有很多盲人是使用互联网的,在手机的功能机时代,那时候手机还有键盘,有上下左右键,他可以听到软件念出的字,但是在现在大屏的触屏时代没有键,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界面,这个需要手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配合,才能让盲人或者弱势的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和通过触感使用互联网的服务。目前国外很多国家会建立一些标准,但是我们国家其实还没有建立,腾讯很早关注信息无障碍的领域,也在业内和像阿里、百度等等在2013年底成立了一个信息无障碍联盟,我们希望能够推动产业往这方面更加正规化地发展,更关注很多弱势群体他们接触资讯的无障碍。

互联网+战略:移动互联网就像电改造着传统产业

其实互联网+很多行业过去就已经很成熟了,比如说互联网加通信就是即时通信,已经是非常成熟,运营商一开始也是很不适应,但是现在你看到运营商越来越意识到,大家是鱼和水的关系,互联网这一端发展了,数据业务的流量是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整个增长是更好的。但是会有阵痛,大家一开始觉得互联网一来跟通信结合很可怕,会不会把过去的收入打没了,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运营商已经跟三年前、两年前之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全球来看这是大势所趋。

跟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和金融,过去这几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它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它也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它是升级换代,会重新利用原有的产业再升级,所以并不是完全颠覆。

我曾经多次说过,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我关注这个点,并不等于腾讯要自己去做所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是提出来这个理念,然后我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零配件,做一些钉子、锄头这样的工具,希望把这个工具给大家,让很多行业拿来就可以用了,但是这个行业(比如说医疗)后面那么深的产业链怎么做,对我们来说就很陌生了,我们要么就投资、要么就提供API接口,开放给外面很多懂这个行业的第三方公司。比如说教育领域也是,他们会用腾讯的工具来创新,他是这个领域里面很深的专家,怎么用好移动互联网、用好微信、用好公众号,或者用好其他的一些不一定是腾讯的产品都可以。

这是我觉得一个比较合理的、合法的生态发展。除了各个提到的,还有很多行业,我相信甚至以后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甚至农业都有可能,现在还比较遥远。但是我想每个行业、每个产业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为他所用。

互联网+战略中的互联网公司:不取代其他行业而是互相成就

我还是认为像类似于能源一样,在过去有了电和能源以后,你说电力公司、能源公司是取代了所有的其他行业成为完全支柱产业吗?并不是,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更多地是提供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本身我们这个领域也会成为很大,就像能源领域,互联网领域本身也会成长很大,更多地它是帮助其他产业用好互联网,它本身也在提升。

互联网+:传统行业拥抱还是抵抗各有路径

我刚才讲了就像有了电以后,所有的行业应该怎么思考,你是要利用、抵抗、拥抱还是并存,其实都各自有各自的途径。像过去有争议但基本上也得到认可的就是互联网金融方面。原来大家争议很大,一年多前像余额宝刚出来那时候,银行觉得不可控,包括到后面说二维码支付是不是有安全隐患等等,现在这些问题都逐步得到解决,我们看到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银联对二维码支付也出了标准,我们也跟随这方面去做,可以看到是得到了有序的发展。

也包括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去深圳,在微众银行按下了第一个回车键,发出第一个网络贷款,这是第一个有互联网金融牌照的机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革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出于谨慎,包括监管部门怎么理解这个事情,会出什么问题,是否一视同仁,对原有的利益方怎么平衡……这很多方面都要思考,你要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大势所趋的大方向,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还是希望往前推进的。包括刚才提到的互联网交通,现在还没有到大家达到共识的阶段,比如说出租车行业是不是要改革。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完全放开就会乱,所以过去是全部收起来、发牌照,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Uber在全世界也有很多争议,有很多国家认可、也有些国家不认可。像Uber等这种用移动互联网改善出行,在我们很多角度来看都是很正面的,比如说增加了车辆的利用率,大家不用买这么多车了,把一些闲置的车辆用起来,哪怕是私人的车,是不是用某种方式把它管好,能够纳入这个体系,跟大家一起分享,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的共享经济,这样对提高效率、减少排放、对环保也是有帮助的。

但是对于原有的发放牌照的办法,包括这个新行业本身,都会随之产生了各种问题。虽然是好事情,但是政策法规怎么定是非常难的。不过大家的方向往好的方面努力,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应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得到好的解决。

