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已没落红包更新潮 除夕短信下降超三成

  曾几何时,短信拜年风靡全国,如今随着社交APP的大行其道,这个曾经电信运营商手中的杀手利器开始逐渐没落。

  与此同时,微信、微博、视频电话等更具互联网特色的拜年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选择,除夕当天,全市移动数据流量较2014年同期提升了224%,其中4G流量占比达到约52%。

  除夕运营商短信量下滑超三成

  来自中国电信的数据显示,除夕短信峰值业务量与去年同比下降31.97%,中国联通除夕当天的短信业务量为10.7亿条,同比也有所下滑,中国移动虽然没有公布除夕短信业务量,但可以预测,受到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滑也是在所难免。

  其实这几年的短信业务量一直在下降,不仅仅是过节的拜年短信减少,即便是平时,也越来越少有人将短信作为必须的通信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的进步,也是任何一种业务的宿命。

  据说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但却是在1998年开始真正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不过,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短信快速走上了衰落之路。

  根据工信部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春节放假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82.1亿条,同比下降42%,首次出现大幅度下滑。更多消费者开始用智能手机上的聊天软件直接发送拜年祝福。

  目前,工信部还未公布2015年春节期间电信网络运行情况,若从除夕当天的三大运营商短信业务量来推测,下降的幅度显然不会太小。

  短信量的下滑确实让电信运营商很头疼,但好在移动宽带技术的快速普及给予其不少安慰。

  来自三大运营商的最新数据业务量显示,中国移动除夕全天数据流量5198TB,同比增177%,中国电信C网数据峰值业务量同比增20.55%,中国联通数据流量当日总量为1618TB,同比增幅也不少。

  2014年的春节八天假日中,累计3674.6万G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每用户平均使用46.6M,比平日流量高35.3%;2013年的七天里,流量达到1971.5万G,人均接入流量达到26.4M,比平日流量高33.6%;随着网络技术的换代,流量增速明显上升。如中国移动的高增速自然归功于过去一年在4G的大力部署。

  另外,根据腾讯微信团队19日晚间发布的数据,2015年春晚共摇出5亿元红包。这期间,全球共有185个国家的用户创作了超过110亿次“摇一摇”抢红包动作。而抢红包的高峰出现在除夕夜22时34分,这一分钟里便有8.1亿次摇一摇互动,这背后庞大的数据流量不言而喻。

  可见,随着移动网络不断发达,终端快速普及,传统通信市场日趋饱和,话音和短彩信业务发展疲软,流量经营成已为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主要拉动力。

  中移动去年前三季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移动网络数据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8.6%,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流量业务在营收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均有双位数的增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计划今年推出融合通信业务,基本上等于宣告将放弃短信。

  如此下去不难预见,短信拜年的方式在未来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手机抢红包 拜年更新潮

  在一些广州、深圳市民看来,“今年短信拜年的人少了,利用微信拜年的人多了。”南方日报记者从腾讯方面了解到,从除夕0时到19时,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4亿次,摇红包总参与人数量达2000万,全民摇动超过2亿次,最高一分钟摇了4000万次。从20时到20时52分,央视春晚摇一摇总次数超过8.57亿次。

  由于除夕当晚的用户信息发送量大增,导致微信服务器一度出现堵塞,使得用户在微信收发信息都出现了延迟。腾讯公关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夕晚20时左右腾讯后台陆续监测到网络堵塞情况,腾讯方面未称之为“故障”,仅表示“出现延迟”。至23时50分左右,微信再次出现拥堵,红包和信息出现难以发送情况。

  与微信的大塞车相比,今年春节短信拜年的用户则有所减少。南方日报记者从运营商方面了解到,与以往春节期间短信发送严重延迟的现象相比,今年春节的短信发送量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增长,用户收发短信的体验基本正常。

  除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拜年外,手机红包在年初一的拜年当中也成为了主角。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亲朋好友群里面,不少市民选择以发手机红包的方式来表达新年的祝福。微信用户小陈说:“亲朋好友之间发的红包并不在乎金钱的多少,更多的是表达祝福。”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短信之死:微信是药引,生态链条断裂是首因

  官方总是喜欢把短信的下滑解释为微信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替代,媒体也很喜欢这个理由。无他,一个是懒政不愿意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挑逗互联网厂商与运营商的仇恨总是能吸引部分注意力。

  短信的确频临死亡,但绝非死于微信

  是的,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今年用微信发了几倍于短信的多少春节祝福;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至少以我个人的经验,看到那些祝福,与短信时代没有任何区别:内容还是那么粗糙、依然是批发的祝福,形式也了无新意。

  唯一不同的是,有人会发个自己或者全家的视频,这算是微信超过短信的地方。

  我相信,这样的祝福信息即使迁移到微信上来,也不会有生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内容没有任何创新,微信这个通道就会比短信这个通道更有意思?