微信服务公共创新的意义:做O2O连接器

以微信为首的,其实就是在做O2O连接器。我大概在三年前在很多场合提出来,用微信的扫一扫和摇一摇,它实际上是代表视觉和触觉,可以看到很多周边的情况,它可以有LBS信息、传感器、摄象头等等,和过去所谓的PC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是随着每个人,带入你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所以它可以和线下很多公共服务联结在一起。

过去很多资讯其实没有开放,比如说实时公交数据、天气数据等等,很多的数据政府有很多资料,但是没有能够让很多APP开发者(公众)利用,这其中当然有基于安全的原因,所以要看怎么能更有序地使用这些宝贵的数据。其实是用手机、微信为连接器,是我们努力希望在产品形态方面能让用户形成一个很简单的记忆连接点:我用什么方式可以接触到这些服务?过去这些系统要做都不难,但是为什么最终起不来呢?就是人们觉得它入口太深了,太复杂了,久而久之就不用了,所以说不是没有这个资讯,也不是系统很难开发,而是它的人机界面不够简单。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作出一些努力,这也是我们看到,我们在扫二维码,包括扫一本书,比如说我们扫一扫现在可以扫港澳通行证,你可以跳到立即去申办签证,这些都是简化界面,你去扫一扫任何东西或者摇一摇就可以得到服务。我们现在希望能摇周边的服务、摇电视(跟电视互动),我们希望在人机界面构造一种更简洁的、更人性化的人机接口。

腾讯更擅长在这方面,后面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因为肯定不可能我们做每一个垂直领域的内容,要跟很多合作伙伴、政府、内容源做合作。

微信红包:社交切入 用户比去年翻了20

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在传统行业的连接,以及包括移动支付领域的潜力。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希望使这个生态更加丰富。

国外的谷歌、苹果也在拼命地做移动支付,国内的BAT三家也在很努力地做竞争。我想这些竞争都是比较良性的竞争,最终都是对消费者是很有利的。目前大家各自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从通信社交领域转向连接服务和支付,另外两家是从资讯、商品交易去进入,应该是各有侧重、各有优势,我觉得这个对消费者来讲都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很正常的竞争。

当然具体到红包,因为是更加偏向社交多一点,所以应该说微信在这方面让人感觉有时会比较明显,因为它是偏社交类的,我想你红包肯定是给亲朋好友等等的,这是我们在广东比较擅长,在北方比较少。我们在广东公司每年都有给员工发红包的习俗,所以说自然而然地这样的一种业务,最早诞生在腾讯和微信里面,应该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我们现在初步看也是,原来最担心的是服务器顶不住,但是目前来看扛过了这一关,因为整个人数比去年还多了20多倍,是非常大的一个数量级,而且还有央视的口播瞬间造成一个高峰。应该说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所有的大众能够知道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网的感受,我们觉得后面过了春节,其实很多场景又不存在了,我们希望BAT之外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能够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场景,我们也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小小的连接器,跟很多的公司合作。

至于微众银行,我们腾讯定位在一个投资者、股东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的角度,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银行的管理团队来回答。

做公益:用移动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

我们公益基金会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现在可能经验还不多,我相信还是大有可为,因为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些案例,包括农村或者是一些小的跟生活类有关的创业者、小商家,他的服务很小,他也没有上网的电脑这样的基础,甚至他连淘宝店也不懂。后来我们看到基于微信有很多做微店的第三方平台,他们做了一些成果,我们看到以后也觉得很受启发,我们看到里面有大量的用户都不是过去电子商务的卖家,但是他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可以很简单地把产品发布到移动互联网上形成微店,附近的人、朋友、同爱好的人可以转来转去,所以为什么叫微店、微商,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是刚刚起步。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不会全部做这个事情,我们还是提供一个最底层的架构做零件让别人去做,因为再深了我们也不懂了,所以我们也希望很多合作伙伴来做。

创新:用户规模和应用场景让亚洲有崛起机会

全球来看科技的发展,美国会领先很多,包括互联网的诞生、操作系统、芯片、很多新商业模式都是美国最早诞生。但是我觉得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大家也不要自卑,因为全球很多其他地方也都没办法,这就是美国那边最强。

但是中国在很多领域是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因为我们有庞大的用户和独特的文化,还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欧美反而不太具备的。

在互联网方面,亚洲在内容领域,包括刚才讲的游戏动漫等等,是领先于欧美的,在社交领域方面,包括移动互联网,像微信、Line、韩国的KakaoTalk、美国的Whatsapp这全球四大移动即时通信产品,有三家都在亚洲,只有Whatsapp是美国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亚洲有很多在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机会。