  或者说,微信是让短信猝死的原因?充其量只是个药引子而已吧。

  短信之死,首要原因是失去了外生动力

  回顾移动梦网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短信增值业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内容生产、营销传播到业务创新,每一个环节都涌动着淘金的激情。

  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力促动了个人点对点短信的节假日传播:大量的段子手投入了大量的激情展开了短信内容创作,一百四十个字的限制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脍炙人口的短信段子喷薄而出,也激发了老百姓的积极参与热情。

  随着2004年的到来,以及随后持续十年的垃圾短信严管,这些适合短信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少,以至于通过短信批发感情突然在今天变得成本高昂起来。不信,你此时可以翻开你的手机,你会发现收到的大部分是原创了。

  无他,段子手们早已经转移阵地了。

  所以,短信之死,首先是因为一个围绕他的生态链条的断裂。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这块土地上获利,这些人只能抛弃这块土地。他们被迫迁徙到了微博、微信

  我想起了葛优大爷的一句话,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失去了人才环绕,短信不死,难道是人才蜂拥而上的微信死?

  短信之死,次要原因四失去了内生动力

  尽管短信依然带给电信运营商大量的收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上还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短信业务在运营商内部也早已经是被打入冷宫。

  垃圾短信恐惧症在过去的十年已经蔓延到每一个组织细胞,渗透在组织的血液里,成了每一个运营商人在业务和服务时永远打不开的紧箍咒。

  有识之士们都会绕路而走,实在躲不开也要遵循 宁可错杀一千的原则。内部的激励机制也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随着电信运营商经营重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些人开辟新的创新领域,于是大量的优质智力资源蜂拥而去,也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少得到了内部的认可;这更加激励更多人去做短信之外的创新。

  一些人无奈固守短信,为求自保,不得已竖起高高的壁垒,以至于束缚在短信上的枷锁越来越重。而这种自保也到了正向的组织激励。

  内生的动力也已经失去了,人才流失和愈来愈重的枷锁,让短信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最后,短信之死,是死于技术进步

  一项技术总有寿终正寝的时候,他的生命周期从繁荣到衰退,按照短信也已经值了。从语音到文字,再到视频,满足人们之间具有现场感的沟通需求,一直是通信运营商曾经梦寐以求的目标。

  现在这个目标互联网厂商帮助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提前一步实现了。但是运营商也在奋起直追。这就是在国内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融合通信。

  纯文字互动方式早已经不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需求。所以短信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单向的通知类、信息确认类、安全控制类的通道。比如各种验证码、各种消费提醒。

  而能够表达感情和情感的沟通方式让位给了微信,微博。这是电信技术进步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的综合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短信并不会死,它只不过是变得更加普通而已,退出以前盘踞的历史舞台,在商业短信领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不可替代位置,依然有很大的空间。

  短信之死,绝非死于微信微信替代短信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外媒怎么看春节“抢红包”?

外媒怎么看春节“抢红包”?

作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过年新风尚,而中国全民“抢红包”的现象也引起外媒的关注和解读。

【红包文化新风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日以《2015中国新年:传统礼物数字化》为题进行报道。文中说,传统上,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见面习惯说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吉祥话,随后送出一个装满崭新钞票的红包。今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电子红包让这个传统习俗发生了“数字化”的转变。

27岁的上海居民毛慧(音译)说:“这样方便多了……带着现金出行并不是最安全的,特别是带着钱上火车。”她认为,发送电子红包可以在忙碌的春节假期中节省不少时间。在西班牙卡纳利斯公司工作的妮科尔・彭(音译)则认为:“很多中国人在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用这样的形式传递红包很容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网(CNBC)日前报道指出,中国人有在春节期间向父母、未婚青年、儿童发红包的传统习俗。现如今,人们用智能手机传递电子红包,成为红包文化的一种新风尚。

26岁的广州居民黄静(音译)告诉CNBC记者,虽然她还单身,但她已然开始和朋友们交换红包。她说,电子红包数额可以低至1元,她和她的朋友在微信群里散发红包,然后看谁的运气最好、手气最佳。

【背后是商业大战】

法新社报道了中国春节“抢红包”现象,认为这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商业大战。2014年,腾讯旗下拥有超过4亿用户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推出了电子红包业务,很快获得成功。今年,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加入电子红包大战。

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认为微信的电子红包是对支付宝的“偷袭珍珠港”。

最近几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电子红包大战愈发激烈。支付宝允许它的1.9亿用户通过阿里巴巴占股的新浪微博传递电子红包。腾讯禁止支付宝通过微信发送红包,称这些红包可能造成“安全威胁”。近期,微信还屏蔽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虾米音乐。