我刚才提到的“互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怎么跟传统生活结合,这块儿来说,亚洲甚至中国其实是走在全球的前面。我们移动支付已经大干了两年,我们看到美国的谷歌和苹果才开始特别着急起来要做ApplePay、谷歌钱包,三星也开始做三星钱包,比我们这边还更晚一点。所以说中国(亚洲国家)还是有相当多的创新机会,因为它的场景很丰富、用户多、文化不太一样。

但是我们知道很多互联网基础性的、底层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如欧美,所以这方面还是任重道远。我相信我们的产业、产值越来越大,你看国内不管是BAT三家,原来会觉得全球能排上号的,能为别人的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已经了不起了,但是现在每个领域(不管是阿里和亚马逊,腾讯和Facebook、百度和谷歌)我们看到这个量级差别并不大,甚至有的还超过美国同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有这个体量、这个收入水平的话,能够买到全球的资产、人才为你所用,所以我们在未来的创新是有很好的基础的,但是这个还要一步步来。

朋友圈营销:控制过度骚扰 正探索新模式

蓝黑白金裙子的问题,我的思维是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利用社交媒体把一个事情一下子传播开来的案例,这也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威力。我相信大量内容都是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都是在像微信、微博等等,国外是Facebook、推特等等这样的社交网络传播,可以带来很快的蔓延。

但是这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说信息安全、怎么管理,包括你刚才提到社交网络上突然间有微店、朋友圈卖货,怎么保证它的安全?这些都带来很多挑战。我相信未来肯定有办法能够解决。

其实互联网从第一天诞生,我们就不担心它的发展和自愈能力,很多问题最后肯定可以找到好办法解决,最发愁的反而是没有办法形成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也很关注我们这个平台上面,用户投诉了朋友圈太多人骚扰了、刷屏了,但是另一方面又说为什么不让我在朋友圈发,这我们就很为难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最终我们还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要起到一个中立的保障者的态度,过于骚扰用户的我们肯定要控制,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些模式。

专车是新生事物 应保护而不是摧毁

我们只是滴滴的股东,他们合并之后我们的股份更小了,有很多的基金、VC都在里面,我们只是其中一个股东,这个领域我们是不会直接做的,我们只是支持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领域创新闯出来。

目前还遇到很多的问题,包括政策上的问题、竞争上的问题,包括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率,因为可能不只是专车,以后是不是在货运,甚至是送货都可以去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交通运输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国外Uber也在做很多的尝试。

所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大家更多地应该去保护它而不是摧毁它,因此摧毁它没有什么意义。

我当然有用过,但是我用的频率还不够高,所以后面要更多,在美国我也试过用Uber,我们也去过Uber,也包括问了一些司机,Uber扣你钱,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跟乘客免掉这块儿算了,他们说也不会。因为这个还是有别的方式可以监管得到的,所以它还是有一套很丰富的机制去平衡这里面的问题。

创业:细分领域有大量创业机会

现在创业环境非常好了,我们刚才讲了很多都是关于打造生态,这个生态就是要靠很多创业者和我们一起做,因为很多是我们不会进入的细分领域。现在很多细分领域有大量创业机会,你只要抓到一个很细节的地方,怎么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们的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能够解决一个痛点,就肯定能成功。特别是O2O跟传统生活结合这方面,有大量的跟服务类有关的。

微信支付:做零部件开放给合作伙伴

一站式O2O APP开发

AppleWatch首发在即 各类App抢先看

北京时间3月10日对于中国的“果粉”们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天。这天,苹果公司正式向全球发布了首款智能穿戴设备Apple Watch,而且与往次不同,这次中国市场就在首发之列。这个消息让等了一年多的“果粉”们兴奋不已。对果粉们来说,除了首发日期和价格外,最关注的莫过于那些随着Apple Watch一同首发的国内应用。

据传,为了这款备受全球瞩目的智能穿戴设备,“库克船长”也是操碎了心,对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应用进行了严格的甄选,要求在当地必须是该领域内的优秀代表,拥有最广泛的用户基础,与苹果有多年的合作,且在功能上必须根据“可穿戴”这一特性进行调试匹配,该删减的删减,该增加的增加。据知情人士透露,参与首批支持Apple Watch应用开发的相关团队人员需要与苹果签订保密协议,并在硅谷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秘密调试,可见这位优雅的老船长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毕竟,这些应用体验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广大中国用户的体验,关乎到Apple Watch是否能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

所以,这次到底哪些移动应用入了“库克船长”的法眼呢?