为争夺市场,两家公司拿出巨额资金,通过在线游戏、电子红包的方式向用户发钱。腾讯表示会通过微信和QQ平台在超过十天的时间里发送8亿元的红包。每个用户收到的红包数额可能低至几分或高达几千。阿里巴巴支付宝则承诺发出近6亿元红包,此外还有价值几亿元的电子优惠券等。

法新社指出,腾讯和阿里巴巴不只是在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慷慨散钱的背后是推广需求,目标是占有更多用户。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数据,支付宝控制了中国82.6%的手机支付市场,与之相比,腾讯的财付通占有10%的份额。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微信红包推出之前,财付通只占有4%的市场。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移动互联网巨头发展飞速:每天增值3亿美元

北京时间2月15日下午消息,移动互联网咨询公司Digi-Capital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巨头总价值已达到2610亿美元,而到今年年底,这一总价值有望超过3000亿美元。

2013年底,38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行业“独角兽”总价值超过1300亿美元。而过去12个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明显改变了这一切。2014年第四季度,68家来自移动行业的“独角兽”给股东新增了280亿美元价值,而总价值则达到2610亿美元。这还没有包括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Facebook。实际上,Facebook的64%营收来自移动业务,59%用户仅使用移动服务,而使用移动服务的用户占总数的84%。

  “独角兽”群体

尽管“独角兽”很少见,但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它们,我们也创造了一个群体称谓:“独角兽的恩赐”。由于在移动行业,这样的独角兽群体并不稳定,因此我们通过金字塔图来展示这些公司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巨头发展飞速:每天增值3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公司市值金字塔

  这一金字塔图的多个方面都令人惊讶。例如,其中的公司达到68家,并且仍在增长中,这其中也包括了全球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在美国家喻户晓,例如Uber和Twitter,但另一些公司,例如爱奇艺和蘑菇街,在美国并不是很有名。

  每天30个蒂姆・库克

去年第四季度,这些公司新增了280亿美元的价值,相当于每天3亿美元,达到苹果CEO蒂姆・库克去年收入的30倍。库克去年的薪酬超过900万美元。

Uber、Snapchat、印度电商Flipkart和美团的价值增长最多。此外还有15家移动互联网巨头的价值出现增长。不过,也有14家此类公司价值出现下降,有的下降幅度甚至达到数十亿美元。

成为“独角兽”俱乐部的一员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第四季度,此前的两家“独角兽”价值跌破10亿美元,而2014年全年价值跌破10亿美元的公司达到5家。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80/20法则”也适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20家公司占这一“独角兽”群体总价值的70%。前5大公司,包括Uber和Line,占总价值的40%。前10大公司,即包括Snapchat和Square在内,占总价值的超过一半。前20大公司,即包括Pinterest和Gungho在内,占总价值的超过70%。而前30大公司,即包括万达电商和陌陌在内,占总价值的超过80%。并不是所有“独角兽”都有着同样的实力。

移动互联网巨头发展飞速:每天增值3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排名与市值所占比例遵循着“帕累托法则”

  下一只独角兽可能来自任何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2610亿美元价值分布在多个领域中,其中6个领域占其中的89%,即2290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巨头发展飞速:每天增值3亿美元

不同领域移动互联网公司市值所占比例

  最大的6个领域分别为旅行和交通(包括Uber、滴滴打车和易到用车)、移动电商(这一领域被亚洲公司主导,例如Flipkart、Snapdeal和One97)、社交网络(包括Twitter和Snapchat,实际上Facebook也应被计算在内)、消息(包括WhatsApp和Daumkakao)、游戏(包括King和Gree等11家公司),以及工具(例如优视网络)。

不过,整个列表中包括移动互联网的16个领域,因此下一只独角兽有可能来自任何领域。

  美国公司估值领先,亚洲公司总数领先

美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创造的价值更多,24家公司给股东带来了1440亿美元的价值,占这一群体总价值的超过一半。这部分是由于一些美国公司有着极高的价值,例如Uber、WhatsApp、Twitter和Snapchat的价值均超过10亿美元。这些美国公司的平均价值为60亿美元。

亚洲公司则以数量领先。38家亚洲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总价值为1020亿美元,而平均价值为27亿美元,不到美国同行的一半。不过,相对于欧美,亚洲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在这一列表的15家新进入者中,有12家来自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中国保持着增值速度的纪录。万达电商在创立4个月之后估值就达到32亿美元。万达电商是万达、腾讯和百度的合资公司。

移动互联网巨头发展飞速:每天增值3亿美元

各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市值

  或许最令人激动的一点在于基本面的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到2017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营收将超过7000亿美元,因此到今年底,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总值将突破3000亿美元。

Digi-Capital的这一数据主要考虑了移动互联网公司,而没有包括移动基础设施公司,例如高通和苹果,以及移动业务占比较小的公司,例如腾讯。价值数据来自股市、收购信息和融资信息。(李丽)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滴滴快的宣布战略合并

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滴滴、快的情人节牵手 春节后将召开发布会

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来临之际,打车软件市场最大变局发生。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2月14日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关于滴滴、快的合并案的核心七问

作为打车软件史上最重磅级的一起合并,交易背后的细节非常值得关注。合并是由谁推动的?合并的原因是什么?快的CEO吕传伟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在城市移动出行领域的发展前景上,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共同的愿景,这是决定战略合并的最大原因,其它原因还有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滴滴投资人:我为什么要撮合两个“死对头”合并?