微信

AppleWatch首发在即 谁才是库克船长最佳拍档?
  微信在全球已经拥有4.68亿月活跃用户,是即时通讯领域里的霸主。为适配Apple Watch,微信的功能也化繁为简,仅保留收发信息、查看朋友圈和二维码功能。在Apple Watch演示中,当用户收到微信提醒时,直接点击Apple Watch即可回复该信息。用户可选择文字或表情回复。然而,我们在手机端可以实现的朋友圈发布文字、图片,以及游戏、购物等附加功能均不能在Apple Watch上实现。

支付宝

AppleWatch首发在即 谁才是库克船长最佳拍档?
  支付宝也入选了库克的“short list”,但与智能手机中的支付宝APP不同,适配Apple Watch的支付宝钱包仅保留余额宝、付款码、汇率换算三个最适合在手表上使用的功能。用户可以在手表上查看每日的余额宝收益,在支持支付宝钱包付款的商店餐厅用手表付款,在出国旅游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在手表上查看当地货币的汇率。总之,支付宝为了配合Apple Watch也是算是忍痛割肉,仅仅保留了核心功能。不过,支付看起来更加简单方便了,也是很不错的设计。

微博

AppleWatch首发在即 谁才是库克船长最佳拍档?

 

  微博也成为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应用,为此,微博同步上线“微博运动”,帮助用户实时记录与分享运动数据。

据了解,只要完成微博账号与Apple Watch的捆绑,即可在iPhone端和Watch端同步记录运动数据。在Watch端,我分别可以看到自己的基础信息,在所关注人当中的步数排名和卡路里消耗排名,还能看到正在参与的活动/任务。另外,微博还会充分利用Apple Watch在推送通知方面的优势,展示多样化的内容,丰富用户体验。在iPhone端,“微博运动”直接嵌入在客户端个人主页的功能选项里,用户点击即可进入主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监测功能本身就是Apple Watch 的主打功能之一,所以此次微博推出的新功能,无疑与Apple Watch结合的更加紧密。此外,通过用户授权,微博将可以获得自有平台上活跃着的上亿苹果用户授权的运动数据,成为拥有用户运动数据最多的应用。

手机淘宝

AppleWatch首发在即 谁才是库克船长最佳拍档?
  中国人的应用当然少不了淘宝。适配Apple Watch后的手机淘宝仍然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最终仅保留“抢购”和“待收货”这两个最适合在手表上应用的功能。

当用户将心仪的物品在iPhone端设置购物提醒后,其可以直接在匹配的Apple Watch上进行查询和显示,并按照用户的需求在活动前30分钟、5分钟对你进行倒计时提醒。在“待收货”的功能应用上,用户则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心爱之物是否发货以及现在抵达位置。

纵观这几款最主流、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应用,不管是微信、支付宝还是手机淘宝,为适配Apple Watch, 只是将身原有功能照搬到Apple Watch上,或进行删减,仅保留核心功能,在玩法上似乎并没有多少惊艳之处。相比之下,微博似乎最有诚意,围绕Apple Watch的特点进行了定制化开发,一定程度上让价格不菲的Apple Watch有了更多可玩之处,让微博、苹果和用户三方都获益。

近两年来,全民健身的浪潮日益高涨,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日益重视,对运动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测成为科学健身的迫切需要,这也给微博进军运动社交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如果是简单的数据记录和监测,对于运动者来说是枯燥的,并且很难从数据中得到激励。“微博运动”改变了以往运动型APP做“个人记录”或者“好友社交”的模式,而是连接了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数据和微博社交平台。这样一来,枯燥的数据有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还能在社会化平台享运动数据,参与明星、好友发起的活动,进行互动,并获取运动健康相关的服务,参与感和运动的乐趣陡增。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苹果表让支付婊躺枪,受委屈的还是WP用户

 