这是一个500亿到1000亿美元的机会。合并能够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创新上,红包和补贴也许少了但产品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合并,是两家目标高远的公司共同创造伟大的开始。

外媒热议滴滴快的合并:给Uber扩张带来压力

美联社指出,此次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出行领域的携手和合并,无疑给中国市场“关上了大门”,这对于美国Uber公司将形成一个巨大的障碍。

阿里入股魅族 注资5.9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周回顾:阿里注资魅族 滴滴快的“在一起”

资本“绯闻”坐实,阿里领投魅族6.5亿美元

2月9日,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与此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魅族将共计获得6.5亿美元投资,这也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

投资魅族的,只能是阿里巴巴

现阶段,急需更多铺货的手机手机系统承载自身移动服务,且能拿出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只能是阿里巴巴了。背后还有王坚和阿里云多年未死心却又不见起色的移动操作系统梦想。其他家呢?要么不需要魅族,要么拿不出这样的价钱。

阿里投资魅族:从“云”到“端”软硬通吃

可以预见,阿里牵手魅族的方向之一是在智能家居的第三步尝试突破,作为终端入口的魅族手机来说,阿里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同样也是硬件商需要的资源。而对于像构建智能生态的阿里巴巴,魅族之后,未来很可能还将入股上游的芯片商、方案商,以及下游的手机厂商、电视机厂商、可穿戴设备商等。

“干爹”入场,魅族与阿里未来能有多亲密?

暂且不管真正的开放平台到底存在不存在,也不管“干爹”是不是会变成“亲爹”(从阿里收购UC、高德,入股新浪微博等一系列举措,似乎都证明了“阿里系”的确真真实实的存在着)。魅族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在追求手机“梦想”的时候就必然会经历转型的阵痛和现实的拷问。

北京app开发公司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滴滴快的合并:慎言垄断 遥看创新

滴滴快的合并:慎言垄断 遥看创新

  作为情人节的2月14日早已摆脱了舶来品的色彩,融入了中国青年男女的日常思维与生活。不过,在昨天,促使许多青年男女引发“再度相信爱情”这一调侃的,不是某两个人的爱情经历,而是两家打车APP滴滴与快的的宣布合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在过去两年多打过中国史上最大营销战争的滴滴和快的,各自的CEO都在这一特殊日子宣布“在一起”,这一决定引发的争议也顿时炸开了窝。

最先引发人思索的一个问题,当然是两家公司为何要合并。从市场上较为流行的分析来看,基本维持在下述几点:其一是两家公司所圈占的消费者份额基本到了底线,据《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滴滴、快的两家公司共同占据了近1.7亿的账户量。未来固然还会在拓展用户上发力,但此前极速增长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了。其二,双方在过去一年的烧钱大战已经结束圈占用户的历史使命,继续烧钱补贴,只能两败俱伤,相反合作之后则可能带来“1+1>2”的效应。

合并带来的是一个估值超过60亿美金的新锐互联网企业,紧接着引发的疑虑便是,两家公司的合并是否将造成垄断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两家公司都尚处于烧钱阶段,未能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换言之,不管合并还是分开,打车软件的商业模式并未成熟。从这一角度出发,现在来谈垄断还操之过急。当然,基于对趋势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用户并非“羊群”,通过满足用户的需求、做好用户的体验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即便合并可能是制造垄断的重要环节,但只要企业出现绑架客户的情形,法治的作用也就有必要出场。

对于今天的城市居民而言,庞大的城市和拥堵的交通构成了出行最大的障碍,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来精准打理自己的出行计划,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不管是滴滴、快的,还是易到用车、神州专车,这些企业都在用创新的方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人们的出行方式被新事物重构之际,势必会遭遇监管上的难题,甚至引发垄断经营的忧虑。然而,面对创新性的事物,尤其是能够解决现实需求的创业,监管者与消费者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和拥抱新的变化。

事实上,打车软件通过补贴的方式促使司机和用户进入“O2O”的模式,从而完成了移动出行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中,司机和用户都获得了数额不等的优惠。接下来,对于企业和背后的投资者而言,如何建立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使得移动出行的用户不仅仅是基于补贴来出行,或者不仅仅是基于出行来支付费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一系统中,用户是感性的,但更是理性的,只有确保用户的利益,做好用户的体验,系统本身才能不断丰满、持续。

从上述角度来说,舆论对于滴滴快的合并可能造成的垄断倾注了过多关注。相反,一如两位联合CEO所指出的,移动出行在代驾、公交、拼车和地铁的应用还不完备。可以预见,在未来,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出行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影响波及的范围也会超出出租车和专车两类。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情人节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合并的“爱情”,不必过于在意垄断,而只需要在未来关注二者团队整合后推出的服务体验。没错,体验为王,没有创新性的服务,没有进步的服务,合并就没有意义。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o2o这一概念在国内历史并不算久,但发展极其迅速,从最开始的餐饮服务类行业迅速发展并很快涵盖了包括服装、百货、旅游、电影、打车、生活服务等等诸多行业。O2O已经成为BAT巨头们未来布局的一个重要的发力点。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通过对国内O2O市场的整体情况的总结以及用户相关数据的调查,解析国内O2O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O2O平台架构分析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首先,O2O平台借助地图、搜索、ADS等的驱动,将产生用户需求的场景包括餐饮、服装、百货、电影、旅游、生活服务、打车、生鲜等等引入到了O2O平台上面来,打通了用户和O2O平台之间的供求渠道。即用户在O2O平台上可以通过搜索、地图、ADS等入口,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类别。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然后诸多合作商家根据O2O平台提供的信息,实现服务的精准定位。一方面,O2O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实际的用户消费,服务于合作商家;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商家的反馈信息完善平台的功能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

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5年预计达10亿元规模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2011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规模为3.6亿元,到了2014年,国内市场规模增长到了5.9亿元,同比增长了63.9%。国内O2O市场正处于飞速拓展阶段,随着BAT巨头们的注意力的投入,国内O2O市场将会迎来更加飞速的发展,预计2015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元。可以想见,届时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建会更加的完善和用户的生活将更加便捷。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用户规模增长持续 2015年达3.67亿人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用户规模在2011年仅有0.82亿人,2014年用户规模增长到了2.8亿人,同比增长了241.5%。同时结合中国网民总数的增长情况,2011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用户规模占当年网民总数的16.0%,到了2014年,用户规模在网民总数中的占比已达43.3%。可见国内的O2O这一模式正逐渐被广大网民所接受,随着国内网民的快速增长,未来O2O市场的潜在用户规模相当庞大。

2014年中国O2O市场份额占比 餐饮仍是大头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2014年国内的O2O市场中,餐饮行业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3%,居首位。休闲娱乐类市场份额占26%排名第二,酒店服务市场份额以微小差距排第三位,占比25%。此外美容美发类占比3%,亲子类占比2%,婚庆类占比1%。尽管看起来餐饮行业的O2O市场仍是重头戏,但随着国内市场的拓展,包括服装百货甚至是医疗健康等等都将会纷纷参与到其中,未来的O2O市场将会是百花齐放,更加的多彩。

O2O使用场景 移动端占比71.3%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O2O市场用户群体中,使用移动端的用户占到了71.3%PC端的用户占比仅28.7%。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少O2O商家和平台也纷纷启动通过手机支付、微信支付、扫码支付等等可以享受优惠的活动,以此来增加移动端用户的数量。随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用户定位、个性化推送等一系列以方便用户为前提的功能的普及,以及移动端设备的进化,移动端用户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甚至完全占据O2O用户市场。

移动端O2O实现方式 第三方平台占比50.8%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通过对移动端O2O用户使用习惯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用户是通过借助第三方提供的平台来实现的,具体占比为50.8%。用29.3%的用户选择使用商家自己专门的APP,通过手机浏览器来寻找相应服务的用户占16.5%。可见目前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习惯使用第三方平台来实现O2O的功能,在笔者看来,第三方平台主要优点在于用户只需要安装一个平台就可以实现多种类别的服务信息获取,这也符合O2O本身方便用户的初衷。而专门的APP相较于第三方平台来说用户可以获取到更加详尽的针对某一商家的服务信息。通过手机浏览器来实现O2O功能实际上更多的是完整的将PC端转移到移动端来,与此同时通过用户场景定位可以向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相较于PC端功能更加强大。

BAT巨头的O2O布局

[ O2O研究 ] 2014第三季度O2O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占O2O市场份额高达43%

纵观三大BAT巨头在O2O市场的布局,无不围绕着O2O的基础结构展开。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作为国内用户最多的支付工具,淘宝也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其布局也紧贴支付流和信息流,涉及场景也最为广泛;腾讯最引以为傲的当属其在社交平台的成就,借助搜搜搜索引擎助理,围绕微信等社交平台展开的布局,包括支付工具和场景,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百度拥有国内最强大的搜索引擎撑腰,同时有百度地图助力,虽然目前的布局规模相较于阿里腾讯稍有逊色,但手握地图和搜索两大引流渠道,依然可以坐得很稳。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自带互联网标签的餐饮创业