苹果(ios app开发)表让支付婊躺枪,受委屈的还是WP用户

  昨天,“iBitch”一词火了起来,其释义为:不公平、忽略用户感受。创造者则是一众WP手机用户。在该词的背后,还有一场不可谓不轰烈的运动。

事情的起因是支付宝钱包官微昨天发布微博称,支付宝已经完成适配Apple Watch版本的开发工作,中国用户在订购Apple Watch后,可以在第一时间用到最受欢迎的移动支付功能,而在目前的版本里,支付宝钱包则提供了余额宝、付款码和汇率查询三项功能。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却遭到了一群WP用户的抵触,一时间在该微博下骂成一片,纷纷指责支付宝此举是跪舔苹果而歧视WP用户,“支付婊”一词也应运而生,更登上了微博热词排行榜。

事实上,支付宝和WP用户之间的过节也不止这么一次,只是在层层叠压之下终于在当下集中爆发了而已,何况支付宝对于WP平台的长期不重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支付宝钱包在Android上的官方版已经更新到了8.5.4.021502版本,更新时间为2015年2月15日,在iOS上支付宝钱包的版本号为8.5.3.012402,更新时间为2015年1月26日,而WP应用商店中的支付宝钱包还停留在8.2.1.806版本,更新时间则为2014年8月12日,再算上Apple Watch还没上市就支付宝钱包就推出了适配应用,也难怪还在用去年产品的WP用户会炸毛了。

更别说在功能方面,WP版本上其他两大平台上早已部署的功能许多都缺失,甚至是连一些基本功能都没有,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前不久春节时支付宝大发红包,但这跟WP用户就没有丝毫关系。

  支付宝委屈吗?

对支付宝来说,是肯定没有预料到此事的,毕竟这哪跟哪啊。而且不止是支付宝,同为阿里系的天猫、旺信等产品,以及其它公司产品的WP端大多数也都已经更长时间没有更新,但很显然,一切的账都被算到了支付宝头上,说不委屈是不可能的。(或许支付宝的台词是,其实一开始WP用户让我开发WP版支付宝,我是拒绝的。)

而理性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支付宝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很简单的就是目前iOS和Android已经占据了高达96%的移动操作系统份额,这部分显然是市场大头,甚至可以说是全部。而为了剩下的4%另外开发应用(更别说其中还不止是WP一家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产出和投入不成正比的事情,再加上企业又不会被情怀和爱心驱动,有取舍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核心的问题在于,做了是情分,不做是本分,你像网银不给Mac适配,有人抱怨,可上升不到歧视层面,但你支付宝只做一半是几个意思?作为一个必装的移动应用,支付宝在当下的iOS和Android上都在向一个移动生活中心发展,但在WP上,它顶多只是个工具类应用,就这一点,从企业良心和态度上,支付宝显然都是不过关的,因此被痛骂也不为亏。

  阿里委屈吗?

跟据网友在知乎上的爆料称,整个阿里内部负责WP版的工程师只有一位,还同时兼任iOS团队的开发工作。而如果事实属真,那么该谴责的就不是支付宝,而应该是阿里。

即便上述爆料有虚,可阿里对于WP平台从态度上的偏差也早就可见一斑,之前就连淘宝的触屏版都没有专门为WP上的IE 11适配,以至于去年还是微软主动更改了浏览器标识才使后者可以正常使用,但在没多久阿里更新了首页动画后,WP用户又没办法用了,而当有人向阿里方面问询此事时,阿里方面则表示从未考虑到这一问题。

而且,一款高质量App的开发确实挺有难度,阿里无线端当时很缺人也是人所共知,但针对浏览器的适配工作量其实极低,也就是说这里面无关难度大小和资源如何的问题,而仅仅是态度决定了一切。

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在于时运和决策外,长远的眼光和公平的态度都是极其必要的,更何况如今阿里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科技大牛,却在自家窝里得罪了成百上千万的WP用户,这根本不是一个优秀企业该应做的事情。

 微软委屈吗?

微软肯定是委屈的,虽然自己声称自己是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虽然按照2.7%的份额来算WP手机去年的出货量仍有3490万台,虽然自己壕壕的买下了诺基亚,但现实的巴掌却还是没有停下呼过来的节奏,甚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用户的Apple Watch都比自己要受重视,而且这么做的也绝不只是支付宝一家。

更令人委屈的,还是微软做也做了,喊也喊了,但WP生态还是这个样子,有几次伴随着新品发布之类的活动,国内WP市场的确受到过小规模的重视,但档口一过,一切如旧,对于微软来说,可能它自己都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了。

当然,即便微软再委屈,这还是自己的责任,还是得憋着,就像孩子受了委屈,当妈的应该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到位,而不是跟着一起哭,因为WP要是自己够争气的话,也不至于会让自己的用户受这么大委屈,更何况在WP7向WP8升级时,微软还自己带头坑了WP用户一把。

  用户委屈吗?