[ O2O研究 ] 自带互联网标签的餐饮创业

互联网上最火的肉夹馍创业日前最终酝酿成创始人内讧闹剧。而随着有关西少爷肉夹馍讨论的愈演愈烈,曾经凭借互联网思维结合餐饮而风生水起的诸多餐饮创业项目在这场口水战中几乎无一幸免。

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餐饮创业项目的前赴后继。在雕爷牛腩、黄太吉的风生水起之后,伏牛堂、小蹄大作等餐饮项目迅速冒了出来,而照葫芦画瓢地按照互联网思维模式运作起来是他们的标配。

跟鸭死磕的烤鸭生意

4年前,还在百度工作的曲博有个朋友借世界杯的事件营销开了一家酒吧,赚到不少钱,这让他看到现在颠覆传统市场有很大机会。4年后,20143月,世界杯的前夕,曲博和他的朋友开始筹备叫个鸭子5月试运行。 

到今年7月,叫个鸭子估值5000万,7月底完成了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812日,微信叫个鸭子个人号用户好友超过5000人,回单率达60%,日订单量过百,单日流水约两万元。

目前叫个鸭子团队32人,核心团队成员的背景主要是互联网和广告。职务种类上,除了行政职位外,主要是配送团队和用户运营。曲博表示:用户运营的团队都是90后,他们不只是卖鸭子,他们是要跟用户交朋友。 

叫个鸭子的快速蹿红,吸引五位天使投资人参与: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华谊总裁王中磊、此前投资周黑鸭的天图资本朱拥华、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的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娱乐工场董事长张巍。 

[ O2O研究 ] 自带互联网标签的餐饮创业

曲博说:数百万的融资,大致是一年半的运营成本,没有要更多的钱。选择投资人一则看投资团队怎么给平台带来更大的收益,二则更重要的是谁会懂我。投资人不会管我,他们只会跟我说,我在哪帮你叫了个鸭子 

在曲博看来,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产品的自传播性,具体而言,分为产品、服务、品牌三个方面。第一,口味是核心,安全卫生是保障,并保证产品快速迭代和包装、产品形态的创新;第二,服务上以用户为中心,人格化服务,对服务团队充分放权,让团队能及时变通适应用户需求;第三是在品牌上,90后团队坚持跟鸭死磕的文化,与用户深度互动,做有网感的品牌。

餐饮业的互联网化营销

传统营销是告知消费者,并转化为行动,而自传播性的点在于怎么让消费者乐于分享,并参与其中。曲博表示,叫个鸭子抓住这个点,想方设法把自己变得好玩,然后推动用户参与其中,而不是大炒90后创业、o2o等概念去营销。 

例如,叫个鸭子把元素贯彻到各处细节:配送小哥叫鸭王鸭绿江()”等产品的命名全围绕 

有意思的是,叫个鸭子的投资人赫畅的黄太吉用特斯拉和宝马送餐,而叫个鸭子就用minicooper和奔驰送外卖,外加让派送员带着谷歌眼镜去拍摄取餐瞬间。

 与此同时,黄太吉的微博偏爱宣传矫情中的矫情者,比如从万里之遥的美国飞过来只为一睹煎饼真容的餐饮爱好者,怀孕了不吃煎饼就会胎动异常的准妈咪,送情人节礼物不能不选煎饼的痴情男友……

而在餐饮营销上名气更甚的是自称雕爷的——孟醒。 

对于标榜品牌创建爱好者的孟醒而言,除了在外界知名度较高的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和河狸家,他的创业项目还包括三体空气净化、餐饮品牌薛蟠烤串、皮娜鲍什下午茶,并且以投资人的身份插手到先锋戏剧界。

孟醒的能力在于每一次创业都掀起舆论一番热议。

此前雕爷牛腩筹备和封测期间,孟醒已经用一套成熟的营销手法为他个人和雕爷牛腩品牌带来了空前关注,“500万买断食神秘方留几手偶遇苍井空都是其间孟醒主导的营销事件。

这一次带来的话题是他的新创业项目——河狸家。

在此之前,在大溪地度假的孟醒晒出了内部邮件:阿芙在去年就已经达到12亿人民币的投资估值报价。而雕爷牛腩,则在2家店开业后就已经被VC给出的Termsheet中估值4亿,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8家雕爷牛腩,还有天天爆满的薛蟠烤串、2家皮娜鲍什下午茶,和切客闹小丑煎饼。虽然餐饮板块现金流良好用不着去融资,但我猜接近10亿的估值应不算夸张。

达到10亿估值这件小事,阿芙用了整整8年,雕爷牛腩用了2年,而河狸家如果从311日接第一单美甲开始算,仅仅半年。不可否认的是,孟醒有关河狸家10亿估值仅用半年的内部邮件、“O2O胜负手文章先后被公开后,对于河狸家的营销作用也表现得相当顺水推舟。