其实叫得越凶的用户,心里就越委屈。

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都知道WP和其它平台的不同,真金白银掏出来以前,也一定多少思量过值不值得的问题,但最后,为了小众、低调和诺基亚等等理由,他们还是选择了这个系统。

而正因为WP不完美,很落后,追随他的人就格外的忠诚,就好像弱国之人往往很团结一样,而站在他们的角度看,是你支付宝要到WP平台上卖服务,既然卖了,就应该有基本的态度和体现,没有也就算了,最后服务不好,姿态还挺高,不骂你骂谁?

而上文也说过了,支付宝事件只是一个缩影,是WP用户长期被压抑在一个落后生态中的集中释放,支付宝和阿里被骂不冤,微软被阿里歧视也不冤,可最后,真正委屈到的只有用户。

“支付婊”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但监督和审视的眼睛却还是会盯着阿里,接下来也就看其是否愿意做一个负责、大度和为用户考虑的企业了,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该对WP应用开发和升级的提速。当然,微软也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和表示,推动国内WP生态的引导与打造,毕竟看在这么多用户都豁出的面子上,自己再不争点气,再不给自家用户撑腰的话,那就当真是让用户错付了。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苹果(ios app开发)表与移动游戏能擦出火花吗?

苹果(ios app开发)表与移动游戏能擦出火花吗?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1点,苹果举行了其2015年的第一场发布会。苹果发出的邀请函中只有简单的两个单词:“spring forward”,译为“一年之计在此时”。

Apple Watch,作为苹果的首款可穿戴设备,主打“健康与健身”、“全新的沟通方式”和“计时功能”三大功能。库克对此透露,Apple Watch 的时间可精确到 50 毫秒、防水、可以提供健康检测和提醒运动功能、锻炼追踪心率、运动积分奖励系统、Apple Pay 支付功能等。但与此同时,用户需要iPhone的帮助,才能使用Apple Watch的大部分功能。

巨头抢滩登陆,微博微信支付宝尝头啖汤

在发布会上,苹果技术副总裁Kevin Lynch演示了Apple Watch操作过程,在演示中可看到Apple Watch内置了微信。据了解,当用户收到微信提醒时,直接点击手表,可选择文字或表情回复,还可浏览朋友圈信息。微信官方表示,这款创新设备的接入,将进一步拓宽微信连接人的维度,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而健身追踪将是Apple Watch最重要的功能。据了解,Apple Watch的微博版本号为5.1.5(目前最新iOS版为5.1.3),内容似乎已经变身为一款计步排行APP,不但可以记录当天走的步数和消耗的卡路里,还能与微博好友PK。带有了一定的游戏性质。

而支付宝钱包也不甘人后,完成适配Apple Watch版本的开发工作。据介绍,适配Apple Watch的支付宝钱包将化繁为简,仅保留余额宝、付款码、汇率换算三个最适合在手表上使用的功能。用户可以在手表上查看每日的余额宝收益,在支持支付宝钱包付款的商店餐厅用手表付款,在出国旅游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在手表上查看当地货币的汇率。

巨头们的纷纷发力,无疑是看好智能手表这一市场的未来。并希望在其他对手之前占领这一新领域。

基于apple watch的硬件设备和自身属性,手游那点事认为有以下的游比较适合该平台:

1)挂机类游戏

2014年下半年以来,以《天天挂机》、《全面挂机》为首的挂机类游戏火了起来,更有媒体爆料称该类手游的平均次日留存高达60%。虽然真实的数据可能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但是还是远远高于业内人士对改类游戏的估计。挂机类游戏操作性几乎为零,只需要玩家在其空闲时间进入游戏点击屏幕即可。加上手表的屏幕较小,可以掩盖挂机类游戏UI较丑这一缺陷,所以说最合适手表的游戏类型莫过于挂机类游戏。

2)运动社交游戏

上文已经提及,Apple Watch可以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而运动社交类的手游则可以把这些运动的数据转化成为游戏里面的参数,例如一个玩家在当天消耗了多少的卡路里,游戏中的主角就获得了多少的能量或者技能点,既可以用这些能量值进行副本或pk,又督促了玩家进行运动,一举两得。