相比互联网营销工具的价值,盛景嘉成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更看重的是餐饮市场的未来。在彭志强投资黄太吉后复盘,衣、食、住、行是主流大市场,的互联网化已经进入成熟期,今天再投资服装领域的电子商务,已经是红海,接下来,就是下一步的主战场。 

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

按照彭志强的判断,餐饮意味着将近3万亿的市场,而且是平均毛利率达到65%的暴利市场,这对移动互联网公司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等待抢夺的利润池。而餐饮又是生活服务的入口,因为在所有生活服务当中,餐饮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也是最刚性的,所谓高频刚性需求。所以,餐饮O2O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把数十万亿的整个生活大服务的领域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中小餐饮企业发展O2O,该走什么模式?

[ O2O研究 ] 中小餐饮企业发展O2O,该走什么模式?

      未来,餐饮企业与大互联网将愈加亲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要等到o2o真正成熟起来,才开始做。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巨大的市场规模,人们的需求和高消费频次等特点,餐饮企业往往是互联网创业团队争抢的市场之一,现在,餐饮企业被互联网垄断。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思想化,中心化趋势日渐清晰,很多餐饮企业和新式创业者也在勇于接触网络,想靠O2O形式做餐饮,这时,互联网思想、系统化、标准化、粉丝形式、会员制、大数据等等词汇吸引着人们。

  互联网对餐饮企业的价值在于宣传推行、提高知名度。随着微博、微信的火爆,餐饮企业的焦点也从PC端逐步走向移动端。  

  黄XX、雕XX等案例的兴起,许多做餐饮的朋友都有些热血沸腾,从客观上来讲,做好餐饮O2O确实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想一蹴即至,不太现实。未来,餐饮企业与大互联网将愈加亲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要等到O2O真正成熟起来,才开始做。

  中小餐饮企业做O2O,先不必立刻背上太重的包袱,不妨前期做些简单的,边做边学,边总结边提炼出符合自身发展的O2O经验。餐饮企业应三思而后行,根据企业不同的根基条件,选择餐饮O2O模式。中小餐饮企业的O2O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条件:客户思想

  凡是老板都明白口碑是靠市场认同得来的。所以,客户得罪不起。而餐饮O2O需要企业进一步调整思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力求记住客户名字、口味偏好等真实情况,而不再只把他们视作人民币! 

  菜品多、味道好、环境洁净整齐和贴心服务是客户对于一个餐饮企业评价的根本目标,这些也是餐饮所提供的基本要求。O2O为企业和客户之间搭建了信息交流的桥梁,企业能够方便地获取客户的信息,不断优化,以便于企业品质的提升,不断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菜品或服务,给客户创造更多的惊喜。 

  入门:客户入口 

  餐饮企业应当走出去,树立与客户之间的连接。途径接口、域名或二维码,都是客户找到企业的入口,至于连接到微博、微信、网站的途径仍是APP,只要能够聚合信息和客户即可满足企业的前期需求。

  基于碎片化、社群性和运用习惯,餐饮企业应当从线上和线下不同的途径,着手布置客户多点位入口,方便客户轻松简洁地找到你,这是餐饮O2O具有的根本条件。 

  推行:客户寻找

  每个餐饮店基本上服务周边,公里限制的客群,客户在哪里,人们就应当出现在哪里。因为,吃饭是关于每个人的,企业做餐饮O2O不能抛弃传统的东西。一方面,人群聚集的当地,如:超市周边、写字楼、社区发放宣扬页加印二维码,另一方面,凭借微信、手机QQ、易信朋友地图和微博周边的人,施以诚恳邀约,直接寻觅客户。 

  战略:表里兼修

  不管是朋友聚餐,家庭或商务集会,为抢得客户的嘴巴,遵循客户的思想,餐饮企业可实施走出去,拉进来的战略。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优惠、新品、会员积分制、免费品尝、买赠等组合方法,推出真实并能感动客户的会员活动,引客到店,加上良好环境和服务,把打包菜品,上门服务送餐到客户面前。 

  运营:改进立异 

  一般情况下,厨房是餐饮企业重地,闲人免进,事实上,对于客户心理十分在乎是不是干净,尤其是含有外送服务的餐饮企业,主张公开地展现厨房形象,以树立客户的信心,让人们吃的更安心。

  对于餐饮企业,一般会有自己的主打菜系,同时,会不定期推出一些新菜品。在传递菜品信息时,不要再以就菜论菜的方法向客户推介,可以考虑以菜名由来、菜品来源、食材展现、膳食养分、不同主题套餐等餐饮文化方面深挖内在,持续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和好感。 