3)体感游戏

这里指的体感游戏并不是指安装在手表上的游戏,而是安装在家用机或者智能电视上的游戏,但是是通过apple watch进行操控。通过手表内置的感应器追踪玩家手势的动作,并转化到游戏里面,例如挡隔、出拳、滑动等等动作。比较适合射箭、拳击,保龄球等对身体动作捕捉没有太大要求的运动项目改编的游戏,以及《水果忍者》类滑动屏幕的游戏。

4)模拟养成类游戏

对于模拟养成类游戏是最适合挖掘玩家碎片化时间的,apple watch似乎符合这种游戏的玩法需求,除睡觉时间之外,手表是随时随地戴在手上的,对碎片化时间的挖掘可谓是不亚于手机,但编辑实在想不出在同事有手机和手表的情况下,去打开手表而不打开手机玩游戏的理由。

5)手游客户端的衍生

由于apple watch的屏幕实在太小了,并不适合一款手游直接等比例缩放并移植手表上。倒是可以称为手游客户端的衍生,玩家可以在手表的游戏客户端里面完成手游端的一些简单的功能,例如对体力的查看,对人物的升级或是礼包的开启等简单的操作。降低玩家进入游戏的成本,提高用户的留存率。而且进行推送时也能通过手表的震动来更好地刺激用户,提高用户的回流率。

结语

根据小编的观察,用户会使用苹果表玩游戏的需求暂且不大,因此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游戏与表或许很难擦出火花,暂且不建议游戏开发者去挖掘苹果表是市场。反而在生活服务与健康医疗层面,苹果表比较有想象空间。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马云:以前想与微信竞争 现在会鼓掌

马云:以前想与微信竞争 现在会鼓掌

2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今日率团队主要成员在证监会做互联网金融分享,马云表示,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

马云透露,阿里巴巴、阿里妈妈、支付宝、余额宝、蚂蚁金融这些企业名字均是他取的,他寄望“蚂蚁金融”能像蚂蚁一样举起体重两三倍的重物。

马云还说,10年后,真正的资源不在石油,而是数据,阿里巴巴本质是数据公司。阿里未来要做三件事:全球化;农村战略;大数据,云计算。

马云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我取名字还是可以,阿里巴巴、阿里妈妈、支付宝、余额宝、蚂蚁金融都是我取的,蚂蚁是为数不多可以举起体重重量2、3倍的动物,我们希望蚂蚁金融业可以做到。

阿里巴巴集团上市融到了250亿美元,不是钱,是信任,是对阿里巴巴的信任,是对中国的信任。如果让我们现在去做阿里巴巴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必须要创造未来。

创办湖畔大学,分享失败,创业,要先做到活着。

改变成功者是很难的,淘宝的成功是因为搞定了小孩子。与其搞定成功者,不如搞定想成功的人。

做公司,一定要问:有什么?做什么?放弃什么?

未来是IT向DT转移的过程,IT是以自我为中心,DT是以他人为中心,利他主义,分享,透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释放的是体能(诞生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公司),进一步释放体能;DT时代,信息革命,释放的是头脑(诞生平台化组织)。

中国的互联网时机很好,世界上最大的10个互联网公司,美国有6个,中国有4个,欧洲为何没有?日本,韩国?

淘宝为何做到这么大?比亚马逊,ebay都要大,是因为做假货么?NO,是因为过去中国的商业环境太差,所以才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同理,中国的金融环境也没那么好,金融机构都在服务20%的人和机构,80%的人和机构没有得到金融服务,所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非常有机会。

10年后,真正的资源不在石油,而是数据,阿里巴巴本质是数据公司。

阿里未来要做三件事:全球化;农村战略;大数据,云计算。

提问:请问怎么看互联网公司无底线,无节操的情况?

马云:互联网公司恰恰是有底线,有节操的。我认为人有2种排泄物,粪便和情绪。这是一定要发泄的,情绪是通过互联网发泄是最为方便的。俗话说:七个人中有恶人,六个人中有圣者。人之初性本善?善与恶斗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要通过后期的不断教育,疏导,让人向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自己也有恶,也需要去不停的修正。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太极的原因。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巴巴,我们一直在进行疏导,把所有问题都阳光化,包括之前的店小二,聚划算腐败,都是我们内部查出问题主动曝光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拥抱监管的原因。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委屈。

提问: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局域网?BAT互相封闭怎么说?

马云:只有知道什么不能开放,才能做到真正的开放。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但是封建基因在中国的根基太强大,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我们正在改变。我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这种竞争是一种乐趣,我们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

北京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