  人员:轻量化发展 

  要做餐饮O2O,老板必须先了解网络,学习一下推广知识,主张亲身体会一段时间,再安排员工做的话,有利于起到把控和监测作用,不然,带头的都不知道怎么做,又怎么能带领员工做好呢。 

  如果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就从简单的做起,餐饮企业在订单处理、上门配餐等人员安排方面,不必大动干戈,草率上马,人员轻量化发展,前期可以考虑招聘了解运用网络的人员 2-3 名,在非就餐时间,专心推广,而在就餐时段,担任接单。  

  提升:专属数据 

  从餐饮O2O的轻量化启动开始,企业本应有客户数据思想,鉴于前期,对于数据的完好程度无需有太高的要求。不过,在餐饮O2O开展期间后,餐饮企业就要应当具备自己的专属网络途径,100%掌握客户数据的真实性和管理权,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树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为提升餐饮O2O做好准备。 

  餐饮O2O会改变传统餐饮企业,对于中小餐饮企业来讲,从轻量化小规模测验做起,客户了解菜品和优惠活动,不必再到店里就能知道。假如客户有需求,自由地挑选,餐饮企业和客户的接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方交流将四通八达。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做O2O,请先自我清零

[ O2O研究 ] 做O2O,请先自我清零

随着o2o实践不断深入,以及与不同实践者的深入交流,浩子越发觉得:O2O实践要有自我清零的意识和勇气。移动互联浪潮毫无疑问地席卷而来,但是我们的O2O之路走的并不顺畅。不论线上互联网,还是线下传统实体,拥抱移动互联的热情都很高。但隐隐觉得总有一道横沟横跨当间,难以逾越。浩子认为,这横沟就是我们原先在本行业积累的各种技能、经验。这些技能曾经让我们成功,但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技能或许就是那道阻碍我们继续深入融合的横沟。只有主动给自己清零,才能轻松上阵。

移动互联网虽然从只是技术上让网络终端移动起来,但由此带来的变化却是巨大的。网络应用场景、网络应用人群、网络应用深度等,多方面维度的拓宽让各个行业产生变革。这种变革对于参与其中的人的要求也是全然不同的。因为原来的所有技能及管理体制都是建立在原有工具基础上,在工具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自然原有技能的优劣评判标准也就失效。比如银行员工,在没有点钞机的年代,点钞速度是主要技能,而随着点钞机的出现,点钞技能也就不那么重要。而只有及时主动清零,才能更快更好的拥抱新时代。人类社会的每一次产业革命始终都是伴随着各种抵触情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勒德分子(勒德分子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为机器代替了人力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开始,抱残守旧势力就成了历次新革命的阻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希望进步的,从主观意志来说没有人会愿意为旧技术做守墓人,但是由于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给我们带来荣誉及财富的个人技能,在潜意识里还是无法毅然割舍的。而如何能够主动的将基于原有技术形成的那些技能、经验甚至情感清零,是决定O2O成败及快速与否的关键。

[ O2O研究 ] 做O2O,请先自我清零

O2O是线上线下的连接,不仅仅线下的传统行业人员需要清零,同样线上原有的互联网从业者也需要清零。移动互联虽然从技术上与PC互联并没有太多改变,但在意识思维上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境界。其中思维上最大的不同即为O2O中这个“2”的意识。作为线上互联网,许多PC互联网的商业概念将被颠覆,与线下的交流能力将会成为评判一个O2O产品的重要标准。一个完美的O2O产品应该是没有线上线下之分的,而原有的互联网人必然需要面对线下传统商业的苦活、累活、脏活。比如如何找到传统行业的痛点,了解传统行业的客户习惯等问题。这些都不是互联网人仅从表象就能发现的,必须深扎进去,尊重行业习惯,尊重行业人才,如此才能逐步摸索出来。如果一味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对线下行业无所了解,却妄言诘责、指手画脚,用PC互联思维生硬嫁接,其结局注定是失败的。除了PC互联网公司的从业者,包括互联网周边行业从业者,如互联网投资者、物流快递等行业,也需要主动清零。

清零,不代表报废,而是的清零。对于多年来在本行业耕耘中所积累行业本质认知,则是每个从业者最为宝贵的财富,即行业的。犹如一个人从自行车换成汽车后,原有骑车技术已无用,当学会驾驶技术后,移动速度提高了N倍,但无论是自行车还是骑车,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知道回家的路。只有清楚自己的,才能加速达到目标。否则即使速度再快,也会迷路,甚至车毁人亡。所以在这个变革时代清零并不代表传统行业的从业者被淘汰,而是需要面对全新技能的更新,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思维的转变。但是无论技能如何更新,商业本质不会改变。浩子不经意想起了《笑傲江湖》里风清扬的无招胜有招,只有真正理解核心本质,把握正确方向,主动清零,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与时俱进,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春天。

一站式O2O APP开